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崔杼弑其君>>的翻译!!急!!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个故事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赵盾确实有点冤枉。但当时的史官书法,是以礼义违合为依据的。因此,孔子在赞扬董狐为“古之良史”时,也为赵盾叹息不已,说,越境乃免。
赵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够直笔而安然无恙,还得到千古名声。其实,要想秉笔直书,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同样是在春秋时代,齐国大臣崔杼纵容旁人杀死君主庄公,齐国史官也这样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恼羞成怒,将他杀害。而史官之弟照样续记,崔杼又杀其弟。史官的另一个弟弟不畏强暴,继续据实记录。大权在握的崔杼也终于束手无策。这就是直笔写历史的结果,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从董狐开始,《左传》、《史记》均继承了求实的史学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虚美,不隐恶”。因此,太史公才会把项羽写得那么悲壮,描写刘邦却多少有点市井流氓相,并不因他是当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讳。
董狐直笔的史学精神,不知怎么到了今天有点走样。还记得有一幅著名的绘画《开国大典》,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总是变来变去,有时候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这个反革命的头被抹掉,一会儿那个大叛徒的身影不见了。让人徒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会师”是党史的重头戏,有那么一个时期就变成了“毛林会师”。据说朱总司令有次去参观画展,老人家眼光不灵便,在《井岗会师》的画前直谦虚:我那时候没有那么年轻。哪知画上画的是林彪而不是他。工作人员也不好捅破这层纸,怎么支吾过去的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历史当然不能叫历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话。有时这样的笑话说得太过火,简直令人不敢再相信历史了。比如历史学家们根据一句“子见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说成是个色鬼。整个中国的古代史变成了一部儒法斗争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残酷的“焚书坑儒”成了狠抓阶级斗争的伟大成果。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历史学家抛头颅洒热血去捍卫史学的尊严,倒是有些大诗人放开喉咙,热情讴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干校就是好。不知后人读在段历史时,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当我们联想到这一切都发生在推崇“唯物史观”的国度里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1.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春秋时,齐灵公有病,崔杼迎立了前太子姜光,史称齐庄公。崔杼娶了一女子为妻,但庄公与她私通。崔怒,派人包围了庄公。庄公想和解,崔不许;想自杀于太庙,崔不许。庄公翻墙逃跑,被崔手下射中腿部,掉下墙摔死了。齐国的史官写史时直书“崔杼弑其君”,崔知道后,一怒之下把史官杀了,然而史官的弟弟接着写,也被杀,另一个弟弟再接着写,最后,权臣杀不下去而作罢。当时还有一位史官准备好竹简,如果史官再被杀,他将前往继续写。这是齐国史官的不屈精神。
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资料,我想你顺着可以翻译下来了
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以下是我从文言文书上找的!!
1.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这是网上找的!!
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春秋时,齐灵公有病,崔杼迎立了前太子姜光,史称齐庄公。崔杼娶了一女子为妻,但庄公与她私通。崔怒,派人包围了庄公。庄公想和解,崔不许;想自杀于太庙,崔不许。庄公翻墙逃跑,被崔手下射中腿部,掉下墙摔死了。齐国的史官写史时直书“崔杼弑其君”,崔知道后,一怒之下把史官杀了,然而史官的弟弟接着写,也被杀,另一个弟弟再接着写,最后,权臣杀不下去而作罢。当时还有一位史官准备好竹简,如果史官再被杀,他将前往继续写。这是齐国史官的不屈精神。
崔杼弑其君的翻译
齐国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很喜爱她,让东郭偃为他娶过来。
齐庄公和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侍者说:“不行。”齐庄公说:“除了崔子,别人难道不会有同样的帽子了吗?”崔武子由此怀恨齐庄公,又因为齐庄公乘晋国的动乱而进攻晋国,说:“晋国必然要报复。”崔武子想要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而又没有得到机会。齐庄公鞭打了侍人贾举,后来又亲近贾举,贾举就为崔武子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夏季,五月,莒国由于且于这次战役的缘故,莒子到齐国朝见。十六日,齐庄公在北城设享礼招待他,崔武子推说有病,不办公事。十七日,齐庄公去问候崔武子,乘机又与棠姜幽会。姜氏进入室内和崔武子从侧门出去。齐庄公拍着柱子唱歌。侍人贾举禁止庄公的随从入内,自己走进去,关上大门。甲士们一哄而起,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免死,众人不答应;请求与崔杼订立契约,也不答应;请求在太庙自杀,还不答应。都说:“君王的下臣崔杼病得厉害。不能听取您的命令。这里靠近君王的宫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乱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齐庄公跳墙,有人用箭射他,射中大腿,掉在墙内,于是就杀死了他。
晏子立在崔氏的门外边,他的手下人说:“(您也要)为君王而死吗?”晏子说:“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手下人说:“逃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逃走?”手上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他的地位,来凌驾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他的俸禄?应当保护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也就是为他而死,为国家而逃亡,那么也就是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除非是他的私宠吗,其他人谁敢去做为他而死或随他逃亡的事情呢?而且别人立了君主又把他杀掉,我哪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开了大门,晏子进去,头枕着齐庄公尸体的大腿哭,起来,依礼数跳跃三次以表哀悼以后才出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叔孙宣伯在齐国的时候,叔孙还把叔孙宣伯的女儿嫁给齐灵公,受到宠爱,生了齐景公。十九日,崔武子拥立景公为国君而自己出任宰相,庆封做左相,和居住在国都之内的人人们在太公的宗庙结盟,说:“如果不依附崔氏、庆氏的—”晏子向天叹气说:“婴如果不依附忠君利国的人,上帝明见此心!”于是就歃血。二十三日,齐景公和大夫以及莒子结盟。
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武子杀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因而死了两人。太史还有一个弟弟又这样写,崔武子就没杀了。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样写好了的竹简前去,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这才回去。
1.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6)请自刃于庙,弗许。(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7)君民者,岂以陵民。(名词作动词:做……国君)
(8)则死之(名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9)大史书曰(名词作动词:记录)
(10)盟国人于大宫(名词作动词:结盟)
4、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②独吾君也乎哉?
③吾罪也乎哉?
④非其私昵。
⑤民之望也。
(2)变式句:
(1)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
②莒子朝于齐。
③请自刃于庙。
④近于公宫。
⑤盟国人于大宫。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①君死,安归?
②将庸何归?
(3)加助词“是”,让非代词宾语前置句。
①社稷是主。
②社稷是养。
③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
(4)宾语后置句。
①且人有君而弑之。
(3)被动句
①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灵公。
5,实词
1、臣:名作动,作臣子,当家臣。例:东郭偃臣崔武子。
2、御:为……驾车,给……驾车。动词的为动用法。例:偃御武子以吊焉。
3、吊:吊唁,慰问死者的家属。
4、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漂亮。例:(崔武子)见棠而美之。
5、如:前往,到……去。动词。例:(庄公)骤如崔氏。
6、鞭:名作动,用鞭子抽打。例:公鞭侍人贾举。
7、近:亲近,动词。例: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
8、间:
①窥伺,动词。例:(贾举)乃为崔子间公。
②机会,名词。例:(崔武子)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
③乘机,副词。例: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
9、故:名词,缘故。例:莒为且于之役故。
10、朝:动词,朝拜。例:莒子朝于齐。
11、飨:宴请。例:(庄公)飨诸北郭。
12、问:问候,慰问。例:乙亥,(庄)公问崔子。
13、室:内室,闺房。例:姜入于室。
14、止:使……停止,阻止。例:侍人贾举止从者而入。
15、逾:跨过,跳过。例:公逾墙。
16、君:名作动,拥立国君。例:且人有君而弑之。
17、舍:放,放过。例:舍之,得民。
18、立:拥立(新君)。例:崔杼立而相之。
19、相:名作动,作国相。例:崔杼立而相之。
20、盟:结盟。动词。例: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21、书:记录,记载。例:①太史书曰……②其弟又书。③闻既书矣。
22、执:拿,带着。动词。例:(南史氏)执简以往。
6.虚词:
1、其
(1)代词,第三人称。
A、作定语。例:
①其人曰:“死乎?”②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③崔杼弑其君。④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B、作小主语。例:
⑤又以其间伐晋也。
(2)作指示代词:那。例:
⑥岂为其口实?
(3)作语气副词,作反诘。例:
⑦不为崔子,其无冠乎?
2 、之
(1)结助。
A、的,定语标志。例:
①齐棠之妻,东郭偃之姊也。②以崔子之冠赐人。③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④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B、用于主谓间,取消其独立性。例:①民之望也。②叔权宣伯之在齐也。
(2)代词。
A、人称代词,作宾语。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③公逾墙,又射之……遂弑之。④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君为社稷亡,则亡之。⑤且人有君而弑之。⑥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⑦必杀之!
B、指示代词,这。例:
①莒为且于之役故。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3、而
连词:
A、表承接关系。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②公登台而请。③三踊而出。④枕尸股而哭。⑤门启而入。
B、表转折关系。例: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③且人有君而弑之。
C、表修限关系。例:
①公拊楹而歌。
D、表选择关系。例:
①若为已死而为已亡。
E、表结果,致使,导致。例:
①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F、表并列关系。例:
①吾焉得死亡,而焉得亡之?
G、表递进关系。例:
①崔杼立而相之。
4、是
结构助词,助非代词宾语前置。例:
①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②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崔杼弑其君》的课文内容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个故事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赵盾确实有点冤枉。但当时的史官书法,是以礼义违合为依据的。因此,孔子在赞扬董狐为“古之良史”时,也为赵盾叹息不已,说,越境乃免。 赵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够直笔而安然无恙,还得到千古名声。其实,要想秉笔直书,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同样是在春秋时代,齐国大臣崔杼纵容旁人杀死君主庄公,齐国史官也这样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恼羞成怒,将他杀害。而史官之弟照样续记,崔杼又杀其弟。史官的另一个弟弟不畏强暴,继续据实记录。大权在握的崔杼也终于束手无策。这就是直笔写历史的结果,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从董狐开始,《左传》、《史记》均继承了求实的史学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虚美,不隐恶”。因此,太史公才会把项羽写得那么悲壮,描写刘邦却多少有点市井流氓相,并不因他是当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讳。 董狐直笔的史学精神,不知怎么到了今天有点走样。还记得有一幅著名的绘画《开国大典》,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总是变来变去,有时候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这个反革命的头被抹掉,一会儿那个大叛徒的身影不见了。让人徒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会师”是党史的重头戏,有那么一个时期就变成了“毛林会师”。据说朱总司令有次去参观画展,老人家眼光不灵便,在《井岗会师》的画前直谦虚:我那时候没有那么年轻。哪知画上画的是林彪而不是他。工作人员也不好捅破这层纸,怎么支吾过去的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历史当然不能叫历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话。有时这样的笑话说得太过火,简直令人不敢再相信历史了。比如历史学家们根据一句“子见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说成是个色鬼。整个中国的古代史变成了一部儒法斗争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残酷的“焚书坑儒”成了狠抓阶级斗争的伟大成果。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历史学家抛头颅洒热血去捍卫史学的尊严,倒是有些大诗人放开喉咙,热情讴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干校就是好。不知后人读在段历史时,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当我们联想到这一切都发生在推崇“唯物史观”的国度里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个可能有点长,不过你仔细看看,其中有很多好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