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捕蛇传记文言文翻译

蜘蛛捕蛇文言文翻译尝

选文“渐渐临之”一句中“近”意思是(靠近),请从你学过《黔之驴》一文中找出含有“近”意思一样的词的一句("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或者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以剌刀攫其首 攫:(割)

(2)蛇竟死 竟:(竟然)

(3)久之 之:(语气助词,无实意)

15.翻译下列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

[原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译文] 有个姓张的偶然在溪谷边行走,忽然听到山崖之上有很惨痛的叫声。循声而去,登上崖壁,才看见一条大蛇一会儿象碗一样的盘伏在地上,一会儿用它的尾巴甩打着柳树,并且不停的在丛林中翻滚,柳枝都被它弄折了。蛇不停地辗转反侧,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咬它,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慢慢的靠近那条蛇,才发现原来有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并且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在割蛇的头,任由蛇怎么翻滚,那螳螂就是不松开,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姓张的再看时,蛇头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寓意] 只要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找到它的弱点,抓住要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战胜强者,取得最后的胜利。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我曾经见到有一只蜘蛛在离地二三尺的墙壁间织了一张网,有一条大蛇从网下经过,昂起头想吞食蜘蛛,看样子是够不着没得手.过了一会儿,蛇准备离开,蜘蛛忽然挂在一根丝上爬下来了,身子悬在半空,像要追蛇的样子.蛇很生气,又昂起头要吞吃蜘蛛,蜘蛛拉着丝飞快地爬了上去.过了一会儿,蛇又准备走了,蜘蛛又忽然挂在一根丝上很快地爬下来了,蛇又昂着头要吃它,蜘蛛又回到了它的网上守着……如此三四次之后,蛇有些疲惫了,便将头伏在地上休息.蜘蛛乘其不备,奋力跳下,抓住蛇头,拼死不动,蛇狂跳不止,直至死亡.蜘蛛于是吸饮蛇脑,吃饱了才离开.

原文: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一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蜘蛛捕蛇》出自薛福成的见闻随笔《庸庵笔记》。 告诉我们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也能取胜的故事。

《庸庵笔记》是晚清政论家薛福成的见闻随笔。本书是作者从自己在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至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问所作的随笔中删存编纂而成的,全书共六卷,分史料、轶闻、述异、幽怪诸门类,说古道今,内容甚为丰富。

作者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

薛福成(1838.4.12-1894.7.21)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

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其《出使日记》及续刻﹐近年又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

原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而下,垂身半空,诺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司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备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瞽其脑,果腹而去。

翻译:

曾经看见一蜘蛛在墙壁间做网,蛛网离地约二三尺上下,有一大蛇从蛛网下经过,抬起头想吞吃蜘蛛,它的力量却够不到蜘蛛;过了很长时间,大蛇将要离去,蜘蛛突然悬丝而下,垂身在半空中,好象要追赶大蛇;蛇大怒,又抬起头来想吞蜘蛛,蜘蛛引丝迅速回到网中,又过了很长时间,大蛇又将要离开,蜘蛛又赶忙垂丝而下,蛇又抬起头来想吞蜘蛛,蜘蛛仍又回到网内.像这样三四次.蛇精疲力尽了,把头趴在地上,这时蜘蛛趁其不备,迅速悬丝而下,盘踞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蛇(被咬得)乱跳乱颠,以至到死.蜘蛛于是吸饮其脑,吃饱肚子才离去.

捕蛇者说里面说的是什么蛇文言文翻译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捕蛇者说》揭露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文章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即由蛇、征蛇、捕蛇、捕蛇人、捕蛇者说依次刻画描写,以蛇毒与赋敛之毒相对举而成文。叙事开篇,因事而感,因感而议。全文先事后理、因前果后,处处设比,文风委婉曲折,波澜纵横,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原文:

捕蛇者说

作者:柳宗元 (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身子上,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它咬了人,就没有治愈的办法。然而捉住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好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除去坏死的肌肉,杀死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蛇的人,用蛇来抵充他的赋税。(因此)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捕蛇)这个差事了。

有个姓蒋的人,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死在捕蛇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件事已有十二年,险些送命的情况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些话,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姓蒋的人听了更加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说道:"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我这个差事的不幸,还没有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厉害。假使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了,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都拿出去了,(被苛捐所迫)大家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得)跌倒在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时疫的毒气,处处是死人成堆。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那些人家现在十家剩不到一家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剩不到二三家;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现在十家剩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人死光,就是逃荒去了。可是我靠着捕蛇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乡里,就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民的气势,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自己的瓦罐,见我的蛇还在,才放心地睡。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献上去,回家来就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更加同情他(代指蒋氏)。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从蒋家的遭遇来看,还真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文言文翻译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

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

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

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

,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

)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

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

、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

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

、无为。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

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

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

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

,“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

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

原赋》、《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

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

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

《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

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

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

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

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 ò),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

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

酒》。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

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

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

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

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

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50 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

值的地理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

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

诵名篇。

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

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

)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

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

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

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

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

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

》(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

(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

,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

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

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组诗“三吏”、“三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

,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

歌子》(词)。

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

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

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

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

全唐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陕西)人,唐

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

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

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

句形式讽咏时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

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等。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

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溢号文正。名词《渔家傲》反

映了边塞生活。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

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

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

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 集》。《六国

论》选自《嘉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 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

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

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

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

“史学双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

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

,“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梦溪笔谈》(26

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

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

李清照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

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

《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

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

南诗稿》、《渭南文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

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

。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

〈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6.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

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 多种,今存14 种,以《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 本,21

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

,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 种,代表

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

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 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 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

,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 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

,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

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

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

,60 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

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

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

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编为影片《秋翁遇仙记》。

徐宏(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

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

一部日记体游记。书中作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

称作“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黄山,在安徽省境内,有四

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

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为桐城派

创始人。散文多为经说、序跋、书信、应酬之作。

吴敬梓,字敏轩,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

部长篇讽刺小说,55 回。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

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

,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è)所续,全书120 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

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

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

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随园诗话》。

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

苞、刘大木魁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词章”为

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

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龚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

归。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

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 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

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

刘鹗,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小说家,

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ji ǎn)人,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州)人,因居佛山

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

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文言文。捕蛇者说,全部字译?求大神!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齿咬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去除死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这种蛇的人,充抵他的赋税缴纳。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我很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从前我不当这个差,那我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处处死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嚣,到处骚扰,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民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能够安宁啊!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与我的乡邻相比,我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暴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根据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所以(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用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注释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咬。

10.御:抵挡。

11之:代词,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12然得而腊之:然,但。得,抓住。而,表顺接。之,它,代永州的异蛇。

13腊(xī):干肉,这里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14以为饵:以,用来。为,作为。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即药引子

15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

16已:止,治愈。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19其始:其,助词,不译。始:刚开始。

20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

21岁赋其二:岁,每年。赋,征收、敛取。其,这种蛇,指永州异蛇。二,两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当其租入:(允许用蛇)抵他的税收。当,抵。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词,于之,在捕蛇这件事上。也可理解为——语气词兼代词。

27专其利: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用交税的)好处。

28则:却。

29死于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30今:现在。

31嗣:继承。

32数:几次

33为之:做捕蛇这件事。

34几(jī):几乎,差点儿.

34几死者:几乎要被蛇咬死的情况。

35数:多次。

36言之: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忧伤的样子。戚,忧伤。

38余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这件事吗。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事:视事 ,处理公务。

44更若役:更换你的差事。役:差事。

45复:恢复。赋:赋税。

46则何如:那么怎么样。

47大:非常。

48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49涕:眼泪。

50生:使……活下去。

51斯:此,这。

52若:1、比得上。2、好像3、你

53甚:那么。

54向:从前。

55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从。

58居:居住。

59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窘迫。

63徙:迁移。

译文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它是)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毒蛇的办法。然而捉到它后,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那时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们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有捕蛇抵税这种好处有三代了。我问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蒋氏(听了),大为悲伤,满眼含泪的样子流出眼泪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租赋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尸体都互相枕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骚扰,到处叫骂,那种喧闹的样子惊扰了乡间的平静,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齿咬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去除死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这种蛇的人,充抵他的赋税缴纳。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我很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从前我不当这个差,那我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处处死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嚣,到处骚扰,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民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能够安宁啊!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与我的乡邻相比,我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暴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根据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 厉害呢!所以(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用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螳螂捕蛇文言文翻译

原文螳螂捕蛇

(清)蒲松龄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音:jué)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译文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边行走,忽然听到山崖之上有很大的声音。他在找寻登上山崖的路径探看,看见一条身围如碗的大蛇。大蛇在树丛灌木中摇摆扑打,用它的尾巴击打着柳树,柳枝都被它弄折了。蛇不停地辗转反侧,好像有什么东西捉住并制服了它,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慢慢地走近,从上向下看那条蛇,才发现原来有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割蛇的头,无论大蛇如何翻滚,那螳螂还是跌不下来。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人再看时,蛇头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边行走,忽然听到山崖之上有很大的声响。他在找寻登上山崖的路径偷窥,见一条大蛇身围如碗。大蛇在树丛灌木中摇摆扑打,用它的尾巴击打着柳树,柳枝都被它弄折了。蛇不停地辗转反侧,好像有什么东西捉住并制服了它,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他慢慢地走近,从上向下看那条蛇,才发现原来有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割蛇的头,大蛇怎么也不能把螳螂甩下来。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人再看时,蛇头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觇:察看,窥视。围:此处指蛇的身围 。摆扑:扭动摔打。状:样子大:很,非常。殊:极、很,完全 。非常攧(diān):同“颠”,跌。反侧倾跌:形容蛇挣扎的样子。据:站立 。攫(jué):钳制,用爪抓取,这里是刺入的意思。攧:甩脱竟:终于。闻:听见。其:它的。临:接近。去:离开。寻:找寻。革肉:皮肉。近:附近审:仔细。云:句末助词。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边行走,忽然听到山崖之上有很大的声音。

他在找寻的途中登上高处,看见一条身围如碗的大蛇。

大蛇在树丛灌木中摇摆扑打,用它的尾巴击打着柳树,

柳枝都被它弄折了。蛇不停地辗转反侧,

好像有什么东西捉住并制服了它,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

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

慢慢的靠近那条蛇,才发现原来有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

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割蛇的头,无论大蛇如何翻滚,那螳螂都跌不下来。

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人再看时,蛇头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文言文 捕蛇者说译文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捕蛇传记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