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美国芝加哥大学新生入学演讲:大学教育的目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新生入学演讲: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目的

 

演讲时间:2020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Andrew Abbott为2020级本科新生作的专题励志演讲

欢迎来到芝加哥大学。在许多将要对你们说这句话的人中,我是唯一一个将要在接下来的60分钟内一直不停地讲下去的人。可以想象你们以前很少听过这样的演说,以后也不会有多少机会听到。对一个固定题目做这样长度的正式演讲是一个相当19世纪的事情。甚至在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地方,这也是唯一的一个。四年以后,当你们毕业的时候,你们将会很高兴地知道,演讲者被要求说不多不少恰好31.5分钟。

对我来说,这个演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是我这一生所做的第三个或者第四个类似的演讲。你们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听众。你们专注于新的室友,入学分级考试,还有“芝加哥生活”系列会议。你们的头脑被我们给你们读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垃圾搞得疲惫不堪。你们的身体充满了肾上腺素、复合胺而变得兴奋。你们的情绪也很不一样。有些人很迫切地想知道我要说些什么,有些人想它马上结束,有些人在看着坐在你前面两排的那个喋喋不休的家伙,有些人在感受这座哥特式建筑的庄严伟大,有些人在想,我,这个演讲者,有一个很大的鼻子。简而言之,你们是多样化的听众,我是个刚入门的演讲者,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一起,来想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开始吧。

确立你们自己的教育目的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四年时间内没必要去学任何东西。有三个原因,越来越多的美国精英学校的学生们都察觉到这些原因,至少我从我的教室里看到是这样的。让我们来看看。

第一,就世俗的成功而言,你们已经达到了。你们未来的收入会很高,因为你们进入了一所精英大学,你们将来工作的声望可以很容易地被预测出来。每年有280万人从高中毕业,180万进入大学,其中4-6万人会进入像芝加哥大学这样的精英大学。所以,你和你的同学们基本上代表了18岁这个年龄群的前2%。很明显,你的将来会很不错。

当然,对你未来的预测不是由大学的声望决定的,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主要是那些决定你能否来这所大学的那些因素:个人才能,以前干过些什么,父母所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在知道了这些之后,对于你未来的世俗成功的预测不会因你在大学里干些什么而有太大的改变。另外,录取入学本身建立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期。因为你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不管你做了什么和你在大学里干得怎么样,人们都会认为你很优秀。当然,我们知道,既然来了,你们也会毕业。毕业率也是大学之间竞争的指标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你们有没有学到东西,学校都会确保你们顺利毕业。

所有这些告诉我,20年以后,几乎你们所有的人都会在全美国收入分布的前25%。我对1975年从这个学校毕业的人做过一个调查,那是一个在声望预期上不如你们的群体。他们个人收入的中位数{1}是全美国收入中位数的5倍,他们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在全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分布图的93%的位置上。这就是你们的未来。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在5英里外芝加哥州立大学的孩子们的眼中,或者在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DePaul大学那些需要每天上夜校的成年人的眼中,这样的预期是极度奢侈的成功。就全国范围的成功游戏而言,你们没有在这里学习的必要。游戏已经结束,你们已经赢了。

当然,你们中的很多人不关心别人:那些年轻的或不那么年轻的,努力往中产阶级爬上几个台阶的人们。你们对住在Winnetka{2}而不是Downers Grove{3}感兴趣。你也许想去Hamptons{4}而不是Fire Island{5}避暑。你们心目中的一个好假期也许是住在一个巴黎的酒店并且参观奥塞博物馆(Museed’Orsay){6}而不是奥兰多(Orlando{7})的度假村并且去迪斯尼乐园玩一趟。“当然”,你会告诉我,“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学习对这些事情会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可以决定我是在全国收入的94%的位置还是99%的位置。好的大学教育也许不会影响我取得成功的大概机会,但是会影响我更具体的目标。

事实与此恰恰相反。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第二个受教育的理由,并且有很多的证据反对它。首先,所有严肃的研究显示,一些大学层面的因素,像学校的声望和入学难度等对人们以后的收入会有影响,然而更多的变数发生在同一所大学的内部,也就是说,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之间差别很大。这种内部差异是由一些个人因素造成的,比如个人天分,资源,表现,还有你的主修科目,而不是学校的声望和入学难度。例如,我所看到的最好的全国数据显示,大学的GPA增加1意味着大学毕业4年后收入多9%。就你所要多做的那么多工作而言,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很抱歉,我用这些收入数据来烦你们,但是我希望能打破这样一个普遍的想法:在高等教育时努力学习能带来更多的世俗的成功。唯一一个跟未来的世俗的成功有点关系的变量是你的主修专业。但是在大规模的全国性研究中,这种影响大部分源自主修专业和职业之间的联系。真正对世俗的成功有影响的因素——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是职业。在全国性的调查中,职业和主修专业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但是在芝加哥大学,专业和你将来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强的相关性。

以下是一些过去20年芝加哥大学校友的数据(随机选择的10%)。主修数学的:20%从事软件开发与支持,14%大学教授,10%在银行和金融业,7%中小学教师,7%在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剩下的从事的职业很分散。主修物理的情况很类似,只是他们有更多成为工程师,少一些从事银行和金融业。生物专业产生了40%的医生,16%的教授,11%的非学术性研究者,剩下的1/3从事的职业很分散。很明显,这里有一些类似的路径。我们有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现在是个作家,另外一个是个音乐家,我们有两个数学专业的现在是律师,一个物理专业的成为了精神治疗医师。

来看看社会科学。学经济学的——在今天看来最有利于职业的专业——24%从事银行和金融业,15%在商业咨询,14%成为律师,10%在商业管理或销售,7%在计算机行业,另外的30%从事的职业很分散。历史专业的学生一般成为律师(占24%)和中学教师(占15%),但是其他的60%从事什么行业的都有。政治专业的也有24%的律师,7%的教授,7%的政府公务员,20%的在各种商业部门中就职,剩下的很分散。令人吃惊的是,心理学专业的也有20%从事商业,11%成为律师,10%教授,剩下的很分散。因此,在社会科学里,很多人毕业后去了法学院或者商学院。这里照例有一些例外:一个主修社会学的成了保险精算师,两个主修心理学的在政府部门,一个学政治学的从事计算机业。

至于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大概是这样:11%在中小学教书,10%从事各种商业职业,9%在信息交流,9%的律师,5%的广告业,剩下的比较分散。主修哲学的人中,30%的成为律师,18%从事软件业。我敢说没人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同样的,专业和职业的联系有些是明显的,有些不那么明显。我们有2个英语专业的学生现在是艺术家,还有一个是建筑师。我们有一个哲学专业的现在是农场主,另外2个成为了医生。

总而言之,有些许证据显示特定的专业会带你进入某些特定的行业,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杯子不是1/3满的,而是2/3是空的。主修生物的只有40%成为医生。最重要的是,我们校友的经历显示,没有任何一条从某个专业到某个职业的路是被封死的。

从行业而非专业的角度来看,所修课程和职业之间的弱关系就更加明显了。我们校友中最大的群体是律师——占我的调查群体的12%。在律师中,16%来自经济学专业,15%政治学专业,12%历史学专业,7%来自哲学专业、英语专业和心理学专业,5%来自公共行政。以下这些专业中都至少有一个人成为律师:人类学,艺术与设计,艺术史,生物,化学,东亚语言与文明,人文学综合研究,地理,地球物理,德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宗教和人文,罗曼斯语言文学,俄语及其他斯拉夫语言文学,社会学。你们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绝对没有什么专业是不能让你成为律师的。

医生这个行业怎么样呢?医生占我的调查中总人数的9%。医生的专业背景要集中一些,那是因为医学院对入学前所修课程的要求。60%的医生来自生物专业,17%来自化学专业。然而,至少有一个医生原来学的是人类学,古典文献,英语文学(事实上有4个),历史学和科学哲学,数学,音乐,哲学,公共政策,罗曼斯语言文学。通往医生的主路很明显,但是这绝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校友中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群体是银行和金融业,其中,40%来自经济学专业,8%来自心理学专业,7%来自政治学专业,7%英语专业,6%数学专业,5%公共政策,4%历史学专业。同样,这里有一条主路,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别的路。

很抱歉在这里给你们列出这些东西,但是我希望把这样一个观念从你们脑海中除去:你本科学的课程跟你将来的职业有联系。当然,这里有一些社会科学家所喜欢说的“选择性亲和力”,有些专业的学生会比别的人稍稍更有可能进入某些特定的行业。但是没有任何专业被排除出去,没有任何必然的路径存在。

所以,第二个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努力学习的理由也是错误的,至少在这所大学里是这样。对于芝加哥大学任何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既然大学(的课程安排上)期望你们成为自然科学教授,那么没有任何行业是不可能的。你在这里干些什么不会以任何方式决定你将来的职业。你离开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此世的或彼世的职业,你不会仅仅因为主修跟那个职业没关系的课程而牺牲任何的可能性。

就在大学里的表现而言,没有任何全国性的数据显示大学里的表现水平对之后的收入有哪怕是很微小的影响。在我的校友数据中,在芝加哥大学的GPA和现在的收入之间绝对没有任何的联系。简而言之,你将来到底是住在Fire

land 还是Hamptons 取决于你在本科时的表现之外一些因素。

我希望我们现在已经否定了这样一个观念:你在这里干些什么以及你干得怎么样和你将来能否取得世俗的成功有任何的关系。你被这所大学录取这个事实,以及那些让这个事实实现的因素,已经确保了你世俗的成功的总体水平。你成功的具体程度取决于你的职业选择,而职业也跟你在这里干些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没有关系。

第三个获得大学教育的理由是,它给你一些对未来很重要的综合的认知能力。因为这是我自己过去论证得最多的一个论点,我需要格外小心地去推翻它。

这个论点是:大学教你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一些在将来——研究院中,工作中还有休闲中——能运用的综合能力。大家都知道,大学里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重要。所有3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就内容而言,大概5年内你会忘掉绝大多数你本科时学的东西。但是,那些能力不会丢掉。可能它们不好测量,它们的影响也不好被证明,但是它们是你能从大学里得到的最主要的东西。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基本的语言和数字能力,高级的读写能力能让你更好地应对知识社会,良好的数字能力能让你做出理性的财务选择,这些在一个又一个的专业领域内被证明是有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加高级的能力:批判阅读能力能让你识破报纸和股票章程中的谎言,分析能力让你在工作中形成复杂的行为程序,写作能力把你的想法很清楚地表达给你的同事,独立思考让你不受别人观点的影响,还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让你能够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变化。

证据显示,我们自己的校友,其他同等学校的校友,以及全国校友的抽样,都坚信这些能力是他们本科教育最重要的东西。校友们意识到,本科学到的具体知识总是会被忘记的,但是他们强调他们保留了这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用到的综合能力。

但是并没有多少证据证明大学阶段的学习产生了这些能力。我们知道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内,人们获得这些能力,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是大学的教育产生了它们。首先,能够上大学,尤其是精英大学的年轻人,本身就是跟不能上大学的人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分析中,如果不能对这种差别进行统计上有效的控制的话,大学教育显示出来的影响可能实际上是源自于能上大学和不能上大学的人本身原有的差别。

在这个选择性偏差效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无法度量的变量的问题。我们归功于大学教育的变化可能实际上衍生于别的东西。比起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大学毕业的学生更有可能承担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聪明的人。他们生活在一个认知能力被明确地重视的环境。综合能力的差别可能是由这些东西产生的,而不是大学的课堂教育。另外,上过大学的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在很多技能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能力的增加可能只是成熟的结果。你的能力得到提升只是因为你多活了几年。

大学教育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很重要这种看法成立与否完全依赖于我们是否可以在统计上解决选择性偏差和无法度量的变量这两个问题。唯一的非统计解决途径是进行控制实验。但是没有人会把一千个像你们这样聪明并且有抱负的年轻人送到大学之外的某个一样有挑战性的但是没有课堂教育的环境中去。设想在未来的四年内,你们系统地在商业公司、非盈利机构、政府部门等处进行实习,在那些地方,你们不用上课,但是你们还是能够以同样的方式获得那些能力:向你的朋友或者工友请教该怎么做,读读工作手册,或者去参加一些特定技能的课程。你们可能还是住在宿舍之类的地方。你们可能还是需要业余生活。但是没有课堂指导。然后我把你们,除了少数几个领域——硬科学和工程——递交上去,你们会跟在这里受了四年大学的课堂教育一样,为申请法学院或者商学院做好了准备。

从统计数据来看,其他的因素导致了大学教育的结果是很有可能的。让我总结一下。首先,虽然有一些证据显示大学教育在某些领域有一些小的影响,但是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大学教育对口头表达能力,书面交流能力,综合思考能力,智力上的反应能力有直接的影响(20%的正作用)。第二,的确有证据显示大学教育对综合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数学能力有正面的作用(10-15%),但是这更像是“要么使用这些本来就有的能力,要么丢掉”的结果,而不是学习到新的技能。大学只是让你们一直使用这些在高中已经学到的能力,而很多的工作并不会这样。所以那些上大学的人保持了这些能力,而那些去参加工作的人退步了。最后,大学教育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上的确有一些作用。然而,有关的研究往往没有控制年龄,所以很难把它的作用跟纯粹的年龄增长带来的成熟区分开来。

这些统计结果不全是从精英大学得来的,而是来自各个不同水平的高等教育。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以此推论,大学教育对于认知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直接作用。也就是说,你来这里的时候,就是很聪明的人,只要你用你的智力干点什么——具体干什么并不重要——你走的时候仍旧会是聪明的人。

所有这些统计的结果都是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的区别,也就是在比较大学教育和低层次的,没有挑战力的工作或者失业。没有人明确地比较过大学教育和其他智力上有挑战性的活动。毫无疑问,我们一直都在做关于这个问题的实验。关于美国前40名的精英大学的数据显示,这些学校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差别很大。在布朗大学这样的地方,你有可能在整个本科期间给报纸做全职作家,课业不过是或多或少不相干的事情。也有像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地方,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在同一所学校里,有的人很努力地学习,有的人却把同样的智力用于交响乐团、创造性写作或者喜剧。但是没有人测量过这些课业学习之外的智力活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也没有人检测这个可能是错误的预测:在大学里做很多课上课下作业的学生在以后会比较成功或者认知水平会比较高。

所以,第一个反对“大学教育会教会你一些在你以后的生活中很重要的能力”的理由如下:(1)这些能力并不是独立于你自然的成熟而产生的;(2)还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大学教育产生了这些能力;(3)没有证据证明没有其他的智力活动也能产生这些能力。

教育的目的,大学演讲稿,大学教育,教育好文

美国芝加哥大学新生入学演讲:大学教育的目的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