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作为动词
(1)借:是以人多以书~余。
(2)凭借:君子性非异也,善~于物也。
(3)给予:汉人未可~大兵权。
(4)假装:乃悟前狼~寐。
作为形容词
非正式的,代理的:乃以吴书为~王。
连词:假如、如果:~令伏法受诛。
“假”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是[jiǎ]和[jià]。
释义及组词
作[ jiǎ ]
(1)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
(2)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
(3)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 (4)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
作[ jià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日。~条。病~。
词语及例句
假女[jiǎ nǚ]:夫的前妻之女或妻的前夫之女。
例句:二义者, 珠崖 令之后妻及前妻之女也……若继母与假女推让争死,哀感傍人,可谓直耳。——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
假宁[jiǎ níng]:休假回家省亲。
例句: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行李之命。——《旧唐书·职官志二》
假揑[jiǎ niē]:假造,揑造。
例句:元来那廝假揑流言,夺人妻女。——元 石君宝 《秋胡戏妻》第四折
假年[jiǎ nián]:给以岁月。指延长寿命。
例句:方当召用,竟不假年。——清 钱谦益 《原任南京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安希范赠光禄寺少卿制》
假拟[jiǎ nǐ]:虚构。
例句:关于谗害 段功 的人在各种地方史志上均无可考,因此我所假拟的 车力特穆尔 还不至于发生问题。——郭沫若 《<孔雀胆>故事补遗》
jiǎ
①<动>借;贷。《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动>凭借;借助。《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动>用;须。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④<动>给予。《谭嗣同》:“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⑤<形>非正式的;代理的。《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⑥<形>虚假的;假的。《朝天子·咏喇叭》:“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⑦<动>假装;装作。《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⑧<连>假使;假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jià
<名>假期。《孔雀东南飞》:“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xiá
①<名>通“暇”,空闲时间。《越妇言》:“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
②<形>通“遐”。高;远。《列子·周穆王》:“世以为登假焉。”
【假道】⒈宽容;诱导。⒉借路。
【假手】⒈借他人之手来达到目的。⒉古时臣僚为帝王作诏令。
jingrui
我知道这都是假的,却总在回忆。用文言文怎么说?
要问“我知道这都是假的,却总在回忆”用文言文怎么说,首先来看看“我知道这都是假的,却总在回忆”里面的词语可以翻译成什么文言词语。“我知道”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余晓”。“这”文言词语可以用“此”。“都是假的”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皆伪”。“却”文言词语可以用“然”。“总在”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辄”。“回忆”文言词语可以精简为“忆”。“我知道这都是假的,却总在回忆”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余晓此皆伪,然辄忆也。
写出《假途灭虢》的文言文及翻译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译文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文章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揭露出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最后提醒虞国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与神灵。文章批判了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至上的迂腐,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语言简洁有力,多用比喻句和反问句。如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晋的利害关系,十分贴切、生动,很有说服力。
晋献公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要归功于他的心狠手毒:一方面以本国宝物作诱饵,诱敌手上钩;一方面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于是,不惜以阴谋诡计骗取虞国信任,将两国逐个吞食。俗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晋献公实实在在地照这样去做了,并且得到了回报,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损失。但是,攻城略地的成功,却以不顾礼义廉耻为代价,得到了实际利益和好处,而因此失去了人心和道义。对于重视民心和道义的人来说,这样做是得不偿失;对于寡廉鲜耻的人来说,失去的无所谓,得到的才是实在的。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决定取舍的。
历史是不应当忘记的,读史可以使人明鉴,使人清醒。即使弱小而无法与强暴抗衡,那么弱小者之间的彼此照应、鼓励。安慰、同病相怜、支持,也可以让人在风雨之中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正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些从惨痛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完全可以说是千古不易的。就连平民百姓都懂得,听人劝得一半。欺人太甚的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即使无法奋起抗争,最起码是可以想法避开的。既不听劝,又不抗争,的确算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