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借物喻人手法的名言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关于借物喻人的名句
墨梅 王冕 我家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留清气满乾 蝉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言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评 析】: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借物喻人,借某一事物的,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本文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
”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
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
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
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
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
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
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
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
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
哦
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
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
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
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
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
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
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
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
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
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借物喻人的句子20字
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就应该像橡皮一样,知错能改,绝不放任一个错误。
人的一生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从头到尾都是光明的。
借物喻人的名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蝉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言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评 析】: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青溪 【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 释】: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评 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题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借物喻人的手法作文
关于借物喻人的作文----小草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
草,虽然平凡、渺小,但却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虽然不美丽,但却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切都是对生命的渴望而得来的力量
草,不管闪电雷击,不管狂风骤雨,不管严寒酷暑,它都毫不畏惧。
这一切都是信念的力量,小草渴望生命,渴望生存,于是它又顽强地站了起来
我漫步在小路上,看着路旁那一棵棵嫩绿葱郁的小草,陷入了沉思……也许,有很多人都把小草当成是弱小、无能的象征,认为它们那矮小的身躯经不起一点儿风雨。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眼里的小草,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富有生机,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
一到春天,小草们就睁开朦胧的双眼,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与人们一同分享春姑娘所带来的喜悦与温暖。
它们散满大地,为这块抚养它们的“母土”铺上了绿地毯……这千千万万的小草组合起来,才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当然,小草的可敬之处不单单是在这里,它们身上还闪耀着一个亮点——顽强不屈的精神。
小草虽然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高大挺拔,也没有花朵那样的鲜红美丽,但是,它们的精神足以盖过这一切,足以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并惊叹它们。
暴风雨里,高大挺拔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五颜六色的花朵已花残叶败,而小草呢,却以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赢得了胜利…… 等到暴风雨过后,花树都变了样,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享受着雨后的阳光……正因为此,它们才对得起大诗人的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想:人的生命,就像小草一样。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与崎岖,只要我们具有小草的精神,绝望之云终会驱散,希望之花将会常开。
正如小草,随时可能被无情的大火所烧焦,但烧焦了却不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新的生命的重新开始,无情的大火好像人生命中痛心彻肺的教训,但它并不意味着结束一切,更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在生命的长河中,往往会有许多事是你努力后仍旧不能改变的,但你曾经为它而努力,你可以自豪的告诉人们“我是成功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丛新生的小草,因为,是它打动了我。
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夸人。
人人都说花美丽,但我却爱松树。
秋天,花凋谢了,草枯萎了,许多树的叶子都落尽了,松树却在秋风秋雨中舒展着它的枝叶,它的叶子像一根根深绿色的长针,一束束针一样的叶子在秋风中摆动着,好像在说:“不怕风。
”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吹着哨,猛烈地摇摆着松树。
大片大片的雪花往松树上压,它的枝杈上积满厚厚的雪。
风和雪都想征服松树,,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来了,蒙蒙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万物。
松树也在春雨的哺育下开花了。
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长在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只要用手一碰树枝,那黄绿色的花粉就像烟雾一样落下来,温暖的春风慢慢地飘去。
我爱松树,更爱它那种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
松树的树干是的木材,又可以造纸;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节油;它的枝和根的燃料,可以用它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夏天,它撑开一把大伞,让人们乘凉……松树花那样美丽、芳香,人类即使让它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
我望着远处的一排松树,默默地想:我也要做也压不倒的人,像松树那样坚韧不拔、英勇不屈,做终生为祖国作贡献的人。
描写竹子借物喻人一段话
竹有着青翠欲滴的叶,有着挺拔不屈的干,不正像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诗人郑燮的这首题竹石,使我很佩服竹子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竹子高风亮节,像一个君子,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颂它吗
蜡烛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该怎样写作文呢
蜡烛,它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我很喜欢它。
因为它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蜡烛平时总是受人冷漠。
可是,当停电时,它总会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驱赶走黑暗给大家带来温暖与光明。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而蜡烛的白色圆柱形的身体也越来越短,可这根本不会让小巧的它把火熄灭,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它短暂的一生就是一直在为别人奉献。
每当我拿起蜡烛时,我浑身都会流动着一阵阵暖流。
因为我惊叹、佩服它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要向它学习的。
蜡烛,它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伟大
它总是默默的奉献着。
虽然没有灯那么明亮,但是我喜欢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