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在线翻译
在线翻译,一般是指在线翻译工具,如百度翻译,阿里翻译1688或Google翻译等。这类翻译工具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自然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其原理是依托海量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数百万篇文档中查找各种模式,以求解最佳翻译。在线翻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依然存在。就已有的成就来看,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p>
透天玄机
此书系铁冠僧人与伯温先生对话。名曰《透天玄机》,又名《铁冠数》。以二元推算一万五千年,二百七十劫数。尽天地之气运,绕轮—周,治乱兴亡,颇著神验。元代末年,刘伯温出游于华山至空峰幽谷洞中,见一道人,号曰虚灵子,即铁冠僧人玄真。乃隆德僧人,能经养精练气详识三元之气数。周天之劫数。祸福吉凶,盈虚清长及一切天文地理、阴阳顺逆。无不通晓。伯温跪立告曰:“弟子好学,忽迷心窍,不知吉凶。愿释为师,祈指妙理玄机,与人推算得失。僧人曰:尔乃文曲降世,辅佐紫微。吾指明实理,慎之切勿汇漏。”伯文拜而受之曰,僧人以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阳逆顺,星斗分野,并推算中外华夷一切吉凶及一万五千年三元劫数,尽教于伯温。
正文
伯温问曰:“何为三元劫数。”
僧人曰:“三元者,九宫之中总元上三元,中三元,下三元,共合三元。—万五千年为一元。一元运五会,五会运六劫,五百年一遭天地九宫运气。即十二支辰运气。即天地亦不能逃此劫数。
上三元乃五宫黄道为统;中三元为八宫白道为统,下三元二宫黑道为统。九宫者,即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蓝九紫也。五宫乃中央定位,运行八方天道也。所以为上元之首。二宫乃神位昏临之地也,所以为下元之首。八宫乃太阳照临之处,人道也,所以为中元之首。
三元与支辰为会,会尽则天地气数亦尽。除子丑二辰乃天地开辟之时也,人物尚无,三元至寅时,方有九宫纯与三元为会。
上上元甲子黄道主事,正交寅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静定,日长夜短,人生毛角,寿延
。千百岁,不争不分,人物浑浑,此太古人也。
上中元甲子白道主事,正交卯时,这一万五干年内气运主静,天道行授,人身长丈余,寿延千至六七百岁,营巢穴居,无衣无食,此上古人也。
上下元甲子赤道主事,正交辰时,这一万五千年,气运正动,水火用事,人身长丈余,寿延六百岁至三四百岁。有母无父,物产始分,此中古之人也。
上中元甲子黄道主事,正交巳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正动,生识生知,人身长八九尺,寿延一百三十岁,地平天成,五伦始判,此守息之人也。
中中元甲子紫道用事,正交午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极动,百物俱备,人身长五六尺,寿及百岁至七八十岁,有名有利,巧变百出,此奔波之人也。
中下元白道主事,正交未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乱动,百物消乏。人长四五尺,寿延六十至四十岁,嗔贪迷恋,礼:
乐丧失;此沉迷之人也。
下上元甲子黑道主事,正交申时,长三四尺,寿延四五十岁,百事奸贪,并无法纪,此遭劫之人也。
下中元甲子碧道主事,正交酉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乱动,星斗散沉,人长三四尺,寿延三四十岁,衣食颠倒,寒暑无时,此鬼形之人也。
下下元甲子绿道主事,正交戍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将灭,日月无光,人长二三尺,寿延二三十岁,犹如一狗,出入畏忧,多黑少白,此蝼蚁之人也。
至亥时,则三元气绝。只有支辰余气连络不绝。
至子时,则一气生,阴阳定位,星斗生 光,复返原始。二气包罗万象。
丑时转运,三元会辰,再生圣人,治化世界。上上元甲子复来,天气运日三分。一万五千年为循环之理,周而复始。五百年乃三元运会之劫数,三十次,皆三百六十数,俱是阴阳之理。”
伯温曰“不知数更变乎?”
道人曰:“五百年乃三元定数,紫微临辰,其中或三百年一变,此应群煞兆乱。国运人事之劫兆,三元正会之数也,而所主乱者,诸天凶天也。
伯温曰:“今在何会之中,气运如何?”
道人曰:“赤地冲天,地鸣天崩,牛生两尾,日月并行。木上挂曲,即真主也。”(1)吴地黄冠,霞光万道,族旗下界,收留抚
:养。(2)先有五瘤使者应此劫数,传播瘟疫,人人遭难,乌梅可解,乱世妖之拾起首,有两丁运马,火虎出世,黑猿领兵,金枪出现,木钟自鸣。尔乃登州指行,候赤气冲天,方可指行。石人二眼,二足乃起兵之时也。”
伯温曰:“紫微起兵,元人如何?”
道人曰:“元乃光明佛转世也。应善善而去,有人追赶至黑 水,一河有角端,且一统化佛也。太平三百载,只有二百余年,
万子万孙之年(3),人口吐火,鼻内生烟。拳中走马,男穿女衣, 江山又变矣。 注: 1 指束太祖应运品生,开创大明之兆。 2
指明大祖(朱元璋)之发迹于掸门乙。 3 明末代皇帝崇祯系万历帝之孙也。
伯温曰:“万子万孙何为江山三百载也?”
道人曰:‘万乃国号帝之孙也,斯时群魔下界,劫贼为害,万物乘变,瘟疫流行,家头戴侍郎帽,户户手执枪刀棍,草寇纷扰,各据一方,先逢两丁金克木,后是壬年火克金。”
伯温曰:“应何地何兆?”
道人曰:“东方星象映天宫,遍地天泽起妖风。天下人民死如阜,白浪冲破白虎天子不非凡、煞星下界三十年。八牛曳粮无气力,能死人民有千万。口中口,莫良斗,一万子孙遍地走。黄虎出世满江红,白蛇尸骨喂饿狗。甲申之年尽灾侵,木子登传不知魂。两眼只做观日月,日月无当昏星斗。
伯温曰:“帝将如何下落?”
道人曰:“马嵬坡下血淋淋,大风吹过五花门。大哭一声天色变,(注:1至此亡矣。)
八牛曳倒犬都钟。赤足散发归梅山,尸骨遍野入山林。
伯温曰:“此人在位几年?”
道人曰:“日月垂落李村头,十八孩儿坐幽州。门前一马入金殿,拍手哈哈三春秋。有一裹脚鬼,天门头上一个嘴。②勾引北方百万兵,扫灭群鬼生后悔。(3)遍地开红花,
绝是哭声里,太平人两个。但等果子来。
伯温曰:“帝历时几代?”
道人曰:“争争争,休休休,二人挂命在树头。琵琶立在中华地,富贵在洪州。二人五代水清时(1)三人间眠将于指,不指东。不指西,一指秦人个个啼。
注: ① 指崇祯自绝于煤山事。 ②指吴三桂。 (3) 吴三桂初借清兵,后又悔,随反清。
伯温曰:“秦人道此劫难几年几载?”
道人曰:“一二水起火当先,黄金烧在火里边。坤地起道楚地乱,秦地人民死万千。一人头上生火草,整顿军马入秦川。头上开口不说讨,口里还有一火天。处处烟尘无定局,送还玺宝到长安。
伯温曰:“煞应起落俱应在何年?”
道人曰:“天开一口是冤仇,引动八牛破幽州,燕赵卫地人民苦,二八春秋此时休。龙飞来楚地乱,火蛇出来是根由。黄马到处遭荒乱,土羊为害天地愁。这些离乱最可伯,山西猿猴破口言。虎人骑白马,红火炼黄牛。猿在后,猴在前,水火既济四十年。古月还照中华地,星移斗转错天盘。猴在后,猿在前,水火既济兔月圆。何人换星斗,口上口,天上天。
伯温曰:“秦人复兴,汉又如何?”
道人曰:“无杀汉,留一半,八牛奔,子孙窜。至此只有三人,改姓杀入外夷,三百年, 子孙入中华,乱无天下。”
注:(1)指清朝死亡。
伯温曰:“何此何以了结?”
道人曰:“若说了,还未了,一人白马献白宝。; 南人北,人南,两个人头生一草,换斗又移星。天下难太平,前后一头算,中间五百年。”
伯温曰:“此又是何人起落?”
道人曰:“若问起事何年何地,戊戌初地风巳酉,煞星猛虎下秦州。六爻分封动,但看月中圆。扁里扁,圆里圆,两个鹦鹉一处眠。去了口上口,还有天上天。天师同人才出现。天地戊申八方难,人人遭此劫,个个染黄泉。
欲免刀兵厄,去向海底民。动动海底虎, 腾云上九天。 人能解此语,
便做大罗仙。两睛愆奇,怪异多端,死尸遍野,白骨如山,奔走天地,怨气冲天,人畜遭殃,户户何安?九女一夫,无日安然。
金鸡叫鸣天下乱, 黑狗东方血水流,乌猪后是糟糠食,杀的人马血染河甲子年中日月现,八水悠悠追五胡。”
伯温曰:“长安运气如何?”
道人曰:“北方黑煞,扫去群鬼,不多一年周甲子,
静里忽然动干戈。中中甲子百年尽,一元再现照大罗。有个口上口,天上天。代代儿孙乱江山,到了虎头岁,无有丰收年。大旱三年,大涝三年,三年黎民遭涂炭。:
府县贪官到处有。诸煞各据一方,杀得血流漂杵,白骨如山,真主出现,人人归顺泾渭两岸。
伯温日:“至此何人应位?”
道人曰烟尘摈控唯生愁,六:“六十年光一旦休。诸方共扶真命主,紫罗照在地上头。二十八宿来羽翼,九暇星君献智谋。八牛纵有千斤力,不免还元三百秋。
伯温问:“紫微降在何方?”
道人曰:。大都世乱巳久,只在龙蛇盘寻,孟家生赵家居,牛栏门前问真主,寅卯起,辰巳行,不在阴阳不在合,混乱乾坤木虎身。上生一果,只见东方象水红,人人躲八难,八难鬼神愁,强横当道,扰乱江山。”
伯温问曰:“又有谁人振兴?”
道人曰:“明灭元时元灭明,杀戮又被三子更,二千同人休作走,一二木人将子生。
杀星下界乱天盘。阴雨连月,昼夜不眠。当苗无子,父北南子,人人起首,个个争先。奇奇怪怪,生育各所,皆四海之距,蓬莱山,四望山,牛头山,瓜浮山,突子山,七山生出各种异物,助将兴兵,争夺汉位。一统李子传一十二帝,太平大禅,相传乐业。然久散必聚久聚必散,此循环之理也。四代之后,群煞入会,扰乱天下,争夺分袭,恐作一十二国也,子志之勿忽。”
文言文在线翻译。
在线翻译,一般是指在线翻译工具,如百度翻译,阿里翻译1688或Google翻译等。这类翻译工具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自然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其原理是依托海量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数百万篇文档中查找各种模式,以求解最佳翻译。在线翻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依然存在。就已有的成就来看,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p>
管仲辅佐齐桓王,就是所说的首次成就霸业的人,从此就有了五霸相继兴盛更迭,相互争雄,夹辅周王室,作为王室的屏障护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迟迟不灭以致240余年的原因,都是因为管仲的功劳,五霸的力量。诸侯那些不能成就五霸业绩的人,对此有吞并周王室的企图,心存一统,如齐宣王的所作所为就是如此。晋氏分为三家,吕国为田氏所代,诸侯不能匡扶正义。如此这样,怎能不造成战国局面而致使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都觊觎筹划心生想法呢?这种情势不致统一,就不会停止。
(等到)管仲辅助桓公(为齐桓公做相),可以说是第一个担当起(大家可以依赖)的人。从这以后,春秋五霸接替兴起,相互争霸,辅佐周王室,以属国的立场护卫周王朝。周王朝这条百足虫,一直残存了二百四十多年,都是靠着管仲的功绩,五位霸主的力量。诸侯国中那些没有能力成就五霸的事业的,于是就有意要吞并周朝,企图一统天下,就像齐宣公想做的事情那样。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吕氏齐国被田氏篡夺 ,没有一个诸侯国挺身而出来纠正的。那怎么会不演变为战国时代而使得那些善于运用长策计谋以及献策游说术的人才被吸引到遥远的国家呢?这是因为天下局势还不到统一的地步,所以(战国朝着统一方向发展)不会停止。
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称得上第一个担当起这件事的人。(这件事指什么,见原文)从那以后,五位霸主(春秋五霸)接替着兴起,并且相互争霸,辅佐王室,以藩属国家的立场护卫周王朝。周王朝这条百脚虫,一直推迟残存了两百四十多年,都是靠着管仲的功绩,五位霸主的力量。诸侯国中那些没有能力成就五霸的事业的,于是就有意要吞并周朝,企图一统天下,就像齐宣公想做的事情那样。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吕氏齐国被田氏篡夺 ,没有一个诸侯国挺身而出来纠正的。这样一来,怎么会不演变为战国时代,以及使得有谋略计策的人才被吸引到遥远的国家呢。这是因为天下局势还不到统一的地步,所以(朝着统一方向的局势发展)不会停止。
文言文翻译
离城十五里是百洋河,从上向下看江水奔流,四周都是山峦,这里有商英墓、传磐寺。村庄掩映,可供游人吟诗观赏。水流四十里以后,注入沧茫溪,一条澄清的水带就如秋水一般。……沿着沧茫溪前进,有时一片天地。仲春时节,桃花盛开。晚春时节,片片落花,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沾在鞋上。高高的岩石,常常的山谷,苍翠的松树郁郁葱葱;广阔平坦的田野,大山就像一座飞楼跨在上面。尖尖的山峰远远的就能看得见了。从这里往西拐虎牙峰和荆门峰相对耸立,多么雄伟。
离城十五里是百洋河,从上向下看江水奔流,四周都是山峦,这里有商英墓、传磐寺。村庄掩映,可供游人吟诗观赏。水流四十里以后,注入沧茫溪,一条澄清的水带就如秋水一般。……沿着沧茫溪前进,有时一片天地。仲春时节,桃花盛开。晚春时节,片片落花,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沾在鞋上。高高的岩石,常常的山谷,苍翠的松树郁郁葱葱;广阔平坦的田野,大山就像一座飞楼跨在上面。尖尖的山峰远远的就能看得见了。从这里往西拐虎牙峰和荆门峰相对耸立,多么雄伟。
(用我的吧,我要积分!我很急!)
报任安书节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一的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致意。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我并非如此。请允许我谈谈自己固塞而鄙陋的想法。长时间没有答复你,希望你不要责怪。
我的先人,没有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特大功勋,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和太祝之间,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只认为我智力穷尽,罪过极大,不能自己解脱,终于去死而已。为什么呢?这是自己平素所从事的职务所处的地位促成的。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最上一等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不辱没自己,其次是颜面上不受辱,其次是辞令上不受辱,其次是被囚系受辱,其次是换上囚服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挨打受辱,其次是剃掉头发、以铁索束颈受辱,其次是毁伤肌肤、断残肢体受辱,最下一等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所以,对士人来说,(即使是)在地上画一座牢狱,那情势也叫人不敢进去;(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也不敢跟它对质,必须在遇刑前自杀(以免受辱)。现在手和脚都被刑具束缚起来,脱掉衣服,接受杖责,关闭在四面墙壁之中。在这个时候,看见狱吏就以头碰地,看到狱卒就胆战心惊。为什么呢?这(也)是以威力制约逐步发展的结果啊。待到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说不受辱,不过是所谓“脸皮厚”罢了,哪里说得上尊贵呢?再说,西伯是一方诸侯之长,(却)被囚禁在里;李斯是丞相,备受五刑的处置;淮阴侯韩信是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都曾高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后来)又都被捕入狱;绛侯周勃诛杀吕氏党羽,权力之大超过了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后来被囚禁在特设的监狱“请室”之中;魏其侯窦婴曾任大将,后来也穿上了罪人衣服,手、脚、脖子上都加了刑具;项羽的大将季布,后来剃光了头,以铁圈束颈当了朱家的奴隶;灌夫曾在拘留室里受到侮辱。这些人都身居王侯将相的地位,邻近国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声,一旦有罪受到法律制裁,而不能自杀。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遇刑前就自杀,因而渐渐志气衰微,待到受杖刑,这才想到要死于名节,离名节不是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对大夫施刑很慎重,大概是由于这个缘故啊。
就人的本性而言,没有不贪生厌死的,(难免要)怀念父母和妻子儿女;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有所不得已的缘故。现在我不幸,早年失去了父母,(又)没有亲兄弟,独自一人,至于对妻子儿女怎么样,少卿是看得出来的吧?况且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而怯懦的人仰慕道义,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不受辱。我虽然怯懦,想苟全性命,却很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甘心接受绳捆索绑的侮辱呢!再说,奴婢侍妾一类人,尚且能自杀(而不受辱),何况我是不得已啊?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所有这些作者都是心中感到抑郁不舒畅,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所以叙述所经历的事情,让后世了解自己。例如左丘明眼瞎了,孙膑的腿断了,毕竟不能为世所用,(于是)回家著书,抒发心中的郁愤,想留下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不自量力,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就碰上这桩祸事,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这样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况且,在负罪的情况下不容易处世,身处卑贱,受到的非议和指责也就很多。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还有什么颜面再为父母扫墓呢?即使再过一百代,也只是耻辱更甚而已!因此我心思重重,极为痛苦,在家时总是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外时又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每想到这桩奇耻大辱,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将衣湿透!我现在身为皇宫里的小臣,怎么能离开皇宫去过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所以,我只好随波逐流,按照时代的风气行事,用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如今少卿却教导我推荐贤能之士,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尽管我(也)想打扮自己,用美妙的言辞粉饰自己,可这对世俗没有好处,不能取信于人,恰恰是只能招致侮辱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然后是非才会有个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谨再次致意。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自己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一段内容其实是表白自己之所以不能为任安辩白,并不是由于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全文共分4段。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3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4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文言文在线翻译(全文翻译)
译文: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原文: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扩展资料:
本文选自文章《李文定报德》。《李文定报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李文定报答故人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应当懂得包容,知恩图报。
李文定公叫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升翰林学士。历官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与严讷共参机务。
李春芳性恭谨,治谕平恕,被时人比作李时。才虽不及,而清廉过之。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这篇文言文出自明朝李春芳的《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十卷.李文定报德》。
全文白话翻译如下: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
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扩展资料:
《李文定报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李文定报答故人恩情的故事。从《李文定报德》可以看出李文定知恩图报,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姓李的书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
李春芳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1月14日),嘉靖十年(1531年),李春芳中举人。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大儒为师,又“请益”于王艮,受学于丁养晦。
李春芳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嘉靖时宰相李时;他的才能本就不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
译文: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
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
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
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出自明朝李春芳的《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十卷.李文定报德》
扩展资料:
从《李文定报德》可以看出李文定知恩图报,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姓李的书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
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
书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
《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十卷》是书为白棉纸印本,行格疏朗,内有多处补版,并出自不同人之手。较稀见,著录仅此版本一部。
作者李春芳(1510-1584),字子实,号石麓,扬州兴化人。明朝内阁首辅,最初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
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嘉靖二十六年擢进士第一。以修撰超授翰林学士,累官礼部尚书、参预机务。性恭谨,治谕平恕,隆庆初拜首辅,旋进吏部尚书。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文定报德
在线翻译,一般是指在线翻译工具,如百度翻译,阿里翻译1688或Google翻译等。这类翻译工具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自然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其原理是依托海量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数百万篇文档中查找各种模式,以求解最佳翻译。在线翻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依然存在。就已有的成就来看,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p>
http://www.ruiwen.com/st/upload/ruiwen-202003110304-768030-18046.doc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姓李的书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书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书生送到上任的地方。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以前接济我,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
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文言文翻译《周勃汉书》卷四十
翻译《周勃汉书》卷四十:王陵,沛县人,起初是县里的豪强,汉高祖刘邦身份低微时曾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到高祖从沛地起兵攻入咸阳时,王陵也聚集了朋党几千人,驻扎在南阳,不肯顺从刘邦。到刘邦称王反过来消灭项羽的时候,王陵才带领自己的下属归汉。项羽捉到了王陵的母亲拘留在军营里,王陵派去的使者到了,项羽让王陵的母亲面向东坐在席间,想用这种办法招王陵归楚。王陵的母亲会见后暗中送使者,哭着说:“主您替我对王陵说,好好地为汉王效力。汉王是忠厚长者,不要因为老妾我的缘故,对汉王不专心。我就用一死来送别你吧。”于是伏剑自刎而死。项羽很生气,烹煮了王陵母亲的尸体。王陵最终跟随汉王平定了天下。因为王陵与雍齿交好,而雍齿是高祖的仇人,王陵原本又没有追随刘邦的心意,所以高祖开国封赏时,最后才策封王陵为安国侯。
王陵为人缺少文雅含蓄之气,办事很执着。当了两年右丞相,惠帝死了。吕后想立吕氏家族的兄弟们为王,问王陵如何。王陵说:“高祖刘邦曾杀白马盟誓说:‘如不是刘氏家族的人要称王,天下要共起攻击他’,现在要封吕姓者为王,这不符合高祖的盟约。”吕后很不高兴。吕后又问左丞相王平及绛侯周勃等人,都说:“高帝平定了天下,立刘氏子弟为王;现在太后您执政,要立您的吕氏弟兄为王,没什么不可以的。”吕后很高兴。散朝后,王陵责备王平、周勃等说:“当初与高帝歃血为盟,你们不在场吗?现在高帝驾崩了,太后女人主政,你们各位纵容阿顺吕后的意志,违背高帝盟约,有何面目死后在地下再见高帝!”王平说:“在朝堂上当面反驳争谏这一方面,我们不如您;在保全汉室社稷、安定刘氏后代方面您也比不上我们。”王陵无话可应。因为这件事,吕后想废掉王陵,于是表面上升迁王陵做皇帝的老师,实质上是夺去了他右丞相的权力。王陵很气愤,称病不受太傅之职,闭门不出,就连上朝也不去,十年后死去了。
《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 中国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班固 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 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 断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 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 史记》、《 后汉书》、《 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 西汉的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 新朝的 王莽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