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明史杨一清文言文翻译

明史高斗枢文言文翻译

高斗枢字象先,是浙江觐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因为审议巡抚耿如杞一案,与四个同事一起被关进皇家监狱,不久恢复官职,又晋升为员外郎。

崇祯五年(1632),高斗枢出任荆州知府。很久以后,又升为长沙兵备副使。当时湖北在洞庭湖北边的府县全遭到了贼兵的破坏,势头将蔓延到湖南,临武、蓝山、洞庭湖、湘潭一带又土匪四起。长沙只有五百名老弱士卒,又派了二百人出去驻守攸县,城墙上的仓库、掩护墙全倒塌了。高斗枢到任后,修筑了四十座飞楼,大力修造守备器械。临武、蓝山两地的二百多艘贼船经衡阳、湘潭抵达长沙城下,高斗枢与他们相持抵抗了十多天,贼兵才撤离,转过去攻打袁州。高斗枢派都司陈上才跟在贼兵后边打击它,贼兵又解围离去。不久高斗枢袭击、打死了贼首刘高峰等,招安、平定了其余的贼寇。朝廷下诏记录了他的功劳。巡抚陈睿谟大举征讨临武、蓝山两地的贼兵时,高斗枢在南面扼守,先后经过大小十多次战斗,贼兵全给剿平了。朝廷下诏赐给他银币作为奖励。

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高斗枢晋升为按察使,移驻郧阳。郧阳府发生战乱将近十年了,附属的城市有六座,居民不到四千人,几百里地面荆棘丛生。抚治王永祚因襄阳告急,移兵过去镇守。高斗枢到任才六天,张献忠从陕西率兵东来。高斗枢与知府徐启元派遣游击王光恩及其弟光兴分兵阻截,屡战屡胜,贼兵不敢来进犯郧阳。王光恩就是均州投降过来的贼首小秦王。当初他与张献忠、罗汝才等一同为贼,张献忠、罗汝才投降后又反叛,均州五营因为怕被征讨,犹豫不决。又因为献忠势力强大,光恩担心被他吞并,于是约束士卒,占据要害地带防备献忠。过了很久,他的手下有人陆续走散,王光恩也反叛而去,后来又投降了。王光恩善于任用部下,部下也乐意听他使唤。高斗枢看到他诚心诚意,就召他进入府城中驻守。这个时候,高斗枢、徐启元善于谋划,王光恩善战,郧阳城经过一番危难之后又得以保全。

崇祯十五年(1642)冬天,李自成占领了襄阳、均州,攻打郧阳城四天,然后离去了。第二年春天,又来进攻,十多天仍打不下来,于是退兵驻扎到杨溪。五月,高斗枢召游击刘调元进城,十天内杀贼兵三千人。李自成的将领来攻城,最后也没打下,就离开了。高斗枢于是命令王光恩收复了均州,刘调元打下了光化,高斗枢自己率领将士收复了谷城。高斗枢打算袭击襄阳,听说孙传庭战败,就班师回来。均州又被贼兵占领了。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派遣将领路应标等率领三万人进攻郧阳,高斗枢派人进入均州,烧毁了他们积蓄的粮草,贼兵因缺乏粮食而退回。这个时候,湖南、湖北的十四个府都被贼兵占领了,只有郧阳得以保全。从崇祯十五年冬天抚治王永祚被逮捕后,朝廷接连任命李乾德、郭景昌来代替他的职务,都因为道路中断不能到位,朝廷认为郧阳已经失守,就不再设置抚治了。崇祯十六年夏天,高斗枢上书请求增援,朝廷才知道郧阳尚存,大家主张就让高斗枢担任抚治,而陈演同高斗枢有矛盾,就提升徐启元为右佥都御史,担任抚治,给高斗枢加官太仆少卿。因为路途阻隔任命令没有传到。这年二月,朝廷讨论设置汉中巡抚,兼管川北军务,就提拔高斗枢为右副都御史,让他前往就任,命令又没有传到。到这年三月高斗枢才收到太仆少卿的任命,就把军事移交给徐启元。七月,北都失陷的消息连同汉中巡抚的任命令一同传来,但是汉中的地盘已失,高斗枢不能去任职了。

福王即位后,调高斗枢去巡抚湖广,接替何腾蛟,又因道路不通,朝廷改用了王骥,高斗枢都没有得到这些消息。明朝亡国后几年高斗枢才去世。徐启元、王光恩,也都在建功立名之后才死。

不是我翻译的

消息来源:

文言文翻译《明史 吴良传》

吴良,定远人。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吴良。与弟弟吴桢都凭借有勇有谋闻名。跟从太祖在濠梁起兵,同做帐前先锋。吴良善于潜水侦察敌情,吴祯经常化装为间谍。张士诚的军队据守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 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那里。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吴,横跨淮东、浙西,兵员粮食充足。 江阴正当其要冲,背靠大江,扼守南北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银美帛犒赏将士,要他们窥伺机会进攻太祖军。太祖告谕吴良说:“江阴是我东南屏障,你 要管束士卒,不要与外界交往,不要接纳逃亡的人,不要贪图小利,不要与敌方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行了。”吴良小心奉命,修整防备。因败敌有功,晋升枢密院判官。 张士诚大举率兵来侵犯,战船遮蔽江面,他的将领苏同佥驻守君山,指挥进军。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北门与他交战,而暗中派元帅王子明率领壮士驰马冲出南门,夹攻敌人,大败敌军,俘获斩首很多。 敌兵连夜逃跑。不久又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道在无锡歼灭敌人援兵。当此时,太祖多次亲自率兵争夺江、楚上游,与陈友谅较量,大军多次出动,金陵空虚,张士诚不敢向北出兵侵犯尺寸之地,都是因吴良在江阴成为屏障的缘故。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不喜好声色钱财。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练官兵,常常像敌寇来犯一样。闲暇时就延请儒生研究谈论经史,兴办学校,设立社学,大规模开田垦荒,平均徭役,减少赋税。在此地十年,疆域安定太平。太祖曾经召见吴良慰劳他说:“吴院判保障一方,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我一定无东顾之忧了!”命学士宋濂等作诗文赞美他,仍派他回原镇守处。不久大举发兵攻取淮东,攻克泰州。张士诚兵又出马驮沙,侵犯镇江,巨船数百,逆江而上。吴良严阵以待。太祖亲自督领大军抵御张士诚。 张士诚队伍逃跑,太祖追到浮子门。吴良出兵夹击,俘获士卒两千人。太祖到江阴慰劳军队,巡视营垒,赞叹说:“吴良, 是当今的吴起啊。”洪武三年,晋升都督同知,封为江阴侯,享俸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五年,广西蛮族叛乱,吴良出靖州讨伐他们。几个月内,攻取潭溪,攻下太平,在铜关铁寨歼灭清洞、崖山敌众。各蛮族都十分震惊,纷纷纳降归附,粤西于是平定。 洪武十二年,齐王封在青州。王妃就是吴良的女儿,就命吴良前往青州建造王府。洪武十四年,吴良在青州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赠封江国公,谥号襄烈。

吴良,定远人。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吴良。与弟弟吴祯都凭借有勇有谋闻名。跟从太祖在濠梁起兵,同做帐前先锋。吴良善于潜水侦察敌情,吴祯经常化装为间谍。张士诚的军队据守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那里。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吴,横跨淮东、浙西,兵员粮食充足。江阴正当其要冲,背靠大江,扼守南北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银美帛犒赏将士,要他们窥伺机会进攻太祖军。太祖告谕吴良说:“江阴是我东南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与外界交往,不要接纳逃亡的人,不要贪图小利,不要与敌方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行了。”吴良小心奉命,修整防备。因败敌有功,晋升枢密院判官。张士诚大举率兵来侵犯,战船遮蔽江面,他的将领苏同佥驻守君山,指挥进军。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北门与他交战,而暗中派元帅王子明率领壮士驰马冲出南门,夹攻敌人,大败敌军,俘获斩首很多。敌兵连夜逃跑。不久又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道在无锡歼灭敌人援兵。当此时,太祖多次亲自率兵争夺江、楚上游,与陈友谅较量,大军多次出动,金陵空虚,张士诚不敢向北出兵侵犯尺寸之地,都是因吴良在江阴成为屏障的缘故。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不喜好声色钱财。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练官兵,常常像敌寇来犯一样。闲暇时就延请儒生研究谈论经史,兴办学校,设立社学,大规模开田垦荒,平均徭役,减少赋税。在此地十年,疆域安定太平。太祖曾经召见吴良慰劳他说:“吴院判保障一方,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我一定无东顾之忧了!”命学士宋濂等作诗文赞美他,仍派他回原镇守处。不久大举发兵攻取淮东,攻克泰州。张士诚兵又出马驮沙,侵犯镇江,巨船数百,逆江而上。吴良严阵以待。太祖亲自督领大军抵御张士诚。张士诚队伍逃跑,太祖追到浮子门。吴良出兵夹击,俘获士卒两千人。太祖到江阴慰劳军队,巡视营垒,赞叹说:“吴良,是当今的吴起啊。”……

文言文翻译 明史

宋濂,从小到老,从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的,对于学问没有什么难得倒他的。写起文章来深含哲理又文采飞扬。完全能与古人媲美,于是被推举为开国文臣的首领。有士大夫上门老求要文章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外国的使者也知道他的名气,总是问起宋先生生活可好。高利、安南、日本都出黄金的价来购买他的文集。各个地方的学者都称他为“太史公”,也不用加上他的姓氏。

翻译文言文《明史·夏言传》

夏言,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是正德(明武宗年号)十二年的进士,担任授行人司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灵聪敏,善写文章。他做了言官之后,说话正直,非常自负。明世宗即位,他上疏说:“正德年间以来,弊端已经太多了。现在陛下只有维新改革,请您每天上朝后,驾临文华殿批阅奏章,召来内阁大臣一起决断。有的事情事关重大,就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不应该和身边的宫人商量后,就直接下旨。您的意旨,也一定要经过内阁商议后在施行,来断绝蒙蔽矫诈的源头。”皇帝高兴的接受了。夏言奉诏会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核查亲军以及京卫对于的官员,裁减了三千二百人,又上奏了九条事。皇帝身边无用的人被肃清了。

嘉靖(明世宗年号)初期,夏言会同御史樊继祖等出京核查庄田,把被官府夺取的财产都还给了百姓。弹劾宦官赵霦、建昌侯张延龄,共上奏了七次奏折。又请求改后宫的负郭庄田为亲蚕厂、公桑园,禁止一切内亲的求请以及河南、山东献民田给王府的奸民。营救了被逮捕的永平知府郭九皋。庄奉夫人的弟弟邢福海、肃奉夫人的弟弟顾福,朝廷传旨授给他们锦衣世千户,夏言力争说这样不可以。他的各类奏章都非常正直,被人们传诵。多次升任到兵科都给事中。他又勘察了平定青羊山贼寇的官员的功罪,他的意见都非常恰当。副使牛鸾缴获了贼人间交流的名单,夏言请求把它毁了来安抚众人。明孝宗时期,下令吏部、兵部每年准备两京(南京和北京)的大臣及在外的文武地方官员的履历给皇上审阅,正德年间后渐渐就荒废了,夏言上疏请求恢复这个制度。

嘉靖七年,夏言调任到吏部。这时候,皇帝锐意改革文礼方面的事。认为天地一起祭祀不合礼法,打算分别在城郊建祭坛,和日、月祭坛总共是四个。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定,皇帝向明太祖占卜结果也是不吉,这个决定就搁下了。恰逢夏言上疏请求皇帝到南郊亲自耕地,皇后到北郊亲自养蚕,为天下人做表率。皇帝因此以南北郊的说法,和分建天地二郊的想法相符,下令让张孚敬宣旨,夏言于是请求分开祭祀天地。朝臣认为不可,张孚敬也不同意,詹事(官职名)霍韬反对的最厉害。皇帝大怒,把霍韬关进监狱。并下旨奖励夏言,赐给他四品的俸禄,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夏言又赞成在二郊配祭物的观点,详情记录在《礼志》。夏言从此很受皇帝恩宠。城郊的祭坛刚一开工,就下令让夏言监工。延绥发生饥荒,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为巡抚。吏部推荐替代李如圭的人,皇帝不予启用,又谈到夏言。御史熊爵说夏言推荐李如圭是为自己,以至于把夏言比作张纟采。皇帝训责了熊爵,让夏言不要再争辩了。但是夏言感到不平,攻击熊爵并辞去刚任的官职,皇帝于是才作罢。

张孚敬在百官面前颐指气使,没有敢和他抗衡的。夏言自认为被皇帝赏识,只有他敢和张孚敬平起平坐。张孚敬非常忌恨夏言受宠,夏言也怨恨张孚敬突然起用彭泽为太常卿而不提拔自己,两人于是不合。夏言上疏弹劾张孚敬以及吏部尚书方献夫。张孚敬、方献夫都上疏辞官。皇帝对人宽厚,为两方调节。夏言显贵之后,对张孚敬、方献夫、霍韬作难,更加以正直顽强而自负。皇帝打算把郊礼方面的知识编纂成书,提拔夏言为侍读学士,担任纂修官,每天讲解经典,仍兼任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又赞成皇帝更改文庙祀典以及大禘的礼法,皇帝更加高兴。嘉靖十年三月于是提拔夏言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管院事,依然直讲经典。夏言长相俊朗,胡子好看,说话弘亮流畅,不带方言。每次开讲,皇帝一定会仔细观察,打算大用他。张孚敬对夏言的妒忌更加厉害,于是和彭泽操纵薛侃一案,把夏言关到司法部门。不久,皇帝发觉张孚敬无理,于是罢免了张孚敬而释放了夏言。八月,四处城郊的祭坛都完工了,升任夏言为礼部左侍郎,仍掌院事。过了一个月,替代李时担任本部(即礼部)尚书。从谏官不到一年就升任到六卿,这时从前没有的事。

当时的士大夫尤其厌恶张孚敬,依靠夏言和他对抗。夏言以聪敏被皇帝赏识,又肯折节下士。御史喻希礼、石金请求宽赦因“大礼”一案得罪的大臣们。皇帝大怒,下令让夏言弹劾喻希礼、石金。夏言认为喻希礼、石金没有别的想法,请皇帝宽恕他们。皇帝责怪夏言的回答,逮捕喻、石二人到监狱,他们却逃走了,夏言于是归罪给自己,这件事才罢了。因此夏言在公卿间有了好的声誉。

皇帝制作礼乐,大多是夏言担任尚书的时候起草的,内阁大臣李时、翟銮也就空有虚职。皇帝每次作诗,都赐给夏言,夏言全部答和并记载下来送给皇帝,皇帝更加高兴。夏言的奏对符合制度,交给的事情立即就办理。皇帝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他善于揣测皇帝的想法,也就有所附会。皇帝赐给他银章一枚,让他可以用密信上奏,银章上刻文字“学博才优”。先后赐给他绣蟒飞鱼麒麟服、玉带、兼金、上尊、珍馔、时物,每月都有赏赐。张孚敬、方献夫又相继入内阁参政。他们知道皇帝恩宠夏言,也不敢和他较量了。不久都辞官了。议礼的诸人只有霍韬在,仇视夏言,不理睬他。十五年因为顺天府尹刘淑相犯案,霍韬、夏言互相攻击。霍韬最后失败,事情详细记录在《霍韬传》中。夏言因此更加骄横了。郎中张元孝、李遂和夏言有点小过节,夏言上奏贬黜了他们。皇子降生,皇帝赏赐夏言非常丰厚。起初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后又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闰十二月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知机务。随侍皇帝拜谒皇陵,回到沙河,夏言的营帐着火,蔓延到郭勋、李时的营帐,皇帝交给夏言的奏章有六件被烧毁。夏言应该独自引咎,却与郭勋等人一同去谢罪,被皇帝训责。当时李时为首辅大臣,而政事大多是夏言处理的。顾鼎臣入内阁参政,自恃显贵得早而且年长,对许多事情都有看法。夏言很不高兴,顾鼎臣于是不敢再和他争辩。这年冬,李时去世,夏言担任了首辅大臣。嘉靖十八年,因为编写皇天上帝册表,加封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明朝的大臣没有被封为上柱国的,这是夏言自封的。

武定侯郭勋得宠,妒忌夏言受宠。而礼部尚书严嵩也妒忌夏言。夏言和严嵩随侍皇帝到承天,皇帝拜祭完显陵后,严嵩又请皇帝继续表贺,夏言请求回京。皇帝批复后,很不高兴。严嵩知道皇帝的意思,坚持请求表贺,皇帝于是说:“礼乐出自天子,也是可以的。”下令表贺,皇帝从此对夏言不悦。皇帝临幸大峪山,夏言进帐随侍迟到了一些,皇帝责让他。夏言害怕,请罪。皇帝大怒说:“夏言从一个小官,因为张孚敬议郊礼一事升官,竟敢怠慢不恭,写密信不用我赐的银章,就让他全部退还我给他的银章和手敕。”夏言更加害怕,上疏谢罪。请求不要退还银章、手敕,作为子孙百代的荣幸,文词非常可怜。皇帝怒气不消,怀疑夏言毁损了它们,命令礼部追回。免去他的少师勋阶,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留职。夏言于是把皇帝的手敕四百余份,和银章一同交上。过了几天,皇帝怒气消了,下令了结此事。又让他以少傅、太子太傅的身份入内阁参事,夏言上疏谢罪。皇帝高兴了,训导他自励忠诚,秉公持正,避免引起众怒。夏言心知皇帝所说的众怒,就是郭勋等人,又上疏谢罪。说自己处世不敢落在他人后面,从不和人结交,被众人所忌恨。皇帝又不高兴悦,诘责他。夏言又惶恐谢罪,这才算完。不久,雷击奉天殿。皇帝召夏言和顾鼎臣,他们没有按时到。皇帝又诘责他们,令礼部弹劾他们。夏言等人请罪,皇帝又责怪夏言傲慢,并训责了顾鼎臣。事后,还给了夏言当初追回的银章、御书。陕西捷报传来,夏言恢复了少师、太子太师的职位,加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江淮的贼寇被平定,皇帝发玺书奖励他,赐给金币,兼领大学士俸禄。

顾鼎臣死后,翟銮又进入内阁,小心谨慎就像夏言的下属,不敢有一点冒犯。而霍韬掌管詹事府多次和夏言结怨。因为郭勋和夏言有过节,霍韬勾结他好帮助自己,三人每天相互陷害。不久霍韬死去,夏言、郭勋依旧交恶。九庙受灾,夏言正因病告假,请求辞官,没被允许。昭圣太后驾崩,皇帝下诏问太子应该如何守孝,夏言的奏折有错字。皇帝切责夏言,夏言谢罪并乞求会家治病。皇帝更加恼怒,令他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夏言开始听说皇帝恼怒自己,献上防御边境的十四策,希望以此为自己开解。皇帝说:“夏言既然有好计策,何什么如此自爱,辜负了我的眷顾,暂且不问他的罪了。”起初,夏言撰写青词和别的文章,最称皇帝的新。夏言免官后,只有翟銮在内阁,不是皇帝所喜欢的人。即将出京的时候,夏言在西苑斋宫拜见皇帝叩首告别。皇帝听后可怜他,特已赐给他酒菜,让他回私宅治病,等以后的命令。

恰逢郭勋被御史弹劾,也借病告假。京山侯(爵位名)崔元刚被宠幸,在内苑当值,妒忌郭勋。皇帝闲暇时问崔元说:“夏言、郭勋都是我的股肱大臣,为什么互相妒忌?”崔元没有回答。皇帝问夏言什么时候回乡,崔元硕:“等到皇上寿辰过后,他才敢来告老还乡。”皇帝又问郭勋是什么病,崔元说:“郭勋没有病,夏言一回乡他就会出山。”皇帝点头。言官们知道皇帝眷顾夏言厌恶郭恶勋,因此共同弹郭勋。郭勋分辨的言语悖谩,皇帝大怒,免去郭勋的同事王廷相籍。给事中(官职名)高时,和夏言的关系好,于是揭发了郭勋贪污骄纵不守法的十几件事情。于是郭勋被关到监狱,恢复了夏言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衔,病好后入阁参政。夏言虽然告假,内阁的事大多还经过他决定。治郭勋的罪,全都是他指使的。嘉靖二十一年春,他的一品官衔满九年,皇帝派宫人赐给他银币、宝钞、羊酒、内馔。全部恢复了他的官阶,下诏褒奖他,在礼部为他设宴。尚书、侍郎、都御史陪侍在旁。这时候,皇帝虽然礼待夏言,但是恩宠不如从前了。

慈庆、慈宁两宫皇后驾崩,郭勋曾建议改其中的一宫让太子居住。夏言认为不可,和皇帝一致。这时皇帝突然问夏言太子应该住哪里,夏言忘记了从前的话,想到修建宫室又浪费又麻烦,就回答的和当初郭勋说的一样。皇帝不高兴。又怀疑言官们弹劾郭勋是出于夏言的指使。等到修建了大享殿,命太监高忠监工,夏言没有进献敕稿。在西苑当值的大臣,皇帝都让他们骑马,又赐给香叶束发巾,用皮帛做靴子。夏言认为这不是作臣子应该穿戴的,不接受,又独自乘坐腰舆(一种轿子)。皇帝被惹得好几次不高兴,打算罢掉夏言,而严嵩又趁机挑拨。严嵩和夏言是同乡,以为夏言先显达,侍奉夏言非常小心。夏言入内阁是因为代替严嵩,而夏言却以当门客对待他,严嵩非常愤恨。夏言失宠之后,严嵩越来越以柔佞受宠。夏言害怕被排斥,叫严嵩一同商量。严嵩则偷偷地跑到陶仲文的府上,忌恨地说夏言代替了自己的位子。夏言知到后非常恼怒,指使言官多次弹劾严嵩。皇帝正赏识严嵩,因此没有理会那些弹劾,夏言、严嵩两人于是很不睦。六月,严嵩面见皇帝,磕头顿首,泪如雨下,哭诉被夏言欺负的情形。皇帝让他把夏言的罪状全都说出来,严嵩趁机揭发夏言的短处。皇帝大怒,下手诏给礼部,一一列举夏言的罪状,并说:“郭勋已经关到监牢里了,夏言还给他编制罪名。言官是朝廷的耳目,却专听夏言的主使。我不早朝,夏言也不来内阁。军国重事,都取决他一人。我的话是机要秘密,他却当作玩笑。言官们不说一句话,就是欺君罔上,导致神鬼大怒,大雨损害了庄稼。”夏言非常害怕,请罪。

过了十多天,献礼给皇帝的寿辰,被召进宫接见,在西苑等候参事。夏言趁机谢恩告老还乡,话语非常可怜。他的奏章被搁了八天没有批复,恰逢七月初一日食后,皇帝下手诏说:“日食,是因为有人以下慢上的罪行,免去夏言的官职,闲住在京城。”皇帝又找了自己的三项过失,布告天下。御史乔佑、给事中沈良才等人都准备奏章替夏言辩护,并一同请罪。皇帝大怒,贬黜了十三人。高时因为弹劾郭勋的缘故,只有他被贬谪到边境。于是严嵩代替了夏言入阁参政。

夏言掌权了很长时间,家境富厚,服饰、用度都很奢侈,多次收受贿赂。很长时间没有被召见,监司府县吏也对他慢慢轻视了,他悒悒不乐。到了年初一、皇帝的寿辰他就上表庆贺,自称“草土臣”。皇帝也渐渐开始可怜他,恢复了他的尚书、大学士职务。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皇帝稍微发觉严嵩贪污骄纵,又追念夏言,派官员下召让他回来,全部恢复了他少师等官衔,也加封严嵩为少师,好像和严嵩同等。夏言到任后,直接凌驾在严嵩之上。他所批答的文书,从不咨询严嵩,严嵩也闭口不敢说一句话。严嵩所用的心腹人,夏言都贬斥了他们,严嵩也不敢救,恨之入骨。天下的士大夫都怨恨严嵩的贪污骄横,都认为夏言能压制严嵩,非常高兴。而夏言因为被遗忘很久了,务求扩张自己的势力。文选郎高简的发配,唐龙、许成名、崔桐、王用宾、黄佐的罢免,王杲、王暐、孙继鲁的入狱,都是夏言主持的。贵州巡抚王学益、山东巡抚何鳌被言官弹劾,夏言就拟旨逮捕并审讯他们。唐龙从前和严嵩关系好,王暐的案子牵涉到严世蕃(严嵩之子),其他官员的处置也都不恰当,于是朝臣寒心。最后御史陈其学因为盐法的事情弹劾崔元以及锦衣都督陆炳,夏言拟旨让他们写交待状,两人都拜见夏言请死,陆炳长跪才得以开解。崔元、陆炳二人和严嵩勾结一起陷害夏言,夏言却没有发觉。

皇帝多次派小太监去夏言的住处,夏言高傲自负,像对待奴才一样对待他们;而严嵩就请他们入坐,亲自把金钱放进他们袖中。所以太监们每天都赞扬严嵩而说夏言的坏话。夏言献的青词往往不符皇帝的心意,严嵩听说后就更加精心地做这些事。

不久,河套地区起义。夏言从前慷慨激昂并以自己能经济天下自居,打算建立不世功勋。陕西总督曾铣请求收复河套,夏言赞成并同意。严嵩和崔元、陆炳在之间挑拨捣乱,最后事情没有成功。江都人苏纲,是夏言后妻的父亲,和曾铣关系很好。曾铣刚要请求收复河套,苏纲就在夏言面前保举。夏言认为曾铣可以胜任,于是写密奏推荐了他,说群臣中没有比曾铣更忠诚的了。皇帝让夏言拟旨,多次褒奖了曾铣。曾铣大喜,更加锐意出师。皇帝突然降旨诘责他,话语非常严厉。严嵩揣摩皇帝的心意,于是极力说河套不可能收复,话语涉及到夏言。夏言开始非常害怕,谢罪,并说“严嵩并没有不同意见,所有的事情都委托给我的”。皇帝责怪夏言“强君胁众”,严嵩有些奏章弹劾夏言,夏言也奋力争辩。而皇帝已被严嵩所蒙蔽

,怒不可解。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全部剥夺了夏言的官职,以尚书的身份让他退休,仍然没有杀他的意思。恰逢有流言在宫中传播,说夏言离任时法牢骚。严嵩又替仇鸾起草奏章说夏言收了曾铣的钱,两人从中牟利,事情牵联到苏纲,于是把曾铣、苏纲关到监狱。严嵩和崔元、陆炳同谋,曾铣因为交结皇帝近侍按律问斩,苏纲发配戍边,派官兵逮捕夏言。夏言到了通州,听说曾铣的罪名,大惊,从车上掉下来说:“啊!我要死了。”又上疏陈诉冤情,说:“仇鸾刚被逮捕,皇上下诏不到两日,仇鸾怎么能听到皇上的话,又怎么知道严嵩的上疏而附会与他?大概是严嵩和崔元等人伪造来陷害我的。严嵩沉默起来像共工,谦恭下士像王莽,奸巧弄权、父子专政像司马懿。在朝的大臣受他的牵制,只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在外的大臣受他的钳制,也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我的生死被严嵩掌握,只有把命交给皇上,保全与我。”皇帝没有理睬。案子成立,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认为夏言应当处死,引用了多条证据交给皇上。皇帝没有同意,切责喻茂坚等人,夺去了夏言的俸禄,还说了夏言从前不戴香冠的事情。夏言这年十月最后还是被弃市。妻子苏氏流放广西,侄子主事夏克承、侄孙尚宝

丞夏朝庆,削籍为民。夏言死时六十七岁。

夏言豪迈有才能,纵横辩论,人没有能说服他的。受到恩宠之后,揣摩到皇帝的意思,不愿大臣们结党,于是成天和那些议礼贵人们相反驳。皇帝认为他不结党,更加厚待他,但最后还是被严嵩所排挤。夏言死后,严嵩祸害天下,时间长了才有为夏言惋惜的。而夏言所推荐的徐阶,最后终于除去严嵩成为一代名相。隆庆(明穆宗年号)初年,夏家上书陈诉冤情,朝廷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给他祭祀,谥号叫做文愍。夏言开始没有儿子。他的妾怀孕,他的妻子因为嫉妒把她改嫁了,妾生下一子。夏言死后,夏言的妻子把他接了回来,长得很像夏言。马上就要当官了,却突然病死了。夏言最终绝后了。

“张家玉,字元子”明史文言文全文翻译

全文翻译如下:

张家玉,字元子,东莞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攻陷京城,张家玉被抓。张家玉上书李自成,请求旌表自己的家门,并且褒奖抚恤范景文、周凤翔等,以隆重的礼节对待刘宗周、黄道周。李自成大怒,把张家玉召入宫中,张家玉对李自成只是拱手高举并不下跪。李自成把他绑缚午门外待了三日,胁迫他投降,用死刑来吓唬他,但是张家玉始终不为所动。李自成说:“当对你父母施行分裂肢体的酷刑!”于是张家玉就对李自成下跪了。

后来,李自成兵败向南逃走。阮大铖等人攻击张家玉向李自成推荐刘宗周、黄道周。张家玉于是又被逮捕拘押。第二年,南京失守,张家玉趁机脱身逃走。跟从唐王朱聿键来到福建,被擢升为翰林侍讲,督察郑彩的军队。

清朝顺治三年,传闻清朝大军来到,郑彩立即就逃奔入关,张家玉也逃到了新城。清兵来攻城时,张家玉出城迎战,身上中箭,落马摔断了手臂,也逃入关中。后来又命他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广信。广信失守以后,请求到惠州、潮州一带招募士兵,他游说招降了数万山贼,打算急速奔赴赣州应敌。

顺治四年,张家玉与举人韩如璜集结乡兵攻打东莞城,知县郑霖投降,于是就没收前尚书李觉斯等人的资产来犒劳士兵。刚刚过了三日,清兵就来到了,张家玉兵败逃走。后上表永明王朱由榔,又被提升为兵部尚书。没过多久,清兵又来攻打,韩如璜战死,张家玉败走西乡。西乡大豪侠陈文豹辅助张家玉攻取新安,袭击东莞。不久,清兵大批攻至,围攻了数日,张家玉兵败逃至铁冈,陈文豹等皆战死。

李觉斯非常怨恨张家玉,派人挖开了他家的祖坟,拆毁了他家的宗庙,杀尽灭绝张家玉宗族,把张家玉族人居住的村子变成了一片废墟。张家玉经过故里,号哭而离去。在路上招得数千人,率领着他们夺取了龙门、博罗、连平、长宁,于是又攻下惠州,接着攻克归善,撤回屯扎在博罗。清兵来攻,张家玉又败走龙门,后又招募兵士一万余人。

顺治四年十月,清军步兵、骑兵一万余人来攻打他。张家玉与清兵大战十日,兵力衰竭而败,被包围了数重。诸将请求突破包围逃出,张家玉慨叹说:“弹药用尽武器损坏,想交战也没枪弹;将帅士兵伤的伤亡的亡,想作战也没人。怎么还用得着再徘徊不决,把脖颈里的血溅到敌人的手上呢!”于是遍拜诸将,自投野外水塘中而死,时年三十三岁。

主人翁简介:

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出生于东莞县城西北村头村(今东莞市万江区村头)一个贫穷家庭。张家玉生性聪敏,是个美如冠玉的大帅哥,精通经文诗词书画,"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这一点对他日后影响很大,跟张苍水有得一拼, 行侠仗义,结交甚广。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29岁中进土,授翰林院庶吉士。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家玉逃到杭州。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张家玉被授为翰林院侍讲,兼编帝王起居注。七月初一,隆武帝亲征江西,命张家玉为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永胜军。十一月,清军围困抚州,他率军驰援,用埋伏诱敌计,先在许湾(今江西临川县),后在千金坡,接连大败清军,解抚州之围。

作品简介: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张廷玉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白话文

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到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利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羡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的,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丁忧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略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起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认为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当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明史杨一清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