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全文古诗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知天矣。
存其心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
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
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
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
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
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
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说:“古代的贤君好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
他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贤士。
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把他们当臣属呢
”(九)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
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
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
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
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注释】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十)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说:“等文王(那样的圣君)出现才奋发的,是平凡的人。
至于杰出人物,即使没有文王出现,也能奋发有为的。
”(十一)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然②,则过人远矣。
”孟子说:“把韩魏两大家的财富增加给他,如果他还自认为没有什么,那他就远远超过一般人了。
”【注释】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
这两家当时拥有很大的权势和很多的财产。
②欿(kǎn):“坎”的假借字,视盈若虚的意思。
(十二)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说:“依据(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累也不怨恨;依据(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杀人,被杀的人虽死不怨杀他的人。
”(十三)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说:“霸主的百姓愉快欢乐,圣王的百姓心旷神怡。
(圣王的百姓)被杀而不怨恨谁,得了好处而不报答谁,一天天趋向于善,却不知道谁使他们这样。
圣人经过哪里,哪里就受感化;住在哪里,哪里就有神奇的变化,造化之功上与天齐下与地同,难道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十四)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
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十五)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
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十六)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鹿、猪相处,他区别于深山里不开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
(可是)等他听了一句善言,见了一种善行,(就会立即照着去做,)像决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
”(十七)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不要让他干不想干的事,不要让他想不想得的东西,这就行了。
”(十八)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
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
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
”【注释】①疢(chèn)疾:义同灾患。
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远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十九)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①,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专把侍奉某个君主当作快乐的;有安定国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的人;有不在职位而保全天理的人,那是知道‘道’能在天下推行了然后来行道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而外物随之就端正的人。
”【注释】①天民:朱熹《四书集注》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二十)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
”(二十一)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说:“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乐不在这方面;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对此感到快乐,但他的本性不在这方面。
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体内,延伸到四肢。
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二十二)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不暖不饱,谓之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隐居在北海之滨。
’姜太公躲避纣王,隐居在东海之滨,’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仁人便把他当作自己要投奔的人了。
五亩的住宅地,墙下栽上桑树,妇女用它养蚕,老人就完全能穿上丝棉衣了。
养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期,老人就完全不会缺肉吃了。
一百亩的耕地,由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完全不会有饥饿了。
所谓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在于他)规定了百姓的田亩宅地,教育他们栽桑养畜,引导他的妻子儿女奉养老人。
五十岁的人,不穿丝棉就不暖,七十岁的人,没有肉吃就不饱。
不暖不饱,就叫挨冻受饿。
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十三)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
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
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
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
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下(二十四)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
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
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二十五)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说:“鸡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类的人;鸡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类的人。
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罢了。
”(二十六)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②,为之。
子莫执中③;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
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干。
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
(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
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
”【注释】①杨子:即杨朱,见《滕文公下》第九章注。
②摩顶放踵:摩,假借为■,《说文》:“■,烂也。
”引申为损伤。
放,疑为“致”,前人引此多有作“致”者。
③子莫:战国时鲁国人。
(二十七)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好吃,口渴的人觉得任何水都好喝,这并没有尝到饮食的正常味道,而是受了饥渴损害的缘故。
难道只有嘴巴肚子有饥渴的损害
人心也都有损害。
人们能够不把(类似)饥渴的损害变成对心的损害,那么(一时)赶不上别人,也不必为此忧虑了。
”(二十八)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做大官而改变他的操守。
”(二十九)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①,犹为弃井也。
”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注释】①轫(rèn):同“仞”。
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三十)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说:“尧、舜是本性具备仁义,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五霸是假借仁义。
假借久了而不归还,哪能知道他们本来是没有仁义的呢
”(三十一)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
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
’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作君主),百姓非常高兴。
’贤人作为臣,君主不好,本来就可以将他放逐的吗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那就是篡位了。
”(三十二)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
’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公孙丑说:“《诗经》上说:‘不白吃饭啊。
’君子不耕种,却也吃饭,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这一国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贵、荣耀;他的弟子跟随他,便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心,讲求诚信。
‘不白吃饭啊’,哪样比这功劳更大
”【注释】①此句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三十三)王子垫问曰①:“士何事
”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
”孟子曰:“尚志。
”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何谓尚志
”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仁义而已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
仁是也;路恶在
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
该住的地方在哪里
仁就是;该行的路在哪里
义就是。
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那就连)君子该做的事都齐全了。
”【注释】①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
(三十四)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孟子说:“陈仲子,(如果)不合道理地把齐国送给他,他不会接受,人人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拒绝一筐饭、一碗汤那样的小义罢了。
人的罪过没有比不讲亲属君臣尊卑关系更大的了。
因为他有小义就相信他有大义,怎么可以呢
”【注释】①仲子:即陈仲子,见本书《滕文公下》第十章注。
(三十五)桃应问曰①:“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桃应问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孟子说:“把他捉起来罢了。
”“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
夫有所受之也。
”孟子说:“舜哪能去阻止呢
(皋陶的权力)是有所承受的。
”“然则舜如之何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②,乐而忘天下。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破草鞋一样。
(因此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了天下。
”【注释】①桃应:孟子弟子。
②?(xīn)然:高兴的样子。
(三十六)孟子自范之齐①,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真是关系大极了
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
’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说:“王子的住房、车马、衣服多半跟别人的相同,而王子却是那样(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居住的环境使他变得这样的;何况居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中的人呢
(有一次)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垤泽城门下吆喝,守门人议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君主,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国君呢
’这没有别的原因,所居住的环境相似罢了。
”【注释】①范: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范县东南。
(三十七)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说:“只给吃而不爱抚,那就像对待猪一样;爱抚而不恭敬,那就像畜养牲口一样。
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
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约束。
”(三十八)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孟子说:“形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了圣人才能无愧于(他的)形体容貌。
”(三十九)齐宣王欲短丧。
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齐宣王想缩短服丧的期限。
公孙丑说:“(为父母)服丧一年,总还比不服丧好吧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孟子说:“这就像有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对他说暂且慢慢扭罢之类的话,(能有什么用呢
)你只要用孝父母、敬兄长的道理去教育他就行了。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①。
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有个王子的生母死了,他的老师为他去请求君主,允许他服丧几个月。
公孙丑问(孟子)道:“像这样的事该怎样看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说:“这是想服丧三年而无法办到的缘故。
即使多服丧一天也总比不服丧好,这是针对那些没有谁禁止他,而他自己不肯服丧的人说的。
”【注释】①以上两句,据《仪礼·丧服记》,王子在母亲(诸侯之妾)死后,因父亲还在,不必服丧,只在下葬时穿穿麻衣而已,因此“数月之丧”也就不是短丧了。
(四十)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①,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沾化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
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注释】①财:同“才”。
(四十一)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的;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①,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
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
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注释】①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四十二)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
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四十三)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①,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时,似乎是属于要以礼相待的人,然而您却不回答(他的发问),为什么呢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滕更有二焉。
”孟子说:“倚仗地位来发问,倚仗能干来发问,倚仗年长来发问,倚仗有功劳来发问,倚仗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不愿回答的。
滕更占了其中的两条。
”【注释】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就学于孟子(四十四)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
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说:“对于不该抛弃的人却抛弃了,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抛弃了。
对于该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
进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四十五)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视作亲人。
(君子)首先要亲近亲人,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四十六)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①;放饭流歠②,而问无齿决③,是之谓不知务。
”孟子说:“聪明人本该无所不知,(但总是)急于知道眼前该做的事情;仁人本该无所不爱,(但总是)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
尧、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事物,是因为急于去做眼前的大事;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所有的人,是因为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
(如果有人)不实行三年的丧礼,却讲究缌麻、小功这类(三五个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吃大喝,却讲究不用牙齿咬断干肉(这类小礼节),这就叫不懂轻重缓急。
”【注释】①缌、小功:丧服名。
古代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服丧期相应分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五等。
②放饭流歠(Chuò):放,大;歠,饮。
意思是大口吃饭、大口喝汤。
按礼的规定,在尊长面前这样吃喝,是大不敬的行为。
③齿决:此指用牙咬断干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
出自《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据史书记载,尧舜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春秋,统治者以身作则,修正心灵,文明治世,教化万民,造就了尧天舜日,五风十雨、麦收双禾,麒麟在野、凤凰鸣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
《四书-中庸》写道:子曰(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赞誉了中华祖先以仁德为治国之本的聪明睿智。
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脏)。
道心也叫良心、元神、自性、佛性,是人的天赋本性(自然属性),先天而存,无形无相,永恒不灭、清静无为,纯洁妙明,不易发现。
人心也叫妄心、识神、禀性、习性(社会属性),后来而有,思善思恶,躁动不安,人喻心猿意马,前两心均属人的精神范畴。
心脏是物质体,是人体造血器官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人心对声色货利的欲望追求而产生贪嗔痴爱的念头,极大地危害着至善本性(道心),昧天良于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道心的明度逐渐微小,如乌云蔽日,暗淡无光,从而丧失理智,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惟字作思想意识讲,古代文言叫思维,现代名词叫思想。
此句意思是思想集中养精神,守先天一性(即道心)。
老子叫抱元守一,一就是理性,所以说一者理也;元是元神,即精神。
允执厥中:允执就是平心静气、静观执守,不离自性。
厥字虚词,厥中就是其中。
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点,即祖窍。
允执厥中简称为执中,即守性不移,守死善道,如如不动,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迁不移,不偏不离……也就是老子说的有欲观窍,无欲观妙,抱元守一;《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为什么要执中、守一
因为中是人的心灵自性,是宇宙灵源一本散万殊的一,这个小真空、小宇宙能通天彻地、通晓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真理。
《易经--文言传》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概括了周文王修正心灵的真实体会。
黄中是人的天性的别名,是真空之子,生于天地先,位居天地中,是人的生命能源,一身之君,主宰人的一切功能。
黄中的集中点即是上丹田,田是土地之意,上丹田位居人的中央所在地,五行中央属土,色黄,所以叫黄中,道家叫黄庭。
黄中直通理天能源,所以叫黄中通理。
执中精一,独守黄中,参悟宇宙自然育化天地万物、万物回归自然的原理,就是穷理尽性,穷神知化。
人的理性与自然真空理气合而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
所以古圣贤才说:穷理尽性达天命,执中精一万法通。
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是最上乘真功正法。
三教圣人立教传法皆以明心为本,法有差异,所以说万法一理,明心为万圣之纲。
先圣大德为后代子孙指明了一条正心修身、通达自然真理的光明大道,树立了纯洁心灵、文明精神的光辉楷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出自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这个事什么意思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海边鸥鸟,出自《列子•黄帝篇》,上面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海边有人好鸥鸟,鸥鸟常常飞下来与之嬉戏,后来有一天此人的父亲听说后,令其捉一只鸥鸟回去,于是第二天此人再到海上去,准备捉一只鸥鸟,可是鸥鸟“翔而不下”,也就是说因为此人内心已经有了想要捕捉鸥鸟的一种“机心”,他算计着要把鸥鸟捉到,所以鸥鸟自然也就不肯再飞下来了。
现在张惠言说“招手海边鸥鸟”,当然也就正表示了张氏已经没有人间之得失利害的机心了。
苏东坡有另外一首《八声甘州》,说:“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宋朝的新旧党人之争,苏东坡因为此几次被远遣流放到远方去,头发都白了,但是他没有这个争斗的机心,不为这些事情所苦恼左右。
他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很多人写文章来安慰他,但是苏东坡自己反而觉得坦然,没有任何的放不开,割舍不下。
“看我胸中云梦”,则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所以我说要懂得“互为文本”,他这里面包含了那么多的知识,《子虚赋》中记述了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两个人在自夸,子虚先生就夸说:“我们楚国有一个湖,它方圆有九百里之大”云云,乌有先生则向之夸说齐国,说我们齐国更大,可“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在《子虚赋》中这原是对齐国之大的一种夸说之言,后人说“胸中云梦”,则是寓言胸怀之博大,连云梦之大都可吞入胸中,却连纤微如蒂芥的不适之感都没有,则其胸襟之大自可想见。
不过这种博大的胸襟有时却又正是从挫折苦难中磨炼出来的一种修养。
南宋陆游,在其《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一诗中,就曾有“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之句。
昨天我在北师大时,几位老师跟同学请我吃晚饭,席上谈起近来几年许多高校的学生和老师不少人都自杀了,跳楼了,这种现象不但在中国国内有,而且在加拿大也有,我在回来之前,就在温哥华听到有个中国的博士生在国外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但是最后却跳楼自杀了,这种现象值得人们反思呀。
张惠言说:“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其实谈到的就是人生有多少得失、多少苦难、多少忧愁,但是他有高远的人生境界,可以能够以一种伟大开阔的胸襟去包容它,而不为它所左右,提醒人们应该增加修养进境。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在这里,张惠言又用了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德充符》。
里面曾记载了一段孔子的谈话,说:“仲尼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
’”张氏所说的“楚越等闲耳”两句,“等闲”二字是表示不重要的轻视之辞,也就是说“自其同者观之”,虽“楚越”之异可以视为一体之意,而若“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虽在人体一身之内,却也可以有如楚越之异,引生敌异之风波。
所以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乃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在这里引用了“仲尼”之言,那便因为儒家思想中,原来也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
张氏从开端的“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的愤激悲慨,写到“楚越等闲耳”的胸襟修养,已经完成了一大段落。
王阳明的名言
王阳明名言名句: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4、夫学贵得之于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
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
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
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
没有枝叶花寅。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9、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
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不管宁静不宁静。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4、知行合一。
1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1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21、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你如果对色、财、名、利等心,全都像不做盗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何来闲思杂念?人生启迪: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就会因机心而衍生出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情绪。
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这些,境地怎会不悲愁、痛苦?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
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机心太多、太重,心灵哪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22、心是快乐的根常快活便是功夫。
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
人生启迪: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很难,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职了、失恋了、失业了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
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快乐只在一心,而且要从一心着手去做功夫。
说白了,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
心的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这是一定的。
23、要活得轻快洒脱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人生启迪: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
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
摆脱这些,就是王阳明所说“减”的功夫。
减到最后呢?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
本心是简单的,因为是轻快的,洒脱的。
24、慎思之,笃行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
人生启迪:所谓“三思而后行”,要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思考与行动,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运,轻率与认真的效果都将立竿见影。
所以要走向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使知真能经得住三思的考验,行真能成为一种功夫,那么知行就自能成为智慧与功业的完美合一,就像王阳明那样。
25、不做就是不知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没有知而不行的事。
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
人生启迪:获得成功的办法有很多种,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
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
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
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
要想保持成功,则需要德行作为底子。
德行合一,也是一种知行合一,也是一种更高明的知行合一。
26、路,尽管去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人生启迪:人生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内心的愿望就会被忽略,心中的梦想就会被埋没,即使走得很顺畅,却不真实,因为少了太多的尝试——哪怕是失败,以及少了太多缘于亲身经历的深切体悟。
所以,人要敢于大胆尝试,在实践中体悟一份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人生智慧。
27、天理即是仁心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
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
所谓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
如果心专指那团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了,那团血肉仍在,但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所谓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
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
人生启迪:人之为人,须有情、动情、重情。
《周易》中说:方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是什么样的人,便能感应到什么样的人,乃至什么样的处境和人生。
比如交朋友,你是有情人,才可能交到真情义的朋友。
譬如男女之爱,须是你有情,人家才可能对你有情。
推而广之,万事莫不如此。
莫作无情人,天佑有情人。
做有情人,才能得有情人生。
28、求道须深下去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这个道原本无穷尽,问得越多,精微处就越能显现。
人生启迪:一个人若想有美好的、成功的人生,必须不断学习。
王阳明认为,在学习中问的问题越多,他的学问就会越加精细。
而想问得多,就必须拓展、深入下去,这就需要勤奋。
没有勤奋,想成就任何事业都几无可能,任何事情本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成的。
任何光辉夺目的事业背后,都是一个艰苦探索和辛勤劳作的过程。
29、耐住寂寞,久久为功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
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心,根据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这致良知没有片刻停息,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
人生启迪:欲成事业,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潜心静气,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获得豁达通透的智慧和事业。
如果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就可能适得其反、劳而无功。
熬不过等待的人,熬不到幸福;经不起挫折的人,长不成傲骨。
30、自省才能自明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学习应该返身自省。
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
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人生启迪: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就像拿刀亲手割掉自己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
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
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甚至留下疤痕,却是根除毒害的唯一办法。
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就能得到人们更大的尊敬。
31、静时存养,动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人生启迪: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
心中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忠告,吸取经验教训,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支点,驾驭不好生命之舟。
怎样自明?就需要做好对自己的省察,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王阳明说,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
人贵有自知之明。
32、反观自身,自我提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这样就不会过分的责备别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
人生启迪:自省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心灵上的污点,继而照亮前进的路途。
工作中,有很多人经常怨天尤人,就是不在自身上找原因。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才会不断地提高;进步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也体现在反省的能力上。
自省还能帮助自己找到自身优势。
有时候,人生的悲剧不在于没有用好自己的优势,而是连自己的优势是什么都没找到。
33、嘴巴闭关,身体力行以言语谤人,其谤浅。
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用言论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
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人生启迪: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这是因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你以为所有让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于别人和环境,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浅,德性不深。
所以把向外的眼睛收回来吧,盯在自己的心上。
就算世界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心也可能放开而坦然从容。
心坦不坦然、从不从容,也本是心自己的事。
34、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现在,天下的人都在议论我,如果能因此为善,那么,都是在与我砥砺切磋,就我而言,不过是提高警惕,反省自己,增道进德。
人生启迪: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
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35、最怕是傲字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人生启迪:傲,不过是因为一份我执。
人们为什么要亲近一个我执太深、戾气太重的人?无人亲近,又怎么生存、做事?更重要的,我执是一条深深捆绑着自己,让自己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绳子,使自己沦陷在暗无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还误着自己。
36、格物致知,灭除轻傲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知道轻浮傲慢处,便是良知。
除去轻浮傲慢,便是格物。
人生启迪:能够看到自己的轻浮傲慢,那么此人还算有救。
如果还能反省自己的轻浮傲慢,并着手破除,那么他正在得救。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条通过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37、只求力所能及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人生启迪: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不自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辱,并不使自己处于困顿疲累、痛苦挣扎的境地。
这就是自知之明,即使做不了大事,可是心是大的,境界是大的。
38、不动心,不烦恼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
性元不动,理元不动。
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心之本体,原本不动。
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
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
集义就是恢复心之本体。
人生启迪:世间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
在生活中,同样多的事情,有人焦头烂额,有人却泰然处之,就是因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的心,寄寓灵魂,即使因忙碌而身体劳累,仍然能够洒脱自在。
39、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
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
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
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人生启迪: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佛家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王阳明的花与我心同在,推而广之就是天地万物皆与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万千气象。
一切,只看你心的大小、悟的浅深,良知的大境界,本来与外物无关;心,自是万物主宰。
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40、参破生死,尽性知命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去掉。
如果在此处能识得破、看得透,这个心的全体才是畅通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人生启迪: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
向死而生,与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念起人终究一死,万般皆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就能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
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全文翻译。
《孟子·尽心上》提到。
尽心上 全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
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子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佥然,则过人远矣。
」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不暖不饱,谓之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
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
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
』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
』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
」 孟子曰:「尚志。
」 曰:「何谓尚志
」 曰:「仁义而已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
仁是也;路恶在
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 「然则舜不禁与。
」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
夫有所受之也。
」 「然则舜如之何
」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言斤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夫非尽人之子与
」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
』此无他,居相似也。
」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 齐宣王欲短丧。
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 孟子曰:「是犹或丝□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
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滕更有二焉。
」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
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这首词的翻译
现在来看第四首。
“今日非昨日,明何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得是非常之快呀。
李太白曾有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李商隐也曾写过,“从来系日乏长绳,水逝云回恨不胜”的诗句,而在这种长逝的无常中,我们人类以一个有限的生命又将怎样来对待它呢
所以张惠言在第四首词的一开端,乃立即就写下了“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的问句。
上一句所写的就是逝者之不返与年命的无常,而次句所写的则正是对未来之明日究应如何处理和对待的一个严肃的思考。
根据已逝的体验,我们都早就认知了一切身外之物之都不能够被自己长相保有,如此说来,则也许惟有进德修业才是真正能属于自己的一种获得。
所以接下来张氏就又写出了“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的两句词,“朅来”二字是诗文中的常用之语,或以为乃“去来”之意,或以为乃“聿来”之间,或以为乃“尔来”之意。
至于“何事”二字,如依标点断句,则此二字自当为“真悔”之宾语,也就是说近来我所真正后悔的是什么事呢
于是下面的“不读十年书”,就成了此一问题的答案。
但在词的惯例上也可以句虽断而语意不断,如此则“何事”二字便可直与“不读十年书”一句相连贯,也就是说近来我所真正后悔的,是为了何事而未曾好好地读十年书呢
这两种读法的意思虽不全同,但却也并不互相抵触,因此可以并存。
总之此二句词所表示的,乃是在“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的反思下,所得到的一个既是自悔也是自勉的答案。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东风吹来,把万物都吹复苏了,但是也把万物都吹得撩乱了。
在开端数句全用赋笔的直叙以后,转入了一种景物的兴象,不过此数句所写却又并非单纯的眼前之景物,而是含有一个《楚辞》的出处。
“几度枫江兰径”,运用了一个出自《楚辞》的典故。
原来《楚辞•招魂》一篇,在结尾之处曾写有“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句子。
所以春天的时候,草木苏醒了,极目千里,一片平芜。
《招魂》,根据王逸的注解,是为宋玉所作,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宋玉同情屈原,说屈原如同兰花,被人采折,荒芜在江边之上了,宋玉以此来招屈原的魂魄回来。
并且这里不仅用了《楚辞•招魂》,而且还用了《楚辞•九歌》之中的典故。
“寂寞斜阳外,眇眇正愁予”二句,我们看《楚辞•九歌•湘夫人》篇的开端,曾经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及“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的叙写。
期待着帝子的降临,从北渚降下来相会。
《九歌》都是祭神的歌,都是人在与神灵交流,那神就是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眇眇”两字连用有高远之意,如陆机《文赋》有“志眇眇而凌云”之句,可以为证。
另外“眇”字单用,也有“细视”之意,如《汉书•叙传》有“离娄眇目于毫分”之言,可以为证。
总之,“眇眇”二字连用所给我们直接的反应,乃是一种极目远望而不可得见的感受。
故曰“眇眇正愁予”也。
至于前面一句“寂寞斜阳外”,则正是从前面所引的《楚辞》原文“与佳期兮夕张”一句变化而来,洪兴祖补注谓此句所写“言己愿以此夕设祭祀、张帷帐,冀夫人之神,来此愔飨”。
因其所期待的神之降临在日夕,故曰“斜阳”,而神则并未降临,故曰“寂寞斜阳”,而更着一“外”字,则当与下句之“眇眇”一起参看,正写其极目远望之远至“斜阳外”也。
以上半阙,张惠言既已从光阴易逝年命无常,写到了进德修业的自勉,但进德修业也依然改变不了年光之流逝与期待之落空的怅惘和哀愁,所以下半阙就针对于人类究竟是否能突破生命短暂之拘限的问题。
开始了既是情绪的也是理性的思考。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一开始“千古意”三个字,所写的就正是人类千古长存的一种内心的追求,只要在无常尚未真正到来的一刻以前,每个人都不肯停止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各有其千古之意。
而张氏在此乃给了人们一个当头棒喝,说“君知否
只斯须”,“斯须”是极言其顷刻之短,张氏正是要向人点明,原来人们所认为的“千古”,其实只不过是顷刻的“斯须”,而“君知否”则是使人醒觉的一种呼唤和警告。
《古诗十九首》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张氏也如这一样阐扬人们有警觉之心,不能得过且过。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针对人类内心这种“千古意”的心灵追求,就也想出了一种慰藉的说法,那就是德业与声名的“不朽”。
此句又可“互文”。
早在春秋时期,叔孙豹和范宣子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
汉代司马迁遭受腐刑后,在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书信中,自叙自己能够苟且偷生,就是希望以自己发愤的精神去著书立言,并且将所写之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于是司马迁到今天都果然不朽。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虽在,而他自己却早已化为尘土了,故杜甫在《梦李白》的诗中,就曾写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句子,而这也就正是张惠言何以在此一词中,也写下了“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两句词的缘故。
儒家的修养还不只是让你留的千秋万岁的盛名,儒家的修养还在当前,还在眼下,注重追求当下的价值。
张氏忽然笔锋又一转,以“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三句,写出了一片充满生机的超然妙悟的见道境界。
如果以此种境界,与前面所提及的所谓“三不朽”者相比较,我们自不难看出,所谓“三不朽”者原来还是一种向外的追求,而此三句所写的,则已经进入了一种以天地之心为心的,充实饱满而不复更假外求的境界了。
韩愈《原道》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德表现在你对外物已经没有了期待。
《庄子》中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列子能够驾着风行走,飘飘然,非常逍遥,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呀。
可是你要能行走,还是有所待的,因为你要有风呀,没有风的帮助,你就不能飞行了。
只有真正无所待了,才是最高的德行。
西方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曾说到“自我的实现”,他指出人生有种种的追求,要穿衣吃饭,要有朋友和家庭,要有归属和群体,种种你都不得不去追求,可是最高级的是自我的完善和实现。
只有你达到了此,才进入了最高的状态。
陶渊明为什么可以舍弃官位而去乡村种田呢
在于他自己有他内心的一份安然的宁静的持守,他对官位等都不在乎,达到这种境界,你才知道不有所待的重要了。
你感觉充实不假外求,才是无待,才是达到了最高的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就是学道的好处。
张惠言的妙就在于他把这些义理写到小词里面来,写的非常的美丽。
就文学之美感而言,这三句确实写得极好。
前面是两个偶句,“一夜”与“三月”相对,“庭前”与“雨中”相对,“绿遍”与“红透”相对。
“一夜”极言此生机之到来的迅速,“三月”极言此春日之生机的美好,“庭前”写出了此生机之近在眼前,“雨中”写出了此生机之沾濡润泽,“绿遍”写草之青,“红透”写花之美,而“遍”字与“透”字则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生机之周遍与生机之洋溢。
而也就在此两两相对充满张力的对天地间大自然之生机的叙写之后,作者却突然承接了一个五字的单句,把“天地”之生机做了一个“入吾庐”的收尾,真可说是笔力万钧地写出了一种“天人合德”的境界。
与中国古人讲究“以天地之心为心”、“万物皆备于我”、“与天地合其德”、“天行渐,君子以自强不息”种种提升相合。
而且张氏乃是纯从春日的景物之兴象写起,全以美的直观,把自我提升进入了一种与天地同德的意境,这是需要作者果然有此美感直观,才能够有此妙悟的。
这也正是张惠言这五首词之所以与一般道学家之以韵语说教之作之有所不同的主要缘故。
接下来张惠言又写下了“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的戒惧的叮咛。
外边的一切繁华,很快就消逝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珍惜,不要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瞬间消逝了。
昔屈原《离骚》曾写有“及年岁之末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的句子。
洪兴祖补注曾引《反离骚》颜师古注云“鹈鴂,一名子规,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这当然正是张惠言此二句词的出处。
而张惠言这五首词原是“赋示杨生子掞”的,所以在提示了前面的“天地入吾庐”之境界后,乃更戒之以及时自勉的叮咛,但表面上则仍是从春日之“众芳”叙写下来,表层的意思与深层的意思密合无间,同时在勉人之中,也有自勉之意。
为此词开端所提出的“明日复何如”之人生困惑,做了一个圆满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