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段古文(三国志的)
三年(章武三年,即公元221年)春天二月时,丞相诸葛亮从成都来到永安。三月,黄元带兵进攻临邛县。(先主刘备)派遣将军陈曶(“音笏。”:是注解,指曶字读音为“笏”。)讨伐黄元,黄元军被击败,顺流下长江,被他的亲兵(近卫兵)绑缚,活着被送到成都,(蜀国)将他斩首。先主病危,向丞相诸葛亮托孤,命尚书令李严为(诸葛亮)副手。夏天四月癸巳日,先主在永安宫死去,当时年龄为六十三岁。
(以下是裴松之的注:)《诸葛亮集》载有先主告示后主的遗诏说:“朕初时发病只是有点痢疾罢了,后来转发(并发)其他多种疾病,恐怕是不能自己好起来了。人到五十岁去世不称为夭折,我年纪已经六十有多,我还为什么事感到遗憾呢,我不再为自己伤心,只是为你兄弟感到不放心。射君到来,说丞相赞赏你的智慧和气量,增进成长了很大的程度,超过了我们对你的期望。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子,我还有什么担忧!勉励!勉励!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只有贤明和德行能够让别人折服。你父亲(指自己)德行浅薄,你不要仿效我。可以读《汉书》、《礼记》,空闲时遍观先秦诸子学说及《六韬》、《商君书》,这些书对人的意念和才智有益处。听说丞相(应该是让别人)为你抄写的《申》、《韩(非子)》、《管子》、《六韬》都已经一并抄好了,还未送到你那里,在路上已经丢失了,你可以自己改从其他途径找来读。”先主临终时,叫鲁王(刘永,字公寿,后主庶弟也。)来,与他说:“我死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只除了)让你与丞相一同(为你大哥)做事罢了。”
古文翻译<<三国志.魏书>>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司马芝给下属官员们规定教令,说:“君王能够设立法令,却不能让吏员们一定不违犯法令。吏员们能触犯教令,却不能让君主始终不知道。设立了法令却有人违犯,这是君主的不足,官吏们触犯了教令让君主知道后,就是官吏们的灾祸了。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们在下面造成灾祸,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吗?”于是他下属的官吏们没有不以此勉励自己的。
1、负责,承担后果
2、讹诈
3、设立
文言文《三国志·蜀书·蒋琬传》全文翻译
蒋琬字公琰,是零陵湘乡人氏,少年时与表弟泉陵的刘敏都很知名。蒋琬是以书佐身份随同刘备到的四川,任广都乡长。(有一次,)刘备曾经四处游历访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大小事物都不在心打理。偶尔还醉酒,刘备很生气,准备治罪。军师诸葛亮请求宽恕,说:“蒋琬是国家栋梁,不是管理方圆百里这样地方的人才啊。他处理政务以安民为出发点,不是以政绩好看为主要目的,希望主公再考察他。”刘备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罪,一时之间免去蒋琬官职就算了。蒋琬受到处罚之后,晚上梦见一头牛,扭头在门前,流出一大片血,内心十分厌恶,叫占梦的赵直解梦,赵直说:“但凡梦中看到血的,说明事情见了分晓。牛角和牛鼻,像一个‘公’字,您的官位必定会晋升到公卿,大吉的征兆啊。”随后,蒋琬被任为什邡县令。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蒋琬官位是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有了自己的府第,聘用蒋琬为东曹掾。向国家举荐人才,蒋琬一再谦让,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拿出意见,诸葛亮为此教导他说:“自己认为,疏远自己亲近的人坚持德政以报答百姓,大家既不会隐藏在心里,又使远近都不明白为什么,所以你需要说明他们的功劳举荐,可以明确这种举荐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啊。”后来转任参军(军事参谋)。建兴五年,诸葛亮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一起留在府中处理政事。建兴八年,代替张裔为长史,加授抚军将军。诸葛亮数外出指挥作战,蒋琬负责后勤粮草供给以及兵源。诸葛亮经常说:“蒋公琰忠诚可靠,一定会和我一起共同辅佐(刘备的)王业啊。”(后来)诸葛亮暗地里给后主上表称:“如果臣诸葛亮有个三长两短,以后的事情可以依靠蒋琬。”
关于三国志的文言文翻译
应该是自己的心。原因有一下:
1.从字面理解,安自己的心比较符合太祖武皇帝要表达的意思。
2.这是一份写给天下人的昭令,自然含有安抚人心的味道,所以应该是武帝自己的心难安,这样更能收买人心。
3.这比较符合武皇帝的性格。曹操奸雄也,为奸者最注重收买人心,他当然会说“不封赏有功之人,自己内心难安”之类的话了
自己一点看法,偏颇之处望见谅
《三国志》全文翻译 急
高堂隆,他的字是升平,是泰山郡平阳县人。鲁国高堂生的后人。(《史记儒林列传》记述鲁国高堂生,是《礼》书的传承者)高堂隆少年时即当上学生,(自汉武帝以后,设立官方学校,命令郡县推荐聪明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成绩优异,可以先去中央各官衙学习,以后有机会升官。所以少年进入学校是光荣的事情。)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郡督邮。郡督军(督军是官名,应该是主管郡的军事)和薛悌因为某事起了争执,所以直接称呼薛悌的名字并且大声呵斥,(古代直接称呼上级官员的名字是不敬的行为)。高堂隆按住剑柄向前叱责督军,说:“当初鲁定公(鲁国国君)被侮辱,仲尼(孔子)立即走上台阶为鲁定公讨回公道。赵国国君被秦国国君强逼弹奏秦筝,蔺相如立即强逼秦王击缶。(指渑池会)作为臣下称呼君主的名字,是不义的行为,可以被天下的人所讨伐!”督军听到这些话,大惊失色。薛悌很惊奇,连忙站起来制止了他。后来辞去官吏的职位,避居在济南。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太祖曹操征召他为丞相府的军议掾,后来被任命为历城侯曹徽的文学(文学是官名。顾名思义,主要辅导曹徽的文学),又转任历城相(相是二千石官,相当于郡太守,因为他当官的地方被封给诸侯王,因而太守不叫太守,叫做某某相——某某是指地方名,结合文意,此处应该是在历城为相)曹徽在魏太祖曹操去世的时候不仅没有表现出哀伤,而且出外游猎跑马,高堂隆用人情义理劝说他,很是尽到辅导官员的责任。黄初中期,(黄初是曹丕年号)被任命为堂阳长(堂阳是地方名,堂阳长是官名),被选为平原王曹睿的师傅。(曹丕的继位者,魏明帝。黄初二年封为齐王,三年转封为平原王,黄初三年是公元222年)曹丕死后(曹丕黄初七年死),平原王即位为皇帝,史称魏明帝。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兼任博士、附马都尉(给事中是政事,博士是皇帝咨询官,驸马都尉是伴随皇帝出巡负责安全的官员)。因为明帝初即位,朝庭很多大臣认为应该举行宴会,高堂隆却说:“唐(指尧,尧被人称为陶唐氏,下文虞指舜,舜被称为有虞氏)、虞的时候是秘密哀伤的,高宗(不知何人,不好意思,有人说是西汉元帝刘奭)也是沉默不语,默默思考如何当皇帝,不大事庆祝。所以他们才能使他们的德行被四海之内的人们所接纳。至今被我们所称颂!”认为不应举行宴会来庆祝,明帝很尊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开始建设陵霄阙时,有一只鹊鸟在阙上面筑巢,明帝把这件事向高堂隆说了,并问他的意见。高堂隆对明帝说:“《诗经》里面说到惟鹊有巢,惟鸠居之。现在修建宫室,建造陵霄阙,还未建成,却已被鹊鸟占了。这是表示宫室虽还未建成,但陛下却不能居住的象征啊。上天好像是这样说的:宫室尚未建成,国家政权已经被非曹姓的人夺取了,这确实是上天在警戒陛下你啊!天道是不会特别亲近某人的。国家的政权只会给予善良的人。从这件事来看,陛下你应该加深防备,多加考虑国事啊!(魏明帝曹睿开始很是奋发,有明君的气象,后来沉迷于享受,到处建设宫殿,又信任司马懿,所以高堂隆才会这么说)夏朝、商朝,也跟我们一样是父死子继作为君主,但是继位的人都不遵照天命(指勤于政事),只是听从谗言谄言,不修道德,只是过分强调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它们的灭亡是很迅速地。太戊、武丁(都是夏商的中兴君主名称)看到灾异,暗自惊惧,所以遵从天命,所以他们在世时国家迅速强大兴盛。现在陛下您如果去掉加在百姓身上的种种徭役,勤俭节约,致力于文化德政建设,举动都遵照皇帝的行为规则来做,去除天下人都认为有害的东西,兴修对天下人有利的工程,这样做被我们所传颂的三王就会加上您变成四王了,被我们所传颂的五帝政绩就要加上您变成六帝了!这就比殷商皇帝太戊、武丁的转祸为福这种做法还要好啊!我作为您的心腹手下,如果有可以使您得到好处的做法,能安定社稷的计策,虽然说出来的后果可能会身败名裂,家族被杀,但是有生之年,就绝不会怕这种小小的灾难,而使陛下您听不到正确的言论!”听到以上这席话,魏明帝改变颜色,尊重地加以对待他。
关于三国志一句古文的翻译。
难道要违背忠义跟从(吕布这个)恶人致使母亲和孩子都死去么?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孰与:表示在比较中反问 。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至于它是肯定前者还是后者则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比如: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这个是肯定后者的)
而程昱传这里,根据具体语境,可以知道它是肯定前者,即跟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