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探春的诗句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表示探春的诗句
1)开头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化用了唐人的诗句,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这两句诗在炼字上有何独到之处,请简要赏析。
1)开头两句描写了冬天即将过去,万物将要苏醒。
表达了作者心中对春的期待,对新生活的向往。
2)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试”“裁”这二字充分突出了拟人的效果,赋予春生命力。
《红楼梦》中描写“探春”的句子有哪些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六鬟,簇拥着三个姊妹.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 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
”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
”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
”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 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
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 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
”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
”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
”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
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
”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
”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
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
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
”又劝探春休得生气. 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
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
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
”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
”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 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
”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表现了探春探春是《红楼梦》中贾府的佼佼者,她有才情,有远见,敢说敢做,具有精明的才干;她机敏灵巧,工于心计;她自尊自强,极力维护自己的不容人侵犯的尊严。
但由于“庶出”的身份,囿于世俗的偏见,她内心深处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红楼梦中有哪些章节描写了探春
第三回:削肩,长挑身材,鸭蛋脸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华,忘俗。
第五回里关于探春的册页诗画和《分骨肉》曲。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
第二十三回,探春的灯谜诗。
第三十七回,建立诗社,她给宝玉和众姐妹送上了帖子。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参观探春的秋爽斋,描写探春房间第四十六回,贾赦要鸳鸯,贾母将一腔怒火撒向王夫人的时候,众人都躲出去了,只有“探春是有心的人”,她向贾母陪笑道:“这事与太太何干
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
”她的一句话为王夫人翻了案,申了冤。
第五十五、六回,凤姐患病期间,治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
赵姨娘为兄弟赵国基死后的丧葬赏银一事来跟探春聒噪,探春急切中有这样的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掣签,签上写道“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大喜,大喜”第七十回,众人放风筝时,探春的凤凰风筝与外面一个凤凰风筝相绕,而又与一个“喜”字风筝相缠。
林黛玉桃花社。
第七十一回,贾母庆八十大寿。
探春露了个脸。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无理取闹,要搜她的身,她无所畏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后四十回,探春远嫁。
因为不是曹公写的,我只大致看了下。
可能归纳的不全,不过,主要事件有。
黄庶 探春中诗句【探春】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①。
东风便试新刀尺②,万叶千花一手裁。
【注释】① 杯具:指饮酒的用具。
② 刀尺:裁剪衣服的工具。
【语译】我对着纷飞的雪花,举杯一醉,眼见得梅花也似雪飘坠。
从此后,整顿好杯盘器具,等待春天来归。
啊,快了,东风就要手持着刀儿尺儿,熟练地裁剪出万丝翠柳,千树红花,让你陶醉。
【赏析】这首诗的题目是“探春”,即寻找春天的踪迹。
梅花是腊月开的,古人一直把梅花作为春的先导,所以诗就从梅花入笔。
然而一味写梅,便是写冬天,不是写早春了,诗人便在落梅上做文章。
先写对着飞雪落梅饮酒,接写整顿好饮酒器具等春来。
梅花落了,春自然不远,饮了这回酒,下回喝酒就是春天了。
这样一兜转,把将春未春的节令表现了出来,“探”字就得到了落实。
春要去探,不言而喻,春的踪迹,春的征象还没显示,因而下二句便转笔在“待春来”三字上发挥想象。
春天的代表是柳丝与花朵。
唐贺知章有首著名的《咏柳》诗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把春风看作有生命力的东西,拿着剪刀,裁出了柳树的细叶。
这首诗后二句就借用这一拟人化的比喻,干脆说东风拿起刀尺,裁剪出万叶千花。
诗承上半的探春行动,铺写出探春的心理,又用一“新”字,说明初试,扣紧了早春。
宋人绝句常常纤巧有余,意趣不足,黄庶这首诗意新语工,传达了作者欢畅的、欣欣向上的情绪,与晚唐的一些绝句相仿。
鉴赏《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分骨肉》
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涕送江边千里东风一梦遥。
画面里,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分骨肉》曲: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鉴赏]贾探春虽然是庶出,但是他在十二金钗正册里排在了他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精明强干的凤姐姐和史湘云的前面。
贾家四姊妹的名字“元”“迎”“探”“惜”是可以读作“原应叹息”的。
作者对他们的命运一概感到悲惨可叹;不过单单把其中的三姑娘探春写成一个才能出众、不同凡响的人物。
她的报复与才能哪有发挥的机会?论诗才,她不及黛玉和宝钗,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探春。
从有了诗社之后,林、薛、宝玉、湘云、李纨等才会常集会,展开了青年人不以长辈为中心而自己活动的局面。
这不过是探春具有组织才能的一点侧面表现而已。
至于探春他有个绰号叫做“玫瑰花”从此其中不难看出在娇艳的外表底下有着一颗不想受人摆布,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心。
在四春中才能最为特例独出,理家,起诗社是他带头,抄检大观园时表现最勇敢,最特殊的是他烦宝玉到庙市上去买的小玩意,都是民间工艺,趣味盎然的小品杰作。
可见他的审美水平特高,他批评那种富贵而俗气的“没处搁的”瓷器铜器(大抵宫廷风格)。
都预示了他是一个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的三姑娘。
探春最后是远嫁,不是嫁给了一般的男人,去过一种平庸的生活,而是有其一番独特的作为。
在这我就把前面提到过的。
第五十五回,赵姨娘为兄弟赵国基死后的丧葬赏银一事来跟探春聒噪,探春急切中有这样的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做一个解释。
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伏笔,她在八十回后,果真就像男人那样地出去了,但那是不一般地出去,那是一去难返的流放式的远嫁。
但是,这个美丽、睿智而有管理才干的女性,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释放自己的才能来抗衡内心的痛苦。
探春最后的结局远嫁海外,不知所踪。
探春这样的生存方式,也非作者之理想。
贾探春最后远嫁到海外了吗?是利用前八十回中的伏线、暗示等,来推测八十回后人物的结局。
因为按照学术界通常的看法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稿,而是高鹗所续作。
既然是续作,就是“假”的。
“探佚学”,就是要探出曹雪芹的原意。
梁归智先生在探佚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他认为,探春的结局并非是嫁给了“镇海总制之子”,而是嫁到了“中国以外的一个海岛小国作王妃”。
这种看法是不是有道理呢?第五回,探春的判词附有一幅画,是两个人放风筝,有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涕泣。
判词云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幅画很明白是暗示探春要飘洋过海,像风筝断线一样游荡飘泊,远离故国。
如果像程、高续书那样,仅仅是嫁到海疆,那是与判词不合的。
《红楼梦》曲的《分骨肉》,也是咏探春的:“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离家三千里之遥,而且还是水路,只能是海外。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姐妹在怡红院中行酒令抽签。
酒签上的诗句,皆暗喻各人命运。
探春的签上有一枝杏花,底下写着“瑶池仙品”四字,有一句诗,道是“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探春既是“王妃”,又要乘船远去,远离“骨肉家园”,除了去海外,是没有其它出路的。
二十二回,探春作了一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相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是风筝,暗寓探春远适。
那是怎么回事呢?“抄家”是俗常的口头话,官书上的文词叫做严“籍没”——即查抄造册登记没收的意思。
在贾府真被籍没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发生,不是一下子直线发展,一泻到底的形势。
先说元春死后,姊妹中能有作为、可望暂支危厦的人材,只有探春一个了。
有她在,委以实任真权,还能转危为安,救亡收散。
可是她也必须离开骨肉家园,远远地别去了。
探春是朵玫瑰花,又香又艳,只是有刺儿扎手,不好惹。
她又是杏花,命中主得贵婿,嫁为某地的王妃,一去无归。
她离去的时候是清明佳节,送行的在江边上,探春要乘坐一艘大舰远行了,彼此临别都悲怀涕泣。
探春说,这些,孩儿已思虑再四,才敢出头的。
因为,我一走,可换来特恩宽赦,家事可保;我自己虽远嫁不幸,总比抄家之后没入官家给人去做奴婢要强得多。
所以我这一去,可望家里外头勉图各保平安,不致大灾大祸。
如此,只得请父母暂舍不忍之心,别无他路可走了!这就正是所说的“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的十个字的真正内涵,这也就是探春大义超常、舍身救众的“脂粉英雄”之本色!第七十回,大家填柳絮词。
曹雪芹写得很精心。
他写到贾探春填词,只填成了上半阙,最后由贾宝玉给他续了下半阙。
宝玉续的下半阙里面有一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柳絮每年春天来一次,宝玉有一个愿望,就是明年还可以再见到。
为什么偏偏要由宝玉来写这样一句?我想曹雪芹的用意很明显,因为探春自己写的上半阙最后一句叫做“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探春自己写的这句意味着永远分离,离开后就再不可能见面了。
如果把整首词都当做探春的作品,那就等于探春预言自己还会回来。
曹雪芹他很精心地安排,他偏写探春一时才力不计,写不出下半阙,宝玉写的下半阙里的那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就成为是一个虚妄的幻想,只是宝玉个人的一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
第七十回末尾,写宝玉和众女儿们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只凤凰,这本来很吉祥,但是,忽然又飘来一个凤凰风筝,似乎更吉祥,更怪的是又来了个门扇那么大的喜字风筝,还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这不更锦上添花了吗?两只凤凰一大喜,多好的象征啊,可是,那三只风筝最后竟是绞在一起,三下齐收乱顿,结果呢,线全断了,三个风筝全都飘飘摇摇远去了,竟是很糟糕的一个局面。
我认为,这就喻示着,探春的远嫁,表面上体面,其实,是双方政治较量当中的一个互相妥协的产物,借用第五十三回贾珍说的那个歇后语,叫做“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于是,再想想,第五回册页里关于探春那幅画,为什么一定要画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放风筝,船上那个女子为什么掩面泣涕?就是象征着,休战可能是短暂的,两只风筝随时又可能绞成麻花,齐收乱顿,线断无常。
第二十三回,探春的灯谜诗,有一句就是“游丝一断浑无力”,她远嫁后,其实也可以说是命若游丝。
在判词的画中有2两拨人去送探春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就是在放风筝的那一段还有一个另外的解译。
探春远嫁,要有娘家人送行而且,还有两拨娘家人去送探春,是为什么呢。
应该大家想一想。
在贾母80岁的生日上,来了一个是南安王老太妃,她在贾母寿筵上,想见宝玉,叫贾母给推了,他什么叫宝玉呢,估计想和贾家提亲,因为宝玉名声在外,慕名而来。
这一点再此说明了贾母支持木石姻缘的决心。
他看见不到宝玉又叫贾家的几个小姐,来看看。
估计是想为王府里的世子,挑一个媳妇,可是贾母是怎么安排的呢,他叫了薛、林、湘出来,又单单的叫探春出来,因为前面的三个小姐,都不是贾家的,提亲要找他本家的长辈,贾家做不了主。
唯独叫探春出来,就等于直接告诉南安王老太妃这个是我们家的姑娘,我们可以做的了主。
直接就把探春推销了出去。
贾母为什么,不叫迎春出来呢。
迎春应该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女孩子了,因为迎春这个二木头,生性懦弱,又不善言谈。
怎么能叫他去做世子的夫人呢。
要知道世子如果世袭了爵位,他就是王爷,他的夫人就是王妃。
对于探春的能力贾母甚至,所以他单单只叫探春出来,是想贾家再出一位贾元春。
可是,最后这门婚事没有做成,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又要提到他们放风筝时候出现,情况的另一层含义了。
探春放的是一只凤凰,这本来很吉祥,但是,忽然又飘来一个凤凰风筝,搅在了一起,这就是说,贾家和南安王的婚事。
后来呢。
又来了个门扇那么大的喜字风筝,还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那三只风筝最后竟是绞在一起,三下齐收乱顿,结果呢,线全断了,三个风筝全都飘飘摇摇远去了。
这就预示着,一个比王爷还大的权利。
把这个婚事给取消了。
那就是皇帝,我上面说了和番的事情在这里就不讲了,那为什么又有2拨人送他呢,因为,虽然探春跟南安郡王的一个儿子订了婚,但南安郡王肯定愿意为圣上奉献一切,把原来将探春娶为媳妇的做法,改为收养他为女儿,这样探春也就真具有了郡主的身份,拿去跟一个弹丸番国和亲,贾家体面,南安郡王家也荣耀,又省的动用真的公主、郡主,启不四角周全?而且人们知道贾政已是待罪之身,圣上能容罪家的女子破格成为郡主,送出和番,也昭显圣上的仁厚德泽。
贾家当然是他的本家,应该会去送他,但南安郡王家既然改娶他为收为养女,也算是他父母家了,也得去江边送他,这就两拨娘家人去送行。
探春远嫁茜香国,当然失去了成为南安王妃的可能,但是去嫁给茜香国女王的儿子,他就是那国的王妃了。
不过你一定要把那个王妃想象得如何美好,漂洋过海,贫会苦闷,当那样的王妃其实就是一种流放。
贾探春就这样告别了自己风雨飘摇的家园,告别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和跟自己耳鬓厮磨美好相处的二哥哥和姐妹们,那气氛,应该是悲怆的。
伏了分骨肉曲中的意境。
她是断线风筝,有去无回。
脂砚斋在她的灯迷诗后有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可见,第一,她的远嫁,不是在贾家遭遇灭顶之灾,彻底败落之后,应该是在荣国府为甄家藏匿罪产的事情刚刚爆发,第一波打击初来的时候;第二,她远嫁没多久,皇帝就把宁荣二府参与“月派”谋反跟当年藏匿秦可卿的罪行新老账一齐算,那时候应该是几乎没有什么再可以回旋的余地了,但是,对她的处世应变能力的激赏,竟使批书人认为在那样一种近乎绝境的情况下,如果她还没远去,竟仍然可以做到使诸子孙不至离散;第三,这条批语的口气,让我们感觉到,“此人”,也就是探春这个角色,在真实生活里是确实存在的,而书里的故事,也是大体都存在的,否则,对一部完全虚构,人物全凭想像捏合的故事书,犯不上去做这样的设想,去哀哉伤哉地悲叹。
探春这个杰出的女性,在那个封建官僚的社会里,最后只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但他的牺牲终究没有挽回贾家的败落,实在真是令人叹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