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经典爱情诗
——仓央嘉措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仓央嘉措诗全是写爱情的吗?
不是,他毕竟也是个达赖,所以肯定参悟了一些佛法。
下面举一些例子:1.我在红尘中率先早退 你却在因果之间迟到2.肯把此心移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3.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4.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我问佛: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6.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7.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不是闲事8.天下大事 无始无终9. 前世 今世 来世 患得 患失10.我为了死 才一次又一次地活了下来
仓央嘉措写了很多情诗,那他有过爱情吗
麻烦大家帮我挖掘一下
话说深居的法王仓洋喜措(的俗名)一日在冥冥之中忽然觉得有一件大事在等待他去解决,但不能确知是何事。
他决定到市集走一遭,于是褪下法王高贵的服饰换上平民的衣服,乘著夜色他悄悄地走向市集的人群中,法王在情诗中是如此的描述着: “之圣殿,持明仓洋嘉措居。
夜访拉萨逐绮罗,宕桑波旺亦是彼。
” (注:宕桑旺波是的别名)。
在市集中的某处法王的目光无意中与一位女子相遇,他顿时心中生起一阵慌张但也带著欣喜,怹觉得这位佳人的眼神似乎那么熟悉。
法王与这位佳人的相遇迸发了爱情的火花,这种带著慌乱的“来电”滋味,请看法王的诗句: “卦箭分明中鹄来,箭头颠倒落尘埃, 情人一见还成鹄,心箭既出难挽回。
” 法王与佳人一见钟情,这是情缘一线牵,请看法王的诗篇: “孔雀来自印度东,工布深谷鹦鹉丰, 两禽相去常千里,同聚法城拉萨中。
” (注:工布是地名) 法王对这位佳人的家世、容貌与气质是非常欣赏的,有诗为证: “名家有女初长成,体态轻盈貌端秀。
恰似清香果,鲜妍熟美挂枝头。
” 在一阵子彼此的懈逅之后,法王开始尝到爱情甜蜜的滋味,佳人在情人的心中是多么的完美无缺,请看法王动人的描述: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 法王与佳人由邂逅逐渐步向爱情的热火中,终于到了海枯石烂想比翼双飞的境界,请看法的情诗: “一自魂消那壁厢,至今寤寐不能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 爱情虽美,但毕竟两人地位相殊,聚少离多的相思痛苦漫长难耐,再加上有时因事去了远方,又增添一层离别之苦,请看这种无奈的描述: “夸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呎尺里塘归去来。
” 法王与佳人为解难耐的相思苦,只好以情书互诉心曲,请看法王入骨的描述: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 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 法王与佳人在这段甜密的时光中曾经海誓山盟,请看他们愿永远比翼双飞的誓言: “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 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与汝断红尘。
” 法王因为与佳人的倾城之爱,数世的道业几乎要毁灭,请看法王的描述: “至诚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为我宣, 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爱人边。
” 又说,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 又说, “入定观修上师尊,心中偏偏不显现, 不曾忆想爱人脸,清清楚楚现在前。
” 虽是道业将毁,但法王对佳人的爱情还是无怨无悔,充满期待之情,请看法王的情诗: “前月推移后月来,暂时分手不须哀, 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春。
” 又说, “天马飘向苍穹际,宝幡高耸入云霓, 感得名门才女聘,共邀赴彼佳宴席。
” 法王与佳人的爱情虽如胶似漆,但两人的爱情没有多久就横生变故,可怜的法王在心碎之余就写下这首令人断肠的诗句,请看: “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琵琶向别人, 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
” 法王失去爱情滋润后,每天心情宛如天寒地冻了无生机,似是末法到来,请看他悲痛的泣诉: “浮云内黑外边黄,此是天寒欲降霜, 外现僧相内是俗,无非末法到沧桑。
” 经过这一段渡日如年的哀痛折磨以后,法王终于看破爱情的虚妄与无常,请看他对“真情”如幻不实的描述: “抱惯娇躯识重轻,就中难测是真情, 星斗相去复几许,只消推画数图形。
” 法王开始后悔过去沐浴在佛法的宝珠中而不知珍惜,请看他的忏悔诗句: “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 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
” 同时他也悟到要兼顾修道与爱情,使二者皆满愿是件不可能的事,请看他的诗句: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 经过死而复生的痛苦后,法王由于善根深厚终于由爱情的泥淖中脱离而出,他已成为深悟爱情如幻的觉者,请看他的觉悟诗: “十地庄严住法王,誓言诃护有金刚, 神通大力知无敌,尽逐魔君去八荒。
” 法王终于去除爱情的心魔,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大法王,请看其心境: “杜鹃新从漠地来,无边春色一时回, 还如意外情人至,使我心花倾刻开。
” 法王与佳人的倾城之爱终于被外人得知,这些优美的情诗被在仿间传诵著,一些有心人士就群起攻之,认为法王犯了淫戒应该下台,而对西藏有影响力的满清政府于是要这位法王到北京去“解释”,在半威胁的情况下法王与满清皇帝的特使走向北京,他们一行人走到青海的一个地方,法王心想要如何对凡夫俗子解释这些事
情缘的事能说吗
有人会相信他贵为转世的“活佛”尚有未了的情缘吗
有人会相信他这些至情至爱的诗句是出于慈悲与智慧的情怀吗
个人受辱不要紧,一不小心连佛菩萨都会被连累,不如归去吧,于是法王潇洒的向大家一笑就涅盘了,一个三十多岁英俊年青的人间菩萨就此走向另外一生,这一段请看他的告白: “须弥山王居中央,稳若盘石不动摇, 日月围绕恒转旋,不曾迷途错方向。
” 无上法王的这段诗句明白的显示他已真正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已是“爱情中的如来”(觉悟者)。
仓央嘉措爱情诗
最近,有一本《仓央嘉措圣歌集》出版,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忠实于原著的译诗集。
众所周知,在过去关于仓央嘉措的传奇中,都是把他描述为辱没佛门的叛逆者,而冠以情圣,或浪漫诗人之名。
在他的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而凄美的气息,让人们自觉地把它们,视为情诗的典范,因而,仓央嘉措也就成为,后代人们心目中的一代情圣。
但是,这本译诗集却否认了一贯的说法。
译者认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误读仓央嘉措。
不但误读了他的作品,而且也在杜撰了他的生活传奇,把他描绘成一个佛门反逆者,一个爱情浪子。
实际上,仓央嘉措的诗歌并非在描写俗世的爱情,而是表现了一个修行者的苦闷和压抑。
他的诗歌应该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情理表露。
在他的心中,所倾诉的对象,绝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更不是一个爱慕的女人。
他所倾诉的对象,始终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存在,或者说是无所不在的佛主。
仓央嘉措生活的时代,是西藏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仓央嘉措自己只是假扮放浪形骸、酒色笙歌,用表面的伪装,去掩饰内心的态度。
所以,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部分是对那个时代社会政治和个人情绪的反应。
这种以思慕美人,来隐喻假托的艺术手法,我们在中国古代诗人那里,是常常可以看见的。
象仓央嘉措那样的修行者,坐怀不乱的处世态度,在中国现代俗僧苏曼殊身上,看得尤为明显。
苏曼殊也常常流连于青楼,但他却能洁身自好,与风尘女子保持着疏离。
面对错乱红尘,颠倒人间,他早就心如枯井,拒绝俗世的一切诱惑和执着。
有诗自许,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因此,苏曼殊的临终遗言是,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一个俗僧如此,何况仓央嘉措那样的活佛呢
其实,有关仓央嘉措的诗,是否为私情而抒写,一直都存有争议。
藏学学者降边嘉措很早就指出,仓央嘉措的诗,只是以情怨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和压抑,在漫长的修行道路上,所充满的惆怅和迷惑。
他把对尘世的惆怅迷惑,以满带哀怨和凄美的文字表达了出来,而将真正的情感,隐藏在那看似委婉缠绵的爱情之下。
所以,才会被后代的人们,当做情诗来读。
在这个意义上,仓央嘉措被严重误读了。
著名藏学家才让太说,对仓央嘉措的误读,意外地造就了一代情圣,夸大了他的情感历程,却忽略了历史的真相。
尤其在汉文研究圈子里,已经以讹传讹几十年,几乎成为定论。
仓央嘉措的诗歌写作,并非凡俗眼里的男女恋情,最起码不要以男女关系来认识、判断它,局限于一种浅俗的层面。
与汉传的说法不同,在藏传佛教高僧以及藏民信众那里,对仓央嘉措的评价是,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一直被承认并奉为六世达赖。
也许,这才是仓央嘉措的真面目。
因此,在历史上,仓央嘉措是笃诚的修道者,并非情圣或浪漫诗人。
《月上东山》是人们最熟悉的,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
诗中写道,从那东边的山顶,升起了洁白月亮。
玛吉阿妈的面影,浮现萦绕在心上。
其中的玛吉阿妈,在以往的译本中,有译成娇娘和未生娘的,或者情人、姑娘的。
其实,在佛教典籍中,玛吉阿妈,即阿闍世王。
月亮是苍白的,就像西藏唐卡中的观音菩萨像。
无疑,这是一首修行观想诗,而不是怀思诗。
在仓央嘉措大量诗歌中,大都带有这种信仰与修行的味道。
还有一首流行很广的诗,《见与不见》。
原作者是当代一名皈依佛教的女信徒,扎西拉姆??多多,却一直被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之所以如此,也许因为这首诗体现了,与仓央嘉措同样的精神特质。
自从电影《非诚勿扰》被引用以来,就被人们视为一首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
这首被认为爱情经典之作的诗歌,原题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班扎古鲁白玛,意为莲花生大师。
这是佛教信徒,献给精神导师的虔诚之心声。
它的灵感,来自于莲花生大师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大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与风月无关。
可以想见,我们对于仓央嘉措的诗,也是由此而产生误读的。
而且,由于现存仓央嘉措的诗歌,有很多被怀疑是伪作,也是造成我们误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仓央嘉措还有另一首很有禅意的诗歌,诗曰,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表面上看,这是对情人的深情倾诉,相见不如怀念,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修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忧苦。
如果没有横逸的衣袂,与金色的脸庞,还会认得你吗
如果没有温柔的低语,与透明的眼神,思念会有多深
如果不来拉我的手。
如果不频频的回头,会不会跟你走
我要如何爱你,才能穿越浮华,穿越时光,不虚妄不癫狂
当我们读到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谁不认为是一首情诗呢
但实际上,这是扎西拉姆-多多的另一首修行诗,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皈依的崇仰之情。
关于仓央嘉措的生平,尤其是对他人生的结局,更是充满了扑朔迷离的揣测。
有人说,历史是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那么,仓央嘉措也该是一个,任意人们编撰粉饰的情郎吧。
所以,既然那个真的他不可知,不如将佛的本源放在心上。
然后,再放开我们局促庸常的心,做一回干干脆脆自顾自的嗜爱之人。
不过,读他的诗,是需要我们放下一份俗心,去好好品尝其中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