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鉴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诚意>>的翻译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注解】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是曾子对“诚意”的解释。“毋”是禁止。所谓诚信其意,就是人的意念透发的初兆之时,就要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做到自己不欺骗自己,使善性意识发扬,将恶意识制伏在萌芽状态,抑恶扬善,善德渐增,恶根渐消。如此久日修之,则心清意静,厚诚敦朴,这是诚其意的必然结果。

无诚信的人,说话没准头,办事没信用,其特点都是先欺自心,再用谎言去欺别人,其根源在于心意中的不诚。由于大脑细胞的正阳性意识细胞被阴性物质所遮蔽、所障碍,正确的阳思识难以透发,而阴性的妄识、邪识等杂质却任意张扬肆虐,导致了言不由衷、行不守诚的自欺欺人状态。一个长期不讲信德的人,在为人处世时,常常表现为虚情假意,言行不一,言过其实,言而无信,自损信德。常此以往,必然会使脾土受伤,心中诚意受损,形成恶性循环。正如老子在《德道经》中所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说:“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这是老子训示人要有诚信之德,明示言语诚信的辩证之理,要求人们要从平常言语中做起,培养自己的信诚之德。

人若能深入地思一思自己的人生,想一想家庭情况,观察一下乡邻的现象,纵览一下社会的现实,就不难发现阴我心识无明的作用力造成的无诚意,在自己的学业上、事业上、工作上、婚姻上、家庭中、商机发展上、政治仕途上等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巨大副作用力。无信德的人们鼠目寸光,抱私逞欲,心胸狭隘,因小失大,败多胜少,白耗精神。虽也能欺人于一时一事,但不可能骗人长久,最终必然会成为无人信赖的孤家寡人。它带给自己和社会的只能是无明、混乱、痛苦和厄运。如果不修养道德,不从做人的诚意上狠下功夫,靠骗人过日子的人,追逐社会上的物欲浊流,那必然会在阴我妄意中丧尽人格品德,在杀盗淫邪中堕落,在因果链环中挣扎永困。这是自然的必然法则。

人们最常见的造因,就是身口意这三业。身和口是造“因”的工具,而“意”又是这三大罪魁中的祸首,在玄元系统就是阴我心。阴我心所产生的阴性意识,全面地作用于眼耳鼻舌(口)身五大子系统,产生违背道德自然真理的行为。这其中最关键和突出的表现器官是口(舌)和身的行为。这些行为的错误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最常见的“口业”现象,是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大毛病。人们行为的通病之一,就是谈论挑剔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常用自己的阴暗心理解析周围的一切人际关系,唯独难以自省、自责、自忏、自律。对人缺乏善心诚意,常用手电筒照别人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很难拿镜子照自己的心和身。人们由于五德的缺失,特别是诚意信德匮乏时,就会在阴我心的主宰下,用自己的阴暗心理环视周围的一切,猜忌多疑,疑神疑鬼,埋怨人非,对一切事物都看不惯,缺诚少意。就像俗话所说的:“见人莫说真心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种阴我属性的不诚意心态,是造因生业的最大温床,也是人们难脱无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修德之人,心诚意坚,人格高尚,能严于律己,在独处之时,俨若如宾,小心谨慎,严守礼规!对于心意深处的恶念,好似人厌恶腐烂发臭的东西一般,只想远离,不愿靠近;对于善好之事,就好像喜好山水花草美景一样,亲而近之,必欲得之。只有这样,方才符合常人好善恶恶的本心,完善自谦之德。这就是君子修心诚意的硬功夫,其要在于慎独,不敢有一毫苟且,能慎其独,方能诚其意)!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闲居”是没人看见,一人独居之处。“厌然”,是消沮闭藏的态度。然而小人独居闲时,自以为没人看见,经常暗室亏心,自欺欺心,心怀私欲恶念,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多行不善之事,无恶不作,无所不恶);

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直至见到品德高尚的正派君子,却百般遮掩他所做的恶事丑事,伪装表现出他的善来,以为这样可以欺瞒君子。殊不知他所表演出的善是虚假的,而心身所为之恶才是真实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人们对这种真恶假善的现状,就好像看见他的心肝肺一样,一清二楚。天理昭昭,天眼察察,无论善恶,发之于内而行之于外,皆逃不过众人耳目,也躲不过天眼的明察。善者赏之,恶者罚之,人人平等,毫无例外。小人之所以认为恶可以掩盖,善又可以欺诈,全是一种想当然的侥幸心理,是愚人枉费机巧心,骗不了别人,骗不了天地,最后只能是害了自己。由此可知,这种自欺心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损德败道、自我毁灭的愚昧,何不做个诚心实意的老实人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的不规行为,迟早会被人识破。因为内心中的恶根不除,迟早要生发显露于外行,这是理势的必然。然而小人既是诈善掩恶,但心中也必是知善可为,知恶当去。只是在无人监督的独处之时,放纵自己,意念所发不肯着实,自己欺自己,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然而其不知人心善恶,在天如镜,准确无误,丝毫不爽。一个人心中意识的真实活动,一定会通过表情或动作而显露于外,在别人看他们,其言其行就好像见到他的肺和肝一样真真切切。常言道:“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种掩丑遮恶的行为,只能是自欺,岂能欺天!天理在人心,其实欺心也就是欺天。所以品格高尚的人一定在独处之时也会小心谨慎,不敢忘记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所以有德君子,皆是以戒为师,以慎为重。戒了自欺,还要求自谦,诚意发自内,形迹表于外,然后才能谨独慎行,真正做到老子在《德道经•不盈》章中所说的“舆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屯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浴。”心地自然可以善德充盈,恶心无存了。)

【经原文】

2.曾子曰:“十①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②乎!”富润④屋,德润⑤身,心广体胖③,故君子必诚其意。

[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释字义】

①十:表示多。②严:畏惧。③胖:音盘pán,安泰舒适。④润:装饰,使有华彩。⑤润:滋润、滋养。

【释经义】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曾子说:用十只眼去看东西,用十个手指去指,这好像是说笑而已。但是佛教寺院里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比曾子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更多。人们会认为那是宗教迷信的图腾,其实了解到自然物理学、光学等知识,再联想人们起心动念的意识波作用,无论善恶念头,在自然界里,都会像在一湖平水中投一颗小石子那样,发生波动性的动力作用,激起千层涟漪,并逐渐扩散到虚空,也可以用高速摄相机把它摄影下来。这时也许你才能明白“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乃至“千手千眼”的真理所在,并非是虚言妄语。如果真正实践了道德之学,并能达到圣人之境,自然会了解到什么是“玄之又玄”?什么是“众妙之门”?就会对自然大道的无穷变化,一阴一阳的互变之道,洞若观火,了然在目,握在掌股中,随心所欲,扭乾转坤,无所不能。也就不敢妄给别人头上乱扣大帽子、乱打大棒子了。

今人远离道德已久,方寸中的道德智慧七窍心一窍都不通,只知道用一颗无明的阴暗心去看待一切人和事。自己不懂,就说别人是迷信,其实自己这才是真无知。大宇宙的自然大真理,人类到底知道多少?可以说太渺小、太无知、太可怜了!自然规律的认知是无限的,谁如果在认知领域里给自己设禁区,或给众人设障碍,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越雷池半步,那不仅是给自己坐地画牢,也是坐井观天的愚昧者,终归会被自然大道无情地淘汰。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知古鉴今的真理。

古人有训:“诚则明,不诚则昧;诚则灵,不诚则愚”。“十目所示,十指所指”,也就是诚意修养大道,德性德能积聚深厚时所达到的外显作用力,是诚于内、形于外的道用,并不神秘。十目十指仅仅是一个概数,这种慧能岂止千万亿万?古时人心淳朴,先天智慧深厚,传说中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等故事,其实都是人们具有深厚德性中所含慧智的自然流露,是先天赋予人的天资聪慧,并非人的后天主观意识所能达到的,所以今人对这两句话难以理解,甚至认为是莫须有的神话,也是正常的。因为人们离道丧德太久太多,处在无明中去观明,犹如瞎子观灯,永难自明一样。

儒家学说素来主张“天道远,人道迩”。所以儒家教人修德必须先从“人道”修起,先立做人的根基,才可能进入形而上的天人境界。任何一个人活在人世间的所作所为,一日也脱离不了现实环境,面对着衣食住行、千人千面,错综复杂的凡尘琐事,父母、妻子、朋友,乃至社会上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随时都可能要应对,交往中都互相影响,互相关注。以何种人生观、价值观去取向,怎样去抉择,这就是修与不修、有德与无德的试金石。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在道德二字面前一律平等,绝无厚此薄彼之分,惟在各人的心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由上节引申到“富润屋”,这好比一个人富裕了,就想把自己的住房改造装修一番,变得更华丽、更舒适。“德润身”,是说当一个人真正能自觉地在道德实践上认真做学问,道光德炁的能量物质就会源源不绝地流向人体,遍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上下左右,乃至每一个细胞,滋养人体性命两大系统和各个分支系统。天德养性,五谷养命。道德既有理性,也含有巨大的物质能量,因而她是人人离不开的、比五谷更重要的资粮,是人身性命健康的根本。这也就是现代医学所验证过的心理影响生理的科学。

修学道德不仅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升华,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身体的阴气、邪气、病气得到清除,使身体跟着变化好转,祛病延年,健康长寿。日积月累,慢慢地心境变得宽广开阔,身体也会健壮结实了。古人所说的“胖”, 是指内天下安定太平 ,生机勃勃,正气浩然,光明坦荡的状态,是身心健康的全面体现,而不是现代人的“肥胖症”,现代人的“肥胖症”恰恰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同时也与食动物肉过多、营养过盛、饮食不科学、生活不规律有关。又例如有人得了疑难杂病,医药无效,便虔诚地去求佛菩萨保佑,以真诚之心去忏悔,祈求得帮助,也真有得救了的。其实这就是自己“诚其意”的效果,是心德作用力的发挥,这就是这里所说 “心广体胖”的道理。最后又再叮咛一句:“故君子心诚其意。”这是重复强调“诚意”二字在修德中的重要意义,读来当领悟其中深意。

心诚感恪天地。只有信德的回归,才能给每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至福。人要修养道德,先要从诚信修起,这是做人立命的根本。只有诚信道德,以德重塑自己的心身,才是改造自己人生之旅的起点。)

吕蒙正拒收古鉴文言文翻译和加点字

吕蒙正以宽容厚道为宰相,宋太宗赵匡胤特别知遇关照。朝中有一个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这镜)能照二百里远,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得到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用二百里地的镜子照呢?”他弟弟听后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查点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http://cnc.ycycedu.com/zyk/gz-index.asp?school=初中

二楼那位别抄我!!!!!!!!!!!!!!!!!!!!!!!!!!!!!!!!!!!!!!!!!!!!!!!!!

前 出 师 表:

原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后 出 师 表 :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

出师表

赏析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这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守昏庸,后表审量形势”,即出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里谈的是《前出师表》。

诸葛亮自刘备于公元207年“三顾茅庐”后,即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以完成统一大业。经过长期奋战,使寄寓荆州的刘备,一跃而为与魏、吴对峙的蜀汉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后,刘备败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诸葛亮无比信赖。诸葛亮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吩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即后主。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者,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主张出兵击魏,侃侃陈词,力排众疑,申明大义以拯其愚,吐露忠爱以药其顽,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刘禅虽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败,实系于诸葛亮之身,因而率众出征时,当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同时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既是自勉自励,也是预防小人惑主。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为了治愚医顽,作者在行文上颇费深思。

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嵘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那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说理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谈执讼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分述时,又切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则“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对于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由近及远,思路开阔。表文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信贤臣,并以“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由近及远,借古鉴今,成败并举,显得衢路交通,经纬成文。

诸葛亮因为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理要说得明,语又不可用得重,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因而以“形势”使对方震动,明示已临“危急存亡之秋”,如不励精图治,势必国破身亡;以“情感”打动对方,连呼先帝,声声热泪,其业系先帝首创之业,其臣为先帝简拔之臣,其将为先帝称能之将,怎不光先帝之遗德,竟先帝之遗业;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切实可行,行必有效;以“事业”励之,告诫后主要完成“先帝创业未半”的业,使天下归一,汉室兴隆,促使他有远大的抱负,完成千秋大业。表文从各个方面规箴后主,情真理足,词婉心切,因而虽属奏章表文,却感人至深。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份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像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归纳前意,总绾全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并表示如失职,甘愿受罚,以显示“平明之理”。最后还不放心,谆谆告诫,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最后又回复到“开张圣听”的问题上来,可见修明内政与北伐胜败的关系。这也就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沟通了内在联系。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诸葛亮此行未能如愿却先逝世,后人对此颇多惋叹。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总之,这道《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

《出师表》能写到如此地步,决不是偶然的。文章皆有所为而发。时当北伐在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为例行公事,而是从北伐的全局上考虑,只有后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证北征顺利,因而先进安后之言,再表夺胜决心。表文又极为注意收表对象的特点,因而决不是一般的上条陈,列述方策,而是熔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启愚矫顽。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对象。他给后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训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声气,写得不卑不亢,方为得体。尤其文中连称先帝,最为合宜。全文称先帝凡十三次,显得情词十分恳切。诸葛亮自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确实“诸葛一生惟谨慎”,细玩本文,从虑事到措词,无不体现了“谨慎”精神,这也是此表被之为“至文”的重要原因。

古鉴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