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和羹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2.喻宰辅之职。
古代文言文翻译
华huā
①<名>花。《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又】<动>开花。《淮南子·时则》:“桃李始华”
②<形>花白。《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huá
①<形>华丽;华美。《毛遂自荐》:“歃血于华屋之下。”
②<名>精华;精美的东西。《滕王阁序》:“物华天宝。”
③<名>文才。刘勰《文心雕龙·程器》:“昔庾元规才华精英。”
④<形>豪华;浮华。《训俭示康》:“吾性不善华靡。”
⑤<名>光彩。《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下照也。”
⑥<形>显贵;显耀。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⑦<名>汉族的古称。《左传·襄公十四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
华huà
<名>华山。又叫太华山,五岳中的西岳。《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
羹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古文 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