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能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软件?
“百度翻译”等,正在尝试,但并不成功。起码,现阶段没有这样的软件。
主要原因:
1、文言文与白话同属于中文,二者之间在语体上的差别不同于语种之间的差异,很难通过词汇、语法转换来实现“翻译”。
例如:本问题“有没有什么能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软件?”百度翻译翻译为:“有无可以晓文译成文言文之软件?”显然不伦不类。从中可以看出,这种翻译程序只是将现代汉语词汇换成文言文词汇,如:没有-无;的-之。程序不能主动重新组合句子,译成了近代人的“半文半白”。
2、电脑的“精确性”无法取代人脑的“模糊性”。
仅从词汇而言,文言文的虚词各有不同用法,在句子中表示不同意义。读者理解时,需要结合前后语境来选择,这种选择常常无定规,是一种“模糊”意识,程序的特点是“精确”,当它无法精确定位时,多用“概率”计算,但概率对于非普遍性问题反而不准确。
3、程序不能主动实现词类活用、句子成份前置、后置的转换。
例如:“在北京购买”,文言文正确表述应为“购于北京”,而百度翻译翻译为:“在北京买之”。再如:“在泰山顶上看到的鲁国很小”,文言文正确表述为“登泰山而小鲁”,程序翻译为:“在泰山顶上见之鲁少”。这些都不是文言文。
出于以上原因,现阶段程序很难做到白话与文言文的对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会否开发出此类软件?让我们共同期待。
百度翻译。百度翻译可以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选择在中文和文言文之间切换就可以了。
从专业学术角度来看,文言文翻译神器的很多翻译都欠妥当,包括出现语意不通、翻译错误等问题,并不适合进行严肃的学术翻译用途,使用时需要谨慎。
白,文言文翻译?
①<名>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白质而黑章。”
②<形>纯洁;干净。《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
③<形>明亮;光明。《赤壁则》:“相与枕藉手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④<形>清楚;明白。《荀子·天论》:“功名不白。”《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⑤<形>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各。”
⑥<动>禀告;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⑦<副>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
⑧<名>指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
【白衣】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斯须改变如苍狗。”2.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白会。”3.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白,戒君勿言也。”
文言文翻译白话文
文集这种著述形式一天天兴盛,散乱没有总统纲纪,因此在这里汇总所有的文集作品。一来要收罗流散轶失的文章,让零散残存的篇章都有所归属;一来要删除淘汰繁冗芜杂的篇章,使莠草、稗草那样的文章都被剔除,精华篇章都显现出来。这本来就是文章准绳,著作的根源啊。
《诗经》已经被列为“五经”之一,王逸所搜集的又只有《楚辞》一家,因此汇编成文的体例,以挚虞所作的《文章流别论》为起始。他这部书虽然流失了,而他的理论还在《艺文类聚》中散落可见,大约就是分文体编纂收录的方式。《文选》在其之后,二者各有得失。到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才另外提出了“谈理”这一派别,总集于是分为两个支派。
然而文辞修饰与内容实质相辅相成,按理不应偏向一者,废弃另一者。二者各自显明一种意义,并不妨碍归于统一。只是后世那些肤浅的学说,主持修编失当,使得方言俚语都进入文章中,华丽宏大的篇章,反而横遭指点嘲笑,这就连真德秀的本意都丢失了。如今我们一一鉴别裁定,致力于让文章归于正道。到明万历以后,市侩们都从(文化产业)中谋求利益,坊间的刻本更加激增,剽窃的陋习陈陈相因延续下去,动辄做成大部头的书,……
这个原文没给全啊!懒得查了,就给翻译到这里吧。
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
【说明】
1、文中有些词语文言色彩已很浓,应原文保留;若一概更换,致点金成铁,反为不美。
2、有句前云“才华横溢”,后云“是为有才”,同语反复,今弃前而取后。
3、有的地方略增数语,意在补足文意,或竟为蛇足,聊博一哂而已。
【译文】
夫子又欺余矣!夫子通今博古,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是谓有才者也;侠骨柔肠,仗义执言,不畏权要,是谓有德者也。如此才华冠绝、德望盖世,乃不得青睐而弃重用,甚而屡获不情之贬谪,焉非有司有目无珠,陟黜殊失公允也?嗟乎!以先生之德之才,遭际尚若是不堪,而况吾辈凡庸学子乎?谚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故古今之士,莫不以出仕庙堂、致身荣显以为人生之宏猷,冀所以酬君报国也。曩昔夫子孤身而再入叛营之义举,足征用世报国之夙志,其气、其勇、其智、其勋,无不令人肃然生敬也。然夫子今乃为朝廷所忽,投闲置散,言虽夥而不用,文虽奇而不纳,思一展襟抱,忠怀有余,而鞭长莫及,徒呼奈何!唯得授业课徒于太学,兀兀穷年,岂非明珠暗投,大材小用也?何以见有司者之知人善任哉!先贤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之谓齐其家于先,方有以治其国也。先生命途多舛,尚不能免妻子罹冻馁,又何谈报效朝廷,铲奸除恶也?呜呼,痛哉!
先生又欺余矣!先生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是之谓才;仗义执言,不憷王侯,刚骨柔肠,是之谓德。然才德如此而不能用,屡受贬黜,岂非吏部不公乎?而以先生之德尚如此,况吾等庸庸之辈乎?食君之碌,念君之忧。历朝墨客莫不以出世求官为己任,先生二度独闯贼营,已明报国之志,其智其勇,令人折服。然而先生今见放于庙堂,言多而不闻,文奇而不纳,欲凌云而力不足,唯可授业于太学,岂非牛刀宰鸡耶?何见知人善任哉?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意谓先齐家,而后乃可治国,先生尚不能解妻子于饥寒,何谈报国除害?
[注释]
1.憷:害怕,畏惧。
2.吏部:古代官署,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3.妻子:妻子和儿子,代指家人。
(顺便跟楼上的朋友说一下,"先生勿再欺余"的正确语序应是"先生勿再余欺",因为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句子是要倒装的。)
子复我欺矣!子之识喻于古今,才近乎汪洋,是为王佐;能诤谏,斥当世,重侠义,广施恩泽,是为令德。才德如此而弗任,再三迁,其不言有司之偏庇竟可得乎?而以子之令美尚罹此际,况吾庸资之属耶?奉君之碌,忧君之忧。历朝之士莫不有居庙堂之志、达尊荣之想,而子孤身再入叛逆,信足以征其志,先生之风,安可仰哉!然则,子今为朝廷投置,言固多而未重,文虽奇而弗纳,欲展抱负而力绌,徒守太学,焉非才用不相副乎?知人善任者何所见哉?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齐家方能治国,子且难免亲戚于饥寒,复何言上报朝廷,铲灭奸恶乎?
先生勿再欺余!先生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才也;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德也。才德兼备尚未得赏识,几经贬谪,焉不是擢人者不公耶?况以先生之才德尚且如此,况余之辈乎!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历朝从文者皆羡入仕为官,独先生孤身两入叛军以明志,其胆识焉能不敬哉!然,今既赋闲,言众而不闻,文奇而不纳,报国无门,于太学授课,岂非牛鼎烹鸡?遑论知人善任哉!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谓之齐家方可治国,先生尚无庇妻儿之能,焉能报效朝廷、铲除奸佞?
感谢楼上提供出处!!
试译如下:
1、是:当同“识”。薛综问孔明:刘备不知道天时(即所谓“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勉强地想和曹操争夺,正象“以卵击石”,怎么能不失败呢??
2、孔明回答薛综的:人生于天地间,应该以忠诚、孝义作为生存的基本。
3、孔明回答陆绩的:你啊,只是小孩子的见识罢了,哪里能和高明人士谈论呢?!
4、孔明回答严峻的:怎么能效法寻章摘句的腐儒,在在笔墨之间说长道短,舞弄文墨而已?!
其实《三国演义》在当时已是白话小说,放在今天也不是很“文”的,其中很多用语,今天已经当作成语在使用了,看不明白的地方,多看几遍,大致就明白了。
文言文翻译白话
珊珊善于歌唱,和振贝子很亲近。有一天,珊珊被召唤到东城的余园陪酒。场面十分淫秽不堪。御史张元奇上本弹劾他,说他帮珊珊涂抹脂粉,失去了作为大臣的体面。奏折递上去后,庆王奕堌为了掩人耳目,下令把南城的妓院都封了,把珊珊驱逐回南方。一时间,青楼女子都逃跑隐藏起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劫难了。
大白话就是说有个叫珊珊的妓女善唱歌,她有个老相好叫振贝勒,有天振贝勒叫了她在东城余园陪酒,两人玩的很开,花样很多。有个叫张元奇的御史看到了就跟皇上打小报告,说振贝勒为妓女画妆丢了咱大臣的脸。小报告打上去后,一个叫奕堌的庆王估计也是振贝勒爷他爹就出来收拾残局,先下令把南城的妓馆全封了,再把这个珊珊打发到南方去。没了经营场所的姑娘们到处逃散,这是对京城娱乐业的一个小劫难。
此段语出《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
》,第一句应该是“若言著心”。原文应该是“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
”,翻译过来的话大概就是:
若著住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若著到净上,就有两个净。也不是说我总坐著不动。你若著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这就成了妄心,应知心本来是幻化不实,不是真心,故你就不应著住它。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的,你为什么要著到净上呢?若著到净上,就有两种净,即有真有妄了。因为有个妄念的缘故,就把真如自性遮盖住。若你没有妄想,就能还复清净本来的面目。如果你生出心而著到境上,在本来清净上头上安头,又生出一个净来,这就是一个妄,这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了。
此段语出《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
》,第一句应该是“若言著心”。原文应该是“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
”,翻译过来的话大概就是:
若著住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若著到净上,就有两个净。也不是说我总坐著不动。你若著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这就成了妄心,应知心本来是幻化不实,不是真心,故你就不应著住它。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的,你为什么要著到净上呢?若著到净上,就有两种净,即有真有妄了。因为有个妄念的缘故,就把真如自性遮盖住。若你没有妄想,就能还复清净本来的面目。如果你生出心而著到境上,在本来清净上头上安头,又生出一个净来,这就是一个妄,这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了。
白侯之贤的翻译(文言文)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原文: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扩展资料:
白侯之贤作者生平: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侯之贤
【译文】白侯之贤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赋税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非常清廉节俭,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责难。”“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二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希望采纳我为满意答案哦.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翻译:三衢(地名)的沈持正,他大力称赞衢州路总管白景亮的贤明.
我问沈君说:“白侯制定的法度、徭役怎么样?”沈君说:“豪强大多善于逃避服役,徭役大多出自贫苦人家.白侯察觉到豪强的狡诈,(下令)按照田地多少量定赋税,全衢州的人都折服于白侯的公平公正.”
“那么白侯约束自己这方面怎么样?”沈君说:“白侯清廉节俭,连喝水都不从衢州境内取水,一点都不曾搅扰衢州的百姓.每日早上徒步走去府衙,乡野村夫不知道这是白侯,与白侯抢道,白侯都不曾问责于他.”
“白侯驾驭下属怎么样?”沈君说:“府吏抱着文件站在左右陪侍,只根据白侯说的话作决断,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使裁决与白侯之言有差距.去年春天,天子嘉奖白侯,衢州百姓确实(我怀疑‘成’是通假,感觉是副词‘诚’)以白侯为荣耀.”
我问自己,环视众人,对他们说:“过去我听说兰溪的吴德基这么说,现在沈持正也(我怀疑‘义’是通‘亦’,这个揣测不太可靠,但作‘义’讲我不知道怎么翻)称赞他的贤明.白侯确实是贤德的
译文 白侯之贤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赋税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非常清廉节俭,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责难。”“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二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赋税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非常清廉节俭,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豪者善避役 :擅长,善于顾谓二三子曰 :回头白侯之贤信已: 证实;应验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译文: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3.请在下面括号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 ( 清(约) ) ,驭吏 ( 严 ) ,天子嘉之。4.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