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出关于顽强不屈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陈独秀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
——(中国)萧楚女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中国)沈从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司马迁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北宋)欧阳修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宋)李清照 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
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中国)郭沫若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中国)沈从文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中国)鲁迅 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
——(中国)矛盾 ★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华罗庚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亨利•门肯)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法国诗人]吕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
——孟德斯鸠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塞内卡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急求一篇关于痛苦的价值的作文 ,谢谢才子了
《痛苦观》玉磨成器,铁炼成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没有痛苦的煎熬,何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没有痛苦的磨砺,何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贫瘠的,苦痛是心灵的一种财富。
痛苦不一定成就辉煌,却能使人生流放更为精彩的篇章。
苏轼被贬,依旧抒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史铁生双腿残疾,依旧用文字演绎坚毅与刚强;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失聪的贝多芬不朽的坚持;《时间简史》的神秘,是霍金以生命的不屈所撰写……古往今来,时间的长河淘洗出多少豪迈的英雄
那身处苦痛犹能保持着昂扬的姿态、无畏坚持、奋力拼搏的高贵品质,永远熠熠地闪亮于时空。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唯在痛苦中依旧展现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磨炼心性、洗涤灵魂、铸就品格。
“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
”痛苦不仅能锻造个人的品质,更能缔造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史歌。
从泱泱大国到西方殖民者炮火下的块块废墟,从坚挺的东方雄狮到众人耻笑的东亚病夫,从腐朽王朝到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救国热潮,历经千磨万击之后,当天安门城楼上的那阵呼喊响起,中华民族重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几个世纪的黑暗,数万万民众的期盼,苦痛后所拥有的必定是光明未来。
苦难所激起的不仅是愤慨,更是中华儿女赤诚的爱国之心。
刺刀威逼下的身躯,也显出铮铮铁骨与赤裸裸的正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气魄只有苦痛才能缔造。
民族的尊严、民族的气概,在苦痛中历练、捶打,铸就不朽的巅峰。
今日的祖国,兼容并包、宽容开放,正显示出重新焕发的活力与风度。
美德在烈火焚烧中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温室里的花朵虽然明丽鲜亮,却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拷打;沃土中的树木虽然枝繁叶茂,却缺少一股阳刚之气。
痛苦的价值不在于经历痛苦,而是唯在痛苦中犹能恪守真正的自我,即使跌倒,也承担起一切并坚定地前行。
悲剧创造英雄,或许痛苦是上帝赐予所有勇者的试金石。
人生难免有失意与彷徨,只是不要忘记在生活的角落注入勇气和希望,直面人生,化痛苦为力量。
骂人歇后语不带脏字越毒越好
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东西--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12.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26.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27.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28.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29. 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30.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31.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32.五百块分两下--二百五! 33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34.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 35.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36.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 37.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38.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 39.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40.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41.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42.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43.骆驼生驴子--怪种 ! 44.种地不出苗--坏种 ! 45.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 46.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47.强盗画影像--就你那副贼形! 48.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49.瞎子拉琴--瞎扯!50.上打口红--装纯(唇)! 51.春哥敲门--蠢(春)到家了!5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53.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54.鳖下的--王八蛋
55.报幕员上场--调戏!56.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57.三角坟地——缺德58.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59.阎王被挖了眼——瞎鬼60.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61.开会请了假——没出席(息)62.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63.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64.65.牛屎虫搬家---滚蛋66.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67.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68.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69.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70.瞎子拉琴---瞎扯[2]【蚕宝宝的嘴】—— 出口成诗(丝)【吃核桃】—— 非砸了不可
【厨房里的垃圾】—— 鸡毛蒜皮【保护视力】—— 小心眼【抱着孩子推磨】—— 添人不添力【医生卖棺材】—— 死活都要钱【粪坑旁边打地铺】—— 离死不远【脱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马生骡子】—— 驴日的【上坟烧报纸】—— 糊弄鬼【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皮皇帝的妈妈】—— 皮太厚【和尚打伞】—— 无法无天【父亲向儿子磕头】—— 岂有此理【外婆死了儿子】—— 没救【牵着羊进照相馆】—— 出洋相【扇著扇子说话】—— 疯言疯语【十两纹银】—— 一定【耕地裏甩鞭子】—— 吹牛【八十岁演员扮孩子】—— 返老还童【礼义廉】—— 无耻【阎王爷嫁女】—— 鬼要【白鳝上沙滩】—— 死定了【半空中吊口袋】—— 装疯【半路上杀出个杨排风】——好厉害的丫头【老龙王搬家】——厉害【木匠的锯子】——嘴巴子尖;嘴巴子厉害【山中的野猪】——嘴巴好厉害【兔子成精】——比老虎还厉害【钻子头上加钢针】——好厉害【糠了的萝卜】——没有辣气(比喻对手或敌人没有多大力量了;或不那么厉害了。
)【木头眼镜】——看不透【木偶进棺材】——死不瞑目【木偶打架】——身不由己【木箱钻洞】——有板有眼【木头人救人】——自身难保【木鱼改梆子】——还是挨打的货【熟透了的瓜】—— 不用摘【瘦驴拉硬屎】—— 瞎逞能【筛于改锅盖】—— 有边有眼【筛子当水桶】—— 漏洞百出【筛子脱坯】—— 不妨【筛子装水】—— 漏洞多【烧于的锅炉】—— 气崩了【烧饼铺里的耗子】——吃货【烧窑的卖瓦的】—— 都是一路货【十只鸭头做一盆】—— 多嘴多舌【三间房子不开门】—— 怪物【三个菩萨两炷香】—— 没你的份【三个钱买个猪头】—— 就是一张嘴【三个钱买条毛驴】—— 自骑自夸【麻雀飞到旗杆上】—— 鸟不大,架子倒不小【老肥猪上屠场】—— 挨刀的货【老鼠钻进人堆里】—— 找死【老鼠嫁女】—— 小打小闹【老太大的嫁妆】——哭货【老大太上鸡窝】—— 笨蛋【老母猪打架】—— 动口不动手【老鼠掉进粪坑里】—— 越闹越臭【拔了塞子不淌水】—— 死心眼【鼻孔喝水】—— 够呛【三张纸画一个人头】—— 好大面子【王七的弟弟】—— 王八【大火烧竹林】—— 一片光棍【阿二满街串】—— 吊儿郎当【雨打黄梅头】—— 倒霉【秃子打伞】—— 无法无天【三十年的纺织娘】—— 老油嘴【十年不漱日】—— 一张臭嘴【十二月的蛇】—— 打一下,动一下【放大镜照臭虫】—— 原形毕露【放了气的皮球】—— 软蛋【放屁砸着脚后跟】—— 倒霉透了;真倒霉【放咸鱼人塘】—— 不知死活【放个屁也请示】—— 没事找事【二齿钉耙锄地】—— 有两下子【二大娘腌咸菜】—— 有言(盐)在先【瘪了的唢呐】—— 看你怎么吹【二郎神吹笛子】—— 神吹【婊子骂娼】—— 一路货色【闭着眼睛卖布】—— 胡扯【刀马理不会刀枪】—— 笨蛋【点燃的蜡烛】—— 长命不了【堂屋里挂兽皮】—— 不象话
用过渡句造个句子
把不同的段落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段落之间语意要连贯。
要做到语意连贯,可以使用一些衔接或过渡的方法。
衔接是利用一定的词语或相应的句式巧妙连接,常常用在意思联系比较紧密的段与段之间,使篇章前后连贯,脉络分明。
主要有意合和关联两种。
意合,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靠一定的语义关系自然组合。
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前两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得到。
前一段写马克思的去世,后一段写他去世所造成的损失,两段语意自然衔接,用的就是意合。
关联,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衔接起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联方式: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连接。
例如夏衍的《包身工》,每写一段包身工的生活,开头先交代时间:“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四点半之后,当晨光初显的时候……”,“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
这样,时间线索时隐时现,思路十分清晰。
此外,在分析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时,还用表示顺序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衔接得非常好。
这样的衔接在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规章类应用文或科技论文中用得比较多。
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顺接(如“于是、所以、因此”等)或反接(如“然而、但是、可是”等)的关联词语来连接。
例如鲁迅的《祝福》,前两段写回到鲁镇的情形,段尾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第三段紧跟着说:“况且,一想到昨天遇到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这是用“况且”表示两段的递进关系。
又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第四部分: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一段先说有人遇害而我有些怀疑;第二段开头用“然而”转折,说明我的怀疑不对,她们的被杀是事实;后边两段虽然各有一句,但作者让它们独立成段,并且在开头使用“但”字连接,最后一段是作者由此引发的议论。
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得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自然,作者的愤怒之情也溢于言表。
一种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联系的词语连接,包括同一词语、同义词语、反义词语等。
例如唐的《同志的信任》,第一段从鲁迅同陌生女子见面写起,写到“自己也立刻带着纸包和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里”;第二段紧接着写“灯下,他打开纸包”,结尾处写到“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第三段马上又写“这是……一封信”。
这样前后衔接,连贯自然。
又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问“我”死后的一家人能否见面时,“我”在那一段的结尾处说:“其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然后顺着这句话用一段说明自己当时的心理,中间又说:“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下一段接着又说:“‘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
……”三段用相同的话语前后关联,使得文章思路不断,连贯自然。
还有一种是利用意思有联系的句子相衔接,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的句式或反义句式等。
诗歌常常采用这种衔接方法。
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其中四段都用“我们对着……喊:周总理”开头,不仅使篇章层次清晰,意思表达连续不断,而且衔接得非常紧密。
其他文章也常常使用这种衔接方式。
例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
……他去卖什么?卖油绳。
……赚了钱打算干什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
……开始写陈奂生“悠悠上城来”,接着三段分别用设问句开头,相同的句式,将三个段落巧妙地衔接在一起。
过渡是利用过渡段或过渡句巧妙连接,常常用在意思转折比较大的段与段之间,如两个不同的事件、两种不同的内容、两个不同的场面等。
过渡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这就是过渡段。
过渡段一般比较短小,大多是一句话或一个句群。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先叙述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情况,然后写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句话就是一个过渡段,它把叙述的重点由东京自然地过渡到了仙台,使上下两层意思连接紧密。
又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四段批判“送去主义”,接着另起一段说:语言与运用衔接和过渡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个过渡段,先总结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正式提出“拿来主义”。
这样,就把上下两段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
过渡也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这就是过渡句。
过渡句常常用在上一段的结尾或下一段的开头。
例如杨朔的《海市》,先写海市美景,接着写这一次来得不是时候,然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过渡:可是海市不出来,难道我们不能到海市经常出现的地方去寻寻看吗?也许能寻得见呢。
“海市不出来”与上文相联系,写虚幻的海市;“也许能寻得见呢”,为下文写真的海市做铺垫。
又如茅盾的《风景谈》,第一段写星星峡外的沙漠风光,由此引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下一段开头紧跟着说:“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这句话就是过渡句,用来引出下文,使前后两段衔接紧密。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议论文 要开头和提纲 会的帮帮我..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请以“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导引1、关于文体要求:记叙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能力,其他几种都是在此之上的发展和变化。
虽然现在的高考对文体允许自我选择,但高一学生如果记叙能力不强, 会直接影响议论文的写作与提高。
所以,在高一适当强化强化记叙很有必要。
而高一的记叙文写作则应在描写的形象细致、选材的恰当适量、布局的剪裁合理上力求 有新的提高突破。
2、关于审题点拨:明确题目中“花”的比喻意义,是审题的关键。
花,美丽娇艳,赏心悦目,给人美感,因此一般而言可以用来比喻一种品质美德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如善良、自强、爱心、尊严、坚持、勤奋、自信、关爱、珍惜等等。
心底,强调了范围、处所,因此重在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认识,需要注意适当的心理描写。
“盛开”则强调要发扬光大,对人有益,作用极大。
应该说,审题的难度不大。
3、关于选材与表达:选材上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中心。
表达上的难点在于写人叙事中要细致形象。
突出细节的恰当准确,突出描写的细致生动,使所记之事与所抒之情要吻合,理从事来,情在事中,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
1、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符号冰冻的时期,在尔虞我诈的社会,你的心中是否有些郁闷有些烦恼
如果有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去学会乐观豁达呢
为什么不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呢
还记得那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吗
他那乐观豁达的个性,是他心底盛开的花朵。
这朵盛开的花朵让他永远在黑暗的社会中独占光辉,放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旷达的人生。
乐观豁达是每个人都应学会的处世态度,只有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你才能追寻到真正的人生目标,才能在变化如梭的社会中站住脚根。
学会乐观豁达,让人生充满希望,让人生洒满阳光。
学会乐观豁达,让心中保持理想,让心中保有梦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潜的乐观豁达,挥一挥衣袖,拂去朝廷的黑夜,采一片云彩建起自己的理想栖居。
他用自己的乐观豁达,成就了不与黑暗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用自己的乐观豁达,为后人开创一片心底盛开的花园。
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你会发现整个心底会成为一个姹紫嫣红的花园,成为一条洒满清香的河流,不仅影响着自己,更影响着花园边河流旁的人。
风里吹雨里淋浪里打依然击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有着别人没有的乐观豁达,他把整个人生寄与朝廷,可换来的却是贬谪和游荡。
他没有灰心丧气,只身投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用乐观豁达抒写着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欲上青天揽明月”是他的狂妄,更是他的乐观豁达。
秀口一吐震动整个唐朝,在乐观豁达中成就“诗仙”美名。
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纵使得不到别人的垂青,受不到别人的赏识,也能达就一番美名,不是因为别人而成功,而是因为自己而成名。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你会看到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烦忧都随之东流,一切的一切只因乐观豁达而美好。
星转斗移,即使生活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即使人们的心中已被现代化的符号所冰冻,但只要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一切皆融化。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盛开一朵乐观豁达的花吧
简评: 文章结构严谨,中心明确,析理透彻。
开篇由现实入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选择恰当事例论述乐观豁达的重要意义;结尾再次回扣社会,申明态度。
全文层次分明,内容充实,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另外语言优美流畅,句式整散结合,能做到旁征博引,思辩性很强,是一篇上乘佳作。
2、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没有人会阻止一朵花的盛开,如果你愿意的话。
如果你愿意微笑着迎接每一次失败,如果你愿意昂起头颅迎接挑战,如果你愿意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那么,一朵艳丽的花朵正在你心底悄然盛开,那就是乐观。
乐观的人懂得半杯水的含意,也能看到针刺上的玫瑰,乐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智慧,是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有了乐观,就拥有了飞越万里的翅膀。
野田圣子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微笑着面对挫折,她曾是娇惯一时的小公主,却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是洗马桶
她也曾为此彷徨过,但最终却走出了迷茫,因为她选择了乐观,选择了绽放,她的微笑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在年底考核时,她从容不迫地用杯子舀出马桶中的水喝掉,然后甜蜜地笑了,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找到了未来。
于是,野田圣子,这个刷马桶的女孩,竟一步步走上了日本邮政大臣的宝座,无数光环映照出的依旧是她那颗乐观的心。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野田圣子因此而精彩。
卡莱尔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从容地迎接困难。
英国著名史学家卡莱尔一生的巨著《法国大革命史》,我们都耳熟能详,可谁又知道他曾写过两本呢
没错
当年卡莱尔在完成第一本时迫不及待地送去给朋友米尔指教,第二天却得知,那本仅有的书稿被女佣当成草纸烧掉了
他也曾消沉过,但片刻后又振作起来,买来稿纸重新创作,终于又诞生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法国大革命史》。
卡莱尔是乐观的,唯有乐观才让他焕发了斗志,赢得了辉煌,他的心底,一朵花已经盛开。
乐观是一朵芬芳艳丽的鲜花,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因为总有人自己先丧失斗志,悲观厌世,也许我们不能像野田圣子和卡莱尔一样功名赫赫,但我们可以追求与他们一样的乐观,战胜自卑才能拥有乐观,而乐观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不能选择生活道路的曲直,但可以选择乐观,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
简评: 当代中学生多为温室中的花朵,未经历波折坎坷,难以适应社会。
本文选择的论点(乐观是心底盛开的一朵花)很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所选事例典型新颖也是本文胜出的地方,素材的选择应做到“人无我有”,从文中可看出小作者平时很注意素材的积累。
3、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庄子醉心,苏轼醉月,李白醉酒,而我,不醉于任何外物,只为心中存有的善良而感动。
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郑板桥爱竹。
而我,爱人性中存有的善良。
善良,人性中一朵至美的花,我愿让你——善良,从我的心底盛开,成为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打开历史的书页,我不禁感叹中国上下五千年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人人都心存善良,社会日益和谐。
打开美国的历史书页,小仲马、大仲马的诗篇也揭示了同样的智慧。
我不禁感叹:人人都心存善良,让心底盛开一朵至善至美的花。
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能感到心存的善良;而漫步于现代社会,我们同样能感到善良。
她用爱心,用心存的善良,照亮了苗家的故乡,2007年感动中国为她写的频奖词:“她不是天使,是照亮苗家的月亮”。
她就是李春燕。
她像春燕一样在苗家故乡搭巢建窝,她用自己孱弱的臂膀,挑起了苗家人的健康。
虽然医疗设施简陋,但她凭着对医生职业的追求,坚持不懈地为她人带来健康,因为药铺常常入不敷出,所以她每天到几十里以外的山上采药,尽管很苦很累,但她依然能够感受到快乐,因为,她心存善良,善良之花已在她的心底盛开。
她用努力,用真心打动了一群沉迷网吧的青少年,让他们重返校区,2008年感动中国为她写的频奖词:“虽然身处残疾,仍然能够爱心他人。
”她就是李丽。
她从小就身患残疾,四十几岁的她遭遇了一场车祸,使她无法站立,但是她用爱心,用善良温暖了他人,她被别人亲切的称为“丽姐”。
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即使身处逆境,内心存有的善良不熄灭,依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善良之花同样在她的心底盛开。
相反,只顾企业利益,而丢失善良,让会让企业倒闭,震惊中外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让多少无辜的婴儿遭受身心之痛,让多少父母心酸流泪,当几千名可爱的宝宝被送进诊断室,当几名可怜的宝宝还没看看缤纷世界就已化作云烟,你是否和我一样痛心,怨恨企业的不当行为,让多少家庭流泪心寒。
正是由于三鹿企业把善良丢失,使曾经享誉中外的企业一夜之间倒闭。
由此可见,只要每个心存善良,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也会日益强盛。
善良永存,让心底盛开一朵至善至美的花。
简评 文章开篇由古代名人之爱写到自己之爱,切题快,准,有大家风范。
论证由古及今,略古详今,而用李春燕、李丽的事例与三鹿毒奶粉的事例来详细论今,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直指善良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
文章结构安排巧妙,材料取舍得当。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得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述更为深刻。
4、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要使心灵的那块田地不荒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那里种上爱的玫瑰。
冰心老人曾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
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虽踏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但不是悲凉
”爱,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有多少人因爱而创造奇迹;又有多少因爱而获得重生。
一个人只有在心底盛开爱的花朵,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芬芳。
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成就一段不离不弃的神话。
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人世间最深奥的问题:什么是爱
34年的相守,折射出的是永恒的真情与那颗不变的心。
韩惠民,一个普通的工人无怨无悔的照顾瘫痪女友34年,只为一个承诺,他用爱解释了一个三口之家照顾男主人公初恋情人的奇事,他在心底种植上对恋人矢志不渝的爱,是这爱的花朵使瘫痪女友顽强地支持了生命艰难的行程,也使他感动了世人,成为爱的楷模。
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形成爱满人间,温暖彼此的社会。
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地,大爱无声。
不留姓名的捐助,默不作声的帮助,微尘起初是一位捐款而不留姓名的爱心市民留下的一个名词,在全社会爱心传递的过程中演化成爱心的象征。
尘埃落地,大爱无声。
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将心比心,当无数爱的花朵聚集到一起,便形成了满园芬芳的爱的海洋,这不就是大家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吗
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在那片绝望的废墟里,他用希望点燃希望,用生命延续生命。
当5.12大地震撕裂四川原本微笑的面容,当受灾人民在绝望中挣扎,是他们,用黄、绿、白三个主色调撑起爱的天空,天使般抚平那心上的伤痕,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灾难面前我们不曾倒下,那些用爱编成的花坠一串串,最终撑起中华民族永不倒塌的脊梁
因为有爱,不惧风雨;因为有爱,创造奇迹;因为有爱,天地辉煌……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做世间最幸福的人
简评: 本文是一篇结构很典范的议论文。
开篇引用冰心老人的名言,然后鲜明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爱是一个人在心底盛开的花朵。
”文章论证部分设置三个并列的分论点,从不同点角度论证爱的伟大力量,选例典型,撼人心魄。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号召人们让心底盛开爱的花朵,做世间最幸福的人,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5、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路上,一身了无牵挂,心中自由的世界,远处的清澈高原,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自由之花。
自由犹如插翅高飞的鸟儿,挥鳍遨游的鱼儿,随风摇摆的草儿。
让人欲与之争飞,欲与之同游,欲与之为伴。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心与天地相连。
像庄子一样,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为卧居污泥中的鱼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
以大地为床,以蓝天为被,不为蚁蝼所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的自由是超脱万物的自由,是与天地相连的自由。
于其一世,飘飘乎无所求。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心与天地相连,如庄子超脱自然,身处登仙之境,悠哉游哉,羡人无穷。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
像陶渊明一样,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快然自足,有“寄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悠然自得,又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畅快淋漓。
这位田园大家,摆脱世俗缠绕,由朝廷小吏化身为田园农夫,乐于山水,钟情自由。
陶公的心底盛开着一朵自由之花,让他脱离尘杂。
陶公的自由是寄情山水,乐于田园的自由,他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林巅”的小乐,有“执杖而耘耔”的小趣,身在尘俗之外,他无比畅然。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使心深得其乐。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志投自然。
像李白一样,与他一起攀登蜀道,体会蜀道之难;与他一起梦游天姥山,一体会“迷花转石忽已暝”的惊喜。
在自然之中,他学得洒脱,学得豪放;在自由之境,他无比畅快,无比豪放。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志投自然,体会自由之美。
自由是庄子“终归化自然”的超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也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惬意。
让心底盛开一朵永不凋零的自由之花,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简评: 本文是一篇文采飞扬、感情酣畅的抒情散文。
小作者用满腹才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盼与向往之情,自由之花已在小作者的心底盛开。
文章举例恰当,庄子、陶渊明及李白,信手拈来;名言佳句,如出己口;排比对偶,灵活运用语言洋洋洒洒,感情酣畅淋漓。
必须注意的是,自由也是相对的,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6、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那朵叫做坚持的花,那么即使风再高浪再大,心中也不会害怕。
因此,要做与滔天巨浪博斗的勇士,就让心底盛开一朵坚持之花。
心底有了坚持,那笨拙的帆船始终迎着苦涩的海风向胜利的彼岸驶航;心底有了坚持,那虬老的古藤始终坚挺腰杆为紫藤萝撑起攀援的空间;心底有了坚持,屈子虽遭九死其犹未悔,毅然屹立成一座灵魂的高山;心底有了坚持,苏武丁年出使皓首而归,坚守精忠于心间。
心底始终有坚持,那桀骜不驯的花朵才始终如梅花般屹立于冰天雪地之中,如菊花般傲然于萧瑟秋风之中,更如荷花般昂首挺立于淤泥之中。
让心底花开不败,让芳芬远播四方。
花影斑驳,隐藏了多少久藏的春梦;桂影如水,惊醒了那幅绝世的容颜。
都说红颜空自许,但当那沉鱼落雁的绝代风华肩负起汉匈和睦的使命时,谁又能说她不是一位英雄
昭君出塞,伴着那经久不衰的驼铃阵阵,奔走跋涉于茫茫大漠。
她不畏大漠中的风沙,是因为她有盛开的心灵之花。
她傲世,如菊花般孤傲;她微笑,如海棠般娇羞。
她在史册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她心存国家社稷。
是坚持,让一个柔弱女子于荒漠之中泰然,化为一片精神的绿洲;是坚持,让一个平凡女子于风沙中傲立,化为一片歌舞升平的详和。
昭君的坚持,使她永垂不朽;昭君的坚持,令她恩泽后世。
就一片月光,再回首史家之绝唱。
蚕食孤冷,世人多谤。
耻辱的日子里,黑暗仿佛是司马迁唯一的伴侣;而明月,仿佛是他唯一的衷肠。
半生苦恨,为的是让后世同望的眼神不再迷茫,让清香的史册播洒芬芳。
他用小小的毛笔黯淡了宫廷的耻辱,他用不屈的脊梁托起腐朽的朝堂,他用恢宏的史册再现历史的沧桑。
笔峰化山,脊梁为岳,他心中的花朵盛开依旧。
是坚持化作了动力,驱走了他的一切无奈与彷徨;是坚持作了支撑,使他在无尽的史实中徜徉。
昭君心中的花朵是坚毅的,司马迁心中的花朵是坚忍的,而它们却是异曲同工,共同造就了一个个神奇与伟绩,坚守自己的心灵之花,不管是在困境中还是挫折中,只要花开不败,心中那昂扬的姿态,总会带动我们的斗志,去展望新的成功,新的未来——只要我们花开不败。
面对滔天巨浪,要做真正的勇士,去坚持,去奋斗吧
让心灵之花永远怒放
简评: 读完这篇文章,不禁为作者的才华和才情而喝彩。
小作者善于锤炼语言,达到非常精炼的地步;排比对偶的句式,不仅平添文采,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小作者谙熟历史,对王昭君和司马迁不仅了如指掌,更是情有独钟,他们的确不愧为历史的丰碑。
结构典范而不呆板,语言优美而不生硬,真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妙手偶得。
关于“拆除心墙”的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1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注释】选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
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
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
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选择《史记 魏世家》。
思:思慕,怀念。
乱:混乱,动乱。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
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
”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
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注释】选自《史记 齐太公世家》。
沐:洗头发。
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
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
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注释】选自《史记 管宴列传》。
仓廪:仓库。
实:充实。
荣辱:光荣和耻辱。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赏析】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富兵强的道路。
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
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
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记载”。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注释】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
燕雀:指燕子和麻雀。
鸿鹄:指大雁和天鹅。
安,哪里,怎么。
【译文】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赏析】由于秦末统治者的暴政,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其中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起义之前为人佣耕时,陈胜曾向同伴发出“苟富贵,无相忘”的感慨,但遭到了众人的讥讽,于是他又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说明了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后来人们常把那些没有理想,鼠目寸光的人比喻为低飞的燕雀,而把那些胸怀大志,志向高远的人比喻为高飞的鸿鹄。
7、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注释】选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够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赏析】司马迁引用此谚语是用来感叹孙膑、吴起有过人的才智,却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难。
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神明的,但不能早先防范受刑的灾祸。
吴起游说魏文侯利用险要的形势不如给人民以恩德,但他在楚国执政时却因为刻薄少恩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司马迁认为这是很可悲的。
后来,人们引用此谚语来指那些能实际去做事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就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8、隐忍就功名。
【注释】选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
隐忍,勉力含忍,不露真情。
就:使成功。
功名:功业和名声。
【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赏析】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替父兄报仇,曾困顿窘迫,甚至讨饭度日,但他克制忍耐,最终破楚复仇,不是刚毅的大丈夫怎能达到这种地步
司马迁对此深有感慨,他受腐刑而不屈服,隐忍苟活写出《史记》,成一家之言,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们生活道路不会史一帆风顺的,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坚韧不拔,刚强自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注释】选自《史记 张仪列传》。
积:积累。
沉舟:使船沉没。
群:众,众多。
折轴:压断车轴。
烁金:熔化金子。
积毁:一次次毁谤。
销:熔化。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赏析】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们凭自己如簧之舌,游说于各诸侯之间,或合纵以抗横,或连横以破六国,影响极深。
真可谓:“人言可谓”。
它告诉人们,坏事虽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长,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与此类似的论述是“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只有积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相反,小恶不断,小恶积累多了,必定会成为大恶,彻底毁掉一个人。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注释】《史记 春申君列传》。
断:判断,决定。
乱:祸害。
【译文】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赏析】处事果断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处事果断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当机立断,善于抓住时机,毫不迟疑地采取措施和行动。
那些遇事优柔寡断,当决不决,踌躇不前的人,往往会坐失良机。
司马迁感叹当初春申君游说秦昭王,以及献身安排楚台子回国,头脑是那么明智。
后来却受制于李园,没能采纳朱英的意见,又何其糊涂,因而当断不断是春申君晚景悲凉的原因,这是后人应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
1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注释】选自《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赏析】日月盈亏是自然规律,人生兴衰也是不断变化着的。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说明了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达到极盛之后就要衰落。
人只有随时势变化进退伸缩,才不失为圣人。
蔡泽以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的不行结局启迪范雎,在充分地肯定了范雎施展聪明才智,为君主安定危局,修明政治,平定变乱,排除灾难,扩充疆土,发展农业,充实国库,使百姓富足,君王显赫,威镇天下的共计之后,用“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道理,告诫他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衰落,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形势变化,急流勇退才是圣贤之道。
接着又从范雎个人怨仇已经了结,恩德已经报答,身高位尊,富贵荣华,心愿全都实现为由,劝告他如不隐退,则会重蹈商鞅、吴起和大夫文种的覆辙,而他们就是在功成名就之时,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造成的。
一次劝范雎辞职,保全功名。
1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注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兮:助词,跟现代的“啊”相似。
倚:靠,倚仗。
伏:隐藏。
【译文】灾祸傍依着福,幸福隐藏着祸。
【赏析】一切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哲学上的一条根本规律。
这一规律揭示了“福”与“祸”之间的关系。
如果人们遭受灾祸而能够吸取教训,就可以让灾祸成为过去,而让幸福来临。
如果人们在幸福种骄奢淫逸,那么幸福就会离开而让灾祸来临。
老子关于福祸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最具代表性。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喜忧祸福种之所以不动心,就是他明确了地认识了这个道理,所以能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因素,在成功中总能思虑危险的成分,在喜悦中总能探求不利因素。
1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注释】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
士:男子的通称。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说:同悦,使高兴,使喜欢。
容:装饰打扮。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赏析】晋国人豫让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对他很是尊宠。
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多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自尽。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
14、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注释】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
让:辞却,拒绝。
就:成。
众庶:百姓。
【译文】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流没有挑拣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赏析】这就是李斯就秦国借韩国水工郑国间谍案而驱逐客卿一事给秦王政的一封谏书,即《谏逐客书》。
当时,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入秦效力的客卿逐渐增多,影响了秦国宗室贵族的权势。
于是秦国秦国宗室规则于秦王政十年借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做间谍被发觉而发难,煽动秦王政驱逐一切客卿,以图赶走“外来户”,从他们手中夺回失去的权势。
秦王政果然下令逐客,李斯自然也在被逐之列,临走,他愤然给秦王政上了这封谏书。
在谏书中,李斯以泰山、河海做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逐客”为一大失策,分析了用客与逐客对秦的利害关系,系秦国的安危、秦王的帝业于笔端,证明了客卿在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说服力强,达到了深刻打动秦王政之心,而使一代雄主当即收回成命的劝谏目的。
1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注释】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
格虏: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赏析】这是李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为迎合秦二世的残暴河贪欲献计献策的一分奏章,也是李斯奉行的发家学说走向没落的标志。
他借用“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这句话,劝秦二世厉行苛政,他认为,贤明的君主所以贤明,就在于能够严格追究河察处轻微的罪过,这样臣民就不敢犯法了。
这一主张是发家政治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发家学说已从富国强兵的进步思想变成了促使秦灭亡的反动论调,它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的进步作用,将它与《谏逐客书》相比,同一个李斯,前后判若两人。
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即使有不做民贼的贤明皇帝,却没有皇帝不是独夫。
如何处理君臣关系、人主与子民的关系,是历朝皇帝必须精通的一门学问,否则就会危急皇帝的尊严、权势、利益和绝对的统治。
所以,李斯劝秦二世厉行苛政的主张,对历朝都有重大影响,今天读来,就不仅仅世在读秦朝政治一份难得的自供状,而且也是在读整个封建社会一本难得的教科书,不持批判的态度将会误入歧途。
悠悠的话:看了这一段话,感触颇深,看到“厉行苛政”的这四个字,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和柳宗元笔下贫苦困窘的黎民百姓。
可见,整个封建社会的形态已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完全成形,所有的兴盛、衰败、交替只不过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重演罢了。
可笑的是,一边打一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国家一直在老子和孔子的学说之中苟延残喘,老子的法家,孔子的儒家,可以说是并行不悖的在封建社会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大家庭里“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彷佛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和谐统一的存在一般。
说着有点搅,在简单一点吧,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奉行的是法家的苛政,而老百姓们所受的熏陶朝廷给予老百姓的教化却是却是儒家的仁政。
。
即使有施行仁政的君主,也只不过是披着儒家仁政学说外衣的法家代言人而已。
在贤明的君主,对于那些危及自己皇位的臆测的“敌人”,也不会真的心慈手软,否则怎么会有士大夫感叹“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呢。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
智:聪明,智慧。
虑:思考,谋划。
愚:蠢笨,无知。
得:得到,获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赏析】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
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7、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注释】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
骐骥:泛指骏马。
跼躅:徘徊不前。
驽马:劣马。
安步:稳步走路。
【译文】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赏析】这是蒯通游说韩信背叛汉王的劝言。
他认为,做事坚决不疑,才是聪明果断的表现;迟疑不决,是办事情的祸患。
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忘记天下的大计划。
明知事情应该怎样做,但决定了又不敢去执行,这是一切事情的祸根。
所以说“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贵的。
工业难于成功但容易失败,机会难得却容易丧失,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
任何人无论自身条件如何,只要有毅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都会有所收获。
那些优柔寡断,左顾右盼,徘徊不前者,即使自己条件再优越也不会成功。
希望学有所成,业有所就的人都能以此为戒。
1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注释】选自《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
裘:毛皮衣。
腋:腋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
榭:建在台上的高屋。
榱:椽子。
【译文】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赛赛的工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赏析】司马迁认为刘邦建立汉朝是集中了群雄智慧的结果。
他说,汉高祖出身平民,评定天下,筹谋方略和领兵作战的本领可以说是全都具备了,然而刘敬放下车杆提了一个建议,就建立了长期安定的格局。
叔孙通着眼世俗,根据当代事物而制定礼仪,进退去留依照时势的变化,终于成为汉朝的儒家大师,因此,一场伟大的斗争,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取得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选自《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
诺:许诺,诺言。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赏析】这是当时楚地流传得一句谚语。
也是对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躬,赴士之 困”侠义品格的由衷赞赏。
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
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选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
身:自身,本身。
正:正派,正直。
令:发布命令。
行:做,行施。
从:听从,顺从。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
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赏析】此语出自《论语 子路》篇,司马迁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赞扬李将军的为人,说他诚恳质朴,虽不善言谈,但在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人和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极尽哀痛。
他的品质确实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任。
由此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统治者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兴旺起来。
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招致国家的败亡,人心的离散,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的产生。
21、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注释】选自《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兴:兴盛。
衰:衰弱。
安心:心情安定。
【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险。
【赏析】虽然人人希翼时时幸运、平安,事事顺利。
“万事如意”,这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
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时就种下祸根,机会和转变的种子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经种下。
所以君子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时要时刻想着困难、挫折甚至打击会伴随而至,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
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摧人奋进,积极进取,面对困难才能无所畏惧,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22、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注释】选自《史记 游侠列传》。
信:信用。
诚:真心实意。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赏析】这是司马迁对游侠品格的精辟概括。
他认为游侠的行为举止虽然不依循于正义,但他们说话讲信用,行动勇敢果断,答应人家或者承诺人家的都必定真实,不贪生怕死,敢于赴汤蹈火,救人危难,在经历一番生死搏斗之后,则不夸耀自己的能耐,不矜夸自己的功德,这就是可以赞美的地方。
这也是我们做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质。
它时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克服冷漠孤寂的良剂。
惟有讲求信用,讲求真诚,才会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帮助。
只有当机立断,果断处事,抓住时机,付诸行动,才会有信心去接受生活赋予我们的每一个挑战。
23、飞鸟尽,良弓藏。
【注释】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尽:完。
良:好,优。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赏析】身处顺境被主人恩宠,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志得意满,功成名就,要急流勇退,见好就收。
因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
“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了。
”张良、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常让后人感叹赞赏;而李斯为秦国建立功勋缺身亡,发出“出赏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出”的哀鸣,正说明俗语说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得道路。
实际上,“走运”的人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他们随时愿意根据情况变化而修订策略,以抓住良机,全身而退。
而一些在事业上“倒运”的人往往刚愎自用,自高自大,不知该在什么时候改变策略以减少损失,最后往往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善:友好,和气。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赏析】这句人们传诵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对禽情人性进行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见,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来面目,人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回归到了善的境界,总愿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5、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注释】选自《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垂堂:堂屋檐下。
檐瓦落下可能伤人,用此比喻危险的境地。
【译文】家中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
【赏析】司马相如上疏汉武帝说:“聪明的人能预见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智慧的人在无形中可以躲避危险,祸患往往藏于隐蔽的地方,但发生在人们忽略的时候。
所以有这样的谚语:‘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司马相如以此告诫汉武帝在国富民安时也要做到居安思危,小心谨慎,要有深谋远虑的智慧,做到防患于未然。
26、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注释】选自《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译文】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的怀疑。
【赏析】君子以公道正义克制私欲,所以能充满爱心;小人以私欲取代公道,所以多又害人之心。
多有爱心,则别人有技能如同自己有技能,多有害人之心,则别人有技能就必然妒忌嫉恨。
士人任职于朝廷,就要被人怀疑,女人入宫,就要被人妒忌。
正因为如此,汉代宫廷出现“人彘”的悲剧,唐代共同则有对“人猫”的恐惧,萧绎忌才而毒死刘之遴,隋代众儒妒能而欲杀孔颖达,薛道衡因诗句之美而被杀。
世上只要有爱嫉妒的小人,那些有才有貌者就有被害的危险。
只有平时注意修身养性,才能形成一个宽广的胸怀和私心较少的自我。
2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
【注释】选自《史记 商君列传》。
掖:通腋。
狐皮的腋部价值最高。
诺诺:随声附和。
谔谔:正色直言。
【译文】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赏析】策士赵良向商鞅直言说了上述一番话,他认为周武王因为左右多正色直言的臣下而使国家兴盛,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吱声而灭亡。
做为一国之君要有周武王那样的态度。
商鞅对此极为赞赏,他也深知,表面应酬的话是虚浮的,出自内心的话是真诚的,苦口危言是治病的药石,甜言蜜语是害人的病因。
纵观历史也证明了这一道理,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词的国君,国家必定不能长久。
28、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注释】选自《史记 孟尝君列传》【译文】事物发展有它必然的归宿,人情世态有它本来的面貌。
【赏析】自从齐闵王由于毁谤而罢免了孟尝君,众宾客都离开了。
后来齐闵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爵,冯驩去迎接他,孟尝君深有感叹,冯驩说:“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富贵者有很多门客,贫贱者很少有朋友,这就是人情世态的本来面目。
您难道没有赶集市的人吗
早晨,人们斜着肩膀争夺入口挤进去,太阳落下之后,经过集市的人们,甩着胳膊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他们不是爱好早晨厌恶傍晚,而是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在傍晚的集市里已经没有了。
您失去了职位,宾客都离开了,不值得因此埋怨士人,从而徒然断绝了宾客的来路。
希望你照过去那样对待宾客。
”虽然冯驩用剥削阶级士大夫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理所当然的现象,然而他主张不以怨抱怨,而以豁达大度待人的处事态度则是值得人们称颂的。
2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译文】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赏析】齐威王喜欢使用隐语,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词来暗示的话语。
一次淳于 用隐语对他说:“国中有大鸟,止之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鸟是齐威王的自喻,用大鸟的一飞冲天,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充分表达了齐威王的远大抱负何理想,以后的史实也正面了齐威王自喻的形象准确。
3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注释】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
熙熙、攘攘:盛、多。
【译文】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赏析】司马迁在义利问题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在探寻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中,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是合理的。
他认为求利致富是:“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是为了求富取利而奔波忙碌。
31、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注释】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
【译文】礼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
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赏析】司马迁认为“仁义”适依附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
他引用并发挥《管子》的话说:“仓廪食而指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道德行为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练习的,道德并不是天赋的。
仁义也是受制于经济利益的。
司马迁不脱离物质利益而空谈仁义,并把求富取利看作是一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反映了他在封建伦理道德上所具有的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