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的文言文翻译
东海当中有一座流波山,位于在入海七千里的一个地方。山上有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牛,苍色的身子,头上却没有角,只有一只足,它进出海水时就一定会伴随着大风雨,它发出的光像太阳和月亮,它的叫声像打雷,它的名叫夔。黄帝得到它,用它的皮做成鼓,再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棒敲打它,鼓声能传到五百里的地方,黄帝用它来威服天下。
"东海当中有一座流波山,位于在入海七千里的一个地方。山上有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牛,苍色的身子,头上却没有角,只有一只足,它进出海水时就一定会伴随着大风雨,它发出的光像太阳和月亮,它的叫声像打雷,它的名叫夔。黄帝得到它,用它的皮做成鼓,再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棒敲打它,鼓声能传到五百里的地方,黄帝用它来威服天下。"
《夔》的文言文翻译?
(1)翻译:东海当中有一座流波山,位于在入海七千里的一个地方。山上有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牛,苍色的身子,头上却没有角,只有一只足,它进出海水时就一定会伴随着大风雨,它发出的光像太阳和月亮,它的叫声像打雷,它的名叫夔。黄帝得到它,用它的皮做成鼓,再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棒敲打它,鼓声能传到五百里的地方,黄帝用它来威服天下。
(2)原文: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 之,以其皮为鼓,橛 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3)夔: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人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官)。夔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4)流波山:位于东海深处,与“蓬莱仙山”、“阎罗之岛”并称“东海三山”。岛上山势宏伟险峻,占地极广,若论大小,在东海诸岛屿山脉中其实可算第一,但因此山地处偏远,人迹罕现,所以在名气上,反而远不如东海另两座名山岛屿。
夔的文言文翻译
夔:
1. 〔~~〕敬谨恐惧的样子。
2. 〔~立〕肃立。
夔:
夔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译文: 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夔是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的文言文翻译成中文
一
由于犯罪而受到惩罚,被惩罚的人不会怨恨君上,所以被子皋处以别刑的人反而保全了子皋;由于建立功劳而受到赏赐,臣下就用不着感激君主,所以翟璜理所当然地乘着尊贵的轩车。魏襄王不懂得这个道理,对建立大功的昭卯只赏给三十里食邑,所以昭卯认为这好比是赚了很多钱的人穿着草鞋。君主不错误地用人,臣下不隐瞒有能力的人,那么臣下都将成为少室周那样的诚实人。
二
君主依仗权势而不依赖臣下的诚实,所以东郭牙建议不能把大权全部交给管仲;君主依仗权术而不依赖臣下的诚实,所以浑轩反对晋文公断定箕郑以后不会背叛。所以懂得法术的君主,有功必赏,以便人尽其能;有罪必罚,以便禁止奸邪;即使臣下有乱七八糟的行为,也一定有可以利用的地方。赵简子任阳虎为相室,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鲁哀公了解到夔只有一个特长,认为也足可利用。
三
不顾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周文王亲自系好鞋带却要夸耀一番。不论是上朝还是平日在家都一个模样,季孙尽管一生庄重,最终还是被人杀害了。
四
应当禁止的,反而使其得利,对于有利的,反而加以禁止,即便是神,也不能办好事情;该惩罚的,反而加以称赞,该奖赏的,反而加以诋毁,即便是尧也不能治理好国家。造了门又不让人进里边,放出利又不让人前去取,这就是祸乱产生的根源。如果齐侯不听信近侍,魏王不听信捧场的人,而能洞察臣下的—切,那么钜就不会花费钱财了。孱就不会花费宝玉了。从西门豹请求治理邺地这件事,就足以明白这个道理。好像盗贼的孩子以他父亲的皮衣有尾巴而自夸,以及受刑断足人的孩子为他父亲冬天不费裤子而感到荣耀。像子绰说的那样,人不能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以及拿肉去赶蚂蚁,拿鱼去驱苍蝇。如果不依法治国,怎能不发生齐桓公为臣下要求做官而担忧和韩宣工为马的消瘦而忧虑一类的事情呢?
五
臣下的行为谦恭、节检,那么爵位就不足以鼓励他们;尊宠和表彰没有节制,那么臣下就会侵害、威胁君主。有关的解说在“说五”中苗贲皇非难献伯,孔子议论曼婴。所以孔子要议论管仲和孙叔敖。阳虎说他在鲁、齐所荐举的臣子,当他在职时和出逃时态度完全不同。赵简子答复说要多栽橘柚、少栽枳棘,失去了君主应当掌握的权术。朋党勾结,互相应和,臣下的私欲就会得逞,君主就会孤立。群臣都为公推举人才,下面不互相拉拢,君主就能明察。阳虎想做到赵武那样贤良、解狐那样公正,而赵简子却以为是栽了多刺的枳棘,这实在不是教化国人的方法。
六
公室实力衰弱,就会忌讳直言;谋私行为盛行,为国建功就会减少。有关的解说在“说六”中范文子喜欢直说,父亲武子用手仗打他;子产忠君进谏,父亲子国对他加以怒责;梁东行法不避亲贵,赵成侯夺了他的官印;管仲公心待人,遭到边防官的怨恨。
以上是经文部分。
说一
孔子担任卫相,他的弟子子皋担任狱吏,子皋依法砍掉一个犯人的脚,被砍脚的人得看守大门。有个在卫君面前中伤孔子的人说:“孔子图谋作乱。”卫君打算捉拿孔子。孔子逃跑了,弟子们也都逃跑。子皋跟着跑出门,断足守门人引导他逃到门边屋子里,官吏没有捕到他。半夜,子皋问断足守门人说;“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只得亲自砍掉了你的脚,现在是你报仇的时候,为什么竞肯帮我逃走?我凭什么得到你的帮助呢?”断足守门人说:“我被砍掉脚,本来就是我罪有应得,‘没有办法的事。但是当您按刑法给我定罪时,您反复推敲法令,先后为我说话,很想让我免罪,这些我也清楚。等到案子和罪刑决定了,您心里十分不快,脸色上都表露了出来,这我又清楚地看在眼里。您并不是彻私照顾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孔子说:“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恩德,不会做官的人树立怨仇。概这种器物是用来量平斗斛的,吏这种官员是用来公平行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失去公正。”
田子方从齐国来到魏国,远远看见翟黄乘着尊贵的轩车出行,因子方以为是魏文侯,就把车子赶到旁路上回避。车到跟前,原来只有翟黄。田子方问道:“您怎么乘这样的车?”翟黄说:“魏君计划着攻打中山,我推荐了翟角,使他的计划得以实施;将要攻打中山,我推荐乐羊,结果中山被攻下了;得到中山后,魏君忧虑如何治理,我推荐了李克,中山得以治理。因此,魏君就把这辆车赏赐给我。”田子方说:“翟黄得到的宠爱和他的功劳相比,还是薄了一此。”
秦、韩攻打魏国,昭卯西去秦、韩游说,结果两国退兵了;齐、楚攻打魏国,昭卯东到齐、楚游说,结果两国退兵了。魏襄王用三十里食邑的待遇供养昭卯。昭卯说:“伯夷按将军的礼仪葬在首阳山下,天下的人说:‘凭伯夷的贤德和仁名,却只按将军的礼仪埋葬他,这就如同连手脚都没有掩好一样,现在我说退了四个国家的军队,但魏王竞只给我三十里食邑,这和我的功劳比起来,好比赚了很多钱的人却穿着草鞋一样。”少室周是古代正直诚实的人,担任着赵襄子的侍卫。他和中牟的徐子比力气,不如徐子力气大,就进去对赵襄子说,让徐子取代自己做侍卫。赵襄子说:“你的职位是别人希望得到的,为什么您要推荐徐子来取代自己呢?”少室周说:“我是凭力气侍奉君主的,现在徐子的力气比我大,我不让他取代我,恐怕别人说到这件事时会怪罪的。”
另一种说法:小室周担任赵襄子的马上卫士,到了晋阳,有个叫牛子耕的大力士,两人比赛力气大小,少室周比不过牛子耕。少室周对赵襄子说:“您之所以让我担任车上卫士,是因为我力气大。现在有个比我力气更大的人,我愿意推荐他。”
说二
齐桓公准备确立管仲的尊贵地位,命令群臣说:“我准备立管仲为仲父。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左边,不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右边。”东郭牙在门中间站着。桓公说“我要立管仲为仲父,下令说;‘赞成的站左边,不赞成的站右边。’现在你为什么在门中间站着?”东郭牙说:“凭管仲的智慧,将能谋取天下吗?”桓公说:“能”。“凭他的果断,是敢于干一番大事的吧?”桓公说:“敢。”东郭牙说:“如果他的智慧能够谋取天下,果断足敢干成大事,您因而就把国家权力全部交给了他。以管仲的才能,凭借您的权势来治理齐国,您难道没危险吗?”桓公说:“说得对。”于是就命令隰朋治理朝廷内部的事务,管仲治理朝廷外部的事务,以便使他们相互制约。晋文公出逃,流亡在外,箕郑提着食物跟随着。箕郑迷失了道路,和文公走散了,饿得在路上哭,越来越饥,却不敢吃掉食物。等到文公返回晋国,起兵攻反原国,攻下后占领了它。文公说:“能不顾忍受饥饿的痛苦而坚决保全食物,这样的人将不会凭借原地叛变。”于是提拔箕郑做原地的行政长官。大夫浑轩听到后反对说:“因为不动食物的缘故,就信赖他不会凭借原地叛变,不也是没有手腕吗?”所以做明君的,不依靠别人不背叛我,而要依靠我的不可背叛;不依靠别人不欺骗我,而要依靠我的不可欺骗。阳虎发议论说:“君主贤明,就尽心去侍奉他;君主不贤,就掩饰邪念去试探他。”阳虎在鲁国被驱逐,在齐国受怀疑,逃到赵地,赵简子欢迎他,用他做相室。侍从说:“阳虎善于窃取别人的国家政权,为什么还用他做相室?”赵筒子说:“阳虎致力于夺取政权,我致力于维护政权。”于是运用权术去驾驭阳虎。阳虎不敢做坏事,很好地侍奉赵简子,使赵简子强盛起来,几乎成了霸主。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我听说古代有个‘夔一足’,它果真只有一只脚吗?”孔子回答说:“不是的。葵并非仅有一只脚。因为夔这种东西残暴凶狠,人们大都不喜欢它。虽说如此。它之所以还能避免被人伤害,是因为它守信用。人们都说:‘单是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夔不是仅有一只脚,而是有这么一点就足够了。”鲁哀公说:“确实是这样的话,自然足够了。”另一种说法: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我听说夔仅一足,可信吗?”孔子说:“要是人,怎么会仅有一只脚呢?他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唯独能精通音律。尧说;‘这种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于是派他做主管音乐的官,所以君子说:‘夔有一个就足够了。’并不是只有一只脚。”
说三
周文王攻打崇国,到凤黄墟时,袜带散了,就自己系好。姜太公说:“何苦亲自系袜带?”文王说:“对上等的人,君王和他们相处时都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对中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对下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使唤的人。现在我周围都是已故父王的旧臣,所以没有可以使唤的人。”
另一种说法:晋文公和楚人交战,到了黄风陵上时,鞋带散了,就自己系上。侍从说:“不能指派别人系吗?”文公说:“我听说,对上等的人,君主和他们相处在一起时,都是君主所敬畏的;对中等的人,君主和他们相处在一起时,都是君主所爱惜的;对下等的人,君主和他们相处在一起时,都是君主所使唤的。我虽然不贤,但先父的旧臣都在场,因此我难以使唤他们。”季孙喜欢文士,一生很庄重,日常的生活打扮常像在朝廷里一样。一次季孙偶尔疏忽,出了差错,不能够保持到底。所以门客便以为是讨厌和轻视自己,大家怨恨起来,于是杀了李孙。因此,君子行事不要太过分,不要趋于极端。
另一种说法:南宫敬叔问颜涿聚说:“季孙蓄养孔子的门徒,穿着朝服同他坐在一起要以十为单位来计数,然而他终被刺杀,为什么呢?”颜涿聚说。“过去周成王亲近优伶保儒来放松他的思想,但要和君子一同决定事情,因此能够满足他想得到天下的欲望。现在季孙蓄养孔子的门徒,穿着朝服和他坐在一起的要以十为单位来计数,但却和优伶侏儒一同决定事情,因此被人刺杀了。所以说,不在于平时和什么人相处。而在于和什么人商量大事。”孔子在鲁哀公处侍坐,鲁哀公赏给他桃子和黍子。哀公说:“请吃吧。”孔子先吃黍子,然后吃桃子,旁边的人都捂嘴偷笑。哀公说:“黍子不是当饭吃的,是用来擦拭桃子的。”孔子回答说:“我早就懂得。黍子是五谷之首,祭祀先王时属于上等祭品。瓜果有六种,桃子属于最下等的,祭先王时不能进入宗庙。我听说,君主用低贱的擦拭高贵的,没听说过用高贵的擦拭低贱的。现在用五谷之首的黍去擦拭瓜果中最下等的桃子,这是用上等的去擦拭下等的。我认为这有害于礼义,所以不敢把桃子放到宗庙祭品的前面来吃。”赵简子对侍从说:“车上铺的席子过分华美了。帽子虽贱,一定要戴在头上;鞋子虽贵,一定是踩在脚下。现在车上铺的席子这么过分地华美,我该用什么鞋子去踩在上面呢?美化了下面,损耗了上面,就是妨害了义的根本。”
费仲劝说商纣:“西伯姬昌能干,百姓喜欢他,诸侯依附他,不能不杀;如果不杀,一定会成为商朝的祸根。”纣王说:“你说的是讲仁义的君主,哪能杀呢?”费仲说:“帽子虽然破旧,一定要戴在头上;鞋子虽然华丽,一定要踩到地上。如今西伯姬昌是个做臣子的,修行仁义而人心归附,最终成为天下的祸患,他大概一定会昌盛吧?臣子不用他的才能为君主效力,是不可不杀的。况且是君主杀臣子,怎么会有过错呢?”商纣说:“仁义是君主用来勉励臣下的。现在西伯昌爱好仁义,不能杀掉他。”再三劝说纣都不听,所以商朝终于灭亡了。齐宣王问匡倩说:“儒家人士弈棋吗?”匡情说:“不奔棋。”宣王说:“为什么?”匡倩回答说:“弈棋的人看重枭这颗子,取胜的一方一定要杀枭。杀枭,也就是杀掉尊贵的东西。儒家人士认为这有害于礼义,所以不弈。”宣王又问道:“儒家人士射鸟吗?”匡倩说:“不射。射鸟,是从下面向上面射去,正像臣下伤害君主。儒家人士认为这有害于礼义,所以不射。”宣王又问:“儒家人士弹瑟吗?”匡情说;“不弹。瑟是弹小弦发出大声,弹大弦发出小声,即是大小颠倒了次序,贵贱改变了位置。儒家人士认为这有害于礼义,所以不弹。”宣王说:“说得好。”孔子说:“与其使人们讨好下级,不如使他们奉承上级。”
说四
钜是齐国的隐士,孱是魏国的隐士。齐、魏两国君主不明察,不能亲自洞悉国内情况。却偏听亲信的话,所以这两个隐士花费金钱玉壁来求得做官。
西门豹做邮地的行政长官,清廉正直,一丝半毫都不谋私利,但很轻慢君主的近侍。近侍因此相互勾结中伤他。过了一年;西门豹去上缴赋税,汇报政绩,魏文侯收回了他的官印。西门豹请求说:“我过去不知道治理邺地的方法,现在我懂了,希望发还官印,让我再去治理邮地。如果治理不好,愿受重刑处死。”文侯不忍心拒绝,又把官印交给他。西门豹因而加重搜刮百姓钱财,极力侍奉君主近侍。过了一年,西门豹前去上缴赋税,汇报政绩,文侯亲自迎接,并加礼拜。西门豹回答说:“往年我为您治理邺地,而您要收回我的官印,现在我为您的近侍治理邺地,您反而要礼拜我。我无法治理邺地了。”于是交还官印离去。文侯不接受官印说;“我过去不了解您,现在了解了。希望您尽力为我治理邺地。”最后没有接受西门豹的官印。
齐地有披狗皮行窃的贼的儿子与受刑砍断脚的人的儿子在一起开玩笑并相互夸耀。盗贼的儿子说:“唯独我父亲的皮衣上有尾巴。”断脚人的儿子说:“唯独我父亲冬天不费裤子。”子绰说:“没有人能够同时用左手画方,用右手画圆。用肉去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去赶苍蝇,苍蝇会越聚越多。”
齐桓公对管仲说;“官位少,但求官的人却多,我很为此担忧。”管仲说:“您不要听从亲信的请求,根据才能而授予俸禄,记录功劳而给予宫职,就没人敢要求官职了,您还担忧什么?”
韩宣子说:“我的马,豆谷饲料很多,马却很瘦,为什么?我为此担忧。”周市回答说:“让养马的人用充足的饲料去喂马,即使不想让它肥,也是不可能的。嘴卜说多给马吃,实际上给得很少,即使不想要它瘦,那也是不可能的。君王不去考察实情,而坐在那里担忧,马还是不会肥的。”
齐桓公向管仲问设置官吏的事,管仲说;“辨别清楚诉讼双方的言辞,廉洁不贪财物,熟悉人情世故,我比不上弦商,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刑狱的官。升升降降,恭敬谦让,用明确无误的礼仪接待宾客,我比不上限朋,请您任命他为主管礼宾的官。开垦荒地,充实城市,开辟土地,种植粮食,我比不上宁戚,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农业的官。三子军已经摆好阵势,便士兵视死如归,我比不上公子成父,请您任命他为主管军政的宫。冒犯龙颜,极力劝谏,我比不上东郭牙,请您任命他为主管谏议的官。‘治理好齐国,这五个人就够用了;若要成就霸王之业,则有我管夷吾在这里。”
说五
盂献伯做晋相,院子里生出野草,大门外长起荆棘,吃饭没有两样菜,坐时不垫两层席,内室没有穿丝织品的妄,居家不用谷牙喂马,外出没有副车随从。叔向听说后。把这件事告诉给苗责皇。苗责皇非议说:“这是弃置君主的爵禄赏赐而讨好下人。”
另一种说法:盂献伯被封为上卿,叔向前去祝贺,孟家门外有车马,马不吃谷子。叔向说;“您没有两套马、两辆车,为什么?””献伯说;“我看到国人脸上还有饥色,因此不用谷子喂马;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大多步行,所以不用两辆车子。”叔向说:“我起先来祝贺您封为上卿,现在要祝贺您的节俭了。”叔向出来,告诉苗贲皇说:“帮助我去祝贺献伯的节俭。”苗贲皇说;“这有什么好祝贺的呢?爵禄和旗帜是用来标明功劳大小、区别贤和不贤的。所以晋国的礼法是,上大夫拥有两辆车两套马。中大夫拥有两辆车一套马,下大夫拥有一套马。这是用来标明等级的。再说卿一定要掌管军事,因而要修整车马,训练步卒、战车,以便准备好打仗。国家有难时就可以用来防备意外,太平时就可以供朝事使用。现在他扰乱晋国的政事,缺乏预防不测的准备,却用来成全自己的节操,用来光耀私人的名声,盂献伯的这种俭省,能容许吗?又祝贺什么呢?”
管仲担任齐相,说:“我已经得宠了,但我贫困。”齐桓公说:“让你拥有三归俸禄的家业。”管仲说:“我富有了,但我地位低下。”桓公把管仲的地位提到高、国两姓贵族之上。管仲说:“我地位尊贵了,但是我和您的关系疏运。”于是桓公立管仲为仲父。孔子听到后非议说:“管仲威胁君主太过分了。”
另一种说法:管伸出门时,坐的车用朱红车盖和青色车衣;回来时,用鼓乐引路。庭院有陈列的大鼎,家里有十分之三的商税收入。孔子说:“管仲是个良大夫,但他过分威胁君主了。”
孙叔敖任楚相,坐的是母马拉的普通运输车,吃的是粗饭、菜羹和干鱼的膳食,冬天穿羊皮衣,夏天穿葛布衣,面带饥色,他确实是个良大夫了,但过于俭省,威胁到了下层官员。
阳虎离开齐国逃奔赵地,赵简子问道:“我听说你善于栽培人。”阳虎说:“我在鲁对,栽培过三个人,都做了令尹;等到我在鲁获罪,都来搜索我。我在齐时,推荐了三个人,一个人能接近国君,一个人做县令,一个人做边防官;等到我获罪了,接近国君的不会见我,做县令的前来捉拿捆绑我。做边防官的追我直到边境,没有追上才罢休。我不善于栽培人。”赵简子低头笑着说:“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时要慎重。”
中牟地方没有县令。晋平公问赵武说:“中牟是我国的要地,是邯郸的重镇。我想选用一个好县令,派谁去好呢?”赵武说:“邢伯子可以。”平公说:“他不是你的仇人吗?”赵武说:“私仇不关公事。”平公又问道:“内库的主管,派谁行呢?”赵武说:“我的儿子就行。”所以说,对外举荐不避开仇人,对内举荐不避开儿子。赵武举荐的四十六个人,到他死后,来吊唁时都坐在客位上,他就是这样的不考虑个人恩德。
晋平公问叔向说:“群臣中谁贤能?”叔向说:“赵武贤能。”平公说:“你跟老上级结成私党了。”叔向说:“赵武站立时好像连穿的衣服都负担不了,讲话时好像呐呐不能出口,可是他举荐的几十个人,个个都发挥了自己才能,公家很依靠他们。赵武活着时不为自家谋取私利,死了又不将孤儿委托给国家,因此我敢认为他贤能。”
解狐举荐他的仇人做赵简子的相。他的仇人以为关系好转而消除了对自己的仇怨,就前去拜谢,解狐于是拉开弓迎头射去,说:“我举荐你是为公,是因为你能胜任。和你有仇,这是我的私怨。不能因为与你有私仇,就让君主不能了解任用你。”所以私怨不关公事。
另一种说法:解狐推荐邢伯柳做上党太守,邢伯柳前往拜谢,说:“你开脱了我的罪过,岂敢不来拜谢?”解狐说:“推荐你是为公,怨恨你是私仇。你走吧,我跟原先一样怨恨你。”
郑县人卖小猪,别人间他价钱,他说:“路远,天晚,我哪有空告诉你。”
说六
范文子喜欢直说,他父亲武子用手杖打他:“直说的人不被人所宽容,不被宽容就危及自身。不只是危及自身,还将危及父亲。”
子产是子国的儿子,子产忠于郑国国君,子国怒责他说:“孤傲地离异臣子,独独去忠于君主。君主贤明,能听从你;君主不贤明,就不会听从你。听或不听,还不能确知,你却已经脱离群臣了。脱离群臣,就一定会危及自身了。不只是危及自身,又将危及父亲。”
梁车刚担任邺县县令,他姐姐前去看他,天晚了才赶到,城门已关,于是她越过外城进去,梁车就依法砍断了她的脚。赵成侯认为梁车不慈善,就收回他的官印,罢免他的官职。管仲被捆绑起来,从鲁国押送到齐国,路上又饥又渴,他路过绮乌边防时,就向边防宫讨食。绮乌边防官跪着给管仲进食,非常恭敬。边防官于是私下对管仲说:“如能侥幸到齐不死,并在齐国执政,该怎样报答我呢?”管仲说:“果真如你所说那样,我将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论功行赏,我能用什么报答你呢?”边防官因此怨恨管仲。
注:以上的翻译内容是网上的。
宋人有酤酒者
韩非子
宋人有酤酒者[1],升概甚平[2],遇客甚谨[3],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4],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5]!”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讬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陁[6],此社鼠之所以不得[7]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8]。内间主之情以告外[9]。外内为重[10],诸臣百吏以为害。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11]。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12],国焉得无亡乎?
[题解]
本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储说,储存传说故事的意思。韩非为了生动、深刻地阐述法家思想,搜集了大量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按所说明的问题,分类汇编成《内储说》上下、《外储说》左右,因篇幅过长,又把左右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本文通过“狗猛酒酸”的故事说明君主治国只有坚决铲除身边“猛狗”、“社鼠”一样的奸臣,有道之士才能得到重用,法令才能得以推行。作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并运用生动的譬喻来推演重大的道理,既深刻又有说服力。
[注释]
[1]酤:同“沽”,卖。
[2]升:量酒器。概:刮平斗斛的用具。这句意为分量足够。
[3]遇:待。谨:周到。
[4]蔽:受蒙蔽。胁:受挟制。
[5]社:土地神。古人堆土为坛,坛上树木,涂抹泥灰,作为土地神的偶像。在树木上打洞寄身的老鼠称为社鼠。
[6]陁(tuó):脱落。
[7]不得:捉拿不到。
[8]比周:互相勾结。
[9]间(jiàn):窥探。
[10]外内为重:在外在内均造成重权。
[11]执柄:掌握大权。擅禁:控制法令。
[12]壅:堵塞。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道理很多)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咬龇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地窜出来咬人,这就是君王很少有人帮助,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生明智的原因啊。”
文言文翻译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曹绍夔捉妖治病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曹绍夔捉妖治病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曹绍夔捉妖治病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曹绍夔捉妖治病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曹绍夔捉妖治病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
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请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谢谢。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译:这是愚昧无知者犯大错的原因。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译:所以说“夔,一只脚。”,并不是说“只有一只脚”啊。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译:曾有一个读《史记》的人说:“晋国军队有三只小猪渡过黄河。”
1这个禺昧的人犯如此大错的原因是什么?
2人说:‘夔有一足够,不是一只脚啊。’”
3形容文字上出现错别字而且错得很可笑的情况。
《孔子家语》载:子夏(即卜商,孔子的学生)到晋国去,经过魏国,听见有人在读历史,说是“晋师伐秦,三豕涉河。”子夏听了,说道:“不对,怎么晋国军队有三只猪渡河呢?恐怕不是什么‘三豕涉河’,而是‘己亥涉河’吧?”到了晋国,一问,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
古人用“天干”(即甲、乙、丙、丁……等十干)和“地支”(即子、丑、寅、卯……等十二支),顺序搭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来记日。上述“己亥”二字。也就是记的某一个日子。“晋师己亥涉河”就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一天度过黄河。只因“己亥”二字的古文写法和“三豕”很相像,读者于是弄错了,闹了这个笑话。
《吕氏春秋》也记述了这段故事,内容大致相同: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亥’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后来人们就往往用“三豕涉河”或“三豕渡河”,来形容文字上出现错别字而且错得很可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