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文言文翻译为之奈何

文言文翻译

翻译如下: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

夫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

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

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

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过了十五年,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和公孙杵臼。”

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

扩展资料:

文章选取与司马迁的《赵世家》。

《赵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本篇主要讲述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数百年的兴亡史。赵人的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国君为嬴姓,赵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赵国先后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和邯郸。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

在《史记》三十世家中《赵世家》是颇具特色的一篇。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二是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赵朔(生卒年不详):即赵庄子。嬴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孙、赵盾之子。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夫谥+姓。《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并非事实,属司马迁之误)。

屠岸贾(gǔ),屠岸姓,名贾,在戏剧和民间传说中,屠岸贾一直是以一个大奸臣的面目出现的。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影响深远,以后的许多剧种都据此编出了精品剧目,多年流传。屠岸贾也因此而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奸臣形象。

赵朔死于何时,不详。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此时赵朔或已死,故以当时下军佐栾书升任。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记有赵婴齐与赵庄姬私通一事,并且次年赵同、赵括为此事制裁赵婴齐时,未见赵朔出面,何况《左传》又称朔妻为“赵庄姬”,“庄”即为赵朔谥,均证赵朔此前已死。

总之,赵朔死于赵同、赵括被杀之前,属于正常死亡。“赵氏孤儿”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为司马迁作《史记》时采取的战国传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赵世家

[原文]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帷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问,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译文]

我年青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学问渊博的人,我家又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少年时代经常左他家游玩。有次看见一只破竹筐装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次序很乱。我便求李家送给我,拿回家中。读时,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宏伟、宽广。但我还年轻,不能全部懂得它的含义,只觉得它浩大无边,非常可爱。当时,天下人都学习杨亿、刘筠的文章,号称“时文”。能写时文的人,可以得到功名,获取名声,被世上的人夸耀称赞。从来没有人称道韩文。我也正在努力于考取进士,重点钻研礼部所规定的诗赋程式。十七岁那年,在随州应试,被主考官除名。于是取所藏的韩愈文集再读,长叹说:“求学的人应该达到这个境界才停止!”因而责怪当时人不称道韩文,但是自己也没有空暇钻研,只是时时独自在心里打算:我正致力于进士考试,想获取禄位,赡养老母,如果得到了禄位,一定努力钻研韩愈的文章,来满足我平日的志愿。

七年后,我中了进士,在洛阳做官,而且尹师鲁等人都在一起,于是共同写作古文,我便拿出所藏的《昌黎集》加以整理连贯,并寻找别人家所有的旧本进行校定。以后,天下求学的人也渐渐趋向于写古文,韩文便在世上流行了。到现在,共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除了韩文外不学别的文章了,可说是兴旺极了。

唉,一种学说在远处流行却在近处不流行,在过去被忽视却在现在受尊重,这种情况本来就有。这不仅因为世俗的爱好或厌恶偶然使它这样,也还有必然的道理。比如孔子和孟子便在当时匆忙奔走很不得志,但后来却成了千万代学习效法的榜样。韩愈的文章,埋没不见有两百年,却大大盛行于今天。这又不只是世人的爱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而是时间越久它们越有光彩,不会磨灭,即使暂时被掩盖,最终也会光耀世世代代.这是因为他们所奉行的道使得他们这样。我开始对韩文爱好,是在它被埋没抛弃的时期。我本来就知道它不能够赶时髦并取得权势利益,却在这种时期接近和学习它,那么我的举动难道是为了急于取得名誉和权势利益吗?不过是志在久远罢了。所以,我出来作官,对升官不感到高兴,对贬斥不感到畏惧,就是因为志向早已决定,所得的学问也使得我这样。

黄杨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黄杨木生长在千米高山云雾笼罩的岩壁上,以岩缝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可以说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而长成。黄杨生长极其缓慢,有千年黄杨长一寸之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评价黄杨木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黄杨木长得慢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至于闰年反缩一寸,倒是未有人考证过。苏轼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但即便是这样,黄杨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所以李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安于天命,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李渔说,按常理,闰年闰月,树木应该多长一寸才是,现在黄杨非但不多长,反而缩短一寸,这造物主对它的安排实在太不公平了。但黄杨并不恨天怨地,而照样把枝叶长得很茂盛。所以李渔评价它有君子之风,说“莲是花中君子,黄杨就是树中君子”了。

原文: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刘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为之⑾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⒁。”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

⑴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⑷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⑸乌:即乌鸦。⑹恶:憎恨。⑺余胥:墙壁。⑻厥:其,代词。⑼靡:无,不。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⑾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⑿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⒀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⒁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⒂君子:有道者。

译文: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文言文+翻译

(一)楚庄王谋事而当①,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释:①当,妥当。②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逮:及,达到。 王:称王。 足:意动用法,以己为足,认为……足够。

莫之若:没有谁比得上他。 几:接近,几乎。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②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注释:①廪丘,齐国地名。②万乘,指万乘大国的君主。

致:招引。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辞(1):推辞。 之:代词。

辞(2):告辞。 显:显扬,显耀。 苟:苟且,不严肃,马虎。

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廪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廪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很难与他有同等的品行,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

(三)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副词,接连地。 之:代“卖的是骏马”。 还:通“环”,环绕。 顾:回头看。

有个卖骏马的人(注意:定语后置),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知道他卖的是骏马。(他)便前往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要卖掉它,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理我。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我愿意付给你一天卖马的钱。”伯乐便绕着圈看看马,假装要走了又回头看看马,一天那马的价钱(就涨了)十倍。

(四)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务:致力。 受:接受。 诚:确实,的确。 因:于是。 廷:当廷,名作状。

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致力于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一次,听人说,在办理案件的官署、部门里,有很多官员受贿,于是(唐太宗)暗中派人(给主事官员)用财物试验一下(这件事的真假)。主管的官吏通过属下接受了赠给他的绢帛一匹,唐太宗非常愤怒,要下令杀掉他,裴矩进谏说:“这个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可是,是您用东西引诱人家,所以,即使对他处以极刑,在性质上也还是属于诬陷人家犯罪,这恐怕不是倡导德行、合乎礼仪的行为。”唐太宗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因此而召集百官,对百官们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我)。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够这样处理的话,还用担心不能治理好国家吗!”贞观元年裴矩辞世,赠官至绛州刺史,谥号敬。

(五)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③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④,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⑤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注释:①孽(niè)聂):树木的嫩芽。②拱(gǒng巩):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汩(gǔ古)没:沉没。④濆(fén坟):水边高地。⑤野人:村野之人,农民。

殇:未成年而死。 为:被。 患:灾祸。其:其中的。强:勉强。 薪:动词,打柴。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一)善呼者

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②。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

(《淮南子•道应训》)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游:交际,交往。 带:作动词用,系带。(“衣”字用法同) 故:原来。 逆:拒绝。

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环顾众 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公孙龙便说 :“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公孙龙叫来那个善呼的人,那人一声呼喊,渡船应声摇了过来。所以说:圣人处世,也不能拒绝有一技之长的人。

(二)废弈向学

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颇:程度副词,很。 乃:副词,却,竟然。 向:趋向,奔向,来。 诣:到。 假:借。

甄琛应试秀才来到京都,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通宵达旦都不停止,让仆役给他执掌蜡烛照着下棋,仆役有时困倦到了极点,打起瞌睡,他便用杖责打他。仆役说:“郎君辞别父母来京都进取做官,如果因为读书,差我替你执掌蜡烛,我当然不敢推辞,但现在你却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原意吗?甄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书研习,从此学问一天比一天长进。

(三)牛不能生马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雌的、 母的牲畜。)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何故:什么原因。 以:因为。 名:命名。 请:请求。

齐桓公外出荒效打猎,追赶一只鹿,走进了一道不知名的山谷。他见到一位老人,问道:“这叫什么谷?”老人回答:愚公谷。”桓公又问:“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老人又答:“是因我命名。”桓公说:“我看你容貌神态、言谈举止都不象个愚蠢的人,怎么会因你而得名呢?”老人说:“请允许我告诉你。我原来喂养着一头母牛,生下的牛犊长大后,我把它卖掉又买 了一匹马驹。一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说完就牵走了我的马驹。邻居们听了都认为 我很愚蠢。所以就称这道山谷为愚公谷。”(其实这是一位聪明的老人,他清楚问话者的身份,才故意假托解释地名,讲了一个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

(四)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即“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一会儿)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方:开始。 志:抒发心意,名作动。 绝:断。 足:值得。

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但弹琴是这样,贤人也这样。

(五)曹玮用计

曹玮帅秦州。当赵德明叛,边庭骇动,玮方与客对弈。吏报有叛卒投德明者,玮弈如常。至于再三,徐顾吏曰:“此吾所遣,后勿复言。”德明闻,杀投者。卒遂不复叛。

帅:做地方长官,名作动。 骇:害怕,吃惊。 弈:下棋。 徐:慢慢地。

曹玮镇守秦州时,发生了赵德明叛乱之事,一时间边庭惊动。这消息传到时,曹玮正在与人下棋。有小吏进来报告,说是有叛卒投奔赵德明,曹玮神色自若,仍旧下他的棋。那小吏说了好几遍,曹玮才慢慢抬起头,看看那小吏,不慌不忙地说:“那是我派过去的,你以后不要再说了。”赵德明听说后,就把那个投奔他的人杀了。此后,土卒便不再有人投奔赵德明了。

(六)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旨:味美。 困:困惑。 反:返回,引申为反省。 长:增长。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吃它,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去学习它,(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三

(一)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

亟:马上。 固:坚持 之:取独。 过:超过。 趣:通“促”,催促。

以:因为,连词。 特:只,不过。 以为然:“以之为然”,认为(他)是对的。

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向众将询问(对策),众将领说:“马上发兵消灭这小子。”汉高祖(听了之后)没有说话。(汉高祖又)问陈平,陈平坚持不发表意见,说:“众将领都说些什么?”高祖(把众人的意见)全都告诉他。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这件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高祖)说:“没有。”陈平说:“韩信知道这件事吗?”(高祖)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的精兵跟楚国比,谁更强呢?”高祖说:“(我的精兵)不能超过(楚国的精兵)。”陈平说:“陛下的将领(在)用兵打仗(上)有能够超过韩信的吗?”高祖说:“没有人比得上(韩信)。”陈平说:“现在(陛下的)部队不如楚国(的部队)精锐,而将领(在用兵打仗上)不能够比得上韩信,却出兵进攻韩信,这是在催促他跟你打仗,我私下里替陛下(对此)感到危险。”高祖说:“(那么)该怎样对付(这件事)呢?”陈平说:“古代天子有巡察天下,召集诸侯(的做法)。南方有云梦这个地方,陛下只管假装外出巡游云梦,在陈地召集诸侯。陈地在楚国的西边边境上,韩信听说天子因为爱好外出巡游,看形势必然没有什么大事,就会到国境外来拜见陛下。(他来)拜见(的时候),陛下(就可以)趁机抓住他,这只是一个力士(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已。”高祖认为(这话)有道理。

(二)

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

以:介词,把。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谢:谢罪,道歉。 是:正确,对的。

罢:停止。 喻:明白。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进谏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您)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没有罪,而陛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太宗很赞同他的话。

(三)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御:驾车。 易:更换。 后:落后。 致:到达。

赵襄主向王子于期学赶车,学了不久便与王子于期比赛;在比赛 中他换了三次马,结果每次都落在后面。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呢。”王子于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赶车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车上能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放在调理马上,然后才能赶得快,跑得远。在这次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光相赶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怕被我赶上去。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

(四)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汲:打水。 及:等到。 国人:国都的人。 于:被,介词。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的家里打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者件事。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姓丁的回答说:“得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五)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被:通“披”。 鬻:卖。 所:处所,地方。 殊:完全。

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四

(一)千金买骨

臣闻古之君人(君人:人君,国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 阉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损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者三。

请:请让我。 且:尚且。 市:买。 期年:读jī,一年。 (安事:犹言“何用”。)

我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有用千金寻求千里马的事情。三年也没能得到一匹。一个近侍对国君说:“请允许我(替您)去买马。”国君派遣他(去买马)。(近侍)三个月后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便用)五百金买下(这副)马骨 ,回来把(这件事)报告国君。国君大怒说:“所要的是活马,要死马何用?还损失了五百金!”近侍回答说:“一匹死的千里马,(大王)尚且用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定认为君王是有能力买千里马的,好马现在(很快)就到了。”果然不到一年,就买到三匹千里马。

(二)外藏不成

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成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不成。”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公知之,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①之。妇之父母,以谓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注释:①出:旧社会夫妻之间,男方不要女方,称“ 出妻”,也称休妻”。

成:原义成功,这里指白头到老。 外:名作状,在外面。 姑公:妻子对丈夫的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畜:xù,畜养,这里指由公婆家养。 (善:形作动,友好地对待。)

有一位做了别人的妻子的姑娘,有人告诉她的父母说:“出嫁不一定能白头到老。(不如让她早做准备,)贵重衣料器物,可以藏在外面,用来防备不能白头到老。”她的父母觉得(那人说得)是对的。于是就让女儿经常(把东西)藏在娘家。她的公婆知道这件事,(生气地)说:“做我家媳妇,却有二心,这样的人不能要。”便把她休了。姑娘的父母更以为那个出主意的人是忠心的,一辈子都友好相待,而不知道(事情――指姑娘被休)为什么这样。

【题旨】应分请忠言和谗言,忠言可听,切勿轻信谗言,以免上当。

(三)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乎?楚王田于云梦①,使虞人②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③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出处不明)

注释:①云梦:湖泊名称。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旃:zhān一声,赤色曲柄的旗。

起:本义发动,这里指轰赶。 若:你,第二人称代词。 田:同“畋”。打猎。 发: 。 注:附着。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好)射(杀)它们,禽兽们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交叉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飞过,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前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让放十片叶子,那么中不中不是我能肯定的啊!’”

【感悟】就一个人来说,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在纷繁的世界,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人性来说,贪心是很大的弱点,在纷繁的世界,常常因为弄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而使自己迷失的。就客观来说,有所得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最终可能是什么也得不到的;知足常乐,达观的人,不奢望得到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觉得该做的,得到的却会很多很多!

(四)澄子亡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①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②缁也,今子之衣禅③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亡:丢失。 涂:通“途”,路上。 援:拉,拽。 当:当做,抵。

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寻找它。(他)看见(一个)妇女穿着(一件)黑衣服,就拉住不放,想要取下人家的那件衣服,说:“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位妇女说:“你虽然丢了黑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黑衣确是我亲手做的啊。”澄子说:“您不如快点把衣服给我!原来我丢的是件黑夹袄;而您现在穿的是件单褂。用单褂顶替夹袄,您难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了吗?”

【题旨】巧取毫夺,是强盗逻辑,骗子行为。

(五)梧树不善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遽:匆忙,马上。 因:于是。 说:通“悦”。 宥:yòu,局限,指见识不广。

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

这是太过狭隘了,要枯树当柴火和不要,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题旨】谎言欺人,诈骗谋利,终会暴露,被人识破。

(六)宋人御马

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王良①登车,马无罢②驽。

注释:①王良:传说中我 国古代最著名的御手。②罢:同“疲”。罢驽,劣马。

刭:jǐng,用刀割脖子,这里指杀。 威:形作动,威慑。 至:极点。

然:但是,转折连词。

宋国有个驾驭车的人,(挥鞭驱使,)(马却)不肯前进。(他)拔出利剑,砍断马的脖子,把尸体扔到了阴沟。(接着,)他又驾一匹马,(这一匹)也不肯前进,他又杀掉扔进沟里。就这样,他接连杀死三匹马。

用这种办法威慑马,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但这并不是名驭手王良(驾车的)方法。王良登车驾驭,是没有劣马的。

【题旨】不学无术,蛮横行事,应该自责自问。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①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②缁也,今子之衣禅③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亡:丢失。 涂:通“途”,路上。 援:拉,拽。 当:当做,抵。

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寻找它。(他)看见(一个)妇女穿着(一件)黑衣服,就拉住不放,想要取下人家的那件衣服,说:“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位妇女说:“你虽然丢了黑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黑衣确是我亲手做的啊。”澄子说:“您不如快点把衣服给我!原来我丢的是件黑夹袄;而您现在穿的是件单褂。用单褂顶替夹袄,您难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了吗?”

【题旨】巧取毫夺,是强盗逻辑,骗子行为。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完这片桃树林子。

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遥。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翻译文言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一点不感到难为情。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他去见一个看相先生,这人对他说:“尊敬的长者,你虽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想问个究竟。这算命的指着他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现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因犯了过失而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去与匈奴作战,任命班超为假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班超杀死了很多敌人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国,国王广接待他们礼节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变得疏忽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诳骗他说:“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就将实情全都招认了。班超便关押了这个侍从,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全部召集,与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广对我们便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看这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动地说:“是凶是吉,在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大家说:“好”。

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北匈奴使者的住地。当晚正好刮起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屋子后面。相约:“一见大火烧起,就立刻擂鼓呐喊。”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箭,埋伏在门的两旁。于是班超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人,部下亦斩得北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统统被烧死在里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诉了郭恂。郭恂一听大惊失色,但一会儿脸色又转变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举手对他说:“你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接着,班超就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北匈奴使者的头髗给他看,鄯善举国震恐。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内心孝顺恭谨,在家常勤勉地干些苦活儿,不以劳累下贱为耻辱。有善辩的口才,又喜欢浏览群书及传注,永平五年(公元63年),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家中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长时间劳累辛苦,曾停下手头的工作,扔笔感叹道:“大丈夫没有其它志向才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以获得封侯,怎么能长久地在笔砚间消磨时日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怎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儿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现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项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回答说:“他在为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为有过失而被免了官。

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以班超作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斩了敌人许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班超很有才能,派他与从事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鄯善国王广很恭敬而有礼貌地接待了他,后来忽然变得冷淡了。班超对他的部属说:“你们可曾感到广的礼敬之意淡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他心怀犹豫不知所从的缘故。明智的人能够看出还没有露出苗头的事物,何况是明摆着的事实呢?”于是叫来侍候的胡人,吓诈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侍者恐惧害怕,就吐露了全部情况。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36人都召集起来一同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道:“你们和我们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险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目前的办法,只有趁夜晚用火攻击匈奴人,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们一定大为惊恐,我们就可以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大功就可告成,事业就可建立了。”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怒道:“是吉是凶,决定在于今日。从事是文弱平庸的官吏,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因害怕而泄露机密。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天刚黑,班超便带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的营房。这时正刮着大风,班超叫10个人拿着鼓躲藏在匈奴使者营房后面,约定说:“你们看到火烧起来了,就都击鼓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拿着武器弓箭,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大叫,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死3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和随从士兵30多人,全都砍下了他们的脑袋。其余的100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就回去把情况告知郭恂。郭恂开始大吃一惊,随即变了脸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要分功,便举着手对郭恂说:“您虽然没有一同去破敌,我哪有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班超于是叫来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国举国震惊。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为之奈何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