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措施有哪些
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
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 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
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
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 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 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
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申论D类是具体考什么内容
申论A/B/C/D类试卷的相同与不同一、考试的相同点。
不管什么类型的《申论》试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国考中对《申论》能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申论》都是测查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只要《申论》考试科目的要求能力不变,那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申论材料,它在命题形式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依然是“给定材料”加“作答题目”的方式,仍然以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以及文章写作这五大题型为主;依然是以手工书写为主。
鉴于此,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是掌握每一种题型的基本的作答思路和方法,做研究历练真题,从中总结每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答题特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把2003年到2022年的每套真题做到三遍以上时,任何类型的《申论》考试都将不在话下。
二是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人愿意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那颗美丽的心灵”,放在我们的《申论》考试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没有考官愿意花精力去辨认我们潦草的字迹,也没有考官欣赏我们“放浪不羁”的卷面,当考官对卷面产生厌恶心理的时候,他所给的自然不是可喜的分数,所以我们要认真书写,保持卷面的干净整洁。
二、考试的不同点既然山东《申论》考试按照录职位工作性质进行分类,那么对于不同类型的考试必然会存在不同之处。
这四类考试依据大纲内容会在材料设置和作答角度及其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每一类型的考试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我们备考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
(一)A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法律工作相关的职位《申论》科目采用A类试卷。
这类试卷在材料选题时一般不会选择特别很专业的法律方面的素材,材料所涉及的话题基本是都是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内容。
例如,2022年考察的汽车文明的构建、2022年考察的是互联网秩序的维护、2022年的农村法治建设、2022年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22年超限超载的治理。
虽然这都是社会治理方面的话题,但是侧重于从法治方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2022年的题目“网络治理行动中如何加强行政执法工作”、2022的题目“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就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提出解决对策”,这些提出对策题目的设置有部分是让考试从法治的角度的来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题。
考生尤其是要注意A类的作文,从2022年开始实施分类考试以来,一直到2022年A类的作文全部涉及法治。
出题人意在考察大家的法治思维,即,面对社会治理中的种种问题,考生能不能或者会不会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例如,在2022年的超限超载的治理中,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只有严格的、科学的执法才能斩断超限超载的根源;2022年的“航班延误”所引发的“委屈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良法”没有得到执行;包括网络秩序的构筑、汽车文明的形成都要依靠完善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以及民众高度的法治素养。
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A类的《申论》时要提高自我的法治素养,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法治知识,最基本的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熟记于心;另一方面,关注社会法治热点,例如,法治与人情、法治与德治、良法与善治等。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用法律知识分析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同时,还要多积累一些有关法治类的名言警句,例如“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以法之必行”(二)B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财务、经济相关的职位《申论》考试采用B类试卷。
B类试卷一般是从经济领域选择一些热点话题。
例如,2022年的“旅游经济”、2022年的“专利经济”、2022年的“创新发展”、2022年的“互联网+”,这些都是关于经济发展领域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从这几年的考察的材料来看,主要测查考生对经济发展形式的看法和理解。
即,不管是传统的经济模式,还是新型的经济现象,考生是否能够对当前某个经济现象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知,对其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的对策能够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
广大考生在备考B类《申论》时要着重关注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等最新的理论政策中关于经济战略方面的解读,例如,“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
”、“建设数字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等。
二是关注热点经济现象,例如,共享经济、网红经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发展等。
三是多积累有关改革、经济之类的名言,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日进者必日退”等。
(三)C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与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和乡镇职位《申论》科目采用使用C类试卷。
C类试卷的考试在2022、2022年期间比较关注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全面发展。
不管是2022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还是2022年湿地的保护与开发,都是从这各角度来考察的。
但是从2022年开始,考察的侧重点转向了“人”,即,从选材上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例如,2022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发展;2022年“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关注的是人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生产方式;2022年“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关注的是“互联网+”对人带来的改变。
广大考生在备考C类《申论》时,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然是十九大,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以及“人民”等方面的热词,需要着重关注。
例如,“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美好生活”、“获得感”等;二是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的讲话,尤其是与民众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话题,例如,“奋斗是幸福的”、“重视家风、重视家教、重视家庭”等;三是关注与人发展相关的热点话题,例如,人工智能、佛系人生、信息茧房、职业道德等热点现象。
(四)D类考试特点及其备考方略。
面向本土优秀人才招录职位,单独使用D类试卷。
D类试卷是首次出现在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大纲中,在选题方面没有以往的真题可以借鉴。
但是大纲中明确了D类考试的侧重点,“针对基层工作实际,侧重对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查。
”从这里来看的话D类会更侧重于提出对策题目和贯彻执行题目(公文或应用文)的考察。
由此也可以推测,在小题目,也就是客观题的考察中,提出对策题将有可能作为一种重点题型出现。
加之基本上采用D类试卷考试的考生都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这类试卷中的对策极有可能是让考生联系工作实际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材料中的直接答案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申论》试卷就少一些了;除了小题目会出现提出对策外,作文也有可能会让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即有可能会侧重于对策性的议论文。
另外,贯彻执行题也会是一重点题,一套试题中出现两道贯彻执行将会成为D类考试的常态;甚至有可能借鉴选调村官的考法,将最后一个题目设置成一个1000字左右的公文或应用文。
所以,D类的考生要侧重于对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这两个题目的复习。
当然,除了这两个题型外,其他题型也都要复习到,做到有备无患。
关于法律的优美排比句
关于法律的排比句【篇一:关于法律的排比句】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国法学家波洛克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
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谁更专制
古代欧洲(古希腊除外)比中国更专制。
中国宋朝和明朝其实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
当然满清是不算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的高度尊崇,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法国 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以及法国1795年宪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
把外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这可算第一例。
中国文明当时在法国受到推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论语》中的经典如今十分醒目地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被誉为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法则”。
)他对以儒学为本体的中国古代文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把中国视为世界上最明智和最开化的文明民族,认为中国文明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渊源,“这个国家已有4000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其法律、风尚、语言乃至服饰都一直没有明显变化”。
他赋予中国文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特殊地位,甚至认为世界史是由中国史开始的。
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典籍《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
在伏尔泰看来,中国文明的本质性规定乃是一种伦理型文明。
在中国,“伦理学是首要的科学 ”。
孔子创立的儒学行非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伦理的格言。
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
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
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讲什么奥义”。
伏尔泰被耶稣会士笔下的孔子形象所深深吸引,与金尼阁神父、杜哈德神父等人一样,对孔子极尽赞美之忱,认为“他只是作为贤者之言,因此中国人只把他视为圣人”。
而儒家所宣扬的以“仁政德治”为特征的中国政制形式,与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制”的理想政制模式恰恰相契合。
结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现状,谈谈全民守法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意义
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民守法是法治的重容。
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体系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为内容形成的法律规则体系,其生命力也必然在于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事关我国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是保证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全局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点上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
全民守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从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愿望和根本利益的反映,因此自觉守法是主体地位的体现。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封建文化中的人治、专制、等级等观念与现代法律精神格格不入。
公民进行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建立在全民守法的前提之下。
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需要全民守法去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全民守法去弘扬和传递,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需要全民守法去推动。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必然趋势。
苏格拉底说:“遵守法律是一种美德。
”守法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生活方式。
近代法学家沈家本说:“法立而不守,辄曰法之不足,此固古今之大病也。
”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法律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只有全社会成员发自内心地尊崇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才不会仅停留在纸面上。
全民守法对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民守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社会管理的目标在于法的实现。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社会,使社会管理活动依法进行,从而实现秩序、民主、公平和正义。
全民守法是政府和公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的前提。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运用法律知识释疑解惑,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善于运用法律机制理顺社会关系。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
当前,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动和调整,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意识明显提高。
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用互联网等手段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时,因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而造成网络侵权。
群众不仅是社会事务的参与者,更是良好秩序的建设者。
公民在社会管理中不能扮演消极的、被动的角色。
全民守法是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保证,只有全民守法,人民群众才会在社会管理中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法治共识,社会管理创新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法治基础。
全民守法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守法是全民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福祉。
全民守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
科学立法是把人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宪法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全民守法则是依靠人民群众把宪法法律付诸实践。
法治建设的目标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的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人民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实践主体。
只有坚持全民守法,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遵守法律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全民守法的核心就是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使自己的全部活动都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格局分层明显,公民对涉及自身利益和权利问题十分敏感,公民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全民守法是一种积极主动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理性表达和捍卫权利的动态过程。
只有坚持全民守法,才能够将人的需要转化成法律上的权利。
守法与维权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守法是维权的有力保证,而维权也必须依法进行。
人民群众在通过信访渠道表达利益诉求的同时,必须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维护社会稳定。
全民守法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的内在要求。
一个有活力的稳定社会必然是一个全民守法的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律是规范市场行为、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有序流动、物流资金流安全,而且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能力和创造力。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不仅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冲突,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科学立法——法治中国的前提科学立法,首先要求继续立法。
虽然中国于2022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立法任务已全部完成。
有许多重点领域还需加强立法,个别领域尚有“立法真空”。
当前,特别要重点加强在深化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网络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立法。
二、严格执法——法治中国的关键针对中国的现状,重点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建立交叉执法制度。
对于一些重要领域,如食品、药品、环境等问题严重的领域,可以实施异地交叉执法,由外地执法部门来本地执法,本地执法部门到外地执法,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第二,为执法者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要提高对执法者及其家属的有效保护,对于报复执法者及其家属的违法者要予以严惩,使其不敢想不敢为。
第三,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
对于公民的权利,要做到尊重、保护、规范、限制并举。
而有的地方还存在“两手软”:对于公民的权利尊重、保护不够,规范、限制也不够;或者“一收就死”、“一放就乱”。
第四,要树立政府的权威。
法治政府必须是个严格执法的政府,是有效执法的政府。
应该看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不力,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放任,都会导致社会成员安全感的丧失,导致对公民的合法权利乃至社会公众利益的侵害,同时执法者无视公民的合法权利违法执法、粗暴执法,与执法者自身人身安全保障不力,都不是法治状态。
三、公正司法——法治中国的防线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要实现司法公正,应当让司法成为真正的司法,让司法回归司法,既不能让司法机关变成立法机关以司法解释代替国家法律,更不能让司法机关成为行政机关。
让司法机关真正地从事司法工作,实现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建立起社会监督机制。
要实现司法公正,还要建立司法权威,不让一份判决成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四、全民守法——法治中国的基础全民守法,要继续抓好法治宣传和教育,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活动。
要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严格规范公民自身行为,引导公民学会在享受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尊重别人的权利和自由。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使每一个普通群众都真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更为关键的是,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切实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唯有加快推动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进程,才能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如何理解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论文
汉朝的科学技术成就: 1)确切诞生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可能火药的诞生也在汉朝; 2)瓷器也在汉朝诞生,这是中国对世界的礼物;各种手工艺品在汉朝发展很快; 3)纺织技术得到改良,丝绸等广泛使用; 4)冶炼技术得到改良,冶铁工艺已经非常发达(这要感谢张骞出使西域); 5)水利技术得到发展,汉朝治水比较成功,很少有水灾; 6)医学得到长途发展,出现了华佗,张仲景等名医,中医已经比较完备,也出现了“动手术”这样的“西医”,血液循环原理也被发现,这比欧洲早了将近1000年; 7)包括数学在内的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历法和天文。
8)很多机械原理被广泛应用,例如轴承,曲轴连杆,转动变直线运动的装置等等,这比欧洲早了至少500年; 9)建筑学得到完善,据说有了具体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就好象现在的国标。
教育成就西汉的教育,最突出的是汉武帝时代始兴的儒学教化,它深刻地影响从此以后的中国教育和伦理。
前140年,汉武帝对讲求事功的儒学大感兴趣,即重用儒者赵绾、王臧等为公卿,变寡欲政治为多欲政治,提升儒教,压抑黄老之学。
大儒董仲舒乘机脱颖而出,援引“春秋大一统”之精义,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继承儒家重教化的传统,认为子孙长久安宁应归功于礼乐教化,所以帝王必须以教化为大务。
受其建议,武帝遂立大学、设庠序,罢黜秦朝所立各家博士,专立儒学之《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学术的道路从此限定只有经学一条了。
武帝令丞相公孙弘等制定设立太学方案,规定五经博士教授的学生,每经10人,全国共50人。
选择18岁以上,仪状端正者充之。
期年后,可做文学掌故和郎中。
这以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成帝时,博士弟子增至三千之众。
后来,西汉政府特许郡国县官挑选少年入太学旁听。
同时在各地设庠序之学以“崇乡里之化”。
至西汉末,全国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时的大创造,此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便作为正式的文官制度得以确立。
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察举、征壁与潜心攻经,成为入仕升官的两条途径和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巨大支柱。
东汉时,太学有更大规模的发展,太学士多达3万,《论语》、《孝经》是必修课,方式一是大班上课, 二是高年级辅导低年级,主要靠自学,年限不定,可兼习他经,鼓励通材,有的学生如张衡、崔瑗还研习科学。
灵帝时设鸿都学门,是一所国立文艺专科大学,仅习辞赋、小说、绘画等技艺,为我国历代专门学校创建开了先路。
此外,汉代民间私学兴盛,学生多者上千。
有的相当于大学,称“精舍”或“精庐”,有的相当于小学,称“蒙馆”或“书馆”。
教师中有不少古文经学派的著名学者,如马融、郑玄等,他们治学严谨,注重考据训诂,成为后世所谓“汉学”的主要代表。
文学成就在史学方面,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为以后两千年正史的编纂提供规范。
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所编写的《汉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全书体例仿效《史记》,惟改“书”为“纪”,废“世家”入“列传”,还开创了刑法、五行、地理、天文、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断代史。
更是成为了以后历代王朝撰写本朝历史的范本。
而两汉时期其他的史书还有《东观汉书》、《汉纪》和《吴越春秋》等。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
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
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
汉武大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由于不同学者对经书的理解与记忆都有偏差,学术也被分为不同流派。
宣帝时期,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两家,共十二博士。
东汉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
到东汉晚期,古文经学走向发达,今文经学日益衰微。
汉政府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
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
汉代时期,隶书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而隶书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汉初推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局面,称“文景之治”刘武帝在政治、经思想等领域推行了一些列新政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派遣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