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郎是什么意思
福田定一,其笔名乃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
的祖父本是个日本算术家,但他于明治初年迁至大阪改行从商,贩卖糕饼 。
他父亲则在大阪当开业药剂师。
在最具商人气息的地方从商,最重要的即是要具备理性的经营头脑 。
这个特性影响极为深远,在他的小说中,经常以冷静、理性的历史观来审查主观的、非理性的意识型态。
因此,有人称他的历史小说为“非意识型态”的历史小说。
从十三岁开始,即经常到大阪市立图书馆博览群书,至他大学毕业时,几乎已经读完图书馆的藏书。
其好友寺内大吉(作家)回忆说,司马辽太郎在报社上班时曾经住过他家,他每天要到报社上班时,总是撕下一页百科全书来背诵。
他十八岁时进入大阪(今)蒙古语科就读,名作家陈舜臣是高他一年的学长(印度语科)。
二十一岁(一九四三年)时被征调到中国东北的战车连队。
他大学时代的专攻(蒙古语)以及后来的中国经验,无形中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
本来日本作家并不擅长描写大时代的社会动态,若是以读俄国小说或是法国小说的态度来读日本小说一定大为失望,因为日本作家只擅于描写内心的感受以及身边的琐事,名之为“私小说”,并自认为是日本小说的特色。
吾人若看了的小说再去看“私小说”,肯定打瞌睡。
然而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却具有从天空俯瞰大时代动态的特质,也因为这个特质吸引了无数的日本读者。
笔者认为他这特质与他的蒙古语学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住在沙漠中的民族,为了要辨识方向,寻找水源,他们关心视界以外的世界,因此总是将视点如老鹰般高悬在天空中某一点往下俯瞰。
这种观点自然与属于森林文化的日本观点大相迳庭。
事实上司马辽太郎极喜欢蒙古,他除了到蒙古旅游外,早期的作品如“波斯的幻术师”、“戈壁的匈奴”,以及晚年的“鞑靼疾风录”都是描写北方骑马民族的作品。
他从一九四六年(二十三岁)至一九六一年,先后在新日本新闻社及产经新闻社当记者。
这记者生涯可以说是他历史小说的原点。
三年前他曾经对他的朋友说:“若有来生,我还要当个新闻记者。
”可是他这个记者与大多数的记者不同,他永不厌倦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而且由于他隶属于文化部门,因此经常到各大学与寺院去采访,独自研读寺庙中所藏的古文书,并与大学教授结为好友。
通常的历史小说作家都只是搜集文献,考察当地风光,以作为写小说的准备工作。
而司马辽太郎不只如此,他至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去,必定像个新闻记者般询问当地的居民:“你出生于何地
是否知道事件的传说
”换言之,他把事件的主角当作仍然活在该地一般。
他是个彻底的现场主义者。
他一定要到那块土地去,呼吸那里的空气。
他说过,有时从空气中能够发现重大的事实。
除了历史之外,他还研究地理学、地势学、交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心地理学。
他认为,我们不能以一个地方的风土论断一个人,但是每个地方确实存在其风土特性。
亦即,每个人都具微量的风土特性,如果数十万人聚集起来即显现其特征来。
若是追溯其历史,则数百万人的特征聚集起来即更显着。
因此他举例说,阪本龙马的故乡土佐(现四国高知市),当地的人黑白分明,好诉讼,具平等思想。
近江(现滋贺县)人具商人天份,与华侨的习性相似,然明治时代之后,产业资本兴起,商业资本没落,因此近江商人也跟着没落。
伟大的作家大都极为注重人物背景的形象。
笔者在的草稿上发现他画着教堂、人物等具体的图画;黑泽明在拍电影前也会先画图来捕捉影像。
司马辽太郎曾经说过:“我在写作时,如果看不到那个人的脸,看不到那个人站的地方,那么我就无法写下去。
譬如说,我写时,写到有一个使者到他前面来。
此时,我虽然在小说中没写出来,可是我会想像的前面站着多少人
天气是阴是晴
这附近是否有松林
这松林是苍翠欲滴的幼松,还是苍劲挺拔的老松
”总之,他对鲜明的形象极为执着。
再举一例证明。
司马辽太郎曾对山崎正和说:“我写的小说,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给外国人看。
我所谓的外国人,并不一定要真正的外国人,日本人也无所谓。
总而言之,我想像的读者是,对日本历史完全没有知识的人。
譬如说我写源义经(一一五九至一一八九年,平安末期至镰仓初期的武将)时,绝不以了解他生平的读者为对象去写。
”既然是以外国人为对象,那么要特别注重具体而详细的形象描写。
司马辽太郎虽然写过各种各样的历史小说,甚至也写过忍者小说,但是他最拿手的还是明治时代前后的历史小说。
换言之,他喜欢描写一个没没无闻的人在乱世中如何开创历史成为英雄,而明治时代正好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而且明治时代所留下的史料又最丰富。
由于他喜欢描写英雄,所以他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健康开朗的人物。
这与日本明治以后的小说不同, 例如所描写的人物多半是内省的厌世者,或是生活趋向破灭的人物。
而司马辽太郎的小说能够获得日本读者的喜爱,其理由之一,即能够消除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使精神生活得到净化。
他的小说也与写“眠狂四郎”的柴田链三郎的小说不同。
有一个评论家指出:“小说家好像是个病人,他向读者说,我这里痛,那里难过。
而评论家好像是个医生,他听病人诉说病情,帮他看病,帮他诊断。
可是司马辽太郎却是以医生的身分登场,日本突然产生这种作家,使我们一时不知所措。
若以旧有的观念来说,就好像一个没有小说家特质的人突然写起小说来。
” 虽然司马辽太郎喜欢描写英雄,但是他却认为日本没有真正的英雄。
他在与美籍日本文学家唐纳金 (Donald Keene)对谈时说:“源赖朝(一一四七至一一九九年,镰仓幕府的首代将军)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没有人缘;源义经是个无聊的人物,但却大受欢迎。
(一八三0至一八七六年)也是相当伟大的政治家,然而日本人却喜欢稚儿气的西乡隆盛(一八二七至一八七七年)。
也就是说,政治原本是,但是日本人却喜欢女性的特质。
譬如说,西乡隆盛有时会写写诗,发表几句名言,结果比大久保更得人缘。
” 他又提到日本的政治家可分为受尊敬的政治家与受欢迎的政治家两类:“像胡作非为,可是大家都喜欢他。
而建立了江户体制,虽然他的功过见仁见智,但总之完成了政治家最重要的任务。
可是日本人却对他敬而远之。
如果你对日本人说,你像,两人一定吵起架来。
要是说,你像丰臣秀吉,那他就难掩喜悦之情。
” 司马辽太郎一生的作品无数,而且自一九六0年(三十七岁)之后,几乎年年得奖,宛如为他的作品设奖似的。
因其作品汗牛充栋,今仅以其得奖作品为中心简介于下:一九六0年以忍者小说“猫头鹰之城”获直木赏,一九六六年以“龙马风云录”、“盗国物语”获菊池宽赏。
“龙马风云录”是一本大河小说(即将时代、社会的变迁视同长江大河般描绘的长篇小说),书中每个人物都具鲜明深刻的个性与形象。
其主角阪本龙马(一八二五至一八六七年)是德川幕府末期的革命义士,虽然对明治政府成立有功,但最后被幕府官吏暗杀身亡。
龙马少年时,被称为爱哭鬼。
后来他学了北辰一刀流,得到下级武士的众望,成为他们的领导人物。
他在大变动的时代觉醒过来,体认到必须推翻幕府日本才能得救,于是乃毅然决然地脱离所属的土佐藩国,加入倒幕的行列。
后来他从革命义士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
龙马的行动犹如天马行空,最后他超越了国界,神游于拥抱全世界的梦想。
司马辽太郎本人也说:“日本历史当中,阪本龙马是最有魅力的人物。
” 一九六七年,司马辽太郎获大阪艺术赏,一九六八年“殉死”获每日艺术赏。
“殉死”的主角为被称为日本战神的乃木希典。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乃木希典是日俄战争的英雄,当他听到明治天皇去世的噩耗时,也跟着自杀殉死。
因此他已经成为日本近代史中神话性的人物。
而司马辽太郎在“殉死”中却用冷静、客观的手法把乃木描写成一个“蠢将”。
在这之前,芥川龙之介也曾写过讽刺乃木的短篇小说“将军”。
芥川龙之介可以说向“战神”砍下第一刀,而司马辽太郎则是拿着关云长的青龙刀劈下致命的一击。
一九六九年司马辽太郎的“历史纪行”获文艺春秋读者赏。
一九七二年“人间日子”等作品获吉川英治文学赏。
同年出版“阪上之云”最后一卷。
“阪上之云”的主角有三人,即秋山好古、秋山真之两兄弟,以及真之的有人正冈子规。
本小说透过此三人的行动来描绘明治时代的青春期。
秋山好古后来成为陆军骑兵的创立人,真之则是日本海海战的名叁谋,子规成为近代俳句的开山组。
日本从幕藩体制进入近代国家的行列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顺利,在这作品中,描绘着明治时期的人如何因应日清、日俄两战役。
司马辽太郎在此小说中探讨何谓日本的近代
明治时代的意义为何
此作品的高潮是在旅顺总攻击与日本海海战,我们从那里可以看到日本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渊源。
一九七六年其“空海之风景”等作品获艺术院恩赐赏,一九八0年出版“项羽与刘邦(上、中、下) ”单行本。
“项羽与刘邦”在“小说新潮”连载时,原名是“楚雨”,司马辽太郎从刘邦的大风歌中取出“风”字,用来表现在汉的根据地中原黄土地带吹起的干燥尘土,而“雨”则显现多湿的楚国风土。
他在此小说中,仍然不忘发挥其擅长的风土文明论。
一九八一年获选为艺术院会员,一九八二年“人之跫音”获读卖文学赏,一九八三年(六十岁)以“ 革新历史小说”之理由获朝日赏,一九八四年“街道漫步南蛮篇”获新潮日本文学大赏学艺赏,一九八六年获NHK放送文化赏,一九八七年“俄罗斯漫谈”获读卖文学赏,一九八八年“鞑靼疾风录”获大佛次郎赏,此小说也成为他最后一篇长篇小说。
一九九一年司马辽太郎获选为文化功劳者,一九九三年(七十岁)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此外,从一九七一年开始,他在“周刊朝日”杂志上发表的游记“街道漫步”,至他去世为止,共连载一千一百四十六期,其中包括已在台湾出版的“台湾纪行”。
今年(一九九六)二月十二日因腹部大动脉瘤破裂,病死于大阪的医院,享年七十二岁。
病死前,他曾接受九小时的手术,然终回天乏术。
关于他的死,名动画作家宫崎骏发表感言说:“司马辽太郎一直思考着,为什么日本会产生如此愚蠢的‘昭和时代’。
现在日本更趋腐败没落,司马辽太郎已经看不到日本的没落光景,我为他感到欣慰。
”
今天看了(最后的武士),我感觉这部片子是在讽刺中国,里面一句明治天皇台词:我们有了西服,所有东西都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所以周边的国家才会悲痛,其实别没有必要愤慨什么,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信仰很不坚定的,所以想要提高修养必须要有钱才做到的,再加上54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文化大革命,古汉语基本不使用了,汉字简化了,文化不是不传承,是没了根基,没法传承了。
。
日本昭和时期和平成时期的历史。
日本时期昭和时期是日本昭和在位期间使用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昭和年号取自《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
昭和时期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合共64年;但由于开始时是年底、终结时是年初,所以若严格计算,则为62年又2周.昭和时期早期统治登基时的裕仁1926年裕仁登上皇位。
当时日本正日益民主化,于是裕仁采用昭和作为年号。
尽管年号中包含和平的含义,但日本却很快地走上了军事扩张之路。
随着1927年一场银行大危机,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开始在中国东北扩张日本的军事势力。
裕仁致力于履行自己立宪君主的职责,很少过问内阁的政策,但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扩张主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鼓吹对天皇要绝对服从,反对立宪民主制。
但他对军国主义分子十分赞赏,为日后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在那里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
30年代,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政治暗杀事件。
1932年5月15日犬养毅首相遭暗杀,标志着政党领导的内阁的结束和日益为军队控制的官僚内阁的开始。
这个独裁体制要求学校讲授绝对的爱国主义,他们强迫大学开除具有民主思想的教授。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极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少壮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在裕仁的严令下被严酷镇压,结果是日本军部内部的“北上派”和“南进派”内斗最终以裕仁支持的“南进派”获胜而结束,军部控制了政府,裕仁借此也绝对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过去难以控制的日本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统治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东亚地区,使其加入“共荣圈”。
裕仁被指责同意导致这场战争的对外政策,并批准东条英机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争,侵略中国等国家。
有些人认为,在政府决定加入战争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
根据他对宪法的理解,他有义务支持内阁通过的政策。
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致使美国及其盟国加入对日本的战争。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裕仁被要求参加战时最高国务会议的特别会议,以考虑和讨论美国及其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他和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日本投降。
由于委员会中的政治和军事成员就是否投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决定。
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无条件投降”暗含一个条件:即不废除天皇。
8月15日,裕仁通过无线电广播史无前例地向日本民众解释了投降的原因。
此段广播被称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汉语文言的《终战诏书》使很多日本平民无法具体理解广播的内容。
1946年以后的统治战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防共产主义在亚洲散布,故需要在亚洲建立一个非共产的经济犟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社会必然动汤,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
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并不是神。
美国占领日本后,最高负责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
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使天皇这一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变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昭和天皇的晚年:会晤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把自己打扮为一位民主的君主: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
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
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亲王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
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
昭和天皇与靖国神社昭和天皇于战后曾八度参拜靖国神社,在1978年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之后,就不再去参拜。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2006年7月20日)从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笔记中发现,昭和天皇曾向富田表示,他因为对合祀作法不悦,因此停止参拜。
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中,发现留有昭和天皇语录的二十多本笔记,其中于昭和天皇逝世的前一年,1988年4月28日的笔记中,记载有关昭和对靖国神社的看法。
昭和天皇当时曾说「靖国神社的筑波宫司(祭司)处理合祀问题很慎重,但是换上松平庆民宫内大臣的长子松平永芳担任宫司之后,他完全不了解他父亲爱好和平的想法,随即决定合祀,所以从那之后就不再去靖国参拜,那是我的信念.笔记中也记载昭和天皇于当年4月29日的生日记者会上,被询问到对大战的看法,昭和说,怎么说大战都是最不好的回忆。
会后昭和对富田表示,被问到对战争的感想时,我一心想表现出厌恶战争的心情.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裕仁天皇在位的62年时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统治最长的时期,也是一段经历了几大动乱和变化的时期。
对于昭和天皇的争议很多,有人认为他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军部的傀儡,并无实权。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对军部的日益壮大视至不见,而且他是有权力去制裁不听指示的军人的,但他并没有去做,而是乐观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问题不在我们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对我们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应”,表示他最顾及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责任.日本投降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
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统帅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麦克阿瑟考虑到为了在远东扶植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盟友,一个因审判处决天皇而陷入混乱的日本不利于美国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势力的作用,因此麦克阿瑟本人支持放弃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此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急电报告:日本国民……对日本天皇崇敬备至,已达百余年之久。
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曾以此作为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手段,号召为天皇而自我牺牲。
而战后日本国民对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无减,视如国神。
我认为,如果对裕仁天皇公审处决,必将使全日本国民信仰的支柱彻底崩溃,甚至在日本全国引起反对盟国的疯狂骚乱和暴动。
处决裕仁为日本举国所不容,我们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则不堪设想,结果可能是历史的悲剧。
因而,我本人作为盟国驻日本国的全权代表,出于对日本国未来命运的考虑,决定对裕仁天皇免予战争责任的起诉。
如果盟国决定逮捕和作为战犯处决天皇,那么驻日盟军统帅部将需要增援100万作战部队…… 华盛顿很快回电同意麦克阿瑟的意见,于是麦克阿瑟颁布了盟军总司令部第一号令: 出于对日本前途和国民信仰的考虑,盟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
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应与其他日本国民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裕仁天皇: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1931年,日军侵占了中国的东山省,裕仁天皇在给侵华日军的密电中下令他们“向前推进”。
侵华日军在中国扩大他们所谓的“圣战”,裕仁天皇亲自向日本将领们说:“在要害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实施压倒性的打击不是更好吗
”几个月后,心领神会的侵华日军制造了导致中国30万人遇害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
按照裕仁天皇的昭示,侵华日军“视所有年龄在15岁以上60负以下的中国男子为敌人”,因此这些中国平民都应该杀掉。
另外,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被日军俘虏,但到1945年日军投降的时候,只发现了56名战俘!1868年11月,明治天皇将都城由京都迁往江户,同时将江户改名为东京。
迁都东京后,明治政府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资产阶级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不再是任由列强欺辱的封建小国,而是本身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对沙皇俄国的宣战以及取得日俄战争的最后胜利,使日本的野心急速膨胀,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926年,大正天皇没,皇太子裕仁登基,改年号“昭和”。
昭和时代初期,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大规模展开。
1931年(昭和6年)秋,“九·一八”事变 爆发,日军侵占我国东北。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同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发动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 约30多万中国军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一系列战争,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地狱般的灾难,同时,日本人民也承受着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而昭和天皇裕仁,对于这一系列战争的发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
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89年1月7日清晨,昭和天皇去世,前半段伴随着战争的阴影,日本国昭和六十四年(1989年),裕仁卒。
明仁即位,改元平成。
后半段构建了日本繁荣的基础的昭和时代降下帷幕。
同日,皇太子明仁继位,改年号“平成”。
平成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是:平成纪年=公元纪年-1988年。
如:2006年-1988年=平成十八年。
1976年制订《防卫计划大纲》,提出防卫总体设想和扩军方针:保持均衡发展的防卫态势,坚持重视质量的建军原则,使之能独立应付有限的小规模战争。
至1990年已基本达到大纲所定指标。
1990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1991-1995年),规定5年军费总额为22.75万亿日元,计划的重点是注重质量,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加强后勤、情报、通信建设,更多地承担驻日美军费用等。
1995年11月日本政府又批准总额约25.1万亿日元为期五年的新《防卫计划大纲》。
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订了新一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总经费高达25.16万亿日元。
1954年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正式建立陆、海、空力量组成的自卫队,并成立防卫厅。
内阁首相对自卫队拥有最高指挥监督权。
1956年成立国防会议。
1986年7月“安全保障会议”取代原“国防会议”,负责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一切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重大事宜,由首相任主席。
防卫厅隶属总理府,长官由文职人员担任,受首相之命,通过陆、海、空军幕僚长(参谋长)统帅陆海空自卫队。
统合幕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是防卫厅长官的辅助机构,负责拟定和调整三军的作战、训练和后勤补给计划,搜集分析军事情报。
自卫队实行志愿兵役制。
陆上自卫队服役期为2至3年,海、空自卫队为3年。
根据本人希望可延期服役期一次(2年)。
日本跟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都有领土争议。
钓鱼岛位于台湾东北方向,琉球群岛西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钓鱼岛或钓鱼台(日本称尖阁诸岛),属台湾省管辖;中华民国政府亦称钓鱼台属中华民国台湾省宜兰县管辖;但现由日本实际控制。
美国在1972年移交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时把钓鱼岛一同移交的举动曾引发香港学生示威,而中国大陆和台湾也有民间人士参与了保钓运动,其中于1996年香港保钓人士陈毓祥于钓鱼台水域抗议时遇溺死亡。
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于学生时期曾参加保钓运动。
千岛列岛/北方四岛千岛列岛/北方四岛位置.日本政府一直宣称对在二战期间被苏联占领,苏联解体后仍然由俄罗斯控制的千岛列岛最南端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北部千岛列岛、南桦太(库页岛)拥有主权。
独岛/竹岛日本亦宣称他们拥有位于日本海的竹岛(韩国称“独岛”)的“主权”,该岛现由韩国控制,韩国在这个岛上驻扎大量警察。
冲之鸟礁/岛东海划界及天然气田开采靖国神社被视为军国主义象征的靖国神社建于一八六九年,原称东京招魂社,一八七九年命名为靖国神社,是为国牺牲的日本人,即“护国英灵”的灵魂聚集地。
于一九七八年起供奉被远东军事法庭定罪的甲级战犯,称该等人士为“昭和殉难者”;据后来公开的皇室书信显示,天皇亦因此原因于一九七五年后未有再到神社。
一九八五年日本战败四十周年,首相中曾根康弘官式参拜神社,惹来中国及韩国等于二次大战被侵略国家的抗议;此后直至二零零一年,未再有在任首相到神社官式参拜。
二零零一年起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任六年间,于亚洲国家的批评下六次参拜靖国。
中韩两国为此抨击日本政府历史观,并要求首相停止参拜,日本跟中国及韩国的关系亦因此转差。
刚上任的首相安倍晋三并无明言会否参拜。
日本部份政治人物会参拜,并发表维护或鼓吹参拜的言论,外相麻生太郎亦曾公开要求天皇参拜靖国神社,批评者因此认为军国主义仍然存在于日本政府甚至社会内。
神社旁设二战历史博物馆游就馆,馆内文字介绍极力赞扬皇军,亦展示二战时期日军军备,还展出阵亡神风敢死队军人的相片。
二零零六年,于美国官员参观并对有关美国的内容作批评后,博物馆修改了指责美国的内容。
日本历代天皇的年号及名字
1代神武天皇,若御毛沼。
2代绥靖天皇,手研耳 (当艺志美美)。
3代安宁天皇,矶城津彦玉手看(师木津日子玉手见)。
4代懿德天皇,彦耜友(日子锄友)。
5代孝昭天皇,观松彦香殖稻(御真津日子词惠志泥)。
6代孝安天皇,足彦国押人(带日子国押人命)。
7代孝灵天皇,根子彦太琼(根子日子赋斗迩)。
8代孝元天皇,根子彦国牵(根子日子国玖流)。
9代开化天皇,稚日本根子彦大日日(若倭根子日子大毗毗)。
10代崇神天皇,御间城入彦五十琼殖(御真木入日子印惠)。
11代垂仁天皇,活目入彦五十狭茅。
12代景行天皇,大足彦忍代别。
13代成务天皇,稚足彦。
14代仲哀天皇,足仲彦(带中日子)。
15代应神天皇,誉田别(品陀和气)。
16代仁德天皇。
17代履中天皇,去来穗别。
18代反正天皇,瑞齿别。
19代允恭天皇,雄朝津间稚子宿祢。
20代安康天皇,穴穗或者大泊瀬幼武。
21代雄略天皇,大泊瀬幼武(大长谷若建)。
22代清宁天皇,白髪武广国押稚日本根子(白发大倭根子)。
23代显宗天皇,神渟名川耳、袁祁、来目稚子。
24代仁贤天皇,亿计、大脚、大为、嶋郎。
25代武烈天皇。
26代继体天皇,男大迹、彦太。
27代安闲天皇,广国押武金日、勾大兄。
28代宣化天皇,小广国押顿(小广国押楯)。
29代钦明天皇,天国押波流岐广庭。
30代敏达天皇,沼名仓太珠敷。
31代用明天皇,橘丰日32代崇峻天皇,泊濑部33代推古天皇,女,丰御食炊屋比卖(丰御食炊屋姬)34代舒明天皇,息长足日広额35代皇极天皇,女,名宝,天丰财重日足姬36代孝德天皇,轻皇子 年号:大化、白雉37代齐明天皇,即皇极天皇。
38代天制天皇,葛城皇子、中大兄皇子、天命开别39代弘文天皇,大友皇子、伊贺皇子40代天武天皇41代持统天皇,女,鸬野赞良。
根子天之广野日女42代文武天皇,珂琉皇子、轻皇子。
年号:大宝、庆云43代元明天皇,女,阿闭皇女,根子天津御代丰国成姬。
年号:庆云、和铜44代元正天皇,女,冰高皇女, 年号:灵龟、养老45代圣武天皇,名首,法号胜满。
年号:神龟、天平、天平感宝46代孝谦天皇,阿倍内亲王, 年号:天平宝字、天平神护、神护景云47代淳仁天皇,年号:天平宝字48代称德天皇,即孝谦天皇49代光仁天皇,名白璧、天宗高绍。
年号:神护景云、宝龟、天应50代桓武天皇,日本根子皇统弥照, 年号:天应、延历51代平城天皇,日本根子天推国高彦, 年号:延历、大同52代嵯峨天皇,名神野 年号:大同、弘仁53代淳和天皇,名大伴,日本根子天高让弥远。
年号:弘仁、天长54代仁明天皇,名正良,年号:天长、承和、嘉祥55代文德天皇,名道康56代清和天皇,名惟仁57代阳成天皇,名贞明58代光孝天皇,名时康59代宇多天皇,名定省60代醍醐天皇,名维成,后改名敦仁61代朱雀天皇62代村上天皇,年号:天庆、天历63代冷泉天皇,名宪平, 年号:康保、安和64代圆融天皇,年号:安和、天禄、天延、贞元、天元、永观65代花山天皇,花山院、入觉 66代一条天皇,名怀仁。
年号:弘治、永禄、元龟、天正67代三条天皇68代后一条天皇,名敦成69代后朱雀天皇,名敦良 年号:长元、长历、长久、宽德70代后冷泉天皇,名亲仁71代后三条天皇, 年号:治历、延久72代白河天皇,名贞仁 年号:延久、承保、承历、永保、应德73代堀河天皇,名善仁,年号:应德、宽治、嘉保、永长、承德、康和、长治、嘉承74代鸟羽天皇,名宗仁, 年号:嘉承、天仁、天永、永久、元永、保安 75代崇德天皇,名显仁76代近卫天皇,名体仁77代后白河天皇,名雅仁,年号:久寿、保元78代二条天皇,名守仁 年号:保元、平治、永历、应保、长宽、永万79代六条天皇,名顺仁,年号:永万、仁安80代高仓天皇,名宪仁 年号:仁安、嘉应、承安、安元、治承81代安德天皇,名言仁, 年号:治承、养和、寿永、元历82代后鸟羽天皇,名尊成, 年号:寿永、元历、文治、建久83代土御门天皇,名为仁84代顺德天皇,年号:承元、建历、建保、承久85代仲恭天皇,名怀成、年号:承久86代后堀河天皇,名茂仁 年号:承久、贞应、元仁、嘉禄、安贞、宽喜、贞永87代四条天皇,名秀仁 年号:贞永、天福、文历、嘉祯、历仁、延应、仁治88代后嵯峨天皇,名邦仁,年号:仁治、宽元89代后深草天皇90代龟山天皇,名恒仁91代宇多天皇,名世仁92代伏见天皇,名熙仁93代后伏见天皇,名胤仁94代后二条天皇,名邦治95代花园天皇,名富仁96(南朝1代)后醍醐天皇,名尊治97(南朝2代)后村上天皇,名义良,后改宪良98(南朝3代)长庆天皇,名宽成99(南朝4代)后龟山天皇,名熙成北朝1代,光严天皇,名量仁北朝2代,光明天皇,名丰仁北朝3代,崇光天皇,名益仁北朝4代,后光严天皇,名弥仁北朝5代,后圆融天皇,名绪仁100代(北朝6代)后小松天皇,名干仁101代称光天皇,名躬仁102代后花园天皇,名彦仁103代后御土门天皇,名成仁104代后柏原天皇,名胜仁105代后奈良天皇,名知仁106代正亲町天皇,名方仁107代后阳成天皇,名和仁,后改名周仁108代后水尾天皇,名政仁 年号:庆长、元和、宽永109代明正天皇,女,名兴子 年号:宽永110代后光明天皇,名绍仁 年号:宽永、正保、庆安、承应111代后西天皇,名良仁 年号:承应、明历、万治、宽文112代灵元天皇,名识仁113代东山天皇,名朝仁 年号:贞享,元禄、保永114代中御门天皇,名庆仁115代樱町天皇,名若宫昭仁。
年号:享保、元文、延享116代桃园天皇,名遐仁,年号:延享、宽延、保历117代后樱町天皇,女,名智子118代后桃园天皇,名英仁,年号:明和、安永119代光格天皇,名师仁,后改为谦仁。
120代仁孝天皇,名惠仁121代孝明天皇,名统仁122代明治天皇,名睦仁123代大正天皇,名嘉仁124代昭和天皇,名裕仁125代今上天后,名明仁,年号:平成
日本明治三杰简介.谢谢!!!
日本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明治四(1871)年,大久保利通晋身大藏卿,一心致力於内政之建设。
同年任岩仓考察团的副使,周游欧美各地。
於考察欧洲时,遇到德国宰相俾斯麦,大受其影响。
1873年听到西乡等人激烈的征韩论主张,立即回国。
他与岩仓具视站在同一阵线,强烈反对征韩,因此而与多年的好友西乡决裂。
征韩派辞职后,大久保兼内务卿,成为政府的核心人物,大力推动殖产兴业政策。
他虽然专制,但没有地域观念,大量采用有能力的人才。
明治11(1878)年5月14日,由於他的独裁引起反弹,被士族岛田一郎等人暗杀。
享年49岁。
这一事件的纪念石碑建在东京清水谷公园的一角。
谁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呀。
维新三杰-木户 孝允(桂 小五郎)木户孝允出生於天保四(1833)年6月26日,当时的人传说,该年出生的人虽小有才能,但不能成大器。
他是长州(山口县)藩士和田昌景之子。
通称小五郎,后成为桂九郎兵卫的养子。
由於小时体弱多病,以致於晚年健康欠佳,神经衰弱。
他十七岁加入吉田松阴门下。
二十岁时四处拜师求艺,先后学习剑道、造船术与西学。
在江户斋藤弥九郎的道场中学习剑术(神道无念流),成绩突出,第二年即当上塾头。
1850年加入尊王攘夷运动。
1858年,他被任为驻江户的长州藩做太检侠。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为了打击尊王攘夷派,于1858年兴起安政大狱,吉田松阴与桥栖左内、赖树三郎等志士均被处死。
桂受此事刺激,倒幕思想成熟,此后往来于江户、京都与荻城之间,联络同志,准备起事。
1864年6月,桂与长州、土佐、熊本诸藩志士相约在京都三条河原町的旅馆池田屋秘密集会,遭新撰组袭击,死伤多人。
桂红运当头,不但因为迟到逃过一劫,而且其后四处躲避追捕时,还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己——原姓木关的艺妓二代几松。
这位几松,就是后来的木户孝允夫人松子。
木户孝允除於明治元(1868)年撰写「五条誓文」草案外,并且在「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中也担任核心角色。
明治四(1871)年随岩仓具视考察欧美,担任全权副使。
1873年回国,建议政府制定宪法。
翌年兼任文部卿。
木户和大久保虽一开始就主张「征韩」,但明治四年以后却摇身一变,主张内治优於对外发展,所以开始反对侵韩、侵台之举。
维新三杰-西乡 隆盛西乡隆盛生於文政十(1827)年12月7日,是萨摩(鹿儿岛县)藩士西乡吉兵卫之长男,幼名小吉。
由於家境贫穷,十八岁时一边担任「郡方书役助」以补贴家计,另一方面与大久保一藏(利通)、有村俊斋(海江田信义)等人一同研读『近思录』,学习阳明学,并在无参禅师门下参禅。
二十八岁(1854年)时随藩主岛津齐彬至江户。
当时正值将军继嗣问题,举国分成拥护德川庆喜与拥护德川家茂两派。
西乡隆盛加入拥护庆喜派,而四处奔走。
安政五(1858)年,由於「安政之大狱」(安政年间,弹压拥护德川庆喜份子的大狱),西乡隆盛护卫着被幕府追究的僧月照返乡。
没想到萨摩藩也对他们加以追究,於是两人投身锦江湾。
月照绝命,隆盛大难不死,被处以流刑。
1864年返回萨摩藩后,西乡隆盛在倒幕运动中,不断发挥他的破坏力。
1868年,隆盛担任征讨大总督参谋,与胜海舟谈判下,无流血的进入江户城。
但是西乡隆盛却在此时急流勇退,返回老家萨摩。
因为他认为不可留在中央,担任比藩主地位还高的职位。
到江户开城为止,他是代表下级武士改革派的最佳领袖。
他视名利如粪土,视死如归,不为子孙买美田。
然而在维新政府的改革下,下级武士生活日益穷困。
徵兵令实施之后,武士的军事权又告丧失,为打开这种僵局,遂使西乡隆盛兴起「征韩」、「征台」的念头。
他毛遂自荐,想当遣韩大使,但遭岩仓具视、大久保力通等人的反对而下野。
明治10(1877)年, 鹿儿岛的私立学校学生及下级武士拥立西乡隆盛为统帅,举兵反抗政府。
史称西南战争。
大久保政府派兵平叛,很快把暴动镇压下去。
西乡隆盛在城山受伤,自刃而死,被指控为“逆贼”。
12年后,明治政府为他恢复了名誉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