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体仁,字元善文言文翻译
宋史詹体仁传
【原文】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父綎,与胡宏、刘子翚游,调赣州信丰尉。金人渝盟,綎见张浚论灭金秘计,浚辟为属。体仁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体仁获盗功状当赏,体仁曰:“以是受赏,非其愿也。”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宰相梁克家,泉人也,荐于朝。入为太学录,升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迁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升司农少卿。奏蠲诸郡赋输积欠百余万。有逃卒千人入大冶,因铁铸钱,剽掠为变。体仁语戎帅:“此去京师千余里,若比上请得报,贼势张矣。宜速加诛讨。”帅用其言,群党悉散。
除太常少卿,陛对,首陈父子至恩之说,谓:“《易》于《家人》之后次之以《睽》,《睽》之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夫疑极而惑,凡所见者皆以为寇,而不知实其亲也。孔子释之曰:‘遇雨则吉,群疑亡也’。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也,湮郁烦愤,若不可以终日;及其醒然而悟,泮然而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伏惟陛下神心昭融,圣度恢豁,凡厥疑情,一朝涣然若揭日月而开云雾,。丕叙彝伦,以承两宫之欢,以塞兆民之望”。时上以积疑成疾,久不过重华宫,故体仁引《易》睽弧之义,以开广圣意。
孝宗崩,体仁率同列抗疏,请驾诣重华宫亲临祥祭,辞意恳切。时赵汝愚将定大策,外庭无预谋者,密令体仁及左司郎官徐谊达意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为援立计。宁宗登极,天下晏然,体仁与诸贤密赞汝愚之力也。
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孝宗将复土,体仁言:“永阜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
始,体仁使浙右,时苏师旦以胥吏执役,后倚侂胄躐跻大官,至是遣介通殷勤。体仁曰:“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日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
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捄而后以闻。
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
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世服其确论云。
论曰:彭龟年、黄裳、罗点以青宫师保之旧,尽言无隐。黄度、林大中亦能守正不阿,进退裕如。此数臣者,皆能推明所学,务引君以当道,可谓粹然君子矣。陈骙论事颇切时病,詹体仁深于理学,皆有足称者。然骙尝诋讥吕祖谦,至视赵汝愚、刘光祖为仇,而体仁乃能以朱熹、真德秀为师友,即其所好恶,而二人之邪正,于是可知焉。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参考译文】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其父詹忄造,与胡宏、刘子翚交游甚多,被调任赣州信丰县尉。金人背弃盟约后,詹忄造拜见张浚陈述了灭金之计,张浚召他为属下。詹体仁在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被调任饶州浮梁县尉。郡府呈上詹体仁捕捉盗寇的立功状建议加以赏赐,詹体仁说:“因此而受赏,不是我的本意。”婉言谢绝了赏赐。詹体仁任泉州晋江县丞。宰相梁克家是泉州人,他向朝廷推荐詹体仁。詹体仁进入朝中为太学录,被升为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调任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后,詹体仁任提举浙西常平官,拜为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任司农少卿。詹体仁奏请蠲除各郡积欠的应交纳的赋税一百余万。有逃跑的士兵一千人进入大冶境,他们用铁铸钱,剽掠财物,骚扰百姓。詹体仁告诫驻地军队统帅“:这里离京师一千多里,如果等到向上面请示得到回音,敌人的势力已十分嚣张了。应立即加以讨伐。”统帅按照他的意见行事,乱党全部散去。
詹体仁拜为太常少卿,他晋见光宗对话时,首先就陈述父子之间恩情至为深厚的道理,说:“《易经》在《家人卦》之后就是《睽卦》,《睽卦》的上九爻辞说:‘见到满身是泥的猪,观到装满着鬼的一辆车子,先张开弓,又放下弓,因为不是敌人,却是亲家迎婚。前行,遇雨则吉祥。’当人极度怀疑而至迷惑时,凡有所见都以为是敌人,却不知道其实是他们的亲人啊。孔子解释道:‘遇雨则吉祥,是因为种种疑惑都没有了。’大体说来,人伦天理,会有隔阂却不会中断消失,当其正处在隔阂不通之时,人们就会心情不畅,郁闷烦乱,似乎难以终日,等到突然清醒明白,烦郁一下子消融释放,如遇霖雨,这是何等欢悦舒畅啊!窃以为陛下神人之心光明融和,圣者之度恢宏豁达,所有怀疑之事,一朝涣然而解而有如拨开的雾,见及日月,好好地畅述天伦之情,以承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欢心,以满足亿万人民的期望。”当时皇上因为心中疑虑成疾,很久没有到重华宫去看望孝宗,所以詹体仁引用《易》人与人相互离别孤独的经义,来开导宽解皇上的心。
孝宗驾崩,詹体仁率领同僚上疏坚决反对光宗做出的决定,请皇上到重华宫亲自主持祭礼,其言辞十分恳切。当时赵汝愚将要制定大策,外庭无人参加商议,赵汝愚密令詹体仁及左司郎官徐谊把意见传达给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听政定下决策。宁宗登位后,天下安定,詹体仁与各位贤者私下称赞赵汝愚做出了大贡献。
当时讨论大行皇帝谥号,詹体仁说:“寿皇圣帝事奉德寿皇二十多年,奉献了天下所能有的最好的奉养,居丧三年间,不穿常服,汉唐以来从未有过,应赠谥号‘孝’。”最终采用了詹体仁的意见。孝宗将要被入殓,詹体仁说:“永阜陵地势低下,不能使神灵得以妥善安置。”詹体仁与宰相意见不同,被任命为太府卿。不久为直龙图阁、福州知州,言官竟由于他以前议论过山陵之事而罢免了他。詹体仁退任后居住在较川,每天以经史自娱,人们没有能窥视到他的内心的。
起初,詹体仁出使浙右,当时苏师旦以胥吏身份主管役事,后倚仗韩侂胄的势力跻身为大官,到这时他派人来献殷勤。詹体仁说:“小人得到天子的器重,其灾祸来到没有几日了,不要玷污了我。”不久,苏师旦果然失败。
詹体仁恢复直龙图阁、静江府知府之职,搁置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免杂赋八千。詹体仁被任守鄂州,拜为司农卿,又任总湖广饷事之职。当时年成不好百姓难以吃饱,詹体仁不等请示,自做主张发放仓中粮食以赈济百姓,事情过后才报告皇上得知。
韩侂胄建议扩大疆域,一时间大家争相谈论军事以谋求进升。詹体仁上书给朝廷,说军队不可以轻举妄动,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皇甫斌自以为是将家之子,好谈兵,詹体仁与属下谈论时说他必定失败,结果果然如此。开禧二年(1206),詹体仁死去,终年六十四岁。
詹体仁特别聪明勤勉,有超人之品行,又博览群书。少年时跟随朱熹学习,以心存良知、慎于独处时之所为为根本。写文章明白畅达,穷究各种道理。周必大当政时,詹体仁曾上疏推荐了三十多个人,都是当时世上的知名士人。郡人刘德秀早年跟随他游历,曾问以居位治民之法,詹体仁说:“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世人信服他的言论正确。
参考:http://www.fox2020.cn/ebook/bh24s/20宋史/mydoc311.htm
《宋史,林大中》的"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是什么意思
意思为:有产业就有税收,对于税绢收取折帛税
原文: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
译文:有产业就有税收,对于税绢收取折帛税,还有得可说,假如是和买又折帛就是对人民的双重祸害。
林大中(1131-1208),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溪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不听,纳告敕投劾而归。已而主太常寺簿。
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大中谓:「国之大事在祀,沿袭不正,非所以严典礼,妥神明。」上疏言:「臣昨簿正奉常,实陪庙祀,见其祝于神者,或舛于文;称于神者,或讹其字;所宜厚者,或简不虔;所宜先者,或废不用;更制器服,或岁月太疏;夙兴行事,或时刻太早:是皆礼意所未顺,人情所未安也。」一日,御札示大中,谓言事觉察,宜遵旧例。大中曰:「台臣不当逾分守,固如圣训,然必抗直敢言,乃为称职。」
迁殿中侍御史。奏言:「进退人才,当观其趣向之大体,不当责其行事之小节。趣向果正,虽小节可责,不失为君子;趣向不正,虽小节可喜,不失为小人。」又论:「今日之事,莫大于仇耻未复。此事未就,则此念不可忘。此念存于心,于以来天下之才,作天下之气,倡天下之义。此义既明,则事之条目可得而言,治功可得而成矣。」陈贾以静江守臣入奏,大中极论其「庸回亡识,尝表裹王淮,创为道学之目,阴废正人。傥许入奏,必再留中,善类闻之,纷然引去,非所以靖国。」命遂寝。
绍熙二年春,雷电交作,有旨访时政阙失。大中以事多中出,乃上疏曰:「仲春雷电,大雪继作,以类求之,则阴胜阳之明验也。盖男为阳,而女为阴,君子为阳,而小人为阴。当辨邪正,毋使小人得以间君子。当思正始之道,毋使女谒之得行。」
司谏邓驲以言事移将作监,大中言:「台谏以论事不合而迁,臣恐天下以陛下为不能容。」守侍御史兼侍讲。知潭州赵善俊得旨奏事,大中上疏劾善俊,而言宗室汝愚之贤当召。上用其言,召汝愚而出善俊与郡。
时江、淮、荆、襄为国巨屏,而权任颇轻。大中言:「宜选行实材略之人,付以江、淮、荆、襄经理之任。旧制河北、陕西分为四路,以文臣为大帅,武臣副之。中兴初,沿江置制置使。自秦桧罢三大将兵权,专归武臣,而江东、荆、襄帅臣不复领制置之职。宜仍旧制置,而以诸将为副,久其任,重其权,则边防立而国势张矣。」
江、浙四路民苦折帛和买重输,大中曰:「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盖自咸平马元方建言于春预支本钱济其乏绝,至夏秋使之输纳,则是先支钱而后输绢。其后则钱盐分给,又其后则直取于民,今又令纳折帛钱,以两缣折一缣之直,大失立法初意。」朝廷以其言为减所输者三岁。
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欲易置他部,大中曰:「是尝为刑部,固以深刻称。」章三上不报。又论大理少卿宋之瑞,章四上,又不报。大中以言不行,求去,改吏部侍郎,辞不拜,乃除大中直宝谟阁,而大同、之瑞俱与郡。
初,占星者谓朱熹曰:「某星示变,正人当之,其在林和叔耶?」至是,熹贻书朝士曰:「闻林和叔入台,无一事不中的,去国一节,风义凛然,当于古人中求之。」给事中尤袤、中书舍人楼钥上疏云:「大中言官,当与被论者有别。」寻命知宁国府,又移赣州。宁宗即位,召还,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寻兼侍讲。知阁门事韩侂胄来谒,大中救之,无他语,阴请内交,大中笑而却之,侂胄怨由此始。
会吏部侍郎彭龟年抗论侂胄,侂胄转一官与内祠,龟年除焕章阁待制与郡。大中同中书舍人楼钥缴奏曰:「陛下眷礼僚旧,一旦龙飞,延问无虚日。不三数月间,或死或斥,赖龟年一人尚留,今又去之,四方谓其以尽言得罪,恐伤政体。且一去一留,恩意不侔。去者日远,不复侍左右。留者内祠,则召见无时。请留龟年经筵,而命侂胄以外任,则事体适平,人无可言者。」有旨:「龟年已为优异,侂胄本无过尤,可并书行。」大中复同奏:「龟年除职与郡以为优异,则侂胄之转承宣使非优异乎?若谓侂胄本无过尤,则龟年论事实出于爱君之忱,岂得为过?龟年既以决去,侂胄难于独留,宜畀外任或外祠,以慰公议。」不听。
太府寺丞吕祖俭以上书攻侂胄,谪置韶州,大中捄之。汪义端顷为御史,以论赵汝愚去,至是侂胄引为右史,大中驳之。改吏部侍郎,不拜,以焕章阁待制知庆元府。城南民田,潮溢不可种,大中捐公帑治石筑之,民不知役而蒙其利。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丐祠,得请。给事中许及之缴驳,遂削职。后提举冲佑观。乞休致,复元职。监宗御史林采论列,再落职,寻复之。
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作园龟潭之上,客至,撷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以挂口。客或劝大中通侂胄书,大中曰:「吾为夕郎时,一言承意,岂闲居至今日耶?」客曰:「纵不求福,盍亦免祸。」大中曰:「福不可求而得,祸可惧而免耶?」侂胄既召兵畔,大中谓:「今日欲安民,非息兵不可;欲息兵,非去侂胄不可。」
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言:「吕祖俭以言侂胄得罪,死于瘴乡,虽赠官畀职,而公议未厌。彭龟年面奏侂胄过尤,朱熹论侂胄窃弄威柄,皆为中伤,降官镌职,卒以老死,宜优加旌表。其他因讥切侂胄以得罪者,望量其轻重而旌别之,以伸被罪者之冤。」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嘉定改元,兼太子宾客。尝议讲和事,上曰:「朕不惮屈己为民,讲和之后,亦欲与卿等革侂胄弊政作家活耳。」大中顿首曰:「陛下言及此,宗社生灵之福也。」每语所亲云:「吾年垂八十,岂堪劳勚,徒以和议未成,思体承圣训,以革弊幸为经久之计。傥初志略遂,即乞身而归矣。」是年六月卒,年七十有八,赠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谥正惠。
大中清修寡欲,退然如不胜衣,及其遇事而发,凛乎不可犯。自少力学,趣向不凡。所著有奏议、外制、文集三十卷。
詹体仁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詹体仁传
【原文】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父綎,与胡宏、刘子翚游,调赣州信丰尉。金人渝盟,綎见张浚论灭金秘计,浚辟为属。体仁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体仁获盗功状当赏,体仁曰:“以是受赏,非其愿也。”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宰相梁克家,泉人也,荐于朝。入为太学录,升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迁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升司农少卿。奏蠲诸郡赋输积欠百余万。有逃卒千人入大冶,因铁铸钱,剽掠为变。体仁语戎帅:“此去京师千余里,若比上请得报,贼势张矣。宜速加诛讨。”帅用其言,群党悉散。
除太常少卿,陛对,首陈父子至恩之说,谓:“《易》于《家人》之后次之以《睽》,《睽》之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夫疑极而惑,凡所见者皆以为寇,而不知实其亲也。孔子释之曰:‘遇雨则吉,群疑亡也’。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也,湮郁烦愤,若不可以终日;及其醒然而悟,泮然而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伏惟陛下神心昭融,圣度恢豁,凡厥疑情,一朝涣然若揭日月而开云雾,。丕叙彝伦,以承两宫之欢,以塞兆民之望”。时上以积疑成疾,久不过重华宫,故体仁引《易》睽弧之义,以开广圣意。
孝宗崩,体仁率同列抗疏,请驾诣重华宫亲临祥祭,辞意恳切。时赵汝愚将定大策,外庭无预谋者,密令体仁及左司郎官徐谊达意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为援立计。宁宗登极,天下晏然,体仁与诸贤密赞汝愚之力也。
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孝宗将复土,体仁言:“永阜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
始,体仁使浙右,时苏师旦以胥吏执役,后倚侂胄躐跻大官,至是遣介通殷勤。体仁曰:“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日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
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捄而后以闻。
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
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世服其确论云。
论曰:彭龟年、黄裳、罗点以青宫师保之旧,尽言无隐。黄度、林大中亦能守正不阿,进退裕如。此数臣者,皆能推明所学,务引君以当道,可谓粹然君子矣。陈骙论事颇切时病,詹体仁深于理学,皆有足称者。然骙尝诋讥吕祖谦,至视赵汝愚、刘光祖为仇,而体仁乃能以朱熹、真德秀为师友,即其所好恶,而二人之邪正,于是可知焉。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参考译文】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其父詹忄造,与胡宏、刘子翚交游甚多,被调任赣州信丰县尉。金人背弃盟约后,詹忄造拜见张浚陈述了灭金之计,张浚召他为属下。詹体仁在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被调任饶州浮梁县尉。郡府呈上詹体仁捕捉盗寇的立功状建议加以赏赐,詹体仁说:“因此而受赏,不是我的本意。”婉言谢绝了赏赐。詹体仁任泉州晋江县丞。宰相梁克家是泉州人,他向朝廷推荐詹体仁。詹体仁进入朝中为太学录,被升为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调任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后,詹体仁任提举浙西常平官,拜为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任司农少卿。詹体仁奏请蠲除各郡积欠的应交纳的赋税一百余万。有逃跑的士兵一千人进入大冶境,他们用铁铸钱,剽掠财物,骚扰百姓。詹体仁告诫驻地军队统帅“:这里离京师一千多里,如果等到向上面请示得到回音,敌人的势力已十分嚣张了。应立即加以讨伐。”统帅按照他的意见行事,乱党全部散去。
詹体仁拜为太常少卿,他晋见光宗对话时,首先就陈述父子之间恩情至为深厚的道理,说:“《易经》在《家人卦》之后就是《睽卦》,《睽卦》的上九爻辞说:‘见到满身是泥的猪,观到装满着鬼的一辆车子,先张开弓,又放下弓,因为不是敌人,却是亲家迎婚。前行,遇雨则吉祥。’当人极度怀疑而至迷惑时,凡有所见都以为是敌人,却不知道其实是他们的亲人啊。孔子解释道:‘遇雨则吉祥,是因为种种疑惑都没有了。’大体说来,人伦天理,会有隔阂却不会中断消失,当其正处在隔阂不通之时,人们就会心情不畅,郁闷烦乱,似乎难以终日,等到突然清醒明白,烦郁一下子消融释放,如遇霖雨,这是何等欢悦舒畅啊!窃以为陛下神人之心光明融和,圣者之度恢宏豁达,所有怀疑之事,一朝涣然而解而有如拨开的雾,见及日月,好好地畅述天伦之情,以承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欢心,以满足亿万人民的期望。”当时皇上因为心中疑虑成疾,很久没有到重华宫去看望孝宗,所以詹体仁引用《易》人与人相互离别孤独的经义,来开导宽解皇上的心。
孝宗驾崩,詹体仁率领同僚上疏坚决反对光宗做出的决定,请皇上到重华宫亲自主持祭礼,其言辞十分恳切。当时赵汝愚将要制定大策,外庭无人参加商议,赵汝愚密令詹体仁及左司郎官徐谊把意见传达给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听政定下决策。宁宗登位后,天下安定,詹体仁与各位贤者私下称赞赵汝愚做出了大贡献。
当时讨论大行皇帝谥号,詹体仁说:“寿皇圣帝事奉德寿皇二十多年,奉献了天下所能有的最好的奉养,居丧三年间,不穿常服,汉唐以来从未有过,应赠谥号‘孝’。”最终采用了詹体仁的意见。孝宗将要被入殓,詹体仁说:“永阜陵地势低下,不能使神灵得以妥善安置。”詹体仁与宰相意见不同,被任命为太府卿。不久为直龙图阁、福州知州,言官竟由于他以前议论过山陵之事而罢免了他。詹体仁退任后居住在较川,每天以经史自娱,人们没有能窥视到他的内心的。
起初,詹体仁出使浙右,当时苏师旦以胥吏身份主管役事,后倚仗韩侂胄的势力跻身为大官,到这时他派人来献殷勤。詹体仁说:“小人得到天子的器重,其灾祸来到没有几日了,不要玷污了我。”不久,苏师旦果然失败。
詹体仁恢复直龙图阁、静江府知府之职,搁置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免杂赋八千。詹体仁被任守鄂州,拜为司农卿,又任总湖广饷事之职。当时年成不好百姓难以吃饱,詹体仁不等请示,自做主张发放仓中粮食以赈济百姓,事情过后才报告皇上得知。
韩侂胄建议扩大疆域,一时间大家争相谈论军事以谋求进升。詹体仁上书给朝廷,说军队不可以轻举妄动,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皇甫斌自以为是将家之子,好谈兵,詹体仁与属下谈论时说他必定失败,结果果然如此。开禧二年(1206),詹体仁死去,终年六十四岁。
詹体仁特别聪明勤勉,有超人之品行,又博览群书。少年时跟随朱熹学习,以心存良知、慎于独处时之所为为根本。写文章明白畅达,穷究各种道理。周必大当政时,詹体仁曾上疏推荐了三十多个人,都是当时世上的知名士人。郡人刘德秀早年跟随他游历,曾问以居位治民之法,詹体仁说:“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世人信服他的言论正确。
参考:
宋史/mydoc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