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龙湫加点字翻译
精锐教育提醒你:
【原文】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译文】
十余天后,(我)到了雁荡山的大龙湫
还没有到大龙湫,在三里以外的地方,好像有一幅白绢从天上飘落下来,却没有什么响声。直至到了它的面前仔细观看,就发现20丈以上是瀑布,20丈以下就不是瀑布了,全都变成了烟,变成了雾,变成了轻软的生丝,变成了白玉的尘埃,变成了珍珠的粉末,变成了琉璃丝,变成了杨树的白色花絮。已经坠落下来了,又好像在向上回升;已经稀疏松散了,又好像密密地交织在一起。风吹过来摇动它,就随风飘扬散落,好像没有着落;太阳光照着它,各种颜色都映射出来,光艳美丽。有的人远远地站着观看,他的头发却全部沾湿了;有的人近近地观赏,可他的衣裳一点儿也没有沾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瀑布的落点太高,山崖的腹地中间凹陷进去,完全没有什么依靠,瀑布也不得不随着吹来的风兴起各种奇异的变化;又由于它落下来很少有什么接触撞击的地方,不能为它助长威势、激扬声响:这些和石梁瀑布比较,一点儿也不相像。大概石梁瀑布威武,大龙湫瀑布文雅;石梁瀑布喧闹,大龙湫瀑布幽静;石梁瀑布湍急,大龙湫瀑布徐缓;石梁瀑布冲撞激荡,一往无前,大龙湫瀑布好像去了却又回来,盘旋悠荡;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原因。
起初观赏石梁瀑布的时候,认为瀑布的样子、情况只不过是这样罢了,大龙湫可以不去;等到我来到了这里以后,才知道耳朵、眼睛没有听到、看到的景物,是不可以凭主观想象来推测的。
《马蹄》文言文翻译
战国·庄子《马蹄》白话释义: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
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
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
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是这样。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这就是人类共有的德行和本能。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儿偏私,这就叫做任其自然。所以上古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人们的行动总是那么持重自然,人们的目光又是那么专一而无所顾盼。
正是在这个年代里,山野里没有路径和隧道,水面上没有船只和桥梁,各种物类共同生活,人类的居所相通相连而没有什么乡、县差别,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遂心地生长。
因此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鸟鹊的巢窠可以攀登上去探望。在那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年代,人类跟禽兽同样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
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人类的本能和天性也就不会丧失;人人都愚昧而无私欲,这就叫做“素”和“朴”。能够像生绢和原木那样保持其自然的本色,人类的本能和天性就会完整地留传下来。
等到世上出了圣人,勉为其难地去倡导所谓仁,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义,于是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
放纵无度地追求逸乐的曲章,繁杂琐碎地制定礼仪和法度,于是天下开始分离了。所以说,原木没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一块白玉没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类原始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
人类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被错乱,谁能够调出文彩!五声不被搭配,谁能够应和六律!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再说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颈交颈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
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加在它身上,把配着月牙形佩饰的辔头戴在它头上,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
上古赫胥氏的时代,黎民百姓居处不知道做些什么,走动也知道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这样了。
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百姓的形象,标榜不可企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人们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去竞逐私利,而不能终止。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 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 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 ,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爱之弥深,责之愈切,庄子越是批判,越说明他并不曾放弃世界。在他的内心深处,还为这个自然本性已被破坏与异化的社会构建了一个理想国,亦即他在《马蹄》、《胠箧》、《天地》、《盗跖》等篇中多次提及的“至德之世”。
在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差别,不但人和人之间亲善友好,人和动物也是和睦相处。野兽们可以任由人们牵引着四处闲逛,鸟巢里的小鸟也不惧怕人们爬上树来窥探。
“彼民有常性”,此处的“常性”正是《骈拇》中的“常然”,即“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常然状态下的人们不懂得要聚敛财物、贪求声名,也不懂得使用技巧来驯养动物。
百姓无知而无欲,宛如生活在安详美好宁静自适的远古社会。庄子追求的并非一个理性机制绝对完备、物质生活充裕富足的世界,相反,蒙昧混沌、真性不失才是他所向往的境地。
内篇《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说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感谢中央之帝混沌的厚待,在他身上“日凿一窍”,因为人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人人皆知色声香味触法,独独混沌无知亦无觉。却不料,一番好意换来的是七窍成而混沌死。
没有七窍本是混沌的真性,人为地造出七窍,正如伯乐驯马或圣人以仁义规箴天下一样,都是损害自然本真的行为,其结果可想而知。庄子生活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乱世之中,眼见着人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统治者假仁义之名以妄为,怎能不生沉痛悲慨之心?
当他在现实里找不到出路时,免不了回过头去怀想那曾经和谐友善而又恬静的原始世界。这种真诚的憧憬曾一再地被误解为软弱的逃避与空想,甚至是可怕的倒退。
但我们必须承认,庄子以“自然”为唯一原则,超越世俗道德约束,甚至超越人类中心观念的思想,的确不可能赢得世间蝇营之士的赞同。
大部分人已经如同那些伯乐鞭下的马,早早地驯服于“文明”的规则之下,他们正忙着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或为自己的落败懊丧不已,又怎会有“空闲”静下心来追寻失去的纯真?曾经充满野性的生命。
如今只会匍匐于现实的槽厩,低头啜饮物质世界的糟粕,自由的欢跃不知何时已被放逐于记忆的荒原,任由它们远去飘散,渐渐被遗忘与淡泊。
当自我的欲念膨胀到不可收拾,当人类举着科学文明的大纛妄图征服与掌控整个星球乃至于星球外的未知天地时。
还有几颗纯净的心灵敢于只身踏上梦想的荆棘路,还有几个人敢脱离了熙熙攘攘的主流,像庄子那样平静地坚守生命的本源?前方是急湍暴流,奔腾回荡着愈益激烈的倾轧与争斗;后方是回不去的惠风和畅,静穆醇和的美好只有在圣哲与诗人的书中尚有一丝遗响。
一、译文: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
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
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是这样。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这就是人类共有的德行和本能。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儿偏私,这就叫做任其自然。所以上古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人们的行动总是那么持重自然,人们的目光又是那么专一而无所顾盼。正是在这个年代里,山野里没有路径和隧道,水面上没有船只和桥梁,各种物类共同生活,人类的居所相通相连而没有什么乡、县差别,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遂心地生长。
因此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鸟鹊的巢窠可以攀登上去探望。在那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年代,人类跟禽兽同样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人类的本能和天性也就不会丧失;人人都愚昧而无私欲,这就叫做“素”和“朴”。能够像生绢和原木那样保持其自然的本色,人类的本能和天性就会完整地留传下来。
等到世上出了圣人,勉为其难地去倡导所谓仁,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义,于是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放纵无度地追求逸乐的曲章,繁杂琐碎地制定礼仪和法度,于是天下开始分离了。所以说,原木没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一块白玉没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类原始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
人类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被错乱,谁能够调出文彩!五声不被搭配,谁能够应和六律!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再说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颈交颈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后来把车衡和颈轭加在它身上,把配着月牙形佩饰的辔头戴在它头上,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
上古赫胥氏的时代,黎民百姓居处不知道做些什么,走动也知道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圣人出现,矫造礼乐来匡正天下百姓的形象,标榜不可企及的仁义来慰藉天下百姓的心,于是人们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去竞逐私利,而不能终止。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二、原文:战国 庄子《庄子·外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 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 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 ,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扩展资料
一、启示
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 在庄子的眼里,当世社会的纷争动乱都源于所谓圣人的“治”,因而他主张摒弃仁义和礼乐,取消一切束缚和羁绊,让社会和事物都回到它的自然和本性上去。文章对于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蒙蔽性揭露是深刻的。
二、表达思想
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三、作品简介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四、作者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2-20]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马蹄》译文: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
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
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马蹄》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扩展资料:
《马蹄》出自庄子《外篇》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标题:马蹄作者或出处:《庄子》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 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 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 哉?然且世世称之日:“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洽埴、木。”此亦治天下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歧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 牺*(牛尊zun)?白玉不毁孰为硅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摩,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止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至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悬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译文或注释: 马,它的蹄可以踩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青草喝清水,翘起脚就蹦跳,这是马的天性。虽然有高 台、宫室,对马是毫无用处的。到了有个伯乐出世,他说:“我善于调理马。”他给马用烧红的铁烫毛,又给马剪毛,削蹄,打烙印,又给马套上马笼头,扎上马缰 绳,把它们关进马棚。这样,马就被他治死了十分之二三了。他又不让马吃饱,不给马喝水,又叫马这样奔,那样跑,在马身上这儿整整,那儿理理,前面安上了马 嚼子、装饰品这一套麻烦花样,后面又加上皮鞭子辟辟啪啪的威吓,这几下子千来,马就给他治死了一半多了。陶器工说:“我善于调理粘土,做成的陶器,圆的象 圆规画过,方的象曲尺量过。”木工说:“我善于调理木材,做成的木器,弯曲的象圆规画过,笔直的象墨线划过。”那粘土、木材的天性,难道是要去符合什么圆 规、曲尺和墨线吗?但是世世代代,人们都赞扬说:“伯乐善于调理马,陶器工善于调理粘土,木工善于调理木材。”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我认为真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是这样。百姓有他们的天性:他们织了布做衣服穿,种了地得粮食吃,这是 普遍的法则;他们说一是一,毫不偏心,这叫做顺乎自然。所以在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们走起路来舒舒坦坦,看起东西来专心一意。在那个时代,山里没有道 路,河上没有船舶桥梁;万物一群一群生长着,不划分什么地区;飞禽走兽成群结队,各种草木随意生长。所以可以把飞禽走兽拴住了一起玩乐,可以爬上树干去张 望鸟类的窝。 在那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类和禽兽一起生活,和万物混合在一块,哪知道什么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知无识,所以人的天然德性就永远不变;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欲无求,这就叫做本性素朴。本性素朴就现出了人的天然德性了。 到那些圣人一出来,他们冥思苦想去造出个仁,呕心沥血去造出个义,天下人就开始生出疑忌了。他们又千奇 百怪造出了乐,烦杂琐碎去造出了礼,天下人就开始有差别分等级了。你看,不弄坏天然好木材,怎么会出来个牛头杯?不毁伤美白玉,怎么会出来珪和璋?不废去 天然的道德,哪需要什么仁义?不离开人的天性,哪需要什么礼乐?五种色彩不乱,谁要那瑰丽的文采?五种声调分明,谁要去对上那钟鼓管弦?把好好的木材毁坏 了做成器具,这是工匠犯下的罪行;把天生的道德毁坏了去讲仁义,这是圣人犯下的罪行。 那马,生活在原野上,吃青草,喝清水,它们高兴起来交头接耳互相擦摩;它们生气了就背对背互相撞踢。马 所懂得的就全在此了。人们在它项背上加横木条,额上齐齐挂上月形的饰品,马就懂得了去咬车销、脱车轭、顶车幔,要挣扎着吐马嚼子,脱马笼头了。所以使得马 懂得要好诈手段,这是伯乐的过失啊。 在上古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里不知道有什么事可干的,走出去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嘴里嚼着食物玩乐,肚子 吃得涨涨的到处闲逛:人们所懂得的就是这些了。等到圣人出世,弄出了虚假的礼、乐要纠正天下人的形态;高高悬起了仁义要去收收天下人的心思。这一来,人们 就千方百计去追求知识,大家都追逐私利,一发不可收拾了。这全是圣人的过失啊。译文或注释: 马,它的蹄可以踩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青草喝清水,翘起脚就蹦跳,这是马的天性。虽然有高 台、宫室,对马是毫无用处的。到了有个伯乐出世,他说:“我善于调理马。”他给马用烧红的铁烫毛,又给马剪毛,削蹄,打烙印,又给马套上马笼头,扎上马缰 绳,把它们关进马棚。这样,马就被他治死了十分之二三了。他又不让马吃饱,不给马喝水,又叫马这样奔,那样跑,在马身上这儿整整,那儿理理,前面安上了马 嚼子、装饰品这一套麻烦花样,后面又加上皮鞭子辟辟啪啪的威吓,这几下子千来,马就给他治死了一半多了。陶器工说:“我善于调理粘土,做成的陶器,圆的象 圆规画过,方的象曲尺量过。”木工说:“我善于调理木材,做成的木器,弯曲的象圆规画过,笔直的象墨线划过。”那粘土、木材的天性,难道是要去符合什么圆 规、曲尺和墨线吗?但是世世代代,人们都赞扬说:“伯乐善于调理马,陶器工善于调理粘土,木工善于调理木材。”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我认为真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是这样。百姓有他们的天性:他们织了布做衣服穿,种了地得粮食吃,这是 普遍的法则;他们说一是一,毫不偏心,这叫做顺乎自然。所以在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们走起路来舒舒坦坦,看起东西来专心一意。在那个时代,山里没有道 路,河上没有船舶桥梁;万物一群一群生长着,不划分什么地区;飞禽走兽成群结队,各种草木随意生长。所以可以把飞禽走兽拴住了一起玩乐,可以爬上树干去张 望鸟类的窝。 在那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类和禽兽一起生活,和万物混合在一块,哪知道什么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知无识,所以人的天然德性就永远不变;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欲无求,这就叫做本性素朴。本性素朴就现出了人的天然德性了。 到那些圣人一出来,他们冥思苦想去造出个仁,呕心沥血去造出个义,天下人就开始生出疑忌了。他们又千奇 百怪造出了乐,烦杂琐碎去造出了礼,天下人就开始有差别分等级了。你看,不弄坏天然好木材,怎么会出来个牛头杯?不毁伤美白玉,怎么会出来珪和璋?不废去 天然的道德,哪需要什么仁义?不离开人的天性,哪需要什么礼乐?五种色彩不乱,谁要那瑰丽的文采?五种声调分明,谁要去对上那钟鼓管弦?把好好的木材毁坏 了做成器具,这是工匠犯下的罪行;把天生的道德毁坏了去讲仁义,这是圣人犯下的罪行。 那马,生活在原野上,吃青草,喝清水,它们高兴起来交头接耳互相擦摩;它们生气了就背对背互相撞踢。马 所懂得的就全在此了。人们在它项背上加横木条,额上齐齐挂上月形的饰品,马就懂得了去咬车销、脱车轭、顶车幔,要挣扎着吐马嚼子,脱马笼头了。所以使得马 懂得要好诈手段,这是伯乐的过失啊。 在上古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里不知道有什么事可干的,走出去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嘴里嚼着食物玩乐,肚子 吃得涨涨的到处闲逛:人们所懂得的就是这些了。等到圣人出世,弄出了虚假的礼、乐要纠正天下人的形态;高高悬起了仁义要去收收天下人的心思。这一来,人们 就千方百计去追求知识,大家都追逐私利,一发不可收拾了。这全是圣人的过失啊。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记寻大龙湫瀑布 清 方苞 的古文翻译
还没有到大龙湫,在三里以外的地方,好像有一幅白绢从天上飘落下来,却没有什么响声。直至到了它的面前仔细观看,就发现20丈以上是瀑布,20丈以下就不是瀑布了,全都变成了烟,变成了雾,变成了轻软的生丝,变成了白玉的尘埃,变成了珍珠的粉末,变成了琉璃丝,变成了杨树的白色花絮。已经坠落下来了,又好像在向上回升;已经稀疏松散了,又好像密密地交织在一起。风吹过来摇动它,就随风飘扬散落,好像没有着落;太阳光照着它,各种颜色都映射出来,光艳美丽。有的人远远地站着观看,他的头发却全部沾湿了;有的人近近地观赏,可他的衣裳一点儿也没有沾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瀑布的落点太高,山崖的腹地中间凹陷进去,完全没有什么依靠,瀑布不得不随着吹来的风兴起各种奇异的变化;又由于它落下来很少有什么接触撞击的地方,不能为它助长威势、激扬声响:这些和石梁瀑布比较,一点儿也不相像。大概石梁瀑布威武,大龙湫瀑布文雅;石梁瀑布喧闹,大龙湫瀑布幽静;石梁瀑布湍急,大龙湫瀑布徐缓;石梁瀑布冲撞激荡,一往无前,大龙湫瀑布好像去了却又回来,盘旋悠荡;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原因。
起初观赏石梁瀑布的时候,认为瀑布的样子、情况只不过是这样罢了,大龙湫可以不去;等到我来到了这里以后,才知道耳朵、眼睛没有听到、看到的景物,是不可以凭主观想象来推测的。
记寻大龙湫瀑布·(清)方苞记寻大龙湫瀑布·(清)方苞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1]:“其始辟者皆畸人也[2]。庸者继之,或摽田宅以便其私[3],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4],故蹊径可寻者希。”[5]过华严[6],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7]。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8]。余曰:“姑往焉[9],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10]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憔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狸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11]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则手披足踏[12]。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13],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14],帷余足迹是瞻。”[15]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16]“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17],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18]。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19],而时君不寤[20],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21],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22],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23]!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24]。
注释: [1]咸:都。 [2]畸(jī)人:奇特的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móu)于天。”《释文》:“司马彪云:‘不偶也。不偶于人、谓阙于礼教也。’”这里泛指不寻常的人。 [3]摽(biāo):把持。 [4]不则:否则。 [5]蹊径:小路。 [6]华严寺:山上佛寺名。所供者为华严三圣,即毘卢舍那佛、和普贤、文殊二菩萨。 [7]能仁夺:山上佛寺名,所供为释迦牟尼佛。 [8]舆者:抬轿的人。辞:推辞。 [9]姑:姑且,暂且。 [10]何伤:有什么妨害。 [11]先路:在前头领路。屈原《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2]蒙茸:蓬蓬松松的样子。这里指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苏轼《后赤壁赋》:“履谗岩,披蒙茸。” [13]委:丢下,扔下。 [14]惑:迟疑,怀疑。 [15]帷余足迹是瞻:但看我的脚印。意即跟着我的脚印走。《左传·襄公十四年》有“惟余马首是瞻”的话,这句是对《左传》的模仿。 [16]怨詈:怨恨和谩骂。 [17]征:证实。 [18]榛芜:荒芜,废弃。 [19]孔:指孔子。孟:指孟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性善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儒家尊为“亚圣”程:指宋朝的程颢、程颐、理学家。朱:将宋朝的朱熹,理学家。厮舆: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 [20]寤:醒悟。同“悟”。 [21]即:即使。暴:对别人施加恶行、欺侮。过客:指别人、创惩:惩罚。 [22]小人毒正:小人害他的朋友。《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郑注云:“正,当为匹(疋)字之误也。匹,谓知识朋友。正音匹。”毒,害。 [23]侧目:不正眼相看。形容仇视的样子。 [24]严光:姓庄名光,字子陵。史家避汉明帝讳改作严光。东汉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青年时是刘秀的朋友并同学。刘秀称帝,召为谏议大夫,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管宁:字幼安,三国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人。东汉末避居辽东三十馀年。魏文帝、明帝都曾征召过他,并授与官职,他都坚辞不就。匿迹:躲藏起来。销声:不把声名张扬出去。身试:亲身尝试(小人的恶毒手段)。
本文写于乾隆八年(1743)八月。 大龙湫瀑布,在浙江乐清县的雁荡山中。瀑布飞洒三百丈,为雁荡山的奇观。瀑布旁有许多唐宋时摩崖石刻,是著名的名胜古迹。作者雁落山之游,同时也寻找到了大龙湫瀑布。 此记着重在一个“寻”字。首先是按图记去寻,其次向众僧寻问,其次让鲍甥去探寻,其次是乘舆往寻。当荒草塞路、肩舆之人不愿前行、被迫近回时,又改由老僧引路,步行前寻,终于望见了瀑布。种种文字,皆以见这次寻找大龙湫瀑布之经一番周折,方得不虚此游。作者对此感慨说,只要有“识道”的人带路,远道可以缩为近道,难道可以变为易道。那些欺侮别人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才好。 文章末了也是用了“缘情事以为波澜。别求义理以寓襟抱”的笔法,借以扩大其社会意义。
文言文 大龙湫翻译 急~~~~~~~~~~~~~~~~
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淫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才见到太阳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谷中曲折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如同这样的瀑布。”从此以后,我每年有时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
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激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僮们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并因此而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才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大龙湫文言文阅读答案
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淫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才见到太阳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谷中曲折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如同这样的瀑布。”从此以后,我每年有时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 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激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僮们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并因此而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才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
翻译为: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出自《孟母戒子》是汉代韩婴所写的一篇古文,选自《韩诗外传》。该古文主要讲述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所作所为。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扩展资料:
文中主要人物:
而编纂成的其他摘录性的选集,如其他汉代著作《说苑》、《新序》、《列女传》等。
主人公介绍编辑
孟丘
孟子名轲,字丘(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
教”和“身教”的智慧。
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母戒子
出处以及介绍
选自《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还著录了其他几部韩派《诗经》方面的著作,现在都已失传,估计其性质与《韩诗外传》类似。《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 《韩诗外传》尽管名义上依附于《诗经》,但它使用的材料却来自几个哲学学派的著述并加以折衷。《荀子》是最常用的来源,不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过。道德说教为其主要基调,但也有一些趣闻轶事,缺乏明显的道德意义。由于有24段缺乏引自《诗经》的起结论作用的诗句,这说明文本有缺损。考虑到尚存的先秦典籍提供的资料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其中有些材料自身已经用《诗经》引文作结束,根此可知,《韩诗外传》与其说是一部创作,还不如说是一部编作。《韩诗外传》作为一个源头,可能启发了为了不同目的而编纂成的其他摘录性的选集,如其他汉代著作《说苑》、《新序》、《列女传》等。
原文以及注释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 3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4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5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6宣:遗忘,忘记。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9引:拿来,拿起。 10以: 作为 11戒 :告诫 12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13之:指代孟子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
孟子
名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在孟母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谊)矣。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剪断了布,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那(这)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注释
①少时:小时候 ②诵:背诵,背书。 ③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④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⑤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⑥喧:通“谖”,遗忘,忘记。 ⑦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⑧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⑨引:拿来,拿起。 ⑩裂:割断 ⑾戒 :告诫 ⑿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⒀之:指代孟子 ⒁续:连接
原文以及注释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 3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4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5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6宣:遗忘,忘记。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9引:拿来,拿起。 10以: 作为 11戒 :告诫 12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13之:指代孟子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被其他事物所影响。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