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作文咋写读后感
1.《海滨仲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
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
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
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
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啊
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
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
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
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
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想吧。
2.峻青 《秋色赋》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
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前更加高远了一些。
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
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多么好看。
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
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 。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
因为在这里,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 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
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泽。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
3.老舍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
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
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
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二马》4.王统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
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山雨》5.郑振铎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沿路的景物真不坏,江南的仲夏,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
一路上没有一块荒土,都是绿的稻,绿的树,绿的桑林。
偶然见些池塘,也都有粗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菱叶浮泛在水面。
—一《鸟》6.周立波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
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
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
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暴风骤雨》7.徐迟笔下游记散文范例: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
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
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
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
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
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
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
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
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
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
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
阳光一照,丹崖贴金。
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
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
等人骑乘,便可起飞。
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
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
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
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
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
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
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
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
焰火正飞舞。
那暗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风急了。
西海门前,雪浪滔滔。
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
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
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
上有平台,可以观海。
但见浩瀚一片,辽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
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
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
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中无人提及,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的云中。
仅在岩缝间,松根中,雪浪折皱里,载沉载浮,我到海外去了。
浓云四集,八方茫茫。
忽见一位药农,告诉我,这里名叫海外五峰。
他给我看黄山的最高荣誉,一枝灵芝草,头尾花茎俱全,色泽鲜红像珊瑚。
他给我指点了道路,自己缘着绳子下到数十丈深谷去了。
他在飞腾,在荡秋千。
黄山是属于他的,属于这样的药农的。
我又不知穿过了几层云,盘过几重岭,发现我在炼丹峰上,光明顶前。
大雨将至,我刚好躲进气象站里。
黄山也属于他们,这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邀我进入他们的研究室。
倾盆大雨倒下来了。
这时气象工作者祝贺我,因为将看到最好的景色了。
那时我喘息甫定,他们却催促我上观察台去。
果然,雨过天又青。
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
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瓣。
轻盈的云海隙处,看得见山下晶晶的水珠。
休宁的白岳山,青阳的九华山,临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庐山。
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
这时彩虹一道,挂上了天空。
七彩鲜艳,银海衬底。
妙极!妙极了!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
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
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
而云海之间,忽生宝光。
松影之阴,琉璃一片,闪闪在垂虹下,离我只二十步,探手可得。
它光彩异常。
它中间晶莹。
它的比彩虹尤其富丽的镜圈内有面镜子。
摄身光!摄身光! 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黄山记》8.沈从文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湘行散记》9.郁达夫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
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
苍江几曲,就有九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
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郁达夫《烟影》10.秦牧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
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迸着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间。
后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秦牧《黄金海岸》11.郭沫若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
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
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
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
——郭沫若《峨眉山下》12.《神秘的错高湖》范文:——边巴扎西 到过西藏的人们,如果没有去过西藏的“江南”——林芝,那么应该是一个遗憾。
到过林芝的人们,如果没有亲临过错高湖,那么,应该是一个大的遗憾。
错高湖,位于林芝西北部的贡布江达县错高乡,那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那湖水,被当地人们誉为“圣水”。
它冬暖夏凉,当大自然被浸渍于严寒之际,它却依然碧波荡漾。
湖中鱼类繁多,湖边珍禽成群,传说湖底还有怪畜猛兽。
也有人称自己亲眼见过两条大鱼,说是一条就有几辆卡车连起来那么长,当它们游出湖面嬉戏的时候,搅动得湖水像开了锅一样。
这给错高湖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有时候,人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幻景:湖面映出了草原、雪山,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拉萨繁华市场的一角和法会的热烈场面。
这些,就是所说的海市蜃楼吧。
最给湖面添色的,自然应是湖中的那座小岛。
小岛圆如一顶毡帽,周围绿树环绕,中央便是那远近闻名的格萨尔王庙。
传说格萨尔王东去灭妖归来,路经错高湖,被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便在这座小岛上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久久不愿离去。
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小岛上建起了这座格萨尔王庙,立起了他的塑像,记下了他的伟迹。
庙内,终日油灯闪烁,经声不绝;庙外,香烟弥漫,金幡飘动,引来了无数信徒和观光者。
湖四周的山上,是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人在里面,只能借助点点光斑看清景物。
各种小鸟呜叫着从头顶上飞过。
如果你幸运的话,还可以见到麝、鹿等珍贵动物。
初秋,青杆菌、娃娃菌、香菇等各种可口的蘑菇长满了大山,为当地人们带来了口福和财富。
错高湖,以它那独特的景色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据说,将来还要在这里兴建马路、宾馆等,让更多的人来领略大好风光,认识西藏,认识中国。
错高湖,家乡的湖,你是你的儿女们的骄傲,你是你的儿女们的光荣。
你的今天无限美好,你的明天将会更加光辉灿烂。
13.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鲁迅《故乡》) 赏析 这幅画是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
通过“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及“一望无边的的碧绿的西瓜”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个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
14.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
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王愿坚《七根火柴》) 赏析 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15.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也是极近的,极洪大的也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陆定一《老山界》) 赏析 先写所见,三种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
接着写所闻,声响难以模写,用比喻才显得形象直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
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16. 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任宝剑《遮阳山纪行》) 赏析 作者以景点转移为线索,以游踪为序,把遮阳山的佳景古迹串连起来,对众多景点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
并加入传说,增添情趣。
17.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的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 这好似一幅风景画。
最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征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征。
无论细描“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还是详绘“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都形象鲜明,逼真如画,渲染了寂静的气氛,达到一种微妙的意境。
18.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的积雪高插云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记》) 赏析 这是一幅远看图。
作者用“珠冠”“孔雀开屏”两个比喻从色彩和形状上点明了天山的特点。
在加上“银光闪闪”“艳丽迷人”等词语的形容,整个画面洋溢着幸福安祥的气氛。
19. 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
(峻青《雄关赋》) 赏析 作者由北向南、由远而近从地势和气势上写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表达了自己登关眺望时的感受。
20.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地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崭新气派;向东望去,一切在阳光里更显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楼和它身后的钟楼,如今虽默默据守在那里,却难免让人联想到几百年间那晨钟暮鼓是怎样标志着孤独每天的生活节奏的;而钟鼓楼背后,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莹莹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
(韩少华《万春亭远眺》) 赏析 作者立足于万春亭,向四方的观察方位的转换,十分清楚,其中用“望”“看”很有分寸地表示景物的远近。
此外写钟鼓楼背后的燕山余脉,由远而近,景物的组合错落有致,层次清晰。
21. 雨落大了,粗重的点子打在三把红油纸伞上,发出的热闹的繁密的脆响,跟小溪里、越口里的流水的哗声相应和。
从伞下望,雨里的山边,映山红开得正旺,在青翠的茅草里,翠绿的小树边,这一丛丛茂盛的野花红得象火焰,背着北风的秧田里,稠密的秧苗象一铺编织均匀的深绿的绒毯,风一刮,把嫩秧子往一边翻倒,秧田又变成了浅绿色的颤颤波波的绸子了。
(周立波《张满贞》) 赏析 这一段描写真是绘声绘色,有动有静,深浅不同,疏密有致,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还有远近、高低之分。
作者把山边几丛松散的映山红与田里稠密的秧苗有机地交织。
为了给画面增添生机,作者通过“刮风”、“翻倒”、“颤颤波波”一连串动态描写,让原先静得象绒毯的秧苗变成了轻飘飘的“绸子”。
颜色的搭配也颇具匠心;茅草是青翠的,小树是翠绿的,秧苗象深绿的绒毯,随风摇曳变成了浅绿的绸子,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精心点缀出几丛火焰般鲜红的杜鹃花,让人感到爽心悦目,春意盎然。
22. 一轮红日当空,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
那军人们思量着要去柳荫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
教你早歇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着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施耐庵《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赏析 这段文字描写突出了天气大热,僻路难行,军人疲惫,杨志焦躁。
景物描写融入了情节。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军人才能在黄泥岗歇凉喝酒,被蒙汗药麻翻,“生辰纲”才能被“智取”。
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 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 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 亮烛成银灰色了。
(冯德英)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 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 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 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隐隐约约,像云, 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 两点嫣红的火光。
(吴强) 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
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 肉红色。
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 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张天翼) 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 是风不来。
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 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 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屠格涅夫) 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 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 我的鼻子。
(方之)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 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 境。
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 和的秋夜。
(刘澍德) 这一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
月亮像 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 叶子里藏起来。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 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刘真) 云团缓缓地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 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辉煌灿烂,金光耀眼,把整个大地都照得 亮堂堂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枝上的小鸟,都被 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王梓夫) 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
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 起来。
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金敬迈) 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 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
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象火 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 和整个大地上。
(莫泊桑) 晚上没有月,星是极稠密的。
十一点后人都睡了,四周真寂静 啊,恐怕是个绣花针儿落在地上也可以听得出声音。
黑洞洞的天 空中点缀着的繁星,其间有堆不知叫做什么名字,手扯手作成了 个大圆圈,看上去同项圈上嵌的一颗一颗的明珠宝石相仿佛。
我 此刻真不能睡了,我披衣下床来到窗前呆呆的对天空望着。
历乱 的星光,沉寂的夜景,假如加上个如眉的新月,不和去年我们游 中央公园那夜的景色一般吗
(冯沅君) 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 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 的光。
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刘白羽) 夜色昏暗,月亮在天上,却不知躲在哪里,因为这位狄亚娜小 姐(希腊罗马神话里的月亮神)有时溜到地球的那一边去逛,害 得这里群山黑魆魆,大野阴沉沉。
(西)塞万提斯
景物描写的读后感
春风掠过了小溪,岸边的小草、野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探着头欣赏着自己倒映在水中的美颜。
那小溪边的杨柳吐出了鲜嫩而黄绿色的新芽,在春风中摇曳着修长绵绵的枝条。
不时,有几对燕子从杨柳枝间流星般地穿过,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丽画卷。
看完五篇关于景色的作文的读后感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至少要有三个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关于山水景色的读后感,几句就好。
虽然我喜欢高高的山,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清幽的山泉,在山的缝隙中,山泉流了出来,清清的,凉凉的,甜甜的,每一滴泉水,都经过了多少山石的过滤,才有了这清凉的山泉,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又把清凉带给了大地;它们汲日月之精华,又把甘甜带给人们。
那清凉的水啊,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人们凉爽
《边城》读后感 景色描写
★《边城》读后感边城是淡的,很美,很纯,很远,像缥缈的白云,若隐若现;边城里发生的事也是淡的,它经不起大风,受不住大浪;边城里的情还是淡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在似有若无中发生,结束,蒙着一层淡淡的喜,淡淡的悲,淡淡的羞,淡淡的情不自禁,淡淡的无可奈何。
这里有山,有水,有人家,有那同一片蓝天下别样的景致,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俗世的纷争。
这里山清水秀“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都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调和。
”高山细竹,桃柳杏花,黄墙乌瓦,近水人家,这里的景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弥漫着淡淡的宁静,散发着淡淡的祥和。
翠翠的爱情如梦一般,淡淡地发生,淡淡地结束。
初遇二老的晚上,一句轻轻的“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两年后的端午节,一句不经意的“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暗示着翠翠的心中已朦朦胧胧的装下另一个人,正如作者所说的:“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
时间在成长她,似乎在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责。
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喜欢听人唱歌。
荼垌人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的出。
”翠翠的心中开始藏着一份淡淡的喜,淡淡的情不自禁。
这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这是一个未经风雨的女孩。
在她心中,那一点希望还是那么渺茫,那么飘忽,她几乎捕捉不到她的踪影,然而它却一直似有似无的萦绕在少女的心头,给这个纯净的女孩增添了一份文静,一份羞涩与一份痴迷的陶醉。
翠翠在梦中,她的梦沉浸在二老的歌声里。
“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蹿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
摘虎耳草
”这是翠翠的梦境,也是爱情的梦境,朦胧的情,淡淡的美。
然而翠翠不知道,许多事情正在发生。
曾经走马路托人向她求亲的天保坐船出事了。
顺顺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人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
老船夫为了她的婚事东奔西走,然而却获咎于顺顺父子。
二老也在各种纠纷中远去了。
翠翠不知道,她依然企盼着曾经牵引了她灵魂的歌声能再次在对溪响起。
她到竹林掘鞭笋,掘来的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见了久别的情人,她的第一个反应也还是那么害羞。
她还是那么纯,那么真,那么羞涩。
她不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事已经在她面前改变,她不知道那双护翼她的双臂已经抵挡不住迎面而来的风雨。
风雨之夜,雷雨坍塌了屋后的白塔,也冲走了渡船。
老船夫就在这雷雨将息的时候离开了翠翠。
“一切要来的都得来”,这位善良正直,总是执拗地把钱退还给乘客,还要塞上一点荼峒上等烟草,然后陶醉在内心喜悦之中的老船夫在种种纷争中远去了。
“到了冬天,那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荼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翠翠的爱情存留在期待中,淡淡的悲,淡淡的无可奈何。
淡淡的边城有着淡淡的景,经历着淡淡的事,发生着淡淡的情。
“她们生活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似的,全个身心被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读《边城》,不妨将它看成一首诗,里面的风俗美、人情美,可细细品位。
读久,便会怀上一种莫大的欢喜,仿佛吹着一支牧歌,在都市之外的桃花源里“诗意”地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