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张爱玲语录 郭敬明语录 张小娴语录 马云语录 席慕蓉语录 安妮宝贝语录 毛主席语录 韩寒语录

蒙台梭利自然科学名言

蒙台梭利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国内目前已经出现了多个以教育为宣传点的机构和幼儿园。

但是其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精神。

现在国内的情况和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很相似,很多幼儿园把教育简化为只是蒙特梭利教具的操作使用,而把蒙特梭利教育的关键:老师的素质和智慧的爱的要求标准,或是降低或是至少是做得不够。

有的幼儿园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受制之处太多,以致理念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各种制约。

更多其他的幼儿园把蒙特梭利做成了象钢琴班,舞蹈班,绘画班那样的“卖点”,浮躁有余,而对蒙特梭利精髓的把握不到位。

蒙特梭利教育的精髓不在教具,她的教育精髓在于人,---- 在于老师和孩子的人格、灵魂。

她的教育要的是爱和智慧,而且对这两者的要求极高。

有感于目前国内现状,我们担心国内会重蹈美国蒙特梭利教育在60年代前后一度由盛而衰的覆辙。

美国蒙特梭利教育当时的败因就是只注重教具的显摆而忽略了最重要而最难做好的人的部分。

并非蒙特梭利教育不好,而是执教者们当时走偏了路,离开根本。

所幸真正的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蒙特梭利教育在美国,70年代又由一群妈妈恢复。

我们希望中国不再重走美国式的曲折路。

而这就要求我们传播真理,擦亮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睛。

关于语言的魅力的格言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生命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佚 名我从不忘记活着本身就是乐趣。

——佚 名

推荐几本比较好的教育类的书籍。

谢谢

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2.《支玉恒课堂实录》3. 入门级的书: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4. 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念》5.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6.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组织编写) 7. 施良方著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8. 苏达礼的《救救孩子》 9.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10. 严元章(台湾)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11. 钟启泉主编的《基础交易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这是本好书,大家不可不读。

本书对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从国际的挑战、国内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一起教育发展自身的矛盾等方面对这次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大家读了这本书,可能对各位的对这次课程改革的看法有一定帮助。

同时本书对纲要的六条目标进行了逐一的解读。

如何解读蒙特梭利的六大基础理论

蒙特梭利终其一生并没有将蒙特梭利法做过有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她曾谦虚的说,我只不过是对儿童加以研究,只不过是接受儿童给予我的,并把它表现出来而已。

但如果她在思想上没有一个指导的原则,那么她所设想的教育方法和蒙氏教具又怎样能前后相应脉络有序呢

专家们把蒙特梭利林林总总、博大精深的理论归纳出了六大学习要领,这六大要领分别是:一、环境适应论;二、独立成长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四、吸收性心智论;五、工作人性论;六、奖惩无用论。

接下来我们就依次对这六个要领进行学习。

一、环境适应论 个人的成长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狼孩的故事) 蒙特梭利曾把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由此可见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

因为人类的一切成长都与头部有关,它是发号施令者,控制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成熟度;像头部一样,环境则是主宰着一个人是否够聪明的最大关键。

在个人成长而言,个人的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如果不能相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或消失,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能生存。

正如前面狼童的例子,他们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由于年龄已大,即使将他们带回人的世界后,已经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暂。

环境的好坏决定成长的好坏 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机能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的。

假如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而儿童在这环境中也能多方的去适应,那么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必将是很好的

(孟母三迁) 蒙特梭利将环境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并更进一步地儿童成长法则,设计出了适合孩子个别差异并能激发孩子成长的各类教具,使孩子在环境中真正地适应进而利用环境。

二、独立成长论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当然无法独立生存,他必得靠着亲职人员的照料,提供给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长大。

他一步步地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在力量。

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自己的孩子呼吸一样。

成长的路相当地漫长,也并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独立(成熟),才能成为所谓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活动。

三、生命自然发展论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

(母鸡孵蛋)蒙特梭利还发现,儿童在出生前,就具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eg.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发展成胎变成人。

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定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并不断的自我活动。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

答案是内在需要。

(eg.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

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的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

(由躺倒爬) 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大人。

四、吸收性心智论 吸收性心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哩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

而孩子呢

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带来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的心智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信息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的过程。

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三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

孩子在吸收心智驱动下的学习,不仅与大人不同,速度更是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础。

(音乐课堂,语言发展) 五、工作人性论 大人与小孩工作性质不同: 成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儿童却是为了工作而生活,也就是成人的工作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儿童的工作是以工作逐步改进自己、完成自我。

因此,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透过双手工作,不但可以激发儿童的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人格正常的发展。

当儿童专心于真正有兴趣的工作时,即可自然养成爱学习、能独立、肯动脑、有毅力的好习性好品德。

因此,儿童只有通过工作的引导,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能力,而成为独立完美的人。

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性的特征。

蚂蚁和蜜蜂虽然会不断地采花蜜、觅花粉,但它们不会教育自己去动脑筋求进步,去增长智能以及改善环境。

六、奖惩无用论 蒙特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对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她在以前也觉得好的该赏坏的该罚。

经常受鼓励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约束上,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他有奖才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如果孩子必须常受处罚才会停止乱来,那么他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被挨打挨骂,而非自我控制,而且除了不主动以外,他也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会害怕,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或出息了。

蒙台梭利自然科学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