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中描写持久激烈紧张的诗句是什么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又是什么

中描写持久激烈紧张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从木兰战功显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附赠赏析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却是长篇叙事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征前。

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

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

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

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

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

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

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

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

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

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

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

“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

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

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

明代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

”“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

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

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

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

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

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

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

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

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

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

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

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

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

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

这里的十二转和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

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

“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

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

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

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

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

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

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

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

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

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了。

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

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

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视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举报 61.51.90.* 2008-12-17 下午07:30:40 家中房中0 0木兰诗》赏析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征前。

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

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

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

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

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

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

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

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

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

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

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

“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

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

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

明代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

”“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

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

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

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

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

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

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

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

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

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

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

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

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

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

这里的十二转和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

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

“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

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

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

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

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

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

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

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

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

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了。

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

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

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视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举报 124.237.236.* 2008-12-17 下午07:31:24 24baoding0 0-- [转帖]《木兰诗》赏析木兰诗/北朝民歌阅读提示《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

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

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 · · · · ·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选自宋朝(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唧唧〕虫叫声。

一说叹息声。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机杼(zhù)〕指织布机。

杼,织布梭子。

〔惟〕只。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忆〕思念。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kè hán)大点兵〕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此(指替父出征)。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早晨。

〔溅溅(jiān jiān)〕水流声。

〔黑山〕和下文的燕(yān)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过。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铁衣〕铠(kǎi)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

策勋,记功。

转,次的意思。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要求什么。

〔不用〕不愿作。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当时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外城。

〔扶将〕扶持。

〔红妆(zhuāng)〕古代称女子的装饰为红妆。

〔霍霍〕磨刀的声音。

〔著(zhuó)〕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当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用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火,同“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傍地走,贴着地面跑。

《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中侧面描写花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关于木兰诗,用原文回答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6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希望能帮到你、


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