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器用文言文翻译
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翻译:
嘴上能讲,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很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是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尊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
作业帮用户 2020-09-10
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翻译:
嘴上能讲,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很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是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尊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
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翻译:
嘴上能讲,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很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是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尊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
求《管子》中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翻译
翻译: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一、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二、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三、出处
管仲著《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管子·治国》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散文。管子一书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 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 ,《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
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二、作品赏析
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方面讲“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富国常治,乱国常贫(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进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的道理。
三、作者介绍
管仲(前719一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
管仲的著作今称《管子》,内容涵盖各种学术,是后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等多家学术思想的源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诗文翻译】
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家的产业就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图示导读】
这篇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讲“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进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的道理。
参考资料:http://219.226.9.43/Resource/XX/XXYW/YWBL/XXSJDGWBS/s001a059zw_0005.htm
文言文翻译鲁公治园答案
1、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翻译——鲁公修建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
2、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
(翻译——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
3、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
(翻译: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
4、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翻译——有人说:如果你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
5、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翻译——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
6、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翻译——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扩展资料
《鲁公治园》告诉人们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半途而废、没有决心是做不成一件事的,与“愚公移山”形成鲜明对比。
优柔寡断让许多人面临不幸,它会使人对一些事情失望,然后把惩罚强加在自己身上。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忌讳的就是优柔寡断,反复无常。
因为,机会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只有那么一瞬间。所以面对机遇时,要做出果断的取舍。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考验决断的能力。能够当机立断,就在竞争中占据了先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②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③。(《新百喻经》)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 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公善之( ) (2)下房不足( )
【小题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小题3】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2分)
【小题4】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 。(3分)
答案解析
【小题1】(1)以……为善(认为……很好/对) (2)足够,充足
【小题2】C
【小题3】犹豫不决
【小题4】看问题片面(或者: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全面;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①“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认为……好。②“足”一词多义,足够,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时,要注意把“筑”(开辟)、“径”(小路)、“何”(什么)、 “忧”(担心)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鲁公想挖个池子,父亲说挖出来的土没地方放,有人说可以堆成山,妻子说担心孩子被绊倒,有人说,可以开个小路,用栅栏围起来,家里人又说,这样的话又得专门找人来看管园子,家里的房舍不够住。鲁公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修园子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4】试题分析:鲁公之父阻止治园的理由是土没地方搁置,妻阻止治园的理由是担心小孩子被绊倒、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是有了园子,就得雇佣仆人,房舍不够住,他们看问题都是片面的,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忽略了另一个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参考译文】
鲁公想整修园子,想开凿一个水池。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可以放(挖出来的)土。”于是鲁公就放弃了开凿水池的想法。后来有人说:“(开凿水池挖出来的)土可以堆起来垒成山。”鲁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想要(按那人说的)做。他的妻子说:“你不怕你的小孩子们跌倒吗?”鲁公又废弃了这个想法。后来又有人说:“(如果)修建一条小路通行,设置围栏来保护住(水池),那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要(开凿水池)。家人中有一个人阻止他说:“园子建成了一定要增加家仆使女,仆人的房子就会不够了,这很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建园凿池的事情也又一次废弃了。
注:自译。
<<治国>>的文言文翻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则民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限制,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译文】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译文】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安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徒建成“都”,第三次迁徒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所谓兴利,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所杀戮,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人君不发展农业则粮食必少,粮少则人民贫困,贫困则轻视家园,轻家则容易外逃,人民轻易外逃则君令不能做到“必行”,君令不能行则禁律也不能做到“必止”,禁律不能必止则战争不能做到必胜,防守也不能做到必固了。法令不能必行。禁律不能必止,出战不能必胜,防守不能必固,这叫作寄生的君主。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缺少粮食的危害。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不知是否对你有用,你的治国版本很多啊。。汗
文言文翻译
人生于世,在于没有贪念没有嗔念没有痴怨?要了解事物的起始本末,生活于天地之间,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个道理贯穿于大学之中: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有所收获就必定有一些东西失去,用自己失去的换取得到的东西,如何才能分辨收获的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东西呢?
但凡是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欲望得到了,德行也就失去了。因为德行失去而怨念,因为怨念而忘记恩情,恩怨之事纠缠于身,使其本身产生困扰,也就不能放任自身。有人期望有高尚的风骨气质,有人安于天命,这是为什么呢?选择其中之一或者把两者合二为一,那是圣人才有的行为。知道结束才明白开始,才能得到才是结果,这和“明明德”还有“亲民”的道理是一样的。通晓洞达这个道理才能得到天下,以书中的知识治理天下又如何!
我端正自己的心思,诚心诚意,专于修养气度,这样能治理家国天下吗?不能,最初的格物致知是为了委以今天的重任,只有自己达到了那个要求才有资格向别人提出要求,只有自己没有的坏处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没有那样的坏处。我一定会让自己有广博的见识,有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以高尚道德承担重任,这才是真君子所为。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文言文翻译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的翻译是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古文《居安思危》 ,原文如下: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转,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译文: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护理调养。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扩展资料:
一、相关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二、成语相关辨析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
【反义词】 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麻痹大意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形】 居,不能写作“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安思危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的文言文翻译是: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
1、这句话的全文是出自古文《上谓侍臣曰治国如病》,全文是: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tǎng)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2、这篇文章的翻译是:
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3、李世民,陇西成纪人,于公元598年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
,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
感到喜悦。”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的文言文翻译是: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
1、这句话的全文是出自古文《上谓侍臣曰治国如病》,全文是: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tǎng)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2、这篇文章的翻译是:
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3、李世民,陇西成纪人,于公元598年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