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有几种写作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有一天爸爸带我去水果摊买水果,到了水果摊,爸爸问:“你最喜欢吃什幺水果
”我想了想:我平时最喜欢吃香蕉、苹果、橘子…….其中,我最最喜欢吃橘子了,便对爸爸说:“买一些橘子吧。
”“好”爸转身便对买水果的阿姨说,“买一些橘子。
”到了家,我拿了一个橘子,只见橘子的外皮是桔黄色的,剥开橘子的外皮,只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直冲我的鼻孔,只见那八流进我的喉咙,感到凉快极了,个月牙似的橘瓣合抱在一起,,活像一个桔黄色的小灯笼,又好象一个小车轮…….我剥了一瓣放进嘴里,顿时,一种酸中带甜的橘子汁流过我的喉咙,感到凉快极了。
我又拿了几个橘子,钻进房间,首先给橘子扒了“衣服”,然后就狼吞虎咽地“吞”起来,不到五分钟,,几个橘子就被我“吞”了。
听妈妈说,橘子还具有药用价值,橘子皮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平时可以用橘子皮泡茶喝;橘络可以做中药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要把橘络剥去,要连着橘肉一起吃。
知道橘子还有这么大的作用,我更喜欢吃橘子了。
爸爸带回来一筐“贡橘”。
我在筐子里面抓了几个来到电脑前。
赏橘。
拿起一个。
橘梗上挂着两片碧绿的叶子,应该是刚摘下来没多久吧。
表面大抵是比较光滑的,也有少许“疙瘩”,橘红还带青绿,使我又想起了一个人――橘梗。
她有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真象卡漫里的女主角,她脸上也带几颗小小的雀斑,留一头短发,双眼皮,长的很可爱。
嗅橘。
把橘子放在手上,拿到鼻边。
轻轻一嗅,一阵淡淡的清馨香气便钻入鼻孔,给人留下一阵陶醉,超凡脱俗。
也许是人如其名吧,她也像橘子的香气那样清如澈水。
她的完美,别有一番潇洒。
她在班里人气和成绩都是名列前矛的,篮球场边有她敏捷的身影,歌咏赛上有她百变的嗓音,脚边也有她翻飞的裙裾。
尝橘。
剥开橘子。
拉下一片橘瓣,送到唇边,轻轻放入口中,咬开,满嘴溢满了香甜的汁液,滋润干渴的嗓子。
朦胧间,似乎又看见了她的笑容。
那时,她捧着校长颁给她的“区级优秀小记者”证书,站在阳光下笑了,那样开心,那样纯真,那样灿烂。
又拉下一片橘瓣,放入口中,再次咬开。
顿时,柠檬一样的汁液让我跳了起来。
记得她也是个“女生首长”,有一张男生也怕的“刀子嘴”,哪个男生欺负女生,她就上去唠唠叨叨挖苦个没完,直到那男生拱手作揖,转身拔腿就跑为止。
有一次,好象是子扬“欺负”语娇,语娇大叫一声:“橘梗,帮我报仇啊
”只见橘梗一下子跳到子扬面前:“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原则
男生不能欺负女生,天经地义
”子扬刚想反驳几句,一下被挡了回去,“你还自称‘帅哥’,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以下省去1000字),子扬立刻躲进男厕所等铃声
又尝一片橘瓣,又干又涩。
我又忆起…… 那是在礼堂,“某某小学2022~2022毕业生毕业典礼”几个黄色大字印在红布上,分外刺眼,我无意中把头向后一伸,触到了她恐惧的目光,随即,传来一张纸条:“分班了,我要祈祷我们一定会被分到一个班
我好害怕,好害怕只有一个人去看我们共有的那片残阳……”我看完纸条,不知怎地,竟悄然落下泪来,原来分班时我们又是如此软弱。
擦干泪水,我坚定地回头报以一笑,她的眼神也慢慢镇定下来。
可是无情的分班榜打碎了我们的梦想,一个2班,一个4班,看完榜,我又落泪了,因为橘梗,大家几乎都落泪了。
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软弱。
橘梗,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会不会流泪呢
无论怎样,看着这些刺目的文字,我又落泪了…… 友情,原来如此脆弱。
橘梗,你是我永远的好友,无论人生的海有多大的波涛…… 题外音:今年你送我圣诞贺卡了,我答应你给你和我给琳娜一样真心的贺卡,可我没给,对不起,橘梗,我报以我迟到的圣诞祝福,我会在你生日那天还你的
这篇菱纱看了很感人~~~~(>_<)~~~~ 雨后的天空,格外明澈,空气清新,淡淡的感觉,让我不自觉的想起橘子水的味道。
上小学时,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有一个基督教堂,我和小伙伴们常常歪歪地系着红领巾,登上那长长的台阶。
然后坐在教堂侧门口的石头上喝橘子水。
那时侯,橘子水是袋装的,五毛钱一袋。
用牙齿咬一个小口,就吸着喝了。
味道真好啊!酸酸甜甜,尤其在夏天,冰冰的,感觉很惬意。
我们就那样喝着,有时打闹、玩耍;有时一边喝,一边看艺术学校的哥哥姐姐写生,然后突然放声大笑,因为我们小小的身影也成了画中的一道风景线,尽管只是几个小点勾出的头、身子、胳膊、腿……但我们依旧满足。
“这个是你!”“这个是我!”喝完了,我们的嘴巴,舌头都是红红的。
我们总会仔细地把嘴巴擦干净,生怕妈妈问起。
现在想想,那色素、糖精及少的可怜的果汁兑起来的橘子水喝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卫生保障。
但我们用汗津津的小手握着,喝着,却从没有因此闹过肚子,真是奇怪。
那橘子水的味道,真的好纯,就像那时的友谊,真挚;那时的生活,充实而轻松。
后来,渐渐长大,橘子水也变成瓶装的。
运动完,好友递过一瓶橘子水,拧开盖,咕咚咕咚的喝下去,那味道依旧没变,从喉咙凉到心里,瓶中飘浮不定的气泡,就像自己。
那时候,我们的青春都是光亮的。
失意时,喝着橘子水,酸且涩,那仿佛是低落的滋味。
得意时,一杯橘子水,就像失而复得的东西,依旧没变的恬静透出淡淡的耐人寻味的甜。
酸过才甜而且甜的胜过从前。
明白了失意时淡然,得意时坦然。
非典时期,我开始大量的喝橘子水,因为它可以补充维生素C。
后来,我开始拒绝橘子水,因为里面的糖分、色素…… 橘子水最好的归宿,是在一个高高的亮亮的玻璃杯里。
拿一瓣橘子,剥去表皮。
轻轻地投入水中,看他们呼吸。
每一个细胞都逐渐张开,丰满,由水珠凝结着。
那一小片橙色在眼前逐渐变大,颜色慢慢变淡。
阳光照在杯壁,折射成七彩的颜色。
感到整个生命都在慢慢升华,慢慢释放。
这就是橘子水,我童年的最好标记,那纯纯的气息,纯纯的友谊。
这就是橘子水,酸涩与甘甜错杂的青春滋味。
这就是橘子水,我人生的警示灯,她的酸,她的甜。
它的酸后更甜是失意时坦然,得意时淡然的人生境界。
这就是橘子水,无论多少昂贵的饮料涌现,她都占有一席之地。
人亦如此,不论富贵贫贱,都应在自己的屋檐下活出自己的尊严。
那透亮的颜色,暖暖的感觉,演绎着柔和的气息,陪我青春,伴我一生。
这篇很有哲理 桔子向来是我最爱吃的水果。
秋天即将过去,青桔子和别的水果一起上市了。
因为素不相识,水果们专门开了一场“介绍会”,在“介绍会”上,青桔子拍拍大肚子,骄傲地对其它水果伙伴说:“看,我的绿衣服多漂亮呀
我还有一件金色的连衣裙,等晚会——冬天时,我再穿给你们看。
” 青桔子说话算数,到了初冬,桔子们穿着金色的连衣裙早早地赴宴了,还打了一条绿条纹的领带。
剥开“连衣裙”桔瓣们正躺在“摇篮”里睡觉哩
把桔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股酸甜的汁水沁人心脾。
桔瓣里面有几个白白胖胖的核儿,谁吃了,肚儿里没准儿会长出一棵高大的桔子树呢
哦
差点忘了。
桔子是一个小拳头大小,圆而略扁的小可爱。
桔子的表面粗糙,可是并不影响桔子那神气十足 “气质”。
瞧
他正挺着将军肚,在向大家挥手致意哩这篇也不错~\(≥▽≤)/~啦啦啦金秋时节,凉风习习,一阵阵秋风像一把把钥匙,乘你没留意,悄悄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你看银杏叶黄了,像一把把小扇子扇来了秋天的凉爽;枫叶红了,像一把把扫帚扫走了夏天的脚印。
菊花盛开,果实累累,大雁南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
今天,又是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外公家的果园里摘橘子。
我们带上篮子、剪刀、小梯子来到橘园。
哇
又大又红的橘子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普照下闪闪发亮,还带着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风一吹过,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橘子你挤我碰争着让我们去摘呢
我看了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个,管他三七二十一剥开皮,就吃了起来,香甜可口的橘子一到嘴里,凉凉的,甜甜的,顿时心旷神怡。
于是我又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几个。
哇,好爽啊
然后,我一手拿起剪刀一手小心翼翼地捏着橘子,在橘子蒂上用力剪一下,橘子就稳稳地掉在我的手上了,接着我又轻轻地把橘子放在篮子里。
没剪几个,我的手就没力气了,而且手也被剪刀磨出了红印子。
不大一会儿,爸爸、妈妈和外公就剪了满满一大篮。
我发现手臂都有些酸了,就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欣赏橘园风光,外公笑呵呵地问我:“涛涛,累了吧
”我说:“是啊,想不到橘子这么好吃,摘橘子却这么难,外公你们真不容易啊
” 晚上回家,外公给我们装了满满一大袋的橘子,妈妈和我连忙说:“谢谢”。
外公说:“谢什么,这是你们自己劳动的成果。
” 我爱吃桔子 我最爱吃桔子,桔子的盛产地有很多,有山东的蜜桔、四川的川桔等,可我最喜欢吃四川的桔子。
四川桔圆圆的,橘黄色的“外衣”。
剥开皮,我闻了一闻,一股香气迎面扑来,这迷人的香味就会把我醉倒,你看这一条条白色的茎,就象千万条网络线,数也数不清。
几个小小黄色的桔子果肉,它们抱在一起,正在做着香甜的美梦。
桔子,先是绿色的,在是绿中带着淡黄,成熟了的桔子就是橘黄色的。
没有成熟的桔子,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就可以知道四川橘子的味道如何了。
小时候,我喜欢的颜色是绿色,一次在我要换牙的时候,我吃了一个绿色的桔子,发觉牙齿变软了,我正要吐子的时候发现一个子,比平常的子要大得多,我仔仔细细的观察,才发现那不是桔子,而是我的一颗牙齿。
以后我的牙齿换了好多颗,我再也不敢吃绿色的桔子,只吃橘黄色的桔子。
桔子的果汁可以做冰棒,还可以做口香糖……桔子皮可以治病,可以泡酒、泡茶,把桔子皮放在枕头里,一觉醒来,你的身体一定比原来健康了许多。
桔子的全身都是宝,它是我的最爱。
丫打很小很小时候起就很喜欢过年,不是因为想着过年的热闹,而是丫很爱吃橘子,过年的时候正是橘子的季节。
今年丫不能象往年一样呆在家里吃很久的橘子,她做了列车的乘务员,2022年的新年她要在不知道开到哪个地方的列车上过年,她会想着橘子,在车窗外升起烟花的时候。
她注意到列车开着的时候月亮会象挂在那里的画,她可以倚着车门一路盯着它看,等它慢慢的变成一个又大又黄的橘子。
列车就停下来了,她肯定又要忙起来了,这都是我的想象。
实际上她会很忙,忙到忽略了这是橘子的季节。
2022年的冬季,南方下雪了,她很忙,列车总是晚点,她得平静很多的抱怨,她以为列车会把她带到很多地方,她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不同的过年风俗。
2022年的春节,列车把她带到了上海,很多人的天堂。
她曾经想过要在这片繁华的地方上买上一间房间,她光着脚丫躲在房间里面写着外面的天堂,写着那片不属于自己的天堂。
如果是夏天,一定要是有风扇,那样才有可能把房间弄得哗啦啦的响。
列车靠站了,乘客急着下车带行李,其中一位阿姨在拉着她的行李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袋子,里面的东西漏了一地,一地骨碌碌转的橘子,丫愣了好一会,忙着帮她拾起橘子,那些都是很大很黄的橘子,她好象闻到了橘子的香味。
完毕,阿姨送了她一个橘子。
列车靠站一会又要开了,她把橘子放到桌子上,开始了另一段的旅程。
那橘子她一直没吃,一直摆在那里,在家总有弟弟切开了四瓣的橘子放在盘子上。
她居然想念那片小小的地方,她闻到了橘子的香味。
很多年后的春节,她都会记得那个橘子,那段旅程。
这些都是我辛辛苦苦去找到哟 菱纱求楼主姐姐设我的为最佳答案哟
还有求上面的才子才女不要鄙视菱纱
初中语文记叙文问题答法
~~考试来了救火啊~~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
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能够善用我们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丰富,跃然纸上的。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心理活动描写反衬出我紧张的心情怎么写?
我们从小学接触作文开最早写的就是文,一直到初中,我们还是不在写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怎样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
我们平时的写人记叙文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之后,采取怎样的步骤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写人记叙文。
这一切,我们将在此篇中给予指导。
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在写作时也是最早接触的文体,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叙文真的很容易吗
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
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
总言之: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
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
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 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 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 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
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
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
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
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
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
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第四步:审题。
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
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
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
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
《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 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 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
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
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
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
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 写生活的小细节。
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
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
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
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
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
”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我们的写人记叙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
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
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
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
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
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
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
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 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
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
”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 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能够善用我们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丰富,跃然纸上的。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
。
。
技巧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
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文章结束的时候告诉文章描述的人物,这种表达手法妙在何处
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在写作时也是最早接触的文体,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
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1、 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 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 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
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
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
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
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
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
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第四步:审题。
做到三点: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
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 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 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
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
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
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
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 写生活的小细节。
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
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
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
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
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
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
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
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
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
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
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 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
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
”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 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
。
。
技巧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是什么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途中游刃有余的挥斥方遒
是什么让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情
是什么让我们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心
是亲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
我们从流飘荡,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在自己奋斗的历程中我们的意气风发,兴高采烈的展望未来。
正因为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我们奋斗的动力。
正如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从妈妈的叨唠中听出了爱意,从爸爸的沉默中看出了企盼,从老师的眼睛里想到了奋斗,从亲人的鼓励中知道了责任......或许,再过几十天,我们就要进入社会,或者是上了大学。
不论是身在异乡为异容,还是流浪四方,浪迹天涯。
亲情总是我们的避风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我们的心里,亲情是最温暖的。
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
也许,亲情是一种声音。
在我们劳累时,它给我们舒活筋骨,让我们全身舒适;在我们悲观时,它给我们鼓气,手牵手的把我们从失败的阴影中拉出来;在我们奋进时,它给我们加油,为我们呐喊助威,为我们取得某种成绩而欢喜流泪......这就是亲情。
从这种声音中,我们知道了爱。
这种亲情让我们感动不已,这种亲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亲情之中,我们知道了一种责任,为了让我们不再持续在太阳下挥汗如雨,我们要有鹰的斗志,水的生机和活力
我很倾佩布洛克明智的选择,“我不想等将来回首往事对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
”的确如此,金钱可以买到朋友,却不能买到亲情,不是么
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它是你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火焰;它是你心烦意乱时久久追寻的甘露;它是你在孤立无援时焦急等待的救兵...... 这种亲情,让我们魂牵梦萦;这种亲情,让我们感动得无地从容。
拥有了亲情,就拥有了奋斗的动力,拥有了亲情,让我们保持了永远向上了心,拥有了亲情,让我们永远地快乐,永远快乐的追逐着生命中火红的太阳
难忘的军训生活 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这令人朝思暮想的军训。
以前听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军训生活,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亲自体验一番,终于实现了。
11月2日,阳光明媚,我们初二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背包向中学生锻炼基地走去。
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微风吹过,田里的麦苗此起彼伏,像在为我们祝福,树上的鸟儿也像在为我们歌唱。
寂静的晚上,一声长号划破了宁静的夜。
营区里顿时沸腾起来,不许开灯,不许说话,乱得像一锅粥,这就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夜间紧急集合,当同学们都到齐时,教官一看表,慢了五分钟,于是让大家在操场上跑步。
这一下真是洋相百出:有的同一脚穿自己的鞋,另一只鞋还不知道是谁的;还有的同学穿着裤子,手里却还提着一条裤子。
回到宿舍里,回想起刚才的一幕,真觉得好笑。
但这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珍惜时间,连时间都不珍惜的人,又怎能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军人呢
到了锻炼基地,教官们把我们分为19个班,铺好床铺,就由班长带领着去领军装,当我穿上军装时,突然间仿佛觉得不再是一名中学生,而是一名军人,我便暗暗下决心,使自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人,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即使遇到再困难的事,也要坚持到底,做二十一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中午,开营仪式过后,教官就让我们站军姿。
大家都说站军姿最苦,最累,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可我却不相信,以前站两个钟头都没问题,难道还怕站一个小时吗
我想错了,原来站军姿并不像平时站着那么容易,必须站成立正的样子,重心前移,一动都不能动。
教官那严肃的神情,令人望而生畏。
一个小时站下来,同学都是腰酸腿疼,有的甚至到这里的来,对任何事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是一看到教官那严峻的面孔,我就不禁有点望而生畏。
常听人说:“军训非常有趣”可是,我感觉到军训生活竟是如此这般苦,还哭了。
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军训就像耕耘一样,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
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
短短的五天军营生活就要结束了。
在这里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磨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体魄。
这一切来自于教官们的严格管理。
为了我们,使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小军人,他们的嗓子都喊哑了,可还是那么一丝不苟。
现在,我们就要离开了,同学们个个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就让我们同教官合个影,向教官行最后一个军礼,再说一声:“教官,你辛苦了。
” 现在,军训生活早已结束了,但在那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却受益匪浅,学会了许多有关军队的知识和国防知识。
在那里,我们这些“小少爷”“小公主”们,都变成了自律、自强、自护、自信的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那里,新一代的雏鹰将迎着朝霞飞向未来。
关于叙述的文章
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在写作时也是最早接触的文体,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
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1、 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 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 通过对某个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
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
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
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
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
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
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第四步:审题。
做到三点: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
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 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 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
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
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
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
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 写生活的小细节。
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
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
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
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1.引入:人物+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
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
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
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
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
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
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
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 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
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
”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如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 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
?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
。
。
技巧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从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是什么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途中游刃有余的挥斥方遒
是什么让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情
是什么让我们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心
是亲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
我们从流飘荡,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在自己奋斗的历程中我们的意气风发,兴高采烈的展望未来。
正因为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我们奋斗的动力。
正如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从妈妈的叨唠中听出了爱意,从爸爸的沉默中看出了企盼,从老师的眼睛里想到了奋斗,从亲人的鼓励中知道了责任......或许,再过几十天,我们就要进入社会,或者是上了大学。
不论是身在异乡为异容,还是流浪四方,浪迹天涯。
亲情总是我们的避风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我们的心里,亲情是最温暖的。
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
也许,亲情是一种声音。
在我们劳累时,它给我们舒活筋骨,让我们全身舒适;在我们悲观时,它给我们鼓气,手牵手的把我们从失败的阴影中拉出来;在我们奋进时,它给我们加油,为我们呐喊助威,为我们取得某种成绩而欢喜流泪......这就是亲情。
从这种声音中,我们知道了爱。
这种亲情让我们感动不已,这种亲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亲情之中,我们知道了一种责任,为了让我们不再持续在太阳下挥汗如雨,我们要有鹰的斗志,水的生机和活力
我很倾佩布洛克明智的选择,“我不想等将来回首往事对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
”的确如此,金钱可以买到朋友,却不能买到亲情,不是么
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它是你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火焰;它是你心烦意乱时久久追寻的甘露;它是你在孤立无援时焦急等待的救兵...... 这种亲情,让我们魂牵梦萦;这种亲情,让我们感动得无地从容。
拥有了亲情,就拥有了奋斗的动力,拥有了亲情,让我们保持了永远向上了心,拥有了亲情,让我们永远地快乐,永远快乐的追逐着生命中火红的太阳
难忘的军训生活 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这令人朝思暮想的军训。
以前听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军训生活,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亲自体验一番,终于实现了。
11月2日,阳光明媚,我们初二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背包向中学生锻炼基地走去。
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微风吹过,田里的麦苗此起彼伏,像在为我们祝福,树上的鸟儿也像在为我们歌唱。
寂静的晚上,一声长号划破了宁静的夜。
营区里顿时沸腾起来,不许开灯,不许说话,乱得像一锅粥,这就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夜间紧急集合,当同学们都到齐时,教官一看表,慢了五分钟,于是让大家在操场上跑步。
这一下真是洋相百出:有的同一脚穿自己的鞋,另一只鞋还不知道是谁的;还有的同学穿着裤子,手里却还提着一条裤子。
回到宿舍里,回想起刚才的一幕,真觉得好笑。
但这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珍惜时间,连时间都不珍惜的人,又怎能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军人呢
到了锻炼基地,教官们把我们分为19个班,铺好床铺,就由班长带领着去领军装,当我穿上军装时,突然间仿佛觉得不再是一名中学生,而是一名军人,我便暗暗下决心,使自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人,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即使遇到再困难的事,也要坚持到底,做二十一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中午,开营仪式过后,教官就让我们站军姿。
大家都说站军姿最苦,最累,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可我却不相信,以前站两个钟头都没问题,难道还怕站一个小时吗
我想错了,原来站军姿并不像平时站着那么容易,必须站成立正的样子,重心前移,一动都不能动。
教官那严肃的神情,令人望而生畏。
一个小时站下来,同学都是腰酸腿疼,有的甚至到这里的来,对任何事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是一看到教官那严峻的面孔,我就不禁有点望而生畏。
常听人说:“军训非常有趣”可是,我感觉到军训生活竟是如此这般苦,还哭了。
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军训就像耕耘一样,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
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
短短的五天军营生活就要结束了。
在这里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磨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体魄。
这一切来自于教官们的严格管理。
为了我们,使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小军人,他们的嗓子都喊哑了,可还是那么一丝不苟。
现在,我们就要离开了,同学们个个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就让我们同教官合个影,向教官行最后一个军礼,再说一声:“教官,你辛苦了。
” 现在,军训生活早已结束了,但在那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却受益匪浅,学会了许多有关军队的知识和国防知识。
在那里,我们这些“小少爷”“小公主”们,都变成了自律、自强、自护、自信的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那里,新一代的雏鹰将迎着朝霞飞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