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李存勖

人物生平

李存勖李存勖


李存勖(886-926)中国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后唐庄宗。沙陀部人。小字亚子,时人或谓之亚次。晓音律,善骑射。父李克用与朱温相攻达20余年。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灭唐,建后梁,晋仍用唐天祐年号。五年,克用死。他继承父业,于十年灭燕,十九年,驱逐南下的契丹兵出境。天祐二十年(923),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帝位,是为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同年,灭后梁,迁都洛阳,仍称东都,后唐消灭河北三镇,又迫李茂贞臣服于己,比后梁更进一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同光三年(925),庄宗发兵灭前蜀,势力扩展至长江上游。后梁既灭,存勖遂以享乐为事,政治紊乱。四年,赵在礼反,据邺都(原魏州)。存勖派李嗣源平乱,嗣源随即据汴(今河南开封)反。伶官郭门高(即郭从谦)攻入宫城,乱兵将存勖射死。
后唐庄宗李存勖(有时被写作“勖”,885年-926年),李克用之子。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小名“亚子”,923年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以勇猛闻名。
中文名: 李存勖
别名: 朱邪亚子
民族: 汉族(沙陀族)
出生日期: 公元885年
逝世日期: 公元926年
职业: 皇帝
主要成就: 建立后唐
在位时间: 公元923年-公元926年
年号: 同光
庙号:


少年勇将

李存勖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的喜爱。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进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因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说使他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李克用对聪明出众的李存勖寄予了厚望,一次,李克用出征凯旋而归,在上党(今山西长治)三垂岗打猎,岗上有唐玄宗庙,李克用便在庙前置酒,听伶人们奏乐,演奏的《百年歌》到了老年时期,声调极为苍凉凄苦,大家的心情很沉闷。这时,李克用却捋着胡子指着身边刚五岁的李存勖笑道:“老夫虽然壮志未酬,但二十年后,他肯定和我一样在此地征战,完成我的大业!”
渐渐长大的李存勖几乎是文武全才,善于骑马射箭,又精通《春秋》,喜欢音乐,懂音律,听戏演戏都很在行。称帝后与伶人同台演戏,还取了艺名“李天下”。
李存勖比起他的父亲来,谋略更胜一筹。李克用的部将多年随他征战,经常赏赐,加上他的姑息迁就,致使兵将骄悍,肆意扰民。李存勖比父亲看得远一些,请求父亲严肃军纪,李克用却置若惘闻,依旧听之任之。等到李克用病死后不久,李存勖便立即整顿军队,提高了战斗力。再如,幽州的刘仁恭是在李克用全力扶持下才得以占据幽州地区的,后来却反复无常,忘恩负义,李克用向他征兵时竟不发一兵一卒。等再次遭到朱温军队围攻时又厚着脸皮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恨他毫无信用,不肯发兵。李存勖则劝父亲:“现在看天下形势,归顺朱温的有十分之八九,到现在黄河以北地区能和朱温对抗的只有我们和幽州、沧州了,而这两州朱温早就想吞并,如果我们不相救,日后就难有机会了。图大业者不应计较小恩怨,现在他有难,我去解救,他一定会感恩归顺于我,这是我们河东重振雄风的良机,千万不崐可错过。”李克用终于听从了儿子的话,出兵解了幽州之围,阻止了朱温势力的发展。
还有一次,李克用与朱温争战居于下风,战事吃紧,李克用满脸愁容。李存勖就又分析形势劝说父亲:“凡事物都有盛衰的规律,我们三代尽忠于王室,纵使势力衰微无法报效也问心无愧。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现在朱温已经有了篡位之心,陷害忠臣,妄称神灵暗助。但依我看来,他已经走到了极点。父亲大人应当静心休养,等他衰退之时再趁机进军。不必这样轻易就沮丧忧愁。”李存勖说得句句在理,李克用听了儿子的话,忧愁尽散,又和大家一起举杯同乐。

奇袭潞州

李克用


在李克用病死后,李存勖又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谋略,不但除去内患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出奇兵在潞州大破梁军的夹城,让朱温慨叹不已。
初继晋王之位,李存勖并未锋芒毕露,而是静观其变。叔父李克宁受李克用的委托,掌握军政大权,起初李克宁协助侄子李存勖内外治理,但后来却在别人的怂恿下欲取而代之,加害李存勖。李存勖在危难时刻得到了父亲旧臣张承业的大力支持,最终果断地除掉了李克宁,地位初步稳固。然后,李存勖便集中力量对付梁军,机智果敢地解了潞州之围,给朱温一个下马威。
李克用死的时候,晋军与梁军对峙潞州,李存勖想立即出兵解围,有的人认为服丧期间不宜出兵,李存勖则对众人分析道:“敌人以为我们正在服丧,肯定不会出兵作战,况且又认为我年轻,刚刚接替父亲之位,肯定没有治国能力,更不用说领兵打仗了。这样,敌人一定会精神懈怠毫无防备,如果这时我们突发奇兵,先发制人,那一定会成功的。”说服了众人,李存勖立即整军出发,直扑潞州的梁军。部队出发后,路过三垂岗,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父亲在此地饮酒所说的那番话,李存勖异常感慨,暗下决心要将梁军彻底击溃。趁着漫天浓雾,率领周德威等将领分兵直捣梁军的营寨,梁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李存勖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次奇袭成功大大挫掉了梁军的锐气。朱温闻讯,惊讶得张大了嘴,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来:“生儿子就应当生李亚子这样的!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们与之相比,都是些猪狗之类无用的东西。”

励精图治

朱温

得胜之后,李存勖回到了晋阳,也就是太原,紧接着又开始了系统的整顿改革。其实在他刚继晋王之位时就已开始了,先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都虞侯兼军城使,负责整顿军纪。李存璋立即布署,打击扰乱军纪的将士,诛杀了几个首领,没过几天,军纪大振,百姓们拍手称快。等破了潞州之围,李存勖又进一步全面整顿,不仅是军纪,而且涉及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命令各州县保举贤良之人充任官吏,罢黜地方的贪官污吏。同时减轻人民的租赋税收,抚恤孤儿与老人,为民平反冤狱严厉打击盗贼。李存勖身体力行,每当路上遇到饥寒的百姓,就下马亲自慰问。从此,河东地区民心依附,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为李存勖的作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对于军队的整顿更是重点,为提高战斗力,他制定了严格的军律,下令骑兵在见到敌人之前不准乘马,步兵和骑兵战斗布署已定时,必须保持严整的队形和阵式,不得随意跨越防区地界,以防止发生混乱,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分路进军时,到达集结地的时间不得延迟,违者斩首。这次改革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三军将士作战都勇猛向前,以一当百。同时,李存勖还将自己的音乐才能用于军队,自写歌词,自谱曲子,让将士一起放声高唱,称为御制军歌,作战前不论上一次是胜是败,都要齐唱军歌,所以将士们在作战时都忘掉了生死,唱歌打仗可算是李存勖用兵之一绝。在加上河东兵都穿着黑衣,铠甲也用黑衣包裹,所以被称为“鸦军”。不过,他们唱的军歌肯定比乌鸦唱得好听。
经过努力,不但军队的战斗力大增,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存勖的力量比父亲李克用时要强很多,所以才能在和朱温的对抗中逐渐地占了上风,为日后夺取山东,灭掉后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李存勖便和后梁展开了对黄河以北地区的争夺。河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占据了河北,向西就可以攻击河东,向南则可以压服后梁。当时的河北地区主要有三支割据势力:王镕占据镇州(今河北正定),为成德节度使,王处直据有定州(今河北定县),为义武节度使,刘守光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为卢龙节度使。三人当中,刘守光的势力最大,而王镕和王处直较弱。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时,三镇为保持自己的割据势力,均表示臣服归顺。而李克用也极力拉拢三镇,想趁机将河东的势力扩张到河北。
王熔和王处直由于不满朱温的猜疑与滥杀,反梁而投向了河东,朱温发兵征讨,王镕和王处直急忙向李存勖请求援兵。李存勖立即派周德威率兵作为先锋出发相救,自己亲率大部队随后增援。中途俘获了梁军士兵,得知朱温派兵遣将时曾经下令:“镇州就算是用铁铸成的,也要给我拿下来!”李存勖为激励两州将士死守的决心,派人将俘虏送到了镇州和定州。后来两军在柏乡一带展开激战,周德威与其他将领奋勇冲杀,机智调兵,最终大败梁军,取得了柏乡大战的胜利。
后来,幽州的刘守光在囚禁父亲刘仁恭夺取节度使之位后,发兵攻打镇、定地区,李存勖率军救援,而朱温则应刘守光的请求趁机再次和河东军开战,由于柏乡惨败的阴影还没有忘记,进军路上心情暴躁,以致于交战之前就杀死了几个文官,勇将李思安也被斩首。朱温自己泄了些怨气,但却使部下心神不宁,导致又一次惨败。还未碰上晋军,就有流言说晋军大部队已经铺天盖地而来。朱温如惊弓之鸟,竟丢下自己的行营大帐,奔逃到枣强(今河北枣强),与大将杨师厚一起攻城,因为守军抵抗,在攻陷后梁军竟血洗该城。河东的援兵在李存审的率领下,仅以几千人对付朱温的强兵五万。李存审在夜里先以数百名骑兵突袭梁军,朱温不敢恋战,又烧大营逃命。惊慌之中又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跑出一百五十里后才发现。对滥杀成性的朱温早已恨之入骨的河北人民听说梁军又来,纷纷拿起武器到处袭击梁军,有的在地里劳动的农民也举着锄头痛击梁军。朱温这次败退,因为并没有和河东军主力交锋,所以更觉得窝火,结果一病不起,退回之后被儿子杀死。
朱友圭杀父继位后,众兄弟都不服,特别是朱温和张惠所生的朱友贞,身为嫡子,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在杨师厚的帮助下,朱友贞得到宫中禁军的配合,最后杀死朱友圭,夺取了皇位。在五代时期,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个人,从此为以后的兵变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但朱友贞并没有遏止后梁衰亡的趋势,相反,却加强了这种趋势。朱友贞重用为他夺取帝位出谋划策的赵岩,而且赵岩又是父亲朱温的女婿,关系亲密。但赵岩没有治国之才,只会弄权乱政,败坏风气。中央政治被他们弄得腐败了,一些老臣在他们的纵容下横行霸道,基层的官吏更是敲诈剥削,任意加重百姓的负担。朱友贞不善用人,派朱友能任陈州刺史,朱友能却只会横行乡里,纵容下属骚扰百姓,最终逼出了陈州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说明后梁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本来陈州是后梁的财赋重地,当初朱温能称霸中原,打败并消灭秦宗权,正是靠张全义经营陈州,全力供应才得以实现的。朱友贞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又怎么不加速自己的灭亡呢?

灭刘守光


就在后梁矛盾重重国势日益衰微之时,李存勖却步步得胜,集中力量灭掉了刘守光。
刘仁恭在朱温灭唐之前取得了沧州,便命长子刘守文为沧州节度使,接着进兵镇州和定州与魏博,被朱温打败后向李克用求救。朱温领兵大举进攻沧州,刘仁恭由于兵少,竟命令男子十五岁至七十岁的全部自备粮食和武器参军,男子的脸上刺“定霸都”三个字,士人则在臂上刺“一心事主”四个字,以防止逃亡。共得兵二十万,但战斗力很差。沧州被围困得出现了吃土吃人的惨相,最后由于梁将丁会降晋,削弱了梁军,加上朱温急于称帝而退兵,刘仁恭才得以维持其势力。但回到幽州后,刘仁恭却一下子昏庸起来,在西边大安山修建宫殿,广招美女,醉心于声色之中,又召僧道炼长生不老之药。儿子刘守光在后梁军再次侵扰时趁机领兵进入幽州城,派人将父亲抓回来,囚禁在幽州城。刘守文从沧州起兵讨伐大逆不道的弟弟。最后被心狠手辣的弟弟杀死。在刘守光妄自尊大,想要当北方的盟主的时候,李存勖便施了骄兵之计,和王熔、王处直一起尊刘守光为“尚父”,但刘守光并不满足,最后竟登基称帝。在刘守光派兵南下时,李存勖便趁机派周德威端了他的老巢,将刘守光和父亲刘仁恭一并抓获,押回河东处死。一对反复无常的父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李存勖至此完成了父亲交给的一支箭的任务,灭掉幽州和沧州后,李存勖便扫除了后顾之忧,在他正要南下夺取魏博时,恰好魏博发生了兵变,李存勖借势出兵,唾手而得魏博。从而使河东的势力逼近了后梁的生命线:黄河。

南下灭梁

朱友贞

朱友贞得帝位全赖杨师厚相助,因此对杨师厚大加封赏,封邺王,加中书令衔。杨师厚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日久渐生异心。谁知未来得及行动便重病染身,一命归西了。这倒使朱友贞大快其心,还在宫中摆宴庆贺。然而,赵岩的几句话却使后梁丧失了河北重地。赵岩劝朱友贞趁杨师厚病死军中无主的机会,将魏博镇一分为二,削弱其力量,以免后患。朱友贞便下诏将魏博镇分成天雄和昭明两个镇,天雄镇仍在魏州,昭明镇则在相州(今河南安阳),然后将财物和将士均分给两镇。为防止发生变乱,先派兵北上监视,实为伺机平叛。魏州将士世代据守本地,不愿奔走他乡,于是发生了兵变,并向李存勖投降,李存勖见此良机,不禁大喜,连忙亲自领兵赶赴魏州,立即捕杀了兵变的头目八人,斩首以威慑兵变将士。同时又将杨师厚的亲兵收为自己的亲兵,以示恩宠。然后又下令严惩扰民的士卒,整顿军纪。
安定魏博内乱之后,李存勖率兵与刘寻展开了决战。刘寻在梁将当中是最有智谋的,在魏县(今河北魏县东南)受挫后,认为晋军的主力集中于魏州,其大本营晋阳(今山西太原)必定空虚,便想用奇兵直捣河东的腹心,再回头取镇州定州,然后平定河北地区。刘寻为迷惑晋军,让人做了许多草人,然后在草人的手上绑上旗子捆在驴背上,驴往返活动在城墙上,就像人在城墙上活动一样,自己则率领主力秘密地去奇袭晋阳。李存勖知道刘寻用兵诡诈,号称“一步百计”,见好几天刘寻不出战,便派人侦察实情。得知刘寻已经弃城而去时,料到他必定袭击晋阳,因为他知道刘寻擅长袭击,不擅长决战的弱点。李存勖立即派骑兵从后边急追,同时派将日夜兼程走大路赶回晋阳做防守准备。
刘寻这次偷袭并未成功,先是途中遇上阴雨天气,太行山本来就险要,加上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士卒因腹泄及脚肿而死亡的高达百分之二三十之多。后又得知晋阳已有准备,只好转兵突围,想东进占领临清(今河北临西),切断晋军的粮草供应线。但晋将周德威此时已经领兵来增援,绕过刘寻军队抢占了临清,同时对刘寻又形成了夹击之势。刘寻退居莘县(今山东莘县)坚壁不出,想伺机再动。梁末帝朱友贞不懂军事,反而下诏催促刘寻速战,刘寻上报情况,认为晋军善于骑射,不宜速战,请求增发军梁,以便持久抵抗。朱友贞却斥责刘寻要粮不是破敌,而是“疗饥”,还派了宦官到前线督战。
刘寻固守半年之后,李存勖为诱其出战,放言要回晋阳,刘寻以为有机可乘,便领兵出战,在晋军优势兵力夹击之下,七万梁兵大部分被歼,刘寻和几十个骑兵逃脱。李存勖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除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外,河北之地全部占领。
李存勖占据了河北地区之后,又经过长达七年的战争,与尚有实力的后梁军队争夺黄河沿岸各个战略要点,时间之所以这么长,重要原因之一是北边的契丹常常南下骚扰幽州等地,威胁河东的安全,李存勖不得不北向抗击契丹,击败契丹势力后再整顿休息补充物资和兵员,无形之中灭后梁的时间便拖延了很长时间。还有后梁的大将王彦章等人勇猛善战,更增加了灭梁的困难。但是李存勖最后还是果断地出奇兵奔袭后梁首都,灭了这个宿敌。最终将父亲李克用所交付的三支箭的任务全部都完成了。同时增加也建立了后唐,登上了帝位。

先明后昏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

李存勖百战而完成了父亲的三桩心愿,平定中原,面南称帝。但从此之后,李存勖却陡然一变,从智勇一下子滑入了昏庸,变化之大,令人惊讶。灭梁后不久,李存勖又派兵夺取了关中和两川,疆土的强盛在五代居于首位。这使得南方的吴和楚等国也惊恐不已,但统一大业未成,李存勖却命归九泉之下了。
李存勖平定中原,称帝建国之后,却一无治国之才,二无用人之法,全然没有了往日英勇之气。对待文臣武将,李存勖或者昏庸或者骄横,以致无法团结众人之心。对于后梁的功劳李存勖曾经归于自己一人,说天下是他用十指取得的,抹杀了众将的战功。对于战功赫赫的李嗣源他也妄加猜忌,忠良之将郭崇韬被刘皇后害死时,他听之任之。远离忠臣良将的李存勖对唐朝末年的腐败士人却格外器重,重用苏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循本来是唐朝臣子,朱温称帝前后,鞍前马后地效劳不止,被敬翔等人鄙视,骂他为“唐之鸱枭,当今之狐魅”,贬斥回乡。李存勖建后唐时,由于以兴复唐朝为旗号,曾下诏寻访唐朝的衣冠,苏循又重新出山,见到李存勖即用唐朝见皇帝的礼拜见。当时文武众臣都没有用朝贺之礼,苏循却跪拜高呼万岁,涕流称臣,使李存勖喜形于色,欢于内心。第二天,苏循又敬献三十管大笔,说是“画日笔”。画日笔原为皇帝专用,李存勖更是高兴,立即任命他在旧任礼部尚书的基础上兼皇帝河东节度副使。除了苏循,李存勖又招纳唐朝旧臣,钻营之徒纷纷再现,像豆卢革等人任职后不但败坏了政治,还侵蚀了一些将领,唐末时的腐败世风又重在后唐弥漫起来。
李存勖不但用唐末旧臣,而且还像唐中后期那样重用宦官和伶人。当初朱温诛灭宦官,河东却成了宦官的避难所,虽然张承业是宦官中的杰出者,辅佐李克用父子尽心尽力,但李存勖恢复招用大批宦官却使政治日益腐朽,宦官多时曾达到上千人。李存勖宠用宦官,并当成心腹来重用,委以军国大事。他又设置监军一职,派宦官充任以监督驻外将领。李存勖不懂得时代变化情况,片面效仿唐朝,非但不能用宦官加强中央集权,反而受尽其害。三年之中,李存勖从河东变到了河西,而且一路想西走去,即从勇猛善战,变到了昏庸荒淫,命丧乱军之中。

宠信伶人

李存勖

至于宠信伶人,李存勖更是花样迭出,本来他从小就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称帝前,就曾任命伶人做官以致贻误战机。灭梁之后,原被梁军俘获的伶人周匝见到李存勖,向他保举曾保护他的后梁教坊使陈浚做一郡长官,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对周匝保举的陈浚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由于李存勖的宠信,伶人们出入宫廷内外,傲视戏弄贵族大臣。众人气愤之余又不敢向李存勖告状,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四处的节度使们也争相重金行贿。伶人中为害最深的就是景进。李存勖想知道宫外之事就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大臣对他都很畏惧。同时伶人与贪官污吏又相互勾结,不但使朝廷日益腐败,还陷害忠臣良将,鱼肉百姓,搜刮民财。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
但是,伶人中也有个别忠直的,敬新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不但忠直,而且很机智。李存勖喜欢和伶人们一起演戏,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李天下”。有一次,他玩得竟乱喊道:“李天下!李天下在哪儿?”敬新磨走上去便给了他一个耳光,李存勖被打得直发蒙,其他的伶人见了,顿时变了脸色,敬新磨却斥责道:“李天下只有一个,你又叫谁呢?”说得大家笑了,李存勖也转怒为喜,重赏了敬新磨。
李存勖喜欢打猎,但又常常踏坏庄稼。一次在外围猎时当地县令上前劝谏:“陛下,凡是拥有国家的人都应该爱民如子,以民为立国之本。必须不应该为图一时快乐而践踏农田,伤害民心。陛下如同万民父母,怎么能这样做呢!”
李存勖听了大怒,命人将他绑了起来,想砍头问罪。敬新磨和其他伶人见状赶忙上前扭住县令,佯装斥责道:“你身为县令,对下可以驱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喜欢打猎,就应该多多留出空地,怎么又让百姓在这里锄地劳作,妨碍陛下的鹰犬飞走呢?现在犯了错又不能自责,反而敢对陛下乱说,我看你是该死啦!”
众伶人听了都跟着笑了,李存勖知道是自己的错,听了这种反话,怒气消了大半,一会儿又下令释放了县令。
用人不当导致了政治腐败与黑暗,而其中任用善于剥削百姓的孔谦之类的酷吏更是弄得民怨沸腾,再加上李存勖那位吝啬贪财,为富贵竟不认生身父亲的刘皇后,朝廷上下离心离德,将士百姓怨气冲天。李存勖最终自食恶果,在兵变中被流箭射中而死。

兵变被杀

李存勖

李存勖任命孔谦为租庸使,孔谦为敛民财供奉李存勖挥霍,便绕过藩镇将领直接下令到州县催交赋税。虽然有的藩镇上奏弹劾孔谦违反朝廷制度,李存勖却一方面下诏表示照制度办事,一方面又对孔谦姑息纵容,致使其横征暴敛民心大失。由于暴敛无度,魏州百姓常有拖欠,李存勖责问魏州官员赵季良,赵季良反问他想何时平定河南,李存勖怒而斥责道:“你的职责是督交税赋,做事不利,反而敢干预我军国大事!”赵季良却说:“要谋取河南却不爱护百姓,一旦失去民心,恐怕河北也不属于您了,更何况河南呢?”李存勖被赵季良的话惊醒了,怒气顿消,这才收敛了一些,缓征赋税。
由于李存勖灭刘仁恭父子,北击契丹,再灭掉后梁,了结了父亲三支箭所代表的三桩遗愿,便日益骄纵,不再为战胜对手而约束自己了,做上了快活天子,与先前判若两人。以上用人失当也是骄纵的一个表现。任用孔谦之类的敛财之臣是为了享乐挥霍,他大兴土木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又让伶人景进等广求美女进献,满足其荒淫的生活。由于重用宦官、伶人,奸佞当权,最后,功臣宿将们横遭猜忌,接连被冤杀,这又是李存勖死于非命的直接原因。
郭崇韬被冤杀就是一大错案,郭崇韬原是灭梁的功臣,后来曾几次进谏,使李存勖非常不快,加上伶人诬陷,使李存勖对他猜疑更深,到郭崇韬平定四川又立下战功,随军的宦官们因为没捞到好处便造谣说郭崇韬聚财谋反,李存勖犹豫的时候,刘皇后已经派人前去杀他了。得知郭崇韬被杀后,李存勖竟无动于衷,不辩是非。
此后,李存勖又听信伶人景进的谗言,冤杀了功臣朱友谦一家,这样,朝廷中的功臣们都惶恐不安,尤其是将校军士生活日益困顿,妻子儿女不得温饱,怨气更大。当时,平定四川有功的大将康延寿打着为郭崇韬和朱友谦复仇的旗号造反,四川大乱,康延寿兵败身亡之后,四川继续混战,这使后唐局势也陷于混乱之中。此时,镇守瓦桥关的魏博镇将士戍守期已满,回镇途中经过贝州时,李存勖突然下令不准回乡,就地驻守。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四川战乱,人心浮动,士兵便发生了哗变,以刀胁迫赵在礼为将,大举南下攻入邺都(即魏州,后唐建立后改名),李存勖闻讯忙派元行钦领兵镇压,却一触即溃。李存勖只得再派平日猜疑较多的李嗣源率领侍卫军征讨,李嗣源到后被形势所迫,举兵反攻,打进洛阳。而李存勖这时也到了生死关头。
李存勖的侍卫军又名“从马直”,是他在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卒组成的,指挥使为郭从谦,原是伶人,因军功而升职。他平时视郭崇韬为叔父,而且又是睦王李存义的养子,郭崇韬和李存义都被李存勖冤杀后,郭从谦恨恨不平,私下结交从马直军校,准备复仇。从马直在洛阳由于饥寒交迫,一部分想兵变造反,由于泄密而被镇压。李存勖在和郭从谦闲谈时,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依靠郭崇韬和李存义,为什么教唆兵士造反。这使郭从谦以为李存勖有所察觉,心里更是异常不安,就暗中对士卒们说,李存勖顿亲军都不信任了,等平定北边魏博兵变后,回过头来也要全部杀死他们,以防后患。谣言传出,人人自危,兵变一触即发。这时,李存勖又要他们随李嗣源出征,等于自己将自己送上绝路。这些亲军到达邺都时便劫持李嗣源发动了兵变。李嗣源最后听从了石敬瑭的劝告,没有再回来向李存勖表白自己,而是整军回攻。
到这时李存勖才想到用财物赏赐将士,让他们为自己卖命,士卒们背着钱物,没一点感激之情,反而大骂:“我们的妻子儿女已经饿死了,要这些干什么!”李存勖领兵去开封抵挡,中途听说开封已经被李嗣源占领,又慌忙撤退。而士卒已经逃亡了一多半。李存勖低三下四求士卒护驾回洛阳,许诺重赏,士卒们却说:“陛下赏赐太晚了,我们不感激圣恩!”部队刚回到洛阳,郭从谦就发动了兵变,和京城的驻守军队陷入混战,乱军之中李存勖被流箭射中,不久便气绝身亡。众人都逃散了,只有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破烂乐器放在李存勖的身上点火焚尸,宠信伶人的李存勖也只是得到这么一个下场。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勇武多谋而征战河北东西,平定中原南北,建后唐灭后梁。但是,胜利迅速,骄纵奢侈以致亡身也很迅速。一朝取胜便忘了昔日栉风沐雨的艰苦生活,以为该享乐了,该安逸了。宠信伶人宦官当政败国,奢侈荒淫致使将士百姓怨声载道。李存勖这个三年河东变河西的故事是值得引以为戒的典型。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不仅仅是国家兴亡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准则,守国守家再展宏图更是一大法宝。

灭梁之战

后唐灭后梁之战

战前态势
李存勖在大战柏乡、收取魏州占有河北地区之后,便开始寻机实施灭梁的计划,以偿父亲临终遗愿。
由于契丹出兵三十万围困幽州,威胁后方,李存勖不得不先行北上,最终打败了契丹军,然后挥师南下与后梁军展开了战略争夺战,即对黄河沿岸各个战略要点的反复而激烈的争夺。这方面的战斗主要有抢占杨刘渡口、胡柳陂之战和德胜渡口之战。在占领并巩固各个渡口之后,李存勖又派兵经杨刘袭取郓州,夺得又一个战略要地,最后李存勖大胆出奇兵,发挥骑兵优势,长途奔袭,一举灭掉了后梁。
战事进程
杨刘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可以直逼后梁重镇郓州,梁军沿河驻防。在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十二月,李存勖趁黄河结冰的机会,从晋阳赶到魏州,率兵经朝城(今河北莘县西南)渡过了黄河,占领梁军营寨,又抢占了杨刘城。
控制杨刘之后,在贞明四年(公元918年)七月,李存勖又调集重兵想一举南下灭梁.为破坏沿河地区对梁军的供给,李存勖率兵经杨刘过黄河,攻掠郓州(今山东东西北)濮州(今河南鄄城北)后,再沿河而上驻守于濮州东北的麻家渡.梁将谢彦章在濮州北边的行台村筑垒对抗.李存勖轻敌冒进的特点又暴露出来,常率领轻骑兵到敌营前挑战几次被梁军围攻,都是在部下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脱险。但李存勖丝毫不引以为戒,结果在这次胡柳陂之战中白白丧失了周德威这员大将。
不久,梁军内部发生权力之争,将领贺瑰杀掉谢彦章。李存勖就想趁机领兵直捣后梁首都。周德威却认为梁军损失一将,并未影响实力,不能轻举妄动。但李存勖根本不听,他先命令老弱军卒和家属返回魏州,再毁掉营寨,然后率军南下想一举灭梁。贺瑰探知晋军意图后也拔营起寨尾随追击。到达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北)时,李存勖安营扎寨。第二天一早贺瑰的追兵也到了。周德威向李存勖建议:晋军孤军深入,又逼近了后梁的首都,不宜轻易开战,而梁军刚到,营寨未建,待其建营寨疲惫之后再以逸待劳前去挑战,然后乘虚攻击消灭梁军。李存勖却不同意:“先前在黄河岸边见不到梁军我就有怨气,现在梁军来了还等什么,你又怕什么?”李存勖下令辎重马上出发先行,自己领兵随后出击。由周德威领兵作为后援。两军列阵交战后,李存勖先率骑兵冲击梁军,梁将王彦章兵少先败,向后退却。而正在列队前进的晋军辎重部队却误以为梁军前来夹击,慌忙中后退冲入了周德威的阵营,引起混乱。梁军则趁机冲杀过来,致使周德威父子双双战死。晋军伤亡惨重,李存勖这才整顿局势,稍稍稳住阵脚,然后率领骑兵出战,夺取了梁军的一座山头。
这时天近黄昏,李存勖和众将都打算收兵回营休整,但大将李嗣昭却认为晋军深入梁军辖地,各方面都不利,如果退走回营,梁军追来时无法列阵相迎,必然不战自溃。他主张用骑兵攻击正在建营寨的梁军步兵,因为王彦章的骑兵已经退走,山下只有步兵。如果此时用少量骑兵袭扰,使步兵无法吃晚饭,在其后退时再趁机猛追,就可以一举歼灭。李存勖听后精神一振,立即命令李嗣昭等率骑兵先行出击,自己督率大部队增援。梁军未料到晋军会再次突袭追杀,阵势顿时大乱,被歼近三万之众。
大战胡柳陂,李存勖丧失了一员大将,但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不过,双方伤亡都近三分之二,损失都很惨重。晋军无力再进,回兵魏州休整。李存勖一举灭梁的计划未能实现,说明梁军实力尚存,时机还未成熟。加上李存勖冒险突进,虽然取得胜利但并不是全胜。
贞明五年(公元919年)正月,晋军将领李存审领兵进占德胜,并夹河筑了两城防守渡口。晋梁开始了德胜渡口之战。四月,梁将贺瑰认为晋军占据德胜构成的威胁极大,便开始进攻德胜。为防止晋军从河上增援,又用战舰十余艘相连横断于黄河之上,还在战舰上蒙盖牛皮,垒上短墙以便防守。李存勖则命人率领三百敢死队乘船冲入梁军的战舰之中,砍断绳索,再用木制大桶装满柴草浇上油,点燃后顺流漂下,随后用兵船攻击。梁军大部分溺死或烧死。第一次德胜渡口保卫战以晋军取胜而告终。
不久,贺瑰病死,梁末帝命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王瓒领兵五万渡河袭击澶州、魏州一带,尔后撤回河南,然后,王瓒在距离德胜渡口上游十八里的杨村夹河筑堡垒,并造浮桥与河南联系。晋军将领李存进针锋相对,也在德胜渡口修建浮桥,加强防守,以便将来大部队渡河作战。
李存勖为大举南进,先扩建了德胜北城,以便屯兵准备物资。为了袭扰梁军,李存勖还亲自率骑兵沿黄河南岸西进,邀击梁军的辎重补给部队,但在返回的路上却遭到了梁军的伏击,败退突围中幸得部将李绍荣接应救援才得以脱险。几天后,李存勖便率主力与梁军决战于黄河南岸,大败王瓒所部梁军,歼灭万余人。晋军又乘胜攻占了濮阳。濮阳位于德胜渡口南面,这样对于固守德胜又多了一个战略要点。梁末帝看到王瓒作战失利,便以戴思远代替他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领兵驻屯于黄河南岸牵制并阻止晋军南下。德胜之战最终是晋军取得了胜利,为以后的战略展开奠定了基础。
从晋军袭占杨刘,到胡柳陂之战,再到德胜渡口争夺战,李存勖与梁军争夺这些黄河沿岸战略要地的战争前后持续了两年,双方所用兵力均在十万左右,反复拉锯战说明了这些渡口及据点的战略地位对于双方都极为重要,黄河作为天堑在军事上都是双方出兵前进的战略基地。交战初期,由于梁军占有这些据点和渡口,后援充足,所以处于有利地位。晋军攻占之后,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新得到的河北地区,更为重要的是,突破了黄河这个后梁首都最大的屏障,对后梁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此后,李存勖之所以能出奇兵灭掉后梁,与晋军先行占据有利地形,特别是占据重要渡口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晋军限于山川地形,未能发挥骑兵优势歼灭梁军主力,而且自己伤亡也很重,因此后续力量缺乏,无法一举南下直捣其首都,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峙局面,为积蓄充足的力量,李存勖又等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对河北地区变乱的平息无形中又分散了精力。
在龙德元年(公元921年)二月,河北地区的镇州发生内乱,王镕的养子王德明杀死养父,夺取政权,并联合后梁和契丹,准备合击晋军。为保住河北实现南下灭梁的计划,李存勖只得再次亲征镇州,先北上击败契丹军队,解除幽州定州之围,然后夺取镇州,重新稳定了河北局势,后方稳固之后,李存勖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
在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四月二十五日,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国号为大唐,意即延续唐朝李姓的统治。史称为后唐,李存勖即后唐庄宗,定年号为同光,以太原为西京,以魏州为东京,建立兴唐府,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李存勖称帝时后唐局势也很危急:后梁大将段凝夺取黄河北岸德胜以西的卫州,契丹军队又时常围攻幽州,潞州的后唐守将李嗣昭之子李继韬投降后梁。这些使得后唐内部人心不一,以为后梁难以攻取。但这时机会终于来了,后梁驻守郓州的将领卢顺投降了后唐,卢顺透露了郓州的虚实:“郓州守城士兵不到一千人,守将又不得人心,可以派并袭取。”但郭崇韬认为孤军深入,胜利的把握不大。
李存勖分析了全局形势,认为后梁此时由于西面的潞州刚刚归降,注意力已集中于西面,想从西面威胁晋阳,而东方准备不足,懈于防守,正可以趁机袭占郓州,动摇其军心。郓州在杨刘渡口之南,此后战役进程说明这次李存勖的决定还是相当正确的。李存勖决心下定之后,采纳了卢顺的建议,立即派猛将李嗣源率领精兵五千从德胜出发,沿黄河北岸向东急行至杨刘,在雨夜的掩护下秘密渡过黄河,然后挥师直捣郓州城,梁军毫无戒备,在后唐精兵的强攻下大败而归。李存勖便命李嗣源为天平节度使,驻守郓州。郓州拿下之后,后梁的腹心暴露无遗。从郓州到后梁的首都已无什么天险屏障可守,后梁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郓州一带水陆交通异常发达,又北临黄河与河北相连,成了后唐南下大举进攻的战略通道。朱友贞闻此凶信,坐卧不宁,下诏撤去戴思远招讨使的职务,又杀掉从郓州逃回的两名败将。然后听从敬翔的劝说起用王彦章为大将,任北面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招讨使,急令他们进军夺回德胜、杨刘,断绝郓州后唐军的退路,再就地围歼,以扭转局势。这样,双方又一次展开了黄河渡口的生死之战。


王彦章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五月,王彦章率领梁兵直取德胜,趁后唐守将朱守殷懈怠之际,攻占了德胜南城及附近几个渡口,梁兵士气为之一振。李存勖闻讯,急令增援下游的杨刘,并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拆掉房屋做成木筏,顺流东下急救杨刘。王彦章为夺回杨刘,也拆掉南城房屋做木筏顺流而下。梁唐军队各自靠一岸漂行,到河流拐弯处,双方木筏临近时便互相攻击,一天之内交战竟达百次之多,互有胜负。到达杨刘时,双方都损失了一半的将士。王彦章与段凝率军十万分多路强攻杨刘南城,轮番攻城昼夜不停。为阻击后唐援军,还在黄河上用九艘巨型战舰相连横断交通。杨刘守军在李周率领下日夜苦战,虽然几次城池危在旦夕,但终究未被攻破。王彦章久攻不下,便屯兵杨刘城南,建立营寨围困杨刘。
李存勖为救杨刘,亲率军队增援,但被梁军的堑壕壁垒所阻,无法攻入。郭崇韬献计说,如果能牵制梁军主力,他可以领兵在杨刘东面马家口南岸再建一座新城,既能固守渡口,又可以接应郓州。李存勖照计而行,一面派兵去向梁军日夜挑战,一面派郭崇韬率军万人连夜赶赴马家口,昼夜筑城。六天以后,新城筑成时梁军才发现,王彦章领兵数万强攻新城,在李存勖率主力增援时才退去,屯驻邹家口。李存勖率军沿河南进追击,王彦章放弃邹家口再次进攻杨刘。最后,李存勖派李绍荣领骑兵突袭梁军大营,火烧黄河上面的九艘巨型战舰,动摇了梁军的军心。王彦章闻知李存勖率兵夹击,只得撤军南退。到这时,断粮已经三天即将失守的杨刘城才最后解除重围。王彦章退守德胜,准备待机再战。但朱友贞却听信小人之言,唯恐王彦章最终取胜立下战功后难以控制,便下诏将他调回来。
这次以争夺杨刘为核心的双方恶战唐军最后取得了胜利,梁军共损失上万人,唐军虽有一些损失,但最终巩固了杨刘和德胜这两个重要渡口,并保住了南进的战略通道郓州。前进的基地已经到手,所以,奇袭后梁首都也就具备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王彦章率兵力夺黄河渡口失利之后,后梁军心动摇,朝廷内部矛盾也愈加尖锐,段凝贿赂朱友贞宠臣得以取得王彦章任北面行营招讨使,而王彦章却降为副使。段凝无勇无谋,毫无威信,众将与军士都很不服,后梁军力从内部开始削弱,而朱友贞一不了解战局状况,二不用大臣商讨,凭自己主观臆断派主力北进,还要在收复黄河渡口后再重新占领河北。战略的失误直接给李存勖以可乘之机,导致了后梁的灭亡。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八月二十七日,李存勖召见了刚归降的后梁将领康延寿,康延寿为李存勖分析了后梁的形势:梁的地域并不狭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贞懦弱无能,致使政治腐败,贿赂成风,选才用将不以才德与战功为标准。将帅出征也要派近臣监视,主帅无法自己调兵遣将。所以梁的败亡局势已定。康延寿还透露了梁军的军事机密:在十月,朱友贞准备命段凝率主力进驻黄河北岸牵制唐军主力,王彦章则进兵郓州,再分兵进取镇州与定州,并以一部袭击太原做战略策应。最后康延寿向李存勖献出灭梁大计:“梁兵聚集则势众,分兵则势薄,陛下现在应该养精畜锐,等其分兵之后,选择良机率精锐骑兵五千从郓州直趋大梁(即开封),活捉朱友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康延寿的情报为后来李存勖的果断用兵提供了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九月,梁军的战略布署开始提前实施:段凝率五万重兵进驻临河(今河南濮阳崐西)南面,而王彦章则按计划领兵一万进驻郓州和兖州(今山东兖州)境内。有人提出郓州孤立难守,不如和后梁交换卫州和黎阳,议和停战,以黄河为界分治,等财力雄厚时再图南下。郭崇韬则认为这样会导致众心离散不战而溃。他说段凝没有将才,应该出杨刘合兵郓州乘虚突袭汴州。李存勖果断地采纳了郭崇韬的建议,下了奇袭的决心。
九月二十八日,李存勖下令将士家属全部回到魏州,并命李绍荣等将领固守魏州,牵制段凝军主力,自己则亲自率领骑兵主力南下实施奇袭计划。
十月初二,李存勖所部精锐从杨刘渡河南进,初三即进入郓州城,当天子夜时分跨过汶水后,命李嗣源为先锋攻击前进。初四早晨与王彦章部交火,大获全胜,并攻占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生俘王彦章。此时,有的将领认为虽然传言汴州空虚,但不知情报是真是假,因而主张稳妥用兵,先向东进攻,再寻机而动。康延寿则极力主张迅速发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张昼夜奔袭,趁段凝未知内情时先夺下汴州。李存勖素有冒险的作战特性,现在又有真实可靠的情报和有利的局势做基础,当即下令命精骑兵出发直奔汴州。唐军士气高昂,初四傍晚时分,李嗣源便奉命率军快速出击,趁夜急进。第二天,李存勖立即率部紧随跟进。在初七这天,唐军骑兵围攻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梁军守将毫无防备,只得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曹州之后,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费驰急进,直逼汴州。
朱友贞得到王彦章被俘的消息后,惊慌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众人无计可施,无奈只好派张汉伦火速北上召段凝救援首都,然后又命开封尹王瓒征发百姓一同守城。张汉伦到达滑州时被段凝决放的黄河水挡住了去路,而此时的段凝也是已有异心,觉察了李存勖的奇袭意图后,便观望不前。朱友贞日夜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召来老臣敬翔询问退敌之策,敬翔数落一番他用人过失后,说纵使张良之辈再生也无法挽回败局了,抱定殉国的决心别他而去。
初八,朱友贞得到唐军已逼近汴州的确切消息后,绝望至极,最后自杀身亡。初九早晨,李嗣源的骑兵到达汴州城下,猛攻北门即封丘门,王瓒不得已开门献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赶到,从西门领兵进城。后梁文武百官列队迎接,李存勖安抚众臣,大部分官复原职,但将李振和敬翔等人全族诛杀。段凝在十二日得知汴州局势危急后,率并回援,部队行到封丘(今河南封丘)时,传来首都失陷的消息,便率部投降了唐军。后来段凝又重金贿赂李存勖的皇后刘氏,不但未被治罪,反而得到高官厚禄。


后唐庄宗

战果评价
朱温所建的后梁至此被后唐灭掉,前后共十七年的时间,其间与后唐的战争断断续续,最后终于败在后唐之手。李存勖奇袭汴州的计划,从初定到全部实施,前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著名战例。唐军取胜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准确无误的情报及据此制定的正确作战计划。二是李存勖的坚定决心与果断性格,在众将观点分歧的情况下,能够排除不利意见,专心致力于既定计划的实施。此外,他充分地发挥了唐军骑兵善于快速机动擅长远途奔袭的特点,中途不分散兵力固守一地,更不过多逗留,昼夜兼程抓住战机,一举而获成功。
梁唐双方对峙二十年,终以唐胜梁败而告终,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后唐方面的各种优势。李存勖在父亲死后整顿军纪收揽民心,巩固后方,从而提高了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李存勖还善于重用将领,如周德威、李嗣昭、李嗣源、李存审等人,都是勇猛善战的大将,他都委以重任,特别是李嗣源,总是派他做先锋,屡建奇功。对文臣也是如此,重用忠诚而又有谋略的张承业便是一例,张承业不但保证了军队后援,还曾协助李存勖除掉了李克宁,巩固了他的地位。相比之下,朱温父子却逊色得多,朱温随意兼并河北诸镇,滥杀无辜,导致合兵地区归附唐军一方,弱己强敌。他的儿子朱友贞真像他说的像猪狗一样无能,虽然有一点才能,但不懂用兵之道,更没有大才大略,危难之际不善用人用将,终于将自己和后梁一起推向了灭亡。
具体到战略战术,李存勖更胜朱友贞一筹。李存勖拉拢河北诸镇,利用他们与朱温的矛盾,终于夺取了河北地区,这是战略决策有方。在战术方面李存勖基本上采用集中用兵力争全胜的方式,北上消灭刘守光解除后顾之忧,调集重兵趁魏州兵变之机夺取魏州,占有河北之地。最后,李存勖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骑兵野战优势,避免攻城消耗战,总是诱敌出战而予以歼灭。用骑兵直捣汴州更是最大限度发挥了骑兵奔袭的优势,一举成功。从两个人的比较,我们便能看出后梁和后唐一胜一败的结局是很合乎情理的。
但可惜的是,李存勖会打江山,却不会治理国家守江山,三年河东迅速变成了河西,自己也命丧乱兵之中。

家庭


刘皇后

永王李存霸 邕王李存美 薛王李存礼 申王李存渥 睦王李存乂 通王李存确 雅王李存纪 李存矩

子(佚名) (佚名) 魏王李继岌 守王李继潼 光王李继嵩 真王李继蟾 川王李继嶢 义子归德节度使李绍荣(原名元行钦) 宣武节度使李绍安(原名袁象先) 枢密使李绍宏(原姓马) 郑州防御使李绍琛(原名康延孝) 平王李绍崇 卢龙节度使李绍斌(原名赵行实,後名赵德钧) 泰宁节度使李绍钦(原名段凝) 保义留後李绍真(原名霍彦威) 洺州刺史李绍能(原名米君立) 齐州防御使李绍虔(原名王晏球) 河阳节度使李绍奇(原名夏鲁奇) 南东道节度使李绍珙(原名刘训山) 贝州刺史李绍英(原名房知温) 护国节度使李继迁(原名朱友谦) 忠武节度使李绍琼(原名苌从简) 金枪指挥使李继璟(原名李从审,为後唐明宗李嗣源长子) 匡国节度使李绍冲(原名温韬)

热门红人

最新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