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义犬翻译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隧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怪:对...感到不解,疑惑)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
一百零一 犬牛友情 文言文翻译
你说的“犬牛有情”是不同出处的两段文言文,分别为你翻译如下: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翻译:
乡间小路上有一条被人抛弃的狗。张元看见它,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地说:“要它干什么呢?”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回答说:“有生命的东西,没人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它自生自灭,那是自然的道理。现在它要是被人遗弃死掉,不合道义。倘若看见它流浪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于是就允许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已经不省人事。马上请来医生医治,没过几天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翻译:
雍正初年,李家洼有个姓董的佃户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头牛,又老又跛,董某准备把它卖到屠宰场。老牛逃跑,到董父墓前直挺挺的伏卧在地上,人们牵拉鞭打都不起来,只是摇尾长叫。村里人听到这件事,都络绎不绝地来看。忽然邻居刘老头气愤地来到,用棍杖打牛说:“他的父亲掉到河里,与你何干?让他随波漂流沉没,让鱼鳖吃掉,难道不是大好事?你无故多管闲事,用你的尾把他拉到岸边救了起来,让他多活了十几年。致使他活着要奉养,病了要医治吃药,死了要用棺材收敛,而且留下一座坟墓,每年都要祭奠扫墓 ,成了董家子孙无穷的累赘,你得罪太大了,去死是你的本份,还哞哞地叫什么冤呢?”原来他们的父亲曾掉到深水中,牛也随之跳到水里,用它的尾巴把他救起来的。董某最初不知道这事,听到这事后非常惭愧,自己打脸颊说:“我真不是人!”急忙把牛牵回家。几个月后,老牛病死,董某哭泣着掩埋了它。
文言文《猎犬救主》原文和翻译
原文:
译文: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说的是我们家乡有一个猎人,他养了两条狗,那不是一般的土杂犬,也不是现在常见的牧羊犬或警犬.而是野狼与本地狗杂交的真正意义上的狼狗.那两只狼狗身材硕大,比一般的狗要大得多,也聪明机灵得多.其凶猛擅战是任何一只土犬所无法比拟的.
猎人每次出猎都带着那两只猎狗.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遇到小型野兽象兔子和狗獾之类,毋须猎人开枪,单凭两只猎狗就可以生擒活捉.如果有野猪或獐子之类,经两条猎犬一追击,无不自动往猎人的枪开上撞来.猎人每次出猎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猎人很爱那两条猎狗,无论到哪里出猎都要带在身边.
我们家乡是丘陵地区,除了野猪,野兔,和獐子,加上獾,很少有虎狼之类,经济价值一般都不高.所以,猎人常到长江南岸的崇山峻领中出猎.由于在江南去得多了,渐渐地就结交上了许多的猎友.其中有一个猎友姓郭,家住阳新,与他特别投缘.每次去江南他就住在郭家.久而久之,他们结成了亲家.逢年过节互相有走动,遇到红白喜事也互相送礼.
这年秋天,猎人的猎瘾发了.带着两条猎狗去了江南.到了郭家,约郭猎人与他一起出猎.因为没空,他只好一个人进了山.他一路搜索前进,不知不觉就进了深山,当时天色尚早,而且山中又起了雾,十步之外难便物体.这样的天气是不利于出猎的,猎人感到有点扫兴,也没指望打到象样的猎物.
走到一处坡地上,两条猎狗突然大叫起来,与往常不同的是,两条猎狗只是在猎人周围转来转去地朝着南边的方向狂吠,并不向前追赶.猎人感到纳闷,不知道是遇到了什么野兽,他紧握猎枪,定睛朝南边的坡上看去,雾很大,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如小牛般的黑影.依稀是一只鹿或野猪.猎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猎枪,对准黑影就是一枪,枪响过后,只听得一声巨吼,如同一声霹雳吓得猎人一颤,来不及填装火药,那黑影迎着硝烟三下两下就了扑过来,猎人慌忙招呼猎犬:"大虎,小虎,上!",两只猎狗立地迎着黑影冲上去,那黑影稍一犹豫,慢了半拍,猎人已奔到近处的一棵大树下,开始填装火药.
那黑影没等他来得及填好火药,撇开猎狗,直朝猎人扑了上来,猎人住树后一闪,躲过这一扑,但猎枪被黑影扑飞了.这时,猎人才看清扑过来的是一条色彩斑斓的老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吓反而让他清醒了.他不能指望再用猎枪与老虎搏斗,而是徒手与之对搏,猎人平日练过几手拳脚,虽说打得开三两个人,但面对凶猛的老虎那几招武技毫不起作用.幸而有一棵大树,他才躲过了老虎的扑击.两条猎狗在老虎周围兜来兜去,也帮不上大忙.
猎人与老虎周旋了几个回合后,胆气壮了许多,老虎也比刚开始时谨慎起来,如果不眨准机会也不轻易出击.加上两条猎狗在左右不停地袭击,老虎有几分退意,可又不甘心,毕竟是挨了猎人一枪,需没击中要害,可也不太好受.老虎稍稍犹豫了一下,有调头离去的意思,猎人也不想与它为难,出口招呼:"大虎,小虎,回来!",没待两条猎狗回来,老虎猛然回头,如同一阵狂风,朝猎人卷过来,猎人本能地往树上一靠.
文言文《犬人》的翻译
有一个妇人,中年生了一个儿子,对待他就像掌上明珠。凡是各种事情,都不让他做。到了成人年龄,衣食起居,还需要别人来料理,就像在襁褓里的时候一样。有一个老翁,劝妇人说:“应该教他说话。” 妇人回答说:“有我在,他用不着说话。”有一个邻居,劝妇人说:“应当教他生活自理。”妇人回答说:“有我在,他用不着生活自理。”这个妇人去世了,他的儿子什么都不会干,每天和狗一块趴在门口讨饭。人们给他起了个名字:犬人。
道理:不要溺爱孩子。
有一个妇人,中年生了一个儿子,对待他就像掌上明珠。凡是各种事情,都不让他做。到了成人年龄,衣食起居,还需要别人来料理,就像在襁褓里的时候一样。有一个老翁,劝妇人说:“应该教他说话。” 妇人回答说:“有我在,他用不着说话。”有一个邻居,劝妇人说:“应当教他生活自理。”妇人回答说:“有我在,他用不着生活自理。”这个妇人去世了,他的儿子什么都不会干,每天和狗一块趴在门口讨饭。人们给他起了个名字:犬人。
文言文义犬的翻译以及注解
一、译文:潞安府某甲,他父亲因事被拘禁监狱里,快要死了。他把家中钱财搜罗净尽,凑了百两银子,准备用来到郡里托人情。他骑上骡子出门,家中养的小黑狗就跟着他。某甲就呵斥驱赶它,让它退了回去。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赶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地。某甲半路下骡,用石头砸它,那狗才跑开。
某甲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地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某甲发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呜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某甲认为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骑着骡子调转头来追着驱赶它。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天已近傍晚了。
等他一按腰间的钱袋,银子丢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来,魂都吓没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他早早起来,在城门口等候开了城门走出城来,在来时经过的路上仔细寻找。他又想,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蚂蚁,丢失的银子哪有还在的道理。
他犹犹豫豫地来到来时下骡的地方,见到那狗已经死在草丛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银子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某甲被这狗的义气感动了,买了棺材把它埋葬了。人们都称那坟为“义犬冢”。
二、注释:
①关说:通关节、说人情。
②私:小便。
③歘(xū)然:飘忽迅疾的样子。歘,火光一闪。
④扫橐(tuó):扫,清理;橐,钱袋。
⑤涔涔(cén cén):汗流不止貌。
⑥候关:守候城门开放。
⑦冲衢:交通要冲。
扩展资料
一、原文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趋路侧私焉。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则犬歘然复来,啮骡尾足。某怒鞭之,犬鸣吠不已。忽跃在前,愤龁骡首,似欲阻其去路。某以为不祥,益怒,回骑驰逐之。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二、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
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义犬》 清·蒲松龄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衷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周村有个姓贾的人,在芜湖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岂知)那船夫本来是个惯匪,暗中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就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荒僻处,拿起刀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到达浅水处搁浅了才停下。狗从水里爬出来,来到有人的地方,不停的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哀求船夫将他载回芜湖,以等候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只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到了芜湖三四天,商船十分多,就是不见原来那强盗的船。刚好有个同乡商人将和他一起回家,突然那只狗出现了,朝着贾某大叫,贾某叫唤它,它却跑走了。贾某于是下船来追那狗。那狗跑上一艘船,咬着一个人的大腿,那人打它,它也不松口。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突然发现那狗咬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因为)他的衣服和船都换过了,所以认不出来。于是把他绑起来,搜他的身,发现(自己的)那包财物还在。呜呼,一只狗,为了报恩而这样做。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只狗相比也得羞愧啊。 义犬
潞(lù)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tuó)③,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qú)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ǒng)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既走,则又从之( )
(2)犬始奔去( )
(3)返客疾驰( )
(4)金亡其半(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义犬》
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
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义犬》翻译 :
山西潞安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他骑着骡子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忐忑不安的他连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它也不回去狗跟随他走了几十里路,他下了骡子,快步走到路旁解溲(sōu),解完后扔石头打狗,狗这才跑走他看狗已经走远,才又骑骡飞奔,到郡府时天色已晚他一摸腰里的袋子,发现银子丢失了一半他急得像掉了魂似的,辗转反侧了一整夜忽然,他想到狗叫一定有原因等到开关出城,仔细地查看来时的道路,又暗自想这条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子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呢?他犹犹豫豫地走到下骡子的地方,见黑狗死在了草丛里他提起狗耳一看,发现那包银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到这时,他才明白狗咬骡子的缘故他很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便买口棺材葬了它,人们说这是义犬的坟墓。
原文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上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辑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 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译文 周村有个商人,在芜湖那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岂知)那船夫是个惯匪,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于是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僻处,拿起刀(准备要)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终于搁浅了。狗从水里爬出来,不停地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哀求船夫将他载回芜湖,以等候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只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到了芜湖三四天,商船十分多,就是不见原来那强盗的船。刚好有个同乡商人将和他一起回家,突然那只狗出现了,朝着贾某大叫,贾某大声喝它也不走。贾某于是下船来追那狗。那狗跑上一艘船,咬着一个人的小腿,那人打它,它也不松口。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突然发现那狗咬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因为)他的衣服和船都换过了,所以认不出来。于是把他绑起来,搜他的身,发现(自己的)那包财物还在。呜呼,一只狗,为了报恩而这样做。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只狗相比也得羞愧的无地自容啊。
译文周村有个商人,在芜湖那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岂知)那船夫是个惯匪,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于是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僻处,拿起刀(准备要)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终于搁浅了。狗从水里爬出来,不停地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哀求船夫将他载回芜湖,以等候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只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到了芜湖三四天,商船十分多,就是不见原来那强盗的船。刚好有个同乡商人将和他一起回家,突然那只狗出现了,朝着贾某大叫,贾某大声喝它也不走。贾某于是下船来追那狗。那狗跑上一艘船,咬着一个人的小腿,那人打它,它也不松口。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突然发现那狗咬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因为)他的衣服和船都换过了,所以认不出来。于是把他绑起来,搜他的身,发现(自己的)那包财物还在。呜呼,一只狗,为了报恩而这样做。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只狗相比也得羞愧的无地自容啊。
关于狗的文言文和翻译,
原文: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 。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 。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 。途经一酒肆,见五六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亦有智也。
编辑本段译文:
距离杭州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狗大叫起来,一僧人醒了,(发现了那个小偷)。于是小偷就砍下僧人的头,僧人倒在地上,死了。于是小偷抢劫完财物后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僧人进入房间,看见了那位僧人的尸体,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报案,那只狗也和他们一起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徒在喝酒狂欢。狗停止脚步不向前走,僧人(对此)觉得很奇怪。不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徒不放。僧人怀疑他是小偷,便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是他。原来狗也是有智慧的啊!
编辑本段词解:
1.去:距离。 2.许:左右。(的地方) 3.刹( chà) :寺庙。 4.颇:很,比较。 5.盗:古代盗是小偷,贼是强盗。 6.逾:翻过。 7.觉:醒来。 8.遂:于是,就。 9.越:偷。 10.亡:逃走。 11.诣:到......去。 12.从:跟从,跟随 。 13.肆:店铺。 14.怪:对···感到奇怪。 15.啮:咬 。 16.置:放。 17.盖:用在句首,表示原因,原来的意思。 18.立仆:立刻倒下去(死了)。 19.疑:对...感到怀疑。 20.翌日:第二天。 21.俄而:一会儿. 22.徒:酒徒.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个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编辑本段智犬表现:
一.智犬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小偷,提醒僧人注意; 二.智犬是记忆,在第二天可以准确的从5,6个人里面发现小偷。 狗有思维能力,能够把这两点做的很多,可谓其智了! 也充分的说明了狗的嗅觉,在满身酒气的5,6人中找到小偷。
《犬负米救主人》
原文:
杨光远之叛青州(古地名,在今山东境内)也,有孙某居围城中,其田庄在青州西。城闭既久,内外隔绝,食且尽,举族愁叹。有犬彷徨于侧,似有忧思。孙某曰:“家无粮,人且死,奈何?尔能为吾至田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是夜,置一布囊,并简,系于犬背。犬即由水窦出,至田庄吠。庄人启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令负米还,未晓入城。如此数月,孙某举家得不馁。后杨光远败,城开。
翻译:
杨光远反叛青州的[1]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里,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2]吗?”狗摇摇尾巴回应他。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排水沟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丧家狗》--司马迁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译文或注释:
孔子到郑国去,路上和学生们走散了。(于是)孔子独自站在郭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口站着的那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与子产类似,但是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劳得像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欣然地笑了,说:“讲我的外形像谁,是小事。然而说我类似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确实是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