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报心救火的文言文翻译

《抱薪救火》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译文:现在大王让想要土地的人管理玺(权力),让想要权力的人管理土地,(那么)魏国的土地不(完全)丧失,(他们)就不会知道停止的。

原文:《战国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而火不止。”

启示:面对着强秦的步步紧逼,胆小懦弱的魏安釐王看不清其虎狼的本质,一味地只知道妥协退让,割地求和,换取短暂的安宁,这无疑是抱着柴草去救火,结果只会让强秦的贪婪欲火越烧越旺,最终只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惨剧。

这残酷的教训告诉我们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不但不能消除灾祸,反而只会使灾祸继续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才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灾祸的消除。

扩展资料

出处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抱薪救火》的文言文翻译是:

现在大王让想要土地的人管理玺(权力),让想要权力的人管理土地,(那么)魏国的土地不(完全)丧失,(他们)就不会知道停止的。

《抱薪救火》原文:

《六国论 》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全文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参考资料

教育文库网: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5510929.html

引言: 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出自于《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释

薪,柴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析

战国末年,秦国国势日盛一日,魏国毗邻秦国,依照“远交近攻”的国策,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

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从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74年间,秦国三次接连不断攻击魏国领土,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一次攻打魏国,把魏、韩、赵三国联军打得大败,联军战死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就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而事实终如苏代所料,秦国依旧贪得无厌的进攻魏国,此后三、四十年间,秦国不断蚕食魏国的领土,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趁魏国信陵君去世,魏景湣王刚刚即位,国内局势不稳,再次派大将蒙骜大举入侵魏国,占领了魏国二十多座城,建立了东郡。

公元前225年,不断遭受打击的魏国再也无力抗击秦军,秦军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示例

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鹦鹉救火文言文翻译

译文

有一只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相处很好。鹦鹉想:这里虽然很快乐,但不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于是就离开了,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依依不舍。

后来,过了好几个月,山中燃起了大火,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沾湿自己的羽毛,飞到山上,洒水(灭火)。天神说:“你即使有意志,但是力量哪里足够呢?。”

鹦鹉回答说:“即使我知道不能灭火,但我曾经在此山中住过,山中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都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看它们被大火烧毁啊!。”天神赞扬它的心意,马上就替它熄灭了火。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出自:南朝刘义庆的《宣验记》。

扩展资料

一、鹦鹉救火寓意

不可以忘恩负义,在看到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其帮助。

二、鹦鹉救火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鹦鹉救火

鹦鹉扑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

注释:

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译文: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鹦鹉扑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

注释:

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译文: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有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相处很好。鹦鹉自己想:虽然很快乐,但是不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于是就走了。后来,过了几个月,山中燃起了大火,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弄湿自己的羽毛,飞到山上,洒水(灭火)。天神说:“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鹦鹉回答说:“虽然我知道不能灭火,但是我曾经在此山中住过,山中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都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见他们(遭遇火灾)。”天神赞美它们的义气,随即将火灭掉。

请采纳谢谢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

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扩展资料:

原文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抱薪救火,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抱薪救火

《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

(原文)“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译文)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的。”

大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引言: 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出自于《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释

薪,柴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析

战国末年,秦国国势日盛一日,魏国毗邻秦国,依照“远交近攻”的国策,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

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从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74年间,秦国三次接连不断攻击魏国领土,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一次攻打魏国,把魏、韩、赵三国联军打得大败,联军战死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就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而事实终如苏代所料,秦国依旧贪得无厌的进攻魏国,此后三、四十年间,秦国不断蚕食魏国的领土,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趁魏国信陵君去世,魏景湣王刚刚即位,国内局势不稳,再次派大将蒙骜大举入侵魏国,占领了魏国二十多座城,建立了东郡。

公元前225年,不断遭受打击的魏国再也无力抗击秦军,秦军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示例

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百度推广,点击进入!注册送好礼!

百度推广-来百度,覆盖95%网民,强大免费工具任你用!百度推广展现更精准!注册推广领千元优惠券!

百度推广广告

百度关键词搜索排行,点击进入!注册送好礼!

百度关键词搜索排行-来百度,覆盖95%网民,强大免费工具任你用!百度关键词搜索排行展现更精准!注册推广领千元优惠券!

百度推广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孩子从差生变成学霸,只因妈妈做了这件事..文言文

孩子成绩差班级垫底,用了这个方法,期末考试升至前五!文言文

572020-05-04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 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扩展资料: 原文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抱薪救火,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抱薪救火

24 浏览65502020-05-23

抱薪救火文言文及翻译

如今(或译:现在)大王(或译:魏王)您命令种地的人(或译:农民)来制作玉玺,而让制作玉玺的人(或译:玉匠)去种地,〔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魏国的土地不被分割完〔大王您]就不会知道魏国会灭亡啊。

3 浏览2681

抱薪救火带人的文言文意思

六国论 【宋】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5 浏览8252020-11-21

文言文抱薪救火的是则然也的是的意思

“是则然也”一句中的“是”,代词,意思是这。是则然也。——这道理是对的。

5 浏览3172020-03-25

南辕北辙 古文翻译

1、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2、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二、作品赏析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三、相关成语解析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背道而驰、南山有鸟、天南地北、相背而行、救经引足、以火去蛾、北辙南辕、戴盆望天、分道扬镳、抱薪救火、举措失当、舍本逐末、掘地寻天 【反义词】瞻予马首、马首是瞻、异途同归、殊途同归 参考资料

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年,秦国连续三次进攻魏国,占去魏国许多土地。公元前274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有许多人给打怕了,不敢抵抗。大将段干子建议魏王将南阳的地方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谋士苏代反对,说:“割地求和很危险啊!魏国的地不割完,秦国的野心就不会灭。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比拿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抱薪救火),柴草不用尽,火是不会灭的。”魏王不听,将南阳割给了秦国。 秦国得了南阳,并不收手,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仍不断夺取魏地,魏国越来越弱小,在公元225年,终于被秦国灭了。 “抱薪救火”是形容用错误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秦国用时四年攻破我国以及韩国,赵国,杀了十五万人,我国将军芒卯也失踪了。魏国的大将段干子请求把南阳割给秦国以便议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控制官印,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土地,魏国的土地不送光了就不会终结。况且用

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说:"那是当然了,尽管如此,可是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

翻译文言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炎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事先采取措施,防止灾祸)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心情极度不安的状态)。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译文:先前,霍光生活奢侈,茂陵徐福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奢侈就会不谦逊,不谦逊就一定轻慢位尊的人。轻慢尊上,是违背道理的。地位在人家之上,人家就会妒忌。霍氏掌握政权已经很久了,妒忌他的人太多了。天下的人妒忌他,却又背道而行,不灭亡还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上疏向皇上进言,说:“霍氏安泰兴旺,陛下您要是怜惜厚待他,就应该不时加以抑制,不使他(生变)导致灭亡。”三次上书,总是回报所陈述之事已经知道。

后来霍氏(获罪)被诛杀,那些告发霍氏的都封赏。有人就为徐生(感到不平)向皇上上书,说:“我听说有客人拜访主人,看到他的烟囱笔直,旁边放着干柴。客人就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曲的,远离那些干柴,否则会有火灾。主人笑笑着不回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都来救火,幸亏把火扑灭了。于是就杀牛设宴,答谢邻居们。烧焦烫伤的就坐在上边,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就座,却不邀请那建议把烟囱改曲的人。人家就对主人说:‘你如果听那客人的话,不用花费牛肉酒食,终究没有火灾。现在论功宴请宾客,那建议把烟囱改曲,远离干柴的人没有功劳,为救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却成为座上宾吗?’主人才醒悟了,邀请了那客人。现在茂陵的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故,应该及早防止杜绝。如果原先徐福说的能得到实行,那么国家就没有分裂土地、赏官赐爵的花费,臣民没有叛逆作乱的败迹。事情已经过去了,徐福却独独没有蒙受功劳,希望陛下能够明察,尊崇那些迁徙柴火弯曲烟筒(有先见之明、防范于未然)的建议,让这样的人地位在烤焦了头发烧伤了额头(只会效死力的人)之上。”皇上就赐给徐福十匹帛,后来让他做了官。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原文: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翻译: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常表演给近臣们看,那班大臣为了讨好宣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在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一千多斤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

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百多斤,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一千多斤。三百多斤是真实的,一千多斤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只图虚名却不顾实际。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默然,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

不明可追问

译文

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仪,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注释

1.秉:掌握

2.害:嫉妒,怨恨

3.宜:应该

4.至:到

5.过:拜访。

6.突:烟囱

7.傍:同“旁”,旁边。

8.更:改变

9.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不:同“否”,否则。

10.且:将要

11.嘿(m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

12.应:应答

13.俄而:不久

14.息:同“熄”,灭。

15.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烧。

16.次:按次序

17.坐:同“座”,座位。

18.录:采纳,引申为邀请。

19.乡(xiàng)使:先前假使。乡同“向”,一向,先前;使,假使,假如。

20.亡(wú):同"无",没有。

23. 为:当作,作为。

22.乃:于是,就

22.寤(wù ):同“悟”醒悟,觉悟。[2]

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仪,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文言文的翻译。标准答案!谢谢!急速!!!!!!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

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

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翻译:有群鹦鹉飞到别的山里,山中的禽兽总是对它们很爱惜和看重。鹦鹉自己想(这样)虽然很开心,不可能

久在这呆的,(后来)就离开了。几个月以后,(那)山里发生大火。鹦鹉从远处看见,便钻入水里沾湿羽毛,飞过去

洒水灭火。天神说:“你虽有这样的决心,(如此救火)于事无补啊!”回答说:“虽然知道无法救火,但是曾经侨居

这座山,山中的禽兽相待友善,大家都是兄弟,不忍心见它们如此啊。”天神赞许并被感动,便为它们灭火。

辄:就

去:到

天神说:“你虽然有救火的好意愿。但是你认为这种做法值得一提

吗?”

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

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文言文110孔子献计救火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家都城将要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

哀公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

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坐牢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原文】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贾似道为相,临安失火,贾时方在葛岭,相距二十里,报者络绎,贾殊不顾,曰:“至太庙则报。”俄而报者曰:“火且至太庙。”贾从小肩舆,四力士以椎剑护,里许即易人,倏忽即至,下令肃然,不过曰:“焚太庙者斩殿帅。”于是帅率勇士一时救熄。贾虽权奸,而威令必行,其才亦自有快人处。

【注释】

趣:同“促”,督促。

比降北:等同降敌。

及:赶得上。

行:实施。

火南倚:向南

自将众趋救火者:带领

苦而无赏:辛苦

国:国都

【翻译】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家都城将要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www.slkj.orG,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坐牢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报心救火的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