我姓刘,求一首赞美刘氏家族的诗词,为家谱提供素材,七言绝句为好
刘邦、刘恒、刘彻、刘询、刘秀、刘备、刘渊、刘裕(南朝宋)、刘裕(北宋伪齐)、刘统勋、刘墉、刘少奇、刘胡兰、刘文学、刘湘、刘翔、刘文彩、刘文辉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
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
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
子平日沉默寡言,常以谦虚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于外。
由于喜欢和豪杰游侠交往,许多年少者都趋附在他身边。
刘氏家族大门春节对联
彭城世德 禄阁流 “彭城世德” 出自汉高邦的事 “禄阁流光” 是出自刘向的故事 姓启刘国 望出彭城全联典出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彭城世泽 汉室家声上联典出刘姓的望族居彭城。
下联“汉室”,典出西汉、东汉两朝,都是刘家王朝的天下。
术通象纬 药采天台上联典出明初大臣刘基。
下联典出东汉剡溪人刘晨。
相传永平年间他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
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雕龙名著 殿虎英风 上联典出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下联典出北宋名人刘安世。
唐朝正字 汉室传经上联典出唐·刘晏,引《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下联典出汉·刘向受帝命于天禄阁校正《五经》同异,其子刘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成《七略》。
阮嵇作友 丰沛发祥 上联典出晋.刘伶与阮籍、嵇康为友。
下联典出刘邦建立汉朝。
业承西汉 派衍南塘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南塘镇刘氏宗祠联。
全联典出南塘的刘氏,是西汉皇族的后裔。
彭城世泽 松柏家声香港松柏塱刘氏宗祠联彭城世泽 铁汉家声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彭城世德 禄阁家声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汉高故里 古宋遗风 此联为刘氏宗祠“汉里堂”通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此联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一门五都督 三科两状元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宗祠联全联典出姜堰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个朝代先后出过五名都督和一对兄弟状元。
天禄家声远 彭城世泽长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刘氏宗祠海隅文藻振世;顺昌旗帜惊人上联典出魏代“建安七子”刘桢,有文名。
下联典出宋·刘琦镇守安徽顺昌,破金兵数十万。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长明书室灯。
上联典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下联典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
先代蒲鞭昭德泽;后人藜阁继书香。
上联典出东汉华阴人刘宽,字文饶,桓帝时官南阳太守,为人温和仁义。
吏民有过错时,只用蒲鞭惩罚,表示耻辱而已,始终不让人受苦刑。
下联典出西汉刘向,相传他在天禄阁校书时,有个穿黄衣、执青藜杖的老人,吹杖头火焰,为他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当问老人名字时,老人自称“太乙之精”。
守本份耕读第一;尽人伦孝友俱先。
此联为刘氏宗祠“沛丰堂”通用堂联。
功垂淮海冠裳肃;泽派罏山俎豆馨。
宋·朱熹撰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门闾高大容车马;山水盘旋啸凤凰。
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耕田读书。
台湾省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水刘氏宗祠联万卷珠玑朝汉室;一天星斗照彭城。
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刘氏宗祠联妙侣无双,押衙全义;清才第一,嘉偶安贞。
上联典出唐·刘震获罪,其女无双没入掖庭,古押衙义救无双,使其与表兄王仙客成夫妇。
下联典出宋.刘愚殿试第一,其妻徐氏未嫁时,母欲以嫁富家子,徐氏泣曰:“不愿为富人妻”。
寡鹄申哀,三娘命薄;飞燕得宠,列女传成。
上联典出南朝.刘孝绰妹刘三娘嫁徐悱,悱卒,三娘作文祭之,极其哀婉。
下联典出汉.刘向因赵飞燕姐妹淫乱而著《列女传》。
食德服畴,用资祖泽;象贤迈种,克振家声。
福建省漳浦县霞美镇刘坂村刘氏宗祠“
刘氏家族辈份字谱
你要顺着你的父亲、祖父、曾祖父。
。
。
一直往上找,找到你这一支刘家的祖籍,看看还有人保存着《家谱》吗,那上面会有字辈排行的一首四言或五言诗,你就知道自家的字辈次序了。
可不能到网上来询问,用了别的刘家的辈分,岂不是糊里糊涂的当了人家的后代了
刘氏家族历史
不好意思,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你家先辈的资料,只能给你点小东西看看,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湖广填四川的原因(一)、战争烽火不断 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
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
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
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此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贵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
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四川长期处于大的战乱之中。
当时,义军与明军交战、清军与明军交战、清军与义军交战、义军与明军联合与清军交战、吴三桂叛军与清军交战,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
几十年的血火刀兵造成四川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一片惨景。
注:八大王张献忠灭四川的说法有偏见(二)、瘟疫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瘟疫使许多人病死,“死者朽卧床塌,无人掩埋”,“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
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四川,“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大荒,饿死者日无计数”。
不仅如此,又遇虎灾,“数年段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由于四川长期处于大的战乱之中,战死,病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导致人口急剧锐减.(三)、人口急剧锐减 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
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 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的巡抚张德地写道“沿途瞻望,举目荆榛,一、二孑遗,鹑衣菜色”,“在川省镜内行数十里……居民不过数十人,穷赤数人而已”,在顺庆(今南充)、重庆看到“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它反映了当时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惨景。
据有关史料记载,经过“三藩之乱”,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税户仅9万人.《营山县志》记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粮花户仅143户,819人。
四川真正是“土满人稀”了。
(四)、政府积极鼓励自顺治六年(1649年)起,清政府先后颁行招垦安置措施,规定各地荒土可任“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百姓垦种,永占为业,并免田赋5年;本省逃亡在外者,准予回籍;外省移居四川者,准予入籍。
”以后,又以种种措施鼓励地方官招抚流民,“州县官凡安插300户者,现任官提升一级,候补官授以实职”。
为了组织移民入川,顺治和康熙年间,还两度在湖广和四川地区共设一个总督,时称川湖总督,先驻湖北荆州,后驻重庆,从而推动形成一股巨大的移民洪流。
特别规定,“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建议鼓励湖广等外省农民入川落籍开垦。
从而开端了外省向四川移民的运动。
“三藩之乱”平息后,清朝政府再次颁行移民政策,明确宣布:入川移民准落籍,可应科举,所垦田亩永为己业,以一夫一妇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成丁者另增加四亩,每户给银二十两,充生产生活资金(葛健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99页)。
这些政策对饱尝战乱之清王朝取得全国政权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采取“安民、惠民、安帮定国”的思想,实行“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凡各处逃亡民人,……广加招徕,编入甲保”,“永准为业”,“开垦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零星地土听民开垦,永免升科”,同时,官府给以耕牛、种子、口粮等帮助。
(五),奉旨移民入川 康熙元年(1662年)颁下“移民垦荒”诏,于是两湖、两广、陕西、福建等十余个省的地方官,率领兵马倾巢而出,围住一个个村庄院落,不管百姓愿不愿意,一声令下,成群集中,五花大绑,押送上路。
雍正年间(1723——1735),清政府强制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对少数民众进行残酷的驱赶和屠杀,历史上叫做“赶蛮拓业”。
由于清朝政府大力倡导、各个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南方诸省的战争破坏,形成了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从而形成前后分三个阶段,持续达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
初期阶段 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
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议事日程。
从陕西临近移民入蜀的垦荒者,遇到许多困难,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吴三桂之乱”,时达七年,他们多死于战乱,致使这一时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
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
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
第二阶段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并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
又据《营山县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全县民户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间,县内增加楚民17户,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户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见,营山是在1728年达到移民高潮。
第三阶段 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
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而这时四川白莲教起义,战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六),七次移民入川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
第一次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 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
第六次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库区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