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吴嘉纪

盐民诗人

吴嘉纪吴嘉纪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
吴嘉纪,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卷苦吟,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他在描写盐民生活的《绝句》诗中写道: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的夫人王睿,是个甘守贫困、志趣高洁的女词人。她是明代著名的“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后裔。王睿自幼聪明好学,继承了王艮质朴的唯物论和平民思想,勤于作词。与吴嘉纪结为夫妇后,志趣相投,吴嘉纪将自己诗集题名为《陋轩诗》,王睿也将自己词集题名为《陋轩词》,一诗一词,珠联璧合,均为时人所推崇。

《煎盐绝句》鉴赏


白头灶户低草房①,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简注】①灶户:旧时称熬盐为业的人家为灶户。每户熬得的盐须向官府缴纳,折合充赋税。低草房:灶户居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盐民苦难生活的诗。诗人家住东淘,地处海滨,因家境贫苦,青少年时曾在盐场劳动,以后同下层人民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这首反映盐民疾苦的诗尤为真实动人。前两句诗直接描述了灶户生活的艰辛。农历六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大地在火辣辣的太阳的曝晒下,本已闷热得令人窒息,但灶户们此时却不得不守在低矮简陋的破草房里,忍受着熊熊烈火的炙烤,在熬盐的锅灶旁加柴、添水、搅拌、取盐……劳累不息,大汗淋漓。这种非人的生活条件连年轻力壮者都难以忍受,更何况这位盐民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哩!末句诗中,诗人又透过一层去写,更加典型地概括了灶户劳动生活的苦难辛酸。盛夏之时,常人都到阴凉处避暑,而这位年迈的盐民却被困在炙人的灶火旁,备受熬煎,好不容易在繁忙中偷得一点空闲走出草房站在烈日下喘口气,对于他来说,居然算是“乘凉”了!可见赤日炎炎下,竟然比草房内盐灶前的高温还要凉快得多!这就更加衬托出灶户们处境的极端困苦悲惨,令人感到怵目惊心。实质上,不正是罪恶的封建制度,剥夺了灶户们的劳动果实和生活福利吗?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由于其内容的惊人的真实性,加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进层和反衬的手法,故而显得格外沉痛感人。

人物小传


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东台安丰人,祖父吴凤仪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心斋的学生。吴嘉纪少时受业于吴凤仪的弟子刘国柱,因天资聪明参加俯试,名列前茅,中第一名秀才。当时他亲眼看见明王朝的覆亡,清兵南下,沿海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过着贫苦生活。
安丰是两淮的重要盐场之一,以烧盐为生的穷灶户受官吏与盐商双重剥削,加之水灾频繁,过着人间悲惨生活。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由于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他也乐以“野人”为号。扬州诗友汪楫(舟次)访问地方文人学士,得知吴野人安贫乐道,长于吟咏,又自立一家,遂将其诗送两淮盐运使周亮工阅览,周又转扬州推官王士祯,王十分推崇,说:“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也,乡曲之人不知之也,独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为诗卷作序,随后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搜集吴诗400首刊刻问世,从此名闻四方。
吴嘉纪长期生活在贫苦灶民之间,因此他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大量诗篇,大多出于亲身体验,把灶民的感情化为自己的感情如《临场歌》、《朝雨下》、《海潮叹》、《流民船》、《翁履冰行》、《邻翁行》等诗篇,都是以真实而深刻的内容与高度的艺术概括相结合的作品,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在近古诗人中殊不多见。
他的许多反映劳动人民贫困与苦难的诗,如“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小舍煎盐火焰举,卤水沸腾烟莽莽,斯人身体亦犹人,何异鸡鹜釜中煮”;“今年春夏雨不息,沙柔泥淡绝卤汁,坐思烈火与烈日,求受此苦不可得”等是对压迫阶级的血泪控诉。他还在诗中对盐商的豪华奢侈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暴露,如“广陵奢尤甚,巨室如王公,食肉被纨素,极意媚微躬,欢乐成昏愚,不幸财货丰”。
吴嘉纪的《陋轩诗集》中,共收入诗歌1265首。他的作品因事主题,因题制宜,不拘一格,用自己的语言风格来表现这些题材。当时的名人如吴麐、孙枝蔚等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吴周祚在诗序中称其“冰霜高洁、刻露清秀,不得指为何代何体,要自成其为野人之诗”。
明亡后,吴嘉纪曾结交明末遗民屈大均等人,从事抗清的文学活动,有不少诗揭露了清军暴行。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出版的《吴嘉纪诗笺校》,为学习和研究吴诗提供了较完备的资料。[1]

作品介绍


在中国诗歌史上,吴嘉纪是一位极为罕见的、杰出的平民布衣诗人。在清初遗老诗群中,吴嘉纪享有崇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他的《陋轩诗》,300多年来一直被推崇备至,朱彝尊将其列入《明诗综》,沈德潜将其选入《清诗别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诗“风骨颇遒……遭逢荒乱,不免怨咽之音。”……
清初以来,评论吴嘉纪《陋轩诗》者,最主要有两个论点:一是将吴嘉纪与创立泰州学派的理学家王艮并论。说王艮是以理学闻名的平民教育家,吴嘉纪是以工诗著名的平民布衣诗人。王艮与吴嘉纪都是安丰人,虽相隔百余年,但一脉相承,殊途同归。二是将吴嘉纪与顾炎武并列为“遗民诗界的双子星座”。洪亮吉在其《论诗截句》中说:“偶然落笔动天真,前有宁人后野人。金石气与姜桂气,始知天壤两遗民。”宁人是顾炎武的号,野人是吴嘉纪的号。金石气指坚持民族气节,心如金石;姜桂气则指辛辣地揭露黑暗,讽刺时弊。
的确,吴嘉纪骨气奇高,耿介刚直,铁骨铮铮:“才闻战马渡滹沱,南北纷纷尽倒戈。诸将无心留社稷,一杯遗恨对山河。秋风暮岭松篁暗,夕照荒城鼓角多。寂寞夜台谁吊问,蓬蒿满地牧童歌。”(《过史公墓》)。另如《读荆轲传》、《赠汪生伯先生》、《李家娘》等大量揭露清军暴行的诗篇,《打鲥鱼》、《临场歌》等鞭时刺弊之作,无不正气凛然,跃然纸上。沈德潜说他的诗孤怀高寄,近人难比。林昌彝在《海天琴思录》中说及近代国初诸老诗:“吴野人,天籁也”;邓之诚《桑园读书记》中说“读野人诗,如沁寒泉,如沃冰雪,如饮甘露,如触幽香。”吴周祚在《陋轩诗》序中说,其诗不得指为何代何体,是独特的自成一格的野人诗。
吴嘉纪与盐民农夫患难相处,呼吸与共,故其所作反映民生疾苦的大量诗篇,都是自己与盐民农夫声息相通的心音:“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绝句》);“掾豺隶狼,新例临场;十日东淘,五日南梁。趋役少迟,场吏大怒,骑马入草,鞭出灶户……”(《临场歌》);“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似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徵课促残生。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海潮叹》)。对此,屈大均说:“东淘诗太苦,总作断肠声,不是子鹃鸟,谁能知此情?”(《读吴野人东淘集》)
“一卷新诗冰雪冷”代表了吴嘉纪的诗歌风格。他专擅白描,惯用口语,不事雕饰;状景抒情,刻画入微,惟妙惟肖。沈德潜赞《陋轩诗》曰:“以性情胜,不须典实,而胸无渣滓。语语真朴,而益见空灵。”吴嘉纪在《赠别李艾山》中曾自我论述:“哀乐不能已,寄情诗与歌。时俗昧其本,纷纷竞词华。盛极诗乃亡,徒尔如鸣蛙!江河流滚滚,何繇挽逝波?”
汪懋麟论及吴嘉纪诗歌时说:“大抵四五言古诗,原本陶潜、王粲、刘桢、阮籍、陈子昂、杜甫之间;七言古诗浑融少陵,出入王建、张籍;五七言近体,幽峭冷逸,有王、孟、钱、刘诸家之致,自脱拘束。至所为今乐府诸篇,即事写情,变化汉魏,痛郁朴远,自为一家之言,必传于后何疑欤?”

其人其诗评说


吴嘉纪,明末清初著名的盐民诗人,一生蛰居海滨盐场作诗,存世1091首,汇成《陋轩诗集》传于民间。其诗孤冷高洁,刻露清秀,词多愤激,直抒胸臆。尤其是反映两淮盐民终日熬波的疾苦、贪官奸商歹毒、百姓流离失所等社会现实问题时,倾注了作者满腔的血泪与愤恨。
———于海根、邢亚:盐民诗人吴嘉纪与清代禁书《陋轩诗集》
吴嘉纪是泰州遗民诗群中存诗量最大、诗作也最具特色者,在清初诗坛占有突出的地位。王学左派思想的浸染、盐民与盐商文化及泰州一带的结社风气、吴嘉纪的遗民身份与泰州遗民的文化人格对其独具的心路历程以及诗作独特风格的形成起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吴嘉纪是中国诗史上继孟郊、贾岛之后最著名的苦吟诗人,其《陋轩诗》即凝聚了他悲苦而凄凉的一生,由此,形成了以“严冷”为基调的“野人体”。
———张兵:论吴嘉纪诗的文化构成与创作特征
吴嘉纪是一位颇具理性的遗民诗人,亲身体验了明末清初这一特定时期亡国、灾荒、赋役等一系列苦难的生活,但他志节尚存,以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退守陋室,奋笔直书,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平民化倾向的不朽诗篇。
———赵伯英、沈彦:论吴嘉纪诗歌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
泰州遗民诗人吴嘉纪是清初一位颇有艺术成就和地域特色的诗人,他生活在海边盐场,抱穷守志至死。在其作品中,有不少反映盐场灶民这一特殊社会阶层悲惨生活的诗歌,诗人秉承了新乐府主义诗歌风格,以严峻、沉郁的艺术特色创造了“盐场新乐府”。
———乐进: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及其盐民诗歌的成就
吴嘉纪的诗作,在继承和发展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白描手法和通俗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居处的社会环境,展示出一片地区性历史的文学画卷,具有突出的历史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清初诗坛的内容,其成就是不容磨灭的。
———华世鑫:一字一成泪 诗到乱离真———论吴嘉纪诗 [2]

热门红人

最新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