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有关皮影戏的诗句

关于皮影戏的诗句有哪些

微薄的身躯 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屏幕 撑起大大一片天观众静候在我的眼前灯光闪耀在后面 我碎碎念唱念做打喜怒哀乐让你妈妈扭一下记得跟着锣鼓点哇勒点点点点点点点我们的表演向左边 向右边左右都逢源不恐后或争先筋斗云就算在十万八千里看我只需要翻三圈近在咫尺 远在天边笑我疯癫 凭你的脸还是快去排队买票看我的表演大声点我听不见皮影似神仙 我身轻如燕你面前忽隐又忽现飘逸在云和雾里面傲气贯山巅随性唱一遍变世代传承的经典皮影似神仙 我身轻如燕你面前忽隐又忽现飘逸在云和雾里面傲气贯山巅随性唱一遍变世代传承的经典

有关“皮影”的诗句有哪些

【第1句】皮影戏,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过

凡是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童年的记忆里,都曾经有过皮影戏带来的乐趣。

我也不例外。

只记得有谁家娶媳妇或者葬老人的那天晚上,就可能会有皮影表演。

那时,一到晚上,孩子们早早的端着自家的板凳,一行行高高低低的排列着,有说有笑,只等戏开始。

【第2句】翻阅资料,想了解一下皮影戏的知识,无意中发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子们拿着布娃娃玩,影子倒影在地上,栩栩如生。

于是,他用锦帛做成李夫人的样子,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在白色帐幔后面表演给武帝看,武帝龙颜大悦。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激起了我对久远的皮影戏的兴趣。

【第3句】孩子们之所以对皮影戏如此着迷,还在于它高超的表演技巧,但是这种技巧只有在过节或过年时才能展现,平常的日子里是看不到的。

有一年过春节时,父母特别准许我去看了一场皮影,演出的是《秃尾巴老李》、《王大娘钜大缸》和《孙悟空大闹天宫》。

这场戏和平时不同的是影窗上有大面积的山水花鸟布景,而且都是活的,水能流、云能飘,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更新奇的是,人物能吸烟,而且在嘴里吐出烟圈,孙悟空吃桃,清楚地看到把桃子咬下半块。

这场戏的情景至今我都不能忘怀。

这些技巧深深地迷住了孩子们,并深深地嵌入了灵魂。

【第4句】一个巨大的木头匣子是匠人们表演皮影的戏台,匣子正面是由大块白布做成的皮影幕,影幕上方悬吊一盏灯泡;左右及后方是木头墙壁,墙壁上绘画了各种神仙的精美图案;匠人们头顶是露天。

表演时,皮影匠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场面十分热闹。

再看台下的乡亲们,各个捂着下巴看的正欢。

【第5句】我们这些孩子们,最不安分,不仅爱站在台前看,还爱钻进台下,看那皮影儿到底是用什么刻制而成,那么精巧生动逼真。

看那戏班子,老艺人又如何把那剪纸一样的牛皮人儿在幕布上挑拨的那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记得家乡有一位叫旦旦娃的皮影老艺人,双手挑线,生,旦,净,丑无所不能。

他唱腔圆润、动听,夜间可传十里之遥,是当地群众最仰慕的民间艺人。

这天晚上由他台前主挑。

我们看见那老人端坐在台子正中,聚精汇神,异常认真,说,唱,念做一丝不苟。

你看他一会儿双枪对打,一忽儿纵马飞奔,一忽儿跺脚呐喊助威,文武场面配合非常紧奏,十个指头拨弄灵活,整台戏被他一人耍闹得异常红火,我们往往看得如痴如迷。

【第6句】那还是五十年代的事了。

一到农忙结束,村里就会邀来皮影戏班子,来演《岳飞抗金》、《英烈传》等等,往往一演就是个通宵,有的甚至三日头排场。

一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皮小囡从搭戏台开始就轧闹猛了。

胆子大的,还会在一边帮忙做些杂活的同时,手忙脚乱地拿起皮影舞几下,过过瘾也好。

等到正式演出时,我们都挤在戏台口,不是看戏的内容,而是专看艺人手不停脚不歇嘴不闲地忙碌。

尤其是对上手的表演,更是钦佩之至。

好的上手,嗓音清脆,语调丰富,高兴时笑声三转弯,悲哀时哭声一里路拖长。

他能摹效各式人物,“戆将语气傻,良将语忠贤,旦唱似千金,花言像丫环”。

【第7句】为看一场皮影戏,我拽着老叔的衣襟,顶着繁星踏着月光;倘过溪流,传越村庄,锣鼓点尚未敲响。

卖糖瓜的吆呵声,勾起我的馋虫。

老叔掏出几分纸币,就像孔乙己买老酒和回香豆一样。

丈八纸窗,演绎着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绿林好汉,山寨大王。

我不懂戏文,只爱看小矬子钻天入地,大将军抡刀杀仗。

庄户人家爱看皮影戏,这是因为:它是乡音,它是土腔;它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它是下里巴人的合唱。

灯熄啦,影散啦,我却在老叔的怀抱里进入梦乡。

【第8句】皮影的表演道具是用驴皮精心刻制出各种人物的造型,叫做影人,大部分都是古代长篇说书里的人物,如,西游记、三国、白蛇传、十二金钱镖、鹰爪王等等。

在表演时,由艺人在影窗上操纵影人,做出各种走、跑、跳、坐、搏击、打仗等各种动作,由于影人都是由箭杆支撑动作的,所以操纵影人的艺人叫箭杆王,当然必须是技艺高超的艺人才能获得这种称号。

在表演时,为影人配以悦人动听的唱腔,丝竹管弦、鼓板铙钹一应俱全,煞是热闹。

更吸引人的是皮影戏表演的故事情节,张弛有致、环环相扣、惊险离奇、引人入胜。

人们往往被故事里的人物命运所左右,紧张、担心,欲罢不能,恋恋不舍。

每表演完一场都留下悬念,类似于评书的请听下回分解。

【第9句】我本来就欢喜画图,这回有事做了。

放学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皮影。

我把皮影头像一个个描绘在白纸上,勾好墨线,涂上彩色,当作宝贝一样藏着。

随着皮影头像的增多,我对皮影人物的熟悉程度也增加了,知道哪个是忠臣,哪个是奸贼,哪个是元帅,那个不长胡子、样子有点娘娘腔的头像呢,是仙人。

【第10句】戏终于开演了。

先是锣鼓打起了开场。

一般本戏开演前是打台戏,不是“快活林”。

“孙猴盗扇”就是“关大刀破曹营”……。

听那鼓点敲的铿锵而又热烈,那皮影儿个个英武刚健,手中或拿剑戟或持刀枪,或骑马或乘车,在空中飞来飞去,对打撕杀异常激烈,一会儿人喊马嘶,一会儿金戈齐鸣,痛快淋沥,台下暴起阵阵掌声。

打台戏一毕,本戏开场。

本戏一般为文戏,人们最爱看的是“金碗钗”“白玉钿”“玉堂春”“劈山救母”“秦血梅吊孝”等。

那关中东府特有的碗碗腔,曲调优美,弦索委婉,缠绵动听。

再加上曲折动人的戏剧情节,使那些带瓜皮帽的,扎旱烟锅的,顶帕帕的男女戏迷们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求~有关皮影的传说和诗文~ 【最好一小时内回答~】提前说谢谢了~

现代皮影的雏形来自于唐代晚期的宗教活动,当时的俗讲僧为了在宣讲佛法时能吸引更多的听众,一边讲,一边操控用兽皮等剪成的人形。

到宋代,才发展成为唱腔与操控表演相结合的一种娱乐形式,即现代皮影的雏形。

“影戏本是圣佛留,未曾开映等打头。

大罗好似开山斧,劈开三教共九流”。

皮影戏班都是供奉观音的。

皮影是一种地方戏曲,特色就是用各地的方言演唱,皮影的造型,主要来自庙堂艺术,戏曲和年画,民间传说。

为了更好的展现皮影人物的特征,影人设计采用散点透视。

并且夸大头部,加长胳膊。

有关于皮影的小故事读后感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随着时代变迁,这门艺术日渐淡出人们视线。

然而,在我的家乡―巫山县骡坪镇,残存着当地最后一支传统皮影戏班子,坚持给村民的文艺生活增添古色古香的味道。

说起皮影戏,我可是情有独钟。

记得那一次是仲夏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吃饭,爷爷说:“大坝里来了个皮影剧团,吃完饭我带你去瞧瞧。

”皮影对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物,不知啥样。

我扒了几口饭便要去。

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会儿,我和爷爷来到大坝里,只听见锣声、鼓声、喝彩声吵作一团。

演皮影戏的场地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包得严严实实,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只见那儿摆着一个一米来高的木架子。

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驴皮,驴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挥动着铁锤大的拳头向老虎头上猛击,大老虎咆哮起来,不住的扒着地下的什么东西。

老虎一用劲翻身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武松,劲儿先泻了一半。

武松随手拿起身边的哨棒,一阵乱打,老虎倒下了。

锣声、鼓声、喝彩声更响了。

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闹海》、《西游记》、《葫芦娃》……精彩绝伦。

半夜节目结束了,我意犹未尽。

我走到架子后面发现了许多带木棒的图片,爷爷见我好奇便给我讲:“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绘,很精致。

这皮影共有十一个关节是仿照人得关节制作而成的。

这让我越来越喜欢皮影了。

皮影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历经多少年才流传至今。

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给我们的视觉享受,但皮影始终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文化内涵。

我爱我家乡的皮影戏!

求助,有没有关于戏曲的诗词或成语啊

没有的话资料也成啊

拜托了

~

1、 昆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古老的戏曲剧种源于江苏昆山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

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

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

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

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

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

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

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

表演通俗质朴。

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

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

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

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

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

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

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

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

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

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

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

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

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

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

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

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

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

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

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

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

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

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

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

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

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

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

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

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

其表演粗犷朴素。

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

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

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

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

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

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

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

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

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

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

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

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

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

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

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

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

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

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

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

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

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

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

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

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

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

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

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

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

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

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

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

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

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

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

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

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

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

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

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

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

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

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

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

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

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

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

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

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

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

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

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

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

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戏曲家: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 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

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

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

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

戏曲节奏 戏曲术语。

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

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

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

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 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

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

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

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 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

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 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

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 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

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 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 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

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优伶】 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

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

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

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 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

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

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

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

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

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扮演女性人物。

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 俗称“花脸”、“花面”。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

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

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宋杂剧中有副末。

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

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

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喜剧角色。

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

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宋元南戏已有丑脚。

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

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龙套】 也叫“文堂”、“流行”。

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

【四功五法】 戏曲演员唱、念、做、打4种艺术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种技术方法的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

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习称“四功”。

是戏曲演员的4种基本功夫。

【声腔】 指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

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板眼】 戏曲音乐名词。

奏乐或唱曲时,每一小节,强拍以板敲,称“板”;弱拍或次强拍则以鼓点击,称“眼”,合称板眼。

分别称为三眼板(四拍子),一眼板(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自报家门】 戏曲中介绍人物的一种传统手法,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时用引子、定场诗、定场白等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籍贯、身世和剧中规定情境等。

【起霸】 戏曲表演程式。

传说因首先用于明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一出而得名。

通过一套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景。

全套的称整霸或全霸,大都用于剧中主要人物。

半套的称半霸。

两个人同时起霸称双起霸。

【亮相】 戏曲表演程式。

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节舞蹈结束时的短暂停顿中所做的塑像式姿式。

有单人、双人或多人各种形式。

用以突出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趟马】 戏曲表演程式动作。

通过成套的连续的舞蹈动作,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表现策马疾行的姿态。

有单人趟马、双人趟马、多人趟马等多种。

【打出手】 戏曲武打中的特技。

简称“出手”。

一个主要脚色手足并用同敌对数人相互接、踢、抛、掷武器,用2杆至8杆枪不等,形成惊险复杂的战斗场面。

常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

有时也用于乱军中抢夺武器的情节。

【脸谱】 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

是从唐代乐舞“代面”面具逐渐演变而来。

演员面部勾画各种颜色、图案,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

主要用于净、丑角。

【行头】 广义泛指演戏用的道具、服装。

狭义只代表戏装。

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进行妆饰。

【翎子】 戏曲中演员盔帽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制饰物。

插翎子多为英武、勇猛、强悍或暴戾人物。

目的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现人物感情。

使用翎子的舞蹈称为“翎子功”。

【髯口】 又称“口面”。

戏曲演员所挂的假须,用牦牛毛或人发做成。

按剧中人年龄分黑、黪(灰)、白三种,个别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则戴红髯、紫髯等。

根据不同身分和人物性格,髯口式样分为多种。

【水袖】 戏曲服装中的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缀一尺上下的白绸。

以其甩动时形似水波纹而名。

水袖技术是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

演员可利用它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增加形象美。

【靠】 戏曲服装。

剧中古代武将的铠甲。

身分前后两块,满绣鱼鳞纹。

腹部称“靠肚”。

护腿两块称“靠牌子”。

背后插三角形小旗,称“靠旗”。

不用靠旗的称“软靠”。

女将穿的“女靠”,身下缀数十根彩色飘带,内穿衬裙。

【盔头】 传统戏曲中剧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称。

主要指帅盔、草盔、凤冠等硬质冠帽,也包括鸭尾巾,罗帽等软质帽巾。

按人物身份的不同分别使用。

大都着重装饰性。


有关皮影戏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