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礼之用,和为贵的释义: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文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5、节:节制,和前面的礼字是分开的。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 冯跃利书法 落款为礼之用和为贵 冯跃利书法 落款为礼之用和为贵 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礼之用和为贵是什么意思?
《论语学而》篇记录孔子的学生有若的话: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十二章)(有若说:礼的应用,以做到恰当适宜为可贵,前代圣王治国的方法,最好之处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这样去做。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为恰当而恰当,不用礼来节制,也不是能行的。)我们在这里必须先说明两点:第一,这段话是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的;第二,有若在这段话里突出了“礼”的作用,提出不以“礼”为规范的无原则的“和”,是不可行的。
有不少人只从这一段话中抽出“和为贵”三个字来,骂孔老头主张无原则的“和稀泥”,提倡妥协、放弃斗争。这样的断章取义,再加上望文生义的曲解,距离《论语》记录的原意多么遥远!真令人啼笑皆非。这句话本来是有若说的,却栽在孔子头上,而有若的话恰恰是反对无原则的“和”。
原文“和为贵”的解释应该是:遇事以礼为规范,协调各种对立、差异的矛盾因素,使之和谐共处于统一体中,保持事物的稳定。
当然,任何事物不能永远不变。任何事物永远稳定,哪里还有革新和进步?(这里有问号)各种矛盾共处于统一体中,总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统一体内矛盾双方的一方战胜另一方,由旧质飞跃到新质,这是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和”,适用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事物质的稳定这一个发展阶段。
作为孔子仁学表现形式的“礼”,虽然孔子认为根据时代可以有所损益(删减和增加),但在总体上他还是认为经过对夏商两代的礼进行损益而完成的西周的礼,是比较完美的,其实,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距离西周制礼的时期已经六七百年,社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周礼的许多内容已经过时了。他满怀重建西周初期和平、统一、兴盛社会的理想,艰难地奔波于几十个诸侯国之间,即使钦佩他的学识、仰慕他的名望的诸侯,也只能叹口气:老先生太迂腐了,拿点盘缠把他送走吧。
孔老先生不走运,不是他的仁爱之心不好,不是不该尊重法律、规章制度、社会道德规范,而是作为表现形式的“仁”、“中”、“和”那一套标准,有许多已经落后了,在他那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后面两条是什么?
《论语.为政》的第十二条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接下来两条分别是:
第十三条——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第十四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