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大义》文言文翻译
翻译:
王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北平燕王朱棣带兵迫近京城,夺取惠帝朱允炆的皇位。王艮世奉旧主惠帝,于是与妻子儿女辞别,说:“吃了人家奉䘵的人,就要为人家效命,面临危险,当为人死,这是大义之事。我不可能再活下来了。” 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三人挨在一起居住。京城攻破前一天晚上,大家都集中到吴溥的家里。解缙慷慨陈词,胡靖也大义凛然,都表示原为旧主而死,唯独王艮涕泪满面,一言不发。三个人离开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年纪还小,赞叹说:“胡叔叔能为大义而死,这是大好事啊!”吴溥却说:“不会是这样的,只有王艮叔叔将为大义而死。”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隔壁胡靖大声叫喊:“外面兵荒马乱的,赶紧把猪栏门关紧,小心家里的猪被别人偷了。” 至此,吴溥看了看他儿子,说:“一头猪都不舍得丢弃,难道还舍得丢弃自己的命吗?”一会儿,王艮家里传来一片嚎啕哭声,原来,王艮喝下了毒酒,离开了人世。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
注释:
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
②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
③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
④明朝福建南平人。
⑤小猪,亦泛指猪。
⑥〔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王艮介绍:(1483~1541),明代哲学家,生于成化十九年六月十六日(1483年7月20日)。卒于嘉靖二十年十二月八日(1541年1月2日)。泰州安丰场(今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人称王泰州。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
译文:王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北平燕王朱棣带兵迫近京城,夺取惠帝朱允炆的皇位。王艮世奉旧主惠帝,于是与妻子儿女辞别,说:“吃了人家奉䘵的人,就要为人家效命,面临危险,当为人死,这是大义之事。我不可能再活下来了。” 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三人挨在一起居住。京城攻破前一天晚上,大家都集中到吴溥的家里。解缙慷慨陈词,胡靖也大义凛然,都表示原为旧主而死,唯独王艮涕泪满面,一言不发。三个人离开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年纪还小,赞叹说:“胡叔叔能为大义而死,这是大好事啊!”吴溥却说:“不会是这样的,只有王艮叔叔将为大义而死。”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隔壁胡靖大声叫喊:“外面兵荒马乱的,赶紧把猪栏门关紧,小心家里的猪被别人偷了。” 至此,吴溥看了看他儿子,说:“一头猪都不舍得丢弃,难道还舍得丢弃自己的命吗?”一会儿,王艮家里传来一片嚎啕哭声,原来,王艮喝下了毒酒,离开了人世。
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
(节选自《明史·王艮传》)
【注释】①燕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②〔解缙〕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③〔吴溥〕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④〔胡靖〕明朝福建南平人。⑤〔豚〕小猪,亦泛指猪。⑥〔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参考译文】王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北平燕王朱棣带兵迫近京城,夺取惠帝朱允炆的皇位。王艮世奉旧主惠帝,于是与妻子儿女辞别,说:“吃了人家奉䘵的人,就要为人家效命,面临危险,当为人死,这是大义之事。我不可能再活下来了。” 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三人挨在一起居住。京城攻破前一天晚上,大家都集中到吴溥的家里。解缙慷慨陈词,胡靖也大义凛然,都表示原为旧主而死,唯独王艮涕泪满面,一言不发。三个人离开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年纪还小,赞叹说:“胡叔叔能为大义而死,这是大好事啊!”吴溥却说:“不会是这样的,只有王艮叔叔将为大义而死。”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隔壁胡靖大声叫喊:“外面兵荒马乱的,赶紧把猪栏门关紧,小心家里的猪被别人偷了。” 至此,吴溥看了看他儿子,说:“一头猪都不舍得丢弃,难道还舍得丢弃自己的命吗?”一会儿,王艮家里传来一片嚎啕哭声,原来,王艮喝下了毒酒,离开了人世。
王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
文言文《王艮传》翻译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时说“: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胡叔叔能死节,是大好事。”吴溥却说:“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解缙则驱马前去拜谒,成祖十分高兴。第二天,解缙推荐胡靖,胡靖应诏而至,叩头谢恩。李贯也迎附成祖。后来成祖拿出建文帝时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缙等编阅。涉及兵、农、钱、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语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毁。成祖趁机从容问李贯、解缙等说:“你们应该都曾为此受封过吧?”众人未答,只有李贯叩首说道:“臣确实未曾有过。”成祖说“: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拿其食禄,担负其事,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朕特别讨厌那些引诱建文帝破坏祖法,扰乱国政的人。”后来李贯升为中允,被牵连获罪,死于狱中。临死时叹道:“我愧对王敬止啊!”
搜索文言文《明史.王艮传》中的〝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的意思
【原句人之禄者,死人之事。
【译文】食人俸禄的人,要为别人的事而效命。
【注释】
1、这句话出自《明史·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王艮传》。
2、食禄: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宋司马光《范景仁传》:“景仁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复居位食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
2、死事:死于国事。《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饬死事。”孔颖达疏:“因杀气之盛以饬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奭当嗣职,帝以汉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佥事。”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吕黄钟)任山东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
附录1:
《明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传二·王艮传》
【原文】
艮,字汝止。初名银,王守仁为更名。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父灶丁,冬晨犯寒,役于官。艮哭曰:“为人子,令父至此,得为人乎!”出代父役,入定省,惟谨。艮读书,止《孝经》、《论语》、《大学》,信口谈说,中理解。有客闻艮言,诧言:“何类王中丞语?”艮乃谒守仁江西,与守仁辨久之,大服,拜为弟子。明日告之悔,复就宾位自如。已,心折,卒称弟子。从守仁归里,叹曰:“吾师倡明绝学,何风之不广也!”还家,制小车北上,所过招要人士,告以守仁之道,人聚观者千百。抵京师,同门生骇异,匿其车,趣使返。守仁闻之,不悦。艮往谒,拒不见,长跪谢过乃已。王氏弟子遍天下,率都爵位有气势。艮以布衣抗其间,声名反出诸弟子上。然艮本狂士,往往驾师说上之,持论益高远,出入于二氏。
艮传艮传林春、徐樾,樾传颜钧,钧传罗汝芳、梁汝元,汝芳传杨起元、周汝登、蔡悉。
【参考译文】
王艮,字汝止。起初名叫王银,王守仁为他改名。7岁在乡塾里接受学业,家贫不能完成学业。他的父亲王灶丁,冬天的早晨犯了风寒,但是被官府要求服役。王艮哭着说:“做别人的儿子,让父亲到这种地步,还能做人吗!”(于是他)出去替他父亲服役,(每天)进入(父亲房间)晨昏定省,非常恭谨。王艮读书,只读《孝经》、《论语》、《大学》,随口谈说,都能理解。有客人听了王艮的话,诧异道:“怎么跟王中丞的话这么相似呢?”王艮于是到江西拜访王守仁,与王守仁辩论了很久,非常钦服他,就拜他为师做了他的弟子。第二天又告诉王守仁说自己后悔(拜他为师),又自如地坐在了宾客的座位上。后来,又真心折服了,最终(心悦诚服地)称弟子了。跟从王守仁回到乡里,慨叹说:“我的老师倡发绝学,什么也不能阻挡他的学说发扬光大啊!”回家,作了一辆小车北上,所到之处招集人士,告诉他们王守仁之学说,围聚起来观看的成千上百。抵达京城后,与他同门的生员都恨惊异,就把他的小车藏匿起来,催促他返乡。王守仁听说了这件事,不高兴。王艮前往拜访他,他拒不见他,王艮长跪谢罪才罢休。王氏弟子遍及天下,都有爵位有气势。王艮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在他们中间,声名反倒在这些弟子之上。然而王艮本来就是狂士,常常超越老师的学说,持论更加高远,出入于二氏。
王艮的学说传给了林春、徐樾,徐樾又穿给了颜钧,颜钧又传给了罗汝芳、梁汝元,梁汝芳又传给了杨起元、周汝登、蔡悉。
附录2:
《明史·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王艮传》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并授修撰,如洪武中故事,设文史馆居之。预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诸书。一时大著作皆综理之。数上书言时务。
燕兵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吴溥与艮、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死矣。缙驰谒,成祖甚喜。明日荐靖,召至,叩头谢。贯亦迎附。后成祖出建文时群臣封事千余通,令缙等编阅。事涉兵农、钱谷者留之,诸言语干犯及他,一切皆焚毁。因从容问贯、缙等曰:“尔等宜皆有之。”众未对,贯独顿首曰:“臣实未尝有也。”成祖曰:“尔以无为美耶?食其禄,任其事,当国家危急,官近侍独无一言可乎?朕特恶夫诱建文坏祖法乱政者耳。”后贯迁中允,坐累,死狱中。临卒叹曰:“吾愧王敬止矣。”
有高逊志者,艮座主也,萧县人,寓嘉兴。幼嗜学,师贡师泰、周伯琦等。文章典雅,成一家言。征修《元史》,入翰林,累迁试吏部侍郎。以事谪朐山。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会试。得士自艮外,胡靖、吴溥、杨荣、金幼孜、杨溥、胡濙、顾佐等皆为名臣。燕师入,存殁无可考。
【参考译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于是主考官)拿胡靖替换了(他的第一),(胡靖)就是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明成祖朱棣的)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说:“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胡叔叔能为节而死,是大好事。”吴溥却说:“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解缙则驱马前去拜谒(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成祖十分高兴。第二天,解缙推荐胡靖,胡靖应诏而至,叩头谢恩。李贯也迎附成祖。后来成祖拿出建文帝时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缙等编阅。涉及兵、农、钱、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语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毁。成祖趁机从容问李贯、解缙等说:“你们应该都曾为此受封过吧?”众人未答,只有李贯叩首说道:“臣确实未曾有过。”成祖说:“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拿其俸禄,担负其事,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朕特别讨厌那些引诱建文帝破坏祖法,扰乱国政的人。”后来李贯升为中允,被牵连获罪,死于狱中。临死时叹道:“我愧对王敬止啊!”
有叫高逊志的,是王艮参加进士考试时的主试官,他是萧县人,寄居在嘉兴县。自幼酷爱学习,师从贡师泰、周伯琦等人。文章典雅,成一家之言。(被)征召编修《元史》,入翰林院,不断升迁做了试吏部侍郎。因事贬谪朐山县。建文初年,(被)征召担任太常少卿,与董伦共同主持会试。录取懂得士子除王艮以外,胡靖、吴溥、杨荣、金幼孜、杨溥、胡濙、顾佐等人都成为名臣。(明成祖朱棣率领)燕兵进入(京城后),他是生是死就无法考证了。
文言文《明史 王艮传》原文以及翻译
王艮的字叫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时说“: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胡叔叔能死节,是大好事.”吴溥却说:“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解缙则驱马前去拜谒,成祖十分高兴.第二天,解缙推荐胡靖,胡靖应诏而至,叩头谢恩.李贯也迎附成祖.后来成祖拿出建文帝时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缙等编阅.涉及兵、农、钱、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语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毁.成祖趁机从容问李贯、解缙等说:“你们应该都曾为此受封过吧?”众人未答,只有李贯叩首说道:“臣确实未曾有过.”成祖说“: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拿其食禄,担负其事,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朕特别讨厌那些引诱建文帝破坏祖法,扰乱国政的人.”后来李贯升为中允,被牵连获罪,死于狱中.临死时叹道:“我愧对王敬止啊!”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
翻译: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时说“: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胡叔叔能死节,是大好事。”吴溥却说:“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
王艮大义文言文翻译
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原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
(节选自《明史·王艮传》)
【注释】①燕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②〔解缙〕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③〔吴溥〕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④〔胡靖〕明朝福建南平人。⑤〔豚〕小猪,亦泛指猪。⑥〔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参考译文】王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北平燕王朱棣带兵迫近京城,夺取惠帝朱允炆的皇位。王艮世奉旧主惠帝,于是与妻子儿女辞别,说:“吃了人家奉䘵的人,就要为人家效命,面临危险,当为人死,这是大义之事。我不可能再活下来了。” 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三人挨在一起居住。京城攻破前一天晚上,大家都集中到吴溥的家里。解缙慷慨陈词,胡靖也大义凛然,都表示原为旧主而死,唯独王艮涕泪满面,一言不发。三个人离开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年纪还小,赞叹说:“胡叔叔能为大义而死,这是大好事啊!”吴溥却说:“不会是这样的,只有王艮叔叔将为大义而死。”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隔壁胡靖大声叫喊:“外面兵荒马乱的,赶紧把猪栏门关紧,小心家里的猪被别人偷了。” 至此,吴溥看了看他儿子,说:“一头猪都不舍得丢弃,难道还舍得丢弃自己的命吗?”一会儿,王艮家里传来一片嚎啕哭声,原来,王艮喝下了毒酒,离开了人世。
文言文“纾”的翻译
一、(形声。从糸(mì),予声。本义:延缓,缓.)
同本义 [postpone]
~,缓也。--《说文》
彼交匪~。--《诗·小雅·采菽》
以~楚国之难。--《左传·庄公三十年》
姑~死焉。--《左传·文公十六年》
民急矣,姑从楚以~吾民。--《左传·襄公八年》
民力稍~,得以尽于田亩。--《宋史·李蘩传》
又如:纾缓(宽缓;使宽缓);纾回(缓慢曲折):纾放(抒发宽解);纾宽(宽舒)
二、解除;排除 [give relief;untie]
可以~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是崇皞济而修祀~祸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后汉书·庞参传》:"鲁人喜其~难."
又如:纾难(解除国难);纾泄(解除发散);纾祸(解除祸患);纾忧(解除忧患)
三、通"抒",抒发.
陆游《秋思》诗:"何以~幽情."
四、宽裕,宽舒
《元史·良吏传·王艮传》:"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