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有哪些典故?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个诸侯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杰出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诱敌”等高明战术,在桂陵和马陵地区,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战国时期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授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效”,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即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威胁,它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国的激烈斗争。
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发生。当时,赵国为了摆脱魏国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高阳北50里)相会。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藉口保护卫国,出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强行攻打。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遂于前353年遣使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闻报后,遂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而齐将段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赵国的信任,又会给齐国自身造成麻烦,因而主张救赵。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郸,赵国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先派出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予以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后导致赵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利的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国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为齐威王欣然采纳。齐威王决定以部分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的发展,准备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
当时,魏国的扩张也引起楚国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国出兵攻赵、后方空虚的时候,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国南部的睢、涉地区进攻。而西边的秦国也不甘寂寞,先后发兵攻打魏的少梁、安邑等要地。这样,魏国实际上已处于四面作战的困难境地。幸亏它的实力十分雄厚,主将庞涓又决心破赵,不为其他战场的局势所动摇,因而一直勉力维持着邯郸方面的攻势。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不赞成田忌的这种硬碰硬硬的战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守国内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就可以一举而解邯郸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的建议,率齐军主力向魏都大梁攻击前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军得到齐军大梁挺进的消息,不得不以少数兵力继续围攻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准备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以逸待劳、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遭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其时,它所占领的赵国土地,也就得而复失了。
战国中期,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强大,所以荀子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究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原因无他,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在战略上,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往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作战指导方面,孙膑正确地分析了敌我情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既是敌人要害部位、又是防务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导,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顿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后方空虚,加上作战指导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在桂陵之战中被打得溃不成军。
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2年。这一年,在桂陵之战中遭到严重失利的魏军,又向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韩国发起了进攻。韩国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如当年那样,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邹忌依然充当了反对派,不主张出兵,而田忌则主张发兵救韩。齐威王征求孙膑的意见,孙膑便侃侃而谈地讲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赞成早救,而是主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韩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国竭力抗魏。当韩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从而“尊名”、“重利”一举两得。他的这一策略为齐威王所接受。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承诺,上下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求救。齐威王抓住魏、韩两军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
魏国眼见攻韩胜利在望,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之情自不必说,遂决定放过韩国,转兵指向齐军,目的是想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
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回齐军一决胜负。这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不可避免了。仗该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战胜貌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形误敌,诱其深入,尔后出其不意地给以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的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进行。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展了“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的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先生,可他的水平却要与孙膑相差一大截。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庞涓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他竟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的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起来。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在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阻,实在是打伏击战的绝好处。孙膑就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在提前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庞涓的骑兵,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的预先设伏区域。庞涓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因为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四散溃逃。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马陵之战以魏军的惨败而告终结。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时机得当,将帅之间密切合作,正确预测战场和作战时间外,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乃是关键性的因素。所谓的“减灶”是这场战争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实际上就是孙子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诡道”原则的实战体现。
桂陵、马陵之战对齐国和魏国产生了完全不同影响。这两场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的军事实力,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最终丧失了在中原的霸权;而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力量迅速地发展壮大,成为当时东方数一数二的强大诸侯国。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各自讲的是什么?
城濮之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记载此战为先轸所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
城濮之战主要人物是晋文公,对方是楚国,楚国大败,成语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主角都是孙膑,桂陵之战流传的成语是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中魏国的庞涓战败自杀,两场战役都是孙膑所在的齐国大胜,魏国失去了中原强国的地位。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主要人物有赵国的廉颇,后来是赵括,结果赵国大败,40多万人被坑杀,成语是纸上谈兵
与桂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有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批亢捣虚、
马陵之战:以逸待劳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1、围魏救赵
【读音】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原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特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亦即用包抄敌人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2、批亢捣虚
【读音】pī gāng dǎo xū,
【释义】批:用手击;亢(gāng):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成语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博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3、以逸待劳
【读音】yǐ yì dài láo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4、纸上谈兵
【读音】zhǐ shang tán bīng ,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用兵打仗策略。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