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描写鸬鹚捕鱼时的句子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每天中午,大白鸭总是一摇一摆地来到水池边,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洗起澡来,有时还把头伸入水中捉些小鱼、小虾吃,可真有意思。

白鹅走起路来,那秃秃的向上翘的小尾巴,不停地向左右摇摆,显得像醉汉似的可笑。

成群的白鹅浮在水面上,像开放的一片雪莲。

满河静静地浮动着白鹅,两只柔软的红脚掌像蝴蝶结一样拖在身后。

小白鹅睡觉的时候,小颈子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粘在上面。

鹅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那淡黄色的双脚和扁圆的嘴,像嵌在白玉上一样。

白鸽的翅膀和尾巴上长着又长又硬的翎毛,能像折扇一样张开。

这只鸽子的羽毛是灰色的,像披了一件银灰色的外套;颈上长着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就像少女颈上美丽而耀眼的金项链。

那只鸽子长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红褐色的小尖嘴,机灵的眼睛,细长的双腿,一双脚像鸡爪但却没有脚蹼。

站在那里,亭亭玉立,简直像一位高雅华贵的夫人。

小白鸽站在那里不动的时候,简直就像商店里摆的工艺品。

一大群鸽子密密麻麻栖(qī)落在屋顶上,咕叽咕叽地叫着,看上去像开放了大片银灰色的花朵。

微风吹动电线上两只小鸽那雪白的羽毛,这简直是两个刚出徒的小杂技演员在走钢丝呢,又像两个银色的音符镶嵌在五线谱上。

一群白色的鸽子在空中鸣啭,好像在碧空中忽然下了一场洁白的6月雪。

美丽的家鸽,每天按着固定的时间,像一片流动的霞似的在青天上飞舞。

这一群油黑发亮的鱼鹰,脖子上长着白色的细丝一般的羽毛,细长的嘴巴尖上有一个小钩。

鸬鹚捕鱼时,像一只鱼雷,在水中拼命地追捕着鱼儿,鱼吓得丢魂失魄,胡乱地逃窜。

鱼鹰飞行的时候,翅膀扇得特别快,发出“嗖嗖”的声音,好像生后怕下来似的。

小白兔的嘴是“丫”字形的,好像合不拢,露出两排碎玉似的小牙。

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小白兔的尾巴很短,活像一个小绒球球贴在屁股上,蹦跳的时候,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兔子躬着身子用后腿在地上使劲一弹,呼的一声直窜出去,像飞起了一团白雪。

灰白鲢子,游得就像一支箭,也许只有坐喷气式飞机才能追得上。

黑鱼呢,那是位大力士,比得过摔跤健将,你必须小心它鳃两边的硬刺,和像钢鞭一样的尾巴。

鲫鱼,长得胖胖的、短短的,游起来一摆一摆,装出很庄严的样子,活像个大老板。

鸡吃了虫子,食袋子鼓得像小皮球,走路都摇摇摆摆的了。

你看那些母鸡,脸巴下红红的,挺着大肚皮,“咯嗒咯嗒”,爬到草窝窝里生元宝去了。

羊都吃得咕碌圆,尾巴像个倒挂的大油葫芦,吊在屁股上,甩呀甩的。

那蜜蜂儿,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

来的蜂,毛茸茸的大脚挟着花团、花粉,乐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纱一样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风风火火的,就像要赶去上课似的。

各家的鸡都来了,啊呀呀,红背心,绿尾巴,黄裤腿,羊蹄花,等等,挤挤嚷嚷一大片,像数不清的活蹦乱跳的鲜花。

它们有的拍拍翅膀,在禾坪里赛跑;有的互相叩叩嘴,像多年不见面的老朋友一样。

有的啄一口菜叶,喝一口水,口里唧吧唧吧,还假充斯文哩。

满意请采纳

水家乡的阅读答案

18.示例:(1)陈瞎子抓住了黑鸬鹚;(3)陈瞎子和黑鸬鹚都家破人亡。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每空1分,共2分)19.示例:第①处:鸬鹚捕获了花头鱼王,陈瞎子激动地到处炫耀,这个句子表现了他自豪(或喜悦)的心情。

第②处:陈瞎子不得不送走鸬鹚,“絮絮叨叨”表现了他对鸬鹚的难舍难分,这里写出了他矛盾(或无奈)的心情。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分析心情各1分,结合词语各1分,共4分)20.示例:这段文字描写了白洋淀秀丽的风景,烘托出大家捕鱼时欢快的心情,同时和下文白洋淀干涸后的情形形成对比。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只答“烘托”“对比”不得分。

共2分)21.示例1:黑鸬鹚虽然被渔网罩住,从此失去自由,但是美丽的环境、温馨的家庭仍让他在随后的岁月里燃烧激情。

可当环境被破坏,当白洋淀不再有波光闪烁、荷花飘香时,黑鸬鹚的悲惨命运终于降临了。

命运唱响哀歌,生命却用执著使之奏出悲壮的旋律。

示例2:曾经的满淀荷花残败了,曾经的粼粼波光难觅了,曾经的悠扬渔歌消失了,曾经的欢乐和笑声随风而逝了……季节还在轮回,美丽的景象却不再重现。

当命运被污浊的环境染黑了翅膀,它所带给人们的除了忧伤,就只剩下了等待。

然而,改变的力量,也正在这等待中蕴积。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角度明确,理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有文采5~6分;角度明确,理解准确,思路较清晰,语言通顺3~4分;角度基本明确,理解基本准确,有简单思路,语言基本通顺1~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新校园答案

第一单元答案知识拓展(一)《我最好的老师》1.表面原因:“给的答案是错的,错的答案不能得分。

”实质原因:学生们没有怀疑精神。

2.大胆怀疑的精神,敢于发问的勇气。

3.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二)《秋天的怀念》 1.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更有波澜)2.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3.不好。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三)《麦黄黄 杏黄黄》1.父亲(主要人物)没找到麦客的活(事件起因),归途中免费为一位老婆婆收割麦子,又淋雨生病(事件经过),后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一颗杏回到家中(事件结果)。

2.这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且具有舍己为人高尚情操的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

3.为下文写父亲这次凄苦的麦客经历做铺垫。

(四)《冰心姥姥您好》1.①自己母亲的母亲;②值得尊敬的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老年女性。

2.①与冰心书信往来;②登门拜望冰心;③收到冰心的近照。

3.内容上,抒发感情,表达敬意;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偷父》1.(1)此句生动地描写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

(2)此句形象地描绘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

2.参考示例:这人真怪

我进他家偷东西被抓住了,他不报警把我送进派出所,反倒问我饿不饿

他到底想干什么

3.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

文言积累《临江之麋》1.(1)靠近(2)给……看(3)但是(4)跑 2.(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3.恃宠骄横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过关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A 2.(1)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他身高1.95米,在我们之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3.①删掉“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或“和法律工作者”。

或把“和”改为“等”②在“慰问”前加上“参加”。

4.B 5.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6.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二、文言文阅读7.(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早 8.(1)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2)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

9.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自己推荐自己 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0.①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一)11.(1)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择校费。

(2)父亲因陪电信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

(3)父亲用晚上接外科主任女儿换来她给爷爷主刀。

12.父亲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也是为了给家庭承担责任。

父亲其实是用花自己的积蓄、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家人解决困难的。

13.开始是“半信半疑”,后来是“十分生气”,最后是“非常感激”。

14.父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虽然有点喜欢吹牛,但是他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他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

15.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即可。

(二)《为我唱首歌吧……》16.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

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17.(1)表现了孩子们期望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

(2)表现出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了病痛、自豪快乐的情景。

18. “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

“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

19.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心都快要碎了”,表现出“我内心的无比痛苦”。

(或“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到‘今天’仍然感到震颤,表现出我极为感动的心情。

”)20.能围绕文本,谈出自己的一点感受即可。

示例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我们要积极乐观,坚强不屈。

示例二: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作文21.略第二单元答案知识拓展:(一)《最苦与最乐》1.人人必须尽责任。

2.对比论证如:“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运用对比,将正面与反面相互对照,充分论证了尽责任才得快乐,人人都应尽责任的观点。

3.用你所了解和体悟到的责任感来写,不必苟同,答案略。

(二)《在麦克斯??普朗克生日演讲会上的演讲》1.A B 2.过渡。

避粗俗和沉闷,摆脱欲望的桎梏;试图以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创建的世界体系来代替并征服经验世界。

3.是为了突出普朗克搞理论物理学研究的力量所在。

(三)《跨越百年的美丽》1. 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2.(1)“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镭中发出的光。

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

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

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2)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3.“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四)《写给千里之外的孩子》1.快乐是指回忆起儿子小时的可爱及成长的经历;惆怅是指儿子现在远离自己。

2.热爱孩子,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等。

3.略(五)《学会感谢》1.我们要学会感谢。

2.因为“惟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在文中突出强调了“懂得感谢”的重要性,更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语言不准确严密。

3.友谊和爱的付出是真情的付出,是心与心的交换,是灵与灵的碰撞,不掺杂任何虚伪的东西。

要回报“友谊和爱”,也必须用真情去浇灌,用真心去呵护。

而奉承完全是虚假的吹捧,是与真情格格不入的。

因为“友谊也像花朵,一旦任性或冷淡,这朵心灵盛开的花朵,便会顷刻萎谢”,何况深沉的爱呢

文言积累l.(1)向 (2) 穷尽 (3)被 (4)发语词2.(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3.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赞成。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过关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D2.(1)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2)人,一定要自知之明。

3.(1)在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应补上“的大型企业”。

(2)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4.A(叹号应放在引号外)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别的诗句符合题意也可)6.世上有些人常错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

二、文言文阅读7.(1)谒:拜见。

(2)去:离去,走开。

(3)置:放置,摆放。

(4)食:吃。

8.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个人已经感到很奇怪。

9.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三、现代文阅读《快乐,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10.我从伦敦带回一只大皮鞋玩具 我和玩具的快乐相处 11.(1)小兔、小猪、小鸟、小松鼠、小狗、小熊、小猴、小牛、小娃娃等。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的祝愿:主要我们拥有了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能收获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12.例:“挤眉弄眼”、“骗我上钩”这些拟人化的词句,生动形象地将我和玩具朋友般亲密无间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童真童趣。

(只要抓住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等来谈,言之成理即可)13.和大家分享奇思、分享妙想,唤醒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快乐的能力、幸福的能力、独特的表达自己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14.答案略。

《榜样》15.回县报到 面见校长 动员流生16.惊愕(出乎意料) 失望(无奈) 激动(言之有理均可)17.贫穷落后 立志乡村教育高尚18.上了大学又怎样啦,还不照样回家教书种地……(言之有理即可)19.(1)“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峰子一回家,总有人请他吃饭教课,而决定回乡教书的这年暑假却没有人请他,乡亲对他态度的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心酸。

②“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

”一个“暴”字,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到校人数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他始料不及,间接写出了此时的峰子已成为家长心中的“坏榜样”,令人痛心。

③家长的嘀咕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这里写出了峰子动员流生时,家长们的冷漠无知深深地戳伤了峰子的心。

(2)“壮”示例:①“头也不回”写出了峰子放弃到省晚报做记者的机会,回乡教书的毅然决然。

②面对乡亲对峰子回乡教书的疑问,他“爽快”地回答“是”。

“是!”独词成句,掷地有声,写出了峰子回乡执教的坚定与自豪。

③“……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轻松俏皮的话语表现了峰子扎根农村教育的庄重选择。

四、作文(略) 第三单元答案知识拓展(一)《故乡的桂花雨》1.因为故乡八月是台风季节,是“风水忌”影响稻谷和桂花的收成。

2.因为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3.不是迷信。

(理由合理即可)(二)《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1.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原因:“我”以为孩子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却因为家庭情况不好而没能上学,因而内心很难过.2.只是想回来告诉他那可怜的失明的阿婆而已。

3.(示例):他说:“马有崽了,我拉着你走吧。

”体现了吉措富有爱心,孝敬长辈的品质。

(三)《假币》1.小小说。

本文具有短小精悍,构思巧妙,情节单一,但跌宕起伏的特点,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2.第③段交代三张假币的来历和辰交三张假币的无奈。

此段不能去掉,因为它交代了情节的来龙去脉,又为后文辰的坦白作了铺垫,如果去掉,易使读者产生慕名其妙的感觉,也不会引起和得到人们对辰的同情与谅解。

3.学习老师崇高的品德或高风亮节。

(意近即可)(四)《坐在最后一排》1.第一个班主任无视“我”的内心感受,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让“我”过分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白老师给“我”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走出了自我的狭小天地,找到了一个真实自信的自我。

2.“自习课上的造句练习”和“调座位”两件事。

3.说理通顺明了大意即可。

如:座位是固定不变的,但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

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即使起点再低,你也不会永远坐在最后一排。

(五)《做客》1.(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

到谁家做客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2.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3.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

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文言积累1.(1)于是(2)曾经2.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3.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过关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 B2.①删去“的现象屡见不鲜”;②“文采出众”改成“文采出众与否”。

3.A二、文言文阅读4.①破旧 ②于是5. 苏秦到晚上就拿出书(太公阴符)苦苦钻研,到深夜打瞌睡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

6. 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熬夜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以锥刺股也是对身体的伤害,但苏秦奋发图强,勤奋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现代文阅读(一)7.(1)陈瞎子抓住了黑鸬鹚;(3)陈瞎子和黑鸬鹚都家破人亡。

8.第①处:鸬鹚捕获了花头鱼王,陈瞎子激动地到处炫耀,这个句子表现了他自豪(或喜悦)的心情。

第②处:陈瞎子不得不送走鸬鹚,“絮絮叨叨”表现了他对鸬鹚的难舍难分,这里写出了他矛盾(或无奈)的心情。

9.这段文字描写了白洋淀秀丽的风景,烘托出大家捕鱼时欢快的心情,同时和下文白洋淀干涸后的情形形成对比。

10.示例1:黑鸬鹚虽然被渔网罩住,从此失去自由,但是美丽的环境、温馨的家庭仍让他在随后的岁月里燃烧激情。

可当环境被破坏,当白洋淀不再有波光闪烁、荷花飘香时,黑鸬鹚的悲惨命运终于降临了。

命运唱响哀歌,生命却用执著使之奏出悲壮的旋律。

示例2:曾经的满淀荷花残败了,曾经的粼粼波光难觅了,曾经的悠扬渔歌消失了,曾经的欢乐和笑声随风而逝了……季节还在轮回,美丽的景象却不再重现。

当命运被污浊的环境染黑了翅膀,它所带给人们的除了忧伤,就只剩下了等待。

然而,改变的力量,也正在这等待中蕴积。

(二)11.发现水獭→捕捉水獭→炸死水獭→堵塞龙泉12.(反问 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神奇的龙泉水造就出聪明机灵的龙潭沟人。

13.“这咋办,咋给乡里交代?” “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

”前文交代乡里给龙泉投资巨大,受惠者多,后文用毁坏龙泉,无法给乡里、子孙们交代与之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也表现了龙潭沟人的悔恨、愧疚与自责。

14.(1)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2)示例:“我前年在广州打工,看见有人交易,一个水獭皮就卖了一万三!”马奇嘴一咧,看看大家。

(语言、动作) 马贵哭丧着脸说:“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语言、神态) “一只一万多,要是有个十来只就是十来万呢!”马贵盘算着。

(心理描写) (3)描写方法及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5.不要因见识短浅,追求蝇头小利而破坏自然环境,给自己的家园带来严重的灾难,应接受教训、保护并珍惜自然环境。

四、作文(略) 第四单元答案知识拓展(一)1.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2.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3.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二)1.(1)替(2)丢掉(3)正确 2(1)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2)您因此名声已经足够大了,您的官职不能再加封了。

3.先祝贺昭阳打了胜仗,消除他的心理戒备,然后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指出攻齐的不利,从而说服了昭阳。

陈轸是一个善于言辞,聪明机智的人。

(三)1.①年轻时②对……感到惊异 ③称、说 2.①亲自在野外耕地,不追求闻名显贵。

;②人数少而且没一块地盘;③孙权早就敬佩刘备。

3. (1)时人观点不同,“时人莫之许也”,“时人异焉”; (2)上文侧重写诸葛亮对蜀的贡献,展现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客观地评价诸葛亮;《隆中对》侧重展现诸葛亮的雄韬伟略和伟大构想。

(四)1.①委托,交付 ②辅助,协助。

2.①如果他不具备作为一个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3.举例:①忠心耿耿。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等等。

(五)1.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2.承上启下3.既有不安于现状的愤慨之情,又有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

文言积累1. 只 购买2. 关公同情他,想要找一披良马赏赐给周仓,可是,到处找,却没有千里马。

3. 忠于职守,忠于其主。

过关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B2.(1)《史记》纪传体通史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2)战国策 刘向3. C 【解析】 A 项句式杂糅,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者知识起决定作用. B, 搭配不当, 前一分句改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了巨大刺激, 开拓 前加这一平台.D 成分残缺,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4.(1)斜晖脉脉水悠悠。

(2)长烟落日孤城闭。

(3)物是人非事事休。

(4)沙场秋点兵。

(5)举杯邀明月。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二、文言文阅读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6.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1)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发扬光大。

8.(1)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2)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 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9.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10.(1) 抚:安抚,抚慰 (2)爱:爱戴,拥戴 11. 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12.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三、现代文阅读13. 运用比喻修辞,新颖独特,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阳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定下感情基调,来写阳光下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温暖的人与事。

14.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和充满温暖的人和事的怀念。

15.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土墙的温厚的特点。

16.没有离题。

因为写做布鞋段落是阳光下最美丽和最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写“我想念布鞋”是对过去阳光生活下美好时光的追忆。

17.略。

四、作文(略) (一)1. ①御:驾车。

②赐:恩惠,恩德。

2.现在伊尹对于我国来说,就好像是好的医生,好的药材。

3 谦虚、思贤若渴、尊重别人、心系国家、赏罚分明等。

(二)1.伐:攻打,进攻。

上:国君,君主。

2.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3.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三)1.①如果 ②遗弃 2.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3.参考答案:孟子认为仁义重于利。

文章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的恶行,告诉人们“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四)1.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2.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

3.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五)1.(1)吊唁(2)像簸箕一样2.不对啊。

这个人(她)才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

3.鼓盆而歌。

惠施指责庄周在妻子死后不伤心难过的说辞。

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用来表示丧妻的悲哀。

文言积累1.(1)的人 (2)这样2.(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

(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意思相同即可)过关检测一.积累及运用1.B2.C3.①去掉“的局面”②宾语残缺③“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互换4.D5.(1)示例:①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②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正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儒学精华照五洲(3)示例: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

二、文言文阅读6.(1)有什么益处(2)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把……作为(4)对……说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今天我游说景公,精工没有采纳却赏赐我癝丘这地方,它太不了解我了。

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9.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三、现代文阅读 10.庄子看到,人们因为多欲而瞎折腾,因瞎折腾而导致社会动乱,因此而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11.这里指为了自己的“功名”,脱离实际地想做大事,建大业。

12.摆事实,论证了“有些人要积极,有些人要消极;有些事要积极,有些事要消极”的观点。

(或者说:第③段运用摆事实,论证了“有些事要积极,有些事要消极”的观点,第④段运用摆事实,论证了“有些人要积极,有些人要消极”的观点)13.积极是科学的,就积极;消极是科学的,就消极。

14.在性格爱好、为人处事等方面,如果影响到他人或对自己发展不利,则应考虑“消极”一些,如:我特别喜欢电子游戏,我想我自己在这方面应该消极一些,因为沉迷其中,耽误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对我今后的发展不利,所以我要从中解脱出来,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四、作文(略)

2008太原市初中学业语文考试答案

太原市二OO八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1.①老病有孤舟 ②谁言天地宽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⑦竹杖芒鞋轻胜马 (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共8分) 2.陌 cān?jǐ (评分说明:写字1分,注音2分,共3分) 3.(比喻)困苦的处境。

(评分说明:“坎坷”“艰难”等意思相近的解释也可。

共1分) 4.①去掉“随着”或去掉“使”。

②在“重要性”后面加“的认识”。

(评分说明:其他改法合理亦可,本题对修改符号不做要求。

每句1分,共2分) 5.示例:王伦本是梁山首领,他不愿意比自己强的林冲(或晁盖)等人入伙。

这一横批讽刺了嫉贤妒能(或不能容忍别人)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风气,或人)。

(评分说明:人物介绍1分,情节1分,含义1分,共3分) 6.示例:小亮,实在抱歉,我觉得现在你跟球队的要求确实有距离。

咱俩还是一起再练练吧,到时候我肯定推荐你加入。

(评分说明:拒绝1分,理由1分,语言委婉1分,共3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示例: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对饮食文化和历史名人的喜欢程度。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信息概括2分,语言简洁1分,共3分) 8.示例1:电话咨询奥运会期间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是否有变化。

示例2:到景区调查是否有与奥运相关的特色旅游项目。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建议具体且易于实践各1分,结合奥运会1分,共3分) 三、阅读(40分) 文言文阅读(13分) 9.祖先躲避战乱 隋炀帝失天下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第二空只答“隋炀帝”不得分。

每空1分,共2分) 10.(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

每小题1分,共4分) 11.(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1)题每个分句1分,(2)题前两个分句1分,后一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2.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

《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

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1分,结合古代作品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说明文阅读(13分) 13.水滴石穿 洞中大厅成因 (评分说明:第二空大意正确即可。

每空1分,共2分) 14.具体地说明喀斯特作用的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作用1分,内容1分,共2分) 15.示例:“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

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

故不宜调换。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理解“相当”1分,理解“相同”1分,共2分) 16.示例:古人在山洞中摸索前行,当他到达洞的尽头(或另一个出口)时,对洞有了透彻的了解,于是就有了“洞达”一词。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想象1分,推断1分,共2分) 17.示例:这幅招贴画的画面由两部分组成。

中间是一个米字格,格子里纵向排列着“汶川”二字,而这两个字又组合成一个“济”字。

下方是红十字的标识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字样。

它以巧妙的构思表达了与汶川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主题。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特征1分,说明内容2分,说明顺序1分,语言表达1分,共5分) 小说阅读(14分) 18.示例:(1)陈瞎子抓住了黑鸬鹚;(3)陈瞎子和黑鸬鹚都家破人亡。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每空1分,共2分) 19.示例:第①处:鸬鹚捕获了花头鱼王,陈瞎子激动地到处炫耀,这个句子表现了他自豪(或喜悦)的心情。

第②处:陈瞎子不得不送走鸬鹚,“絮絮叨叨”表现了他对鸬鹚的难舍难分,这里写出了他矛盾(或无奈)的心情。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

分析心情各1分,结合词语各1分,共4分) 20.示例:这段文字描写了白洋淀秀丽的风景,烘托出大家捕鱼时欢快的心情,同时和下文白洋淀干涸后的情形形成对比。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只答“烘托”“对比”不得分。

共2分) 21.示例1:黑鸬鹚虽然被渔网罩住,从此失去自由,但是美丽的环境、温馨的家庭仍让他在随后的岁月里燃烧激情。

可当环境被破坏,当白洋淀不再有波光闪烁、荷花飘香时,黑鸬鹚的悲惨命运终于降临了。

命运唱响哀歌,生命却用执著使之奏出悲壮的旋律。

示例2:曾经的满淀荷花残败了,曾经的粼粼波光难觅了,曾经的悠扬渔歌消失了,曾经的欢乐和笑声随风而逝了……季节还在轮回,美丽的景象却不再重现。

当命运被污浊的环境染黑了翅膀,它所带给人们的除了忧伤,就只剩下了等待。

然而,改变的力量,也正在这等待中蕴积。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角度明确,理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有文采5~6分;角度明确,理解准确,思路较清晰,语言通顺3~4分;角度基本明确,理解基本准确,有简单思路,语言基本通顺1~2分) 四、作文(50分) 22.评分说明: A.立意较深,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表达有创意,富有文采,符合文体要求(50~45分); B.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44~40分); C.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39~35分); D.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34~30分); E.没有中心,没有内容,没有结构,语言不通,没有文体(29~0分)。

扣分说明: ①不写题目或题目不全扣2分; ②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分不超过3分; ③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超出字数不扣分。

卷面书写:(4分) 评分说明:端正、整洁,是规范的正楷或行楷字4分; 较端正、整洁,是较规范的正楷或行楷字3分; 不端正,也不整洁,字体不规范2分; 书写混乱,难以辨认,酌情给1分或0分。

马可波罗有没有来过中国

马可·波罗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

不过,也有 一些学者认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都是在重述一些尽人皆知的故事,比如元朝的远征日本、王著叛乱、襄阳回回炮、波斯使臣护送阔阔真公主等。

尽管如此,《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使学者们很惊奇。

比如,《马可·波罗游记》关于杭州的记载说,杭州当时称行在,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商业兴隆,有12种行业,每种行业有12000户。

城中有一个大湖(即西湖),周围达30 英里,风景优美。

这些记载在《乾道临安志》和《梦梁录》等古籍中得到了印证。

其它的如苏州的桥很多,杭州的人多,还有卢沟桥等等。

《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都相当地详细、具体。

这些材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可能从道听途说中得到的国际上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学派,即肯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肯定论者”和怀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怀疑论者”。

两方激烈争辩。

其实这种争辩意义不大。

提起哥伦布,可能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发现了美洲。

不过,这只是我们后人的想法,就哥伦布本人来说,他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不是美洲,而是印度,所以,他坚持称他航海中于美洲附近所见到的第一片陆地为“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不是个骗子,马可·波罗也不是有意要撒谎,他可能像克鲁纳斯所认为的那样,只到过中亚的某些国家,而他则把这些国家当成了中国。

不过,今天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他到过中国。

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呢

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都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在开拓东西方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我们又何必去计较马可·波罗是谁呢

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交通的开拓者。

“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据2022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媒体10日引述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的调查结果称,大探险家马可·波罗事实上从来没有真正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道听途说的汇集。

英国《每日邮报》9日称,如果这一理论被证明正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险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就是一个“骗子”。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9日报道,考古学家们认为,马可·波罗更有可能是从波斯商人处获悉了有关中国、日本和蒙古帝国的“二手故事”。

然后,他将这些故事同其他零碎的信息汇集在一起,这就是畅销书《马可·波罗游记》的来源。

考古学家指出,《马可·波罗游记》在描述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部分存在矛盾和不准确性。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丹尼尔·彼得雷拉说:“马可·波罗混淆了两次远征的细节,在对第一次远征的记述中,他描述元军舰队离开朝鲜、抵达日本海岸前遭到台风打击。

但那发生在1281年,如果他真的是一名所谓的见证者,他会混淆时间跨度长达7年的两场战役吗

”此外,在书中的不少部分,马可·波罗用波斯文标注中国和蒙古地名。

彼得雷拉对一家意大利历史杂志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马可·波罗游记》的质疑也变得越来越多。

其他考古学家也表示,马可·波罗宣称曾在忽必烈的宫廷中担任使者,但他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任何现存的蒙古或中国古书记载中。

此前,也有英国学者质疑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

1995年,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伍德著书称,马可·波罗事实上没有到过黑海以外地区,当时在中国很常见的一些东西,如四大发明、筷子、裹脚布和长城等,马可·波罗都没有提到过。

伍德最近还表示,威尼斯的档案中也根本没有提到波罗家族同中国有直接接触。

她说:“在《马可·波罗游记》整个原稿中,只有18个句子用第一人称书写。

与其说这是一个人的记述,更像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远东知识资料库。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称17岁时开始游历世界,在中国生活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

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当时富饶中国的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游记》是否伪作

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

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

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对东方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游记》中讲的许多事物逐渐被证实,不再被目为荒诞不经的神话了。

但还有人对《游记》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直到19世纪初,学术界开始有人站在学者的角度批判此书,并质疑马可·波罗。

德国学者徐而曼是最早提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的论证,认为所谓他在元朝17年的历史完全是荒诞的捏造,为游记而编排拙劣的教会传奇故事,是为了传教士和商人的利益,借以激发感化蒙古人的热情以便到中国通商而创作的。

并且说,波罗一家最远不过到达大布哈里亚 (Bucharia) 境内,关于蒙古帝国的情况是从曾到过该地的商人们口中听来的;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及埃塞俄比亚的叙述则抄自阿拉伯著作。

1965年,德国汉史学家福赫伯则列举了许多疑点,如扬州做官、襄阳献炮等疑点加以印证。

1979年,美国学者J.W.Haeger(海格尔)翻检《马可·波罗游记》全文,撰成《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内证中看到问题》一文提出质疑。

1982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英国学者C.Clunas(克雷格·克鲁纳斯)《探险家的足迹》的一文,提出四条疑问对波罗到过中国一说提出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学者也有不少人质疑马可·波罗。

不过都是写些短文或在其他论文中附带提及。

1995年,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把所有的疑问写成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从而成为“ 怀疑论者”的代表。

国内“肯定论者”以杨志玖先生为代表。

他从40年代起就不断地同国内外的“怀疑论者”进行论战。

国外许多学者也认为或承认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

其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傅海波、英国的亨利·玉尔和法国的伯希和。

在19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一一列举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存在的缺陷和失误。

他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缺陷,如根本没有记载任何关于长城、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印刷书籍、中国汉字及其它奇技巧术和怪异风俗等等,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如中国的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死事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失误、攻陷襄阳城等等。

但是他没有怀疑过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一事实。

(他用了一些波斯词汇) 德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傅海波曾经说过,“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以前,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

”法国的东方学家伯希和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为《马可·波罗游记》作了大量的注释,但对马可·波罗书中的疏失也是表示谅解的,基本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它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四大质疑与辩驳面对质疑,值得奇怪的是中国史学家们的态度耐人寻味。

国学大师钱穆的回答妙趣横生,或许代表了他们普遍的想法和观点。

他说他“宁愿”相信他真的到过中国,因为他对马可-波罗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

因此真正对上述质疑“奋起”进行说明和批驳的,也仅有杨志玖教授等寥寥数人。

双方利用报纸、电视、著作、学术研讨会等各种手法进行了上百年激烈争辩。

双方质疑与辩驳集中为四点。

其他质疑和辩驳都是在四点基础上的扩展。

总结如下:A、 自称深受大汗信任,还担任过官职。

但没有任何东方史籍有哪怕一条关于马可·波罗的记载。

怀疑论者: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无数学者查阅数十年,没有找到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肯定论者:为反驳史书中没有关于马可·波罗记载的疑问,杨教授皓首穷经,终于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一致,从而可以证明他是到过中国的。

但是这是所有史书皓首穷经找到的仅有的一条孤证。

并且《马可·波罗游记》说蒙古忽必烈汗因他识海路,让他带领这个使团,把蒙古的公主护送去波斯完婚,而这条孤证中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

怀疑论者:“然而用明朝的史书证实元朝的人物明显让人难以信服,更重要的是:这条记载中和其他史书一样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只能说明此事与他的叙述一致,不过是他讲述尽人皆知的故事(如远征日本和王著行刺)罢了,而不能证明马可-波罗与此事有任何联系,更不能作为他到过中国的直接证据。

”(注:北京青年报2004-08-13) 肯定论者:杨志玖先生几乎在他的所有批驳性论文中都提到这条“确凿证据”,用它来作为批驳“怀疑论者”的致命武器。

这段公文虽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但至少能够说明《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关于他们随从波斯使臣离华回国的内容有着一致的地方。

学者们根据这条材料后来还推断出马可·波罗他们由中国泉州从海道回国的具体时间在1291年初。

对于这一条材料,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汉文文献中发现的唯一的有关马可·波罗的间接记录。

这也是国内外“肯定论”学者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至少可以用这条材料来抵挡一下“怀疑论”学者的穷追猛打了。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但没有任何一本元朝史书找不到哪怕一条可供考证的记录。

包括他自称扬州做官三年,扬州地方志里同样无从考稽。

关于马可-波罗自称在扬州做总管三年的谎言,史书和扬州地方志都没有记载。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其时也许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因为他在游记中写到了产盐区长卢、海门和真州,关于盐务的小官是不会记入史籍的。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色目人作为元朝的贵族阶级“二等人”,他也自称在扬州地方上担任总管。

即使不担任要职,可扬州地方志中明确记载了元代大小官员,包括外国人的详尽名单,仍然没有找到他的记录。

肯定论者:后人将马可-波罗的原话“奉大汗命‘居住’扬州三年”误抄成了“奉大汗命‘治理’扬州三年”造成了误会。

怀疑论者:仅仅“居住”扬州为何要“奉大汗命”,他“居住”扬州三年做什么

而他三年对繁华扬州的印象仅仅是除了出产马饰外“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肯定论者:作为一个商人,他对马饰有特别兴趣,至于其他,是属于记载疏忽。

B、 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如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用鸬鹚捕鱼等等 怀疑论者:而这些事物在同一时期的波斯商人的游记以及1792年英国马噶尔尼访华回国后游记都有记载。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长城,是因为元长城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况且元长城土木结构并非明长城砖石结构那样引人注目,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

怀疑论者:金人修建的金长城(也叫金界壕)受战乱损坏并不严重。

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游遍中国,必然要数次经过长城,不可能视而不见。

而同时代的元名臣张德辉曾记载“北上漠北途中,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绝”;王恽写道:“恒州西南十里外有北界壕,尚宛然也”。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茶叶是因为蒙古人不喜饮茶,因此马可-波罗对此也无印象。

怀疑论者:忽必烈于1268年开始榷买蜀茶,1275年逐渐榷江南各地之茶,1276年设立常湖等处茶园都提司“采摘茶芽,以供内府”;而8~9世纪西域商人苏来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则明确提到了茶。

肯定论者:关于汉字书法和印刷术,马可-波罗不认识汉字,故对中国汉字书法和印刷术不会做记载。

怀疑论者:然而当他写书的时候,尤其是欧洲处于手抄书本的年代,必然会联想到中国神秘的汉字书法和先进的印刷术,而比他早30年到蒙古的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乞《东游记》却记载了中国的书法和印刷术。

肯定论者:对于筷子、缠足、鸬鹚等等,17年来,马可-波罗只用刀叉,没见过筷子;17年来,他从没见过任何一个缠足的妇女;他是城里人,而不是渔民等等。

怀疑论者:其他外国人如14世纪英国旅行家曼德维尔在《爵士游记》中、1862年退役的英国裕尔上校在《中国和通向中国之路》里,对这些事物都有提及。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游记》也许有过记载,但它成书后经过无数人传抄,也许是传抄中的失误,或者原稿散失。

C、襄阳献炮是明显有违史实的捏造。

除此之外,还捏造了一系列史实。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蒙军久攻襄阳不下,于是他献出了威力巨大的抛石机,迫使襄阳守将出降。

事实是1273年蒙军攻襄阳时,他还在来中国的路上,而献抛石机的自然也不是他,而是波斯的亦思玛因和阿老瓦丁,《元史·方伎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

善造炮。

……天历三年以疾卒。

”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

肯定论者: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怀疑论者:《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

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

“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

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肯定论者:这是后人传抄《游记》时随意添加的。

因为马可-波罗的手稿已经流失了。

怀疑论者:书中道听途说的痕迹比比皆是,李松寿之乱的时间整整推后十年;把成吉思汗的病死说成是膝上中箭而死;将传说中的非洲的祭司王约翰嫁接成为忽必烈外孙阔里吉思的祖父,而记载的脱脱被那海打败的事居然发生在他回国之后, 肯定论者:书中所有的猜测、臆断和错误都是在传抄中后人的过失。

怀疑论者:《游记》中记载了镇江的基督教堂和一些“可疑的”、“战战兢兢、躲躲闪闪”的基督徒。

而元朝迫害基督徒找不到任何一本史料证明。

肯定论者:他们其实是摩尼教徒,因为该教被认为是邪教,不敢公开活动,这一记载翔实生动,没到过中国是不可能掌握这样的第一手资料的。

这正说明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怀疑论者:但是中国人把摩尼教看作邪教还是元朝末年的事,蒙元初期政府对各种宗教采取优容的态度,对各教一视同仁。

对各教的分歧提倡以辩论的方式分优劣,更不采取灭教这样极端的迫害措施。

忽必烈曾说:“世上常奉预言人,我都致敬礼。

”因此即使是摩尼教徒在一个宽松的宗教氛围中,根本用不着“战战兢兢、躲躲闪闪”。

D、《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有可能马可只到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懂蒙古语和汉语,在意大利用法文写成此书,书中很多名称却偏偏采用波斯语,我们注意到,当时来往的商人们以波斯人居多,可以证明游记内容是听来的。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

他在元朝打交道也是色目贵族。

他本人也是属于色目贵族。

所以他不知道中国的很多名称的汉文叫法,只知道波斯语叫法。

E、其他的一些疑点 1.书中几乎很少提到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也从未提到过他们的生意,没有提到过在中国符合他们身份的任何经商活动,恰恰说明他们没有到过中国,所以经商也无从谈起。

2.马可-波罗回国时没有携带任何中国特有的东西,威尼斯珍宝馆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其实是十四世纪的德化白瓷,与他毫无关系,而他带回的一些宝石倒是波斯的特产。

3.书中的叙述描写充满了夸张失实的情节、信口妄说的逸事,其中许多地方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夸张而令人吃惊的。

动辄使用“百万”这个词,以至于人们送他“百万先生”的外号加以揶揄和讽刺。

4.1999年美国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然而旅程同样十分艰辛。

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全程网上直播,一万名对马可-波罗深信不疑的网民看过直播后举行投票,65%认为他根本没有到过中国。

德国汉学家最新研究说明:马可·波罗的确来过中国 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家傅汉思的最新研究说明,历史学上颇有争议的马可·波罗的确来过中国。

自十八世纪中以来,学界与民间对马可·波罗是否真正到过中国一直存有争议。

怀疑者认为这位欧洲中世纪(中国元朝时期)的威尼斯人很可能只到过黑海岸的拜占庭(今土耳其)或波斯(今伊朗),在那里见到了一些经丝绸之路去过中国的商人、阅读了一些现已失传的有关中国的记载,在此基础上杜撰了一本传记,描述自己在中国的虚构经历。

然而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教授傅汉思(Hans Ulrich Vogel)最新出版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方面的新证据》一书,通过对中文、日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大量文献的研究,有力地说明:不但怀疑者的一切疑问都可以解释,而且马可·波罗传记中很多对中国的描述是独一无二并且十分准确的,足以证明其真实性。

该书首先列举并评述了相信与怀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双方至今为止提出过的论点与论据。

例如怀疑者质问“马可·波罗为何从未提及过中国长城

”——事实上中西方历史学界早有共识,认为元朝以前的古长城那时已经完全残破而不再受人关注,而现今举世闻名的明长城自然尚未出现。

另一个常见的质疑是“为何在现存的中国文献中找不到任何对马可·波罗的记载

”——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献性质与密度的严重误判,因为即使是同一时期罗马教皇本笃十二世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该书随后详细阐述了一个至今被学界忽略了的课题,即马可·波罗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详细描述。

傅汉思发现在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根本找不到像马可·波罗一样准确而详尽的描述,说明这些独家描述确实来自于他本人的经历

表示迷茫的句子

[玫瑰][玫瑰]迷茫,让我们的生活像水一样平乏无味却又无处不在,久而久之,渗透出汩汩水流,汇而成海,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将自己摆渡到彼岸。

所以,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

只有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才会有船只,才会有明天

描写动物的好段1005段100字以上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猫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小猫有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这只天真可爱的卷毛狮子狗,小黑尾巴一摆动起来,像个滚动的小绒球。

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个很有身分的武士,威严、老练,一动不动蹲在那里,雄纠纠张开胸脯上绒样的长毛。

狗的叫声不像猫的咪咪声那样有气无力,也不像老虎的叫声那样恐怖,而是中气十足,使人听起来有雄壮干脆的感觉。

这头大肥猪,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这只猪吃东西的时候,两个耳朵像大扇子一样一扇一扇的,脑袋一颠一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食物。

猪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懒洋洋地躺下了,还不时地哼哼两声,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这匹马,全身皮毛黑发红,红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刚从油缸里跳出来似的。

这匹枣红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

刹那间,“千里雪”平稳地腾到空中,简直像滑翔一般地飞过了深沟,轻轻地落在对岸,继续前奔。

小毛驴是那样惹人喜爱,黑眼珠滴滴溜溜乱转,撒起欢儿来像一只小鹿。

“呱哒、呱哒、呱哒……”驴蹄声均匀而单调,像墙上那面挂钟的砣在摇摆。

那头骡子仰着头,皮笼头上的红缨,像是秋雨里一朵艳红的鸡冠花。

这些奶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这条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那黑牛性子暴烈、凶恶,两眼大如乒乓球,红如火焰,头上两只尖角,利如锋刃。

雪白的羊群撒在碧绿的草原上,像花、像云、像圣洁的哈达。

草原上游荡的羊群像是一堆堆滚动的白银。

暴风雪越来越猛,刮得羊群像棉花团似的滚动着。

一峰峰骆驼,在大漠的孤烟中慢慢移动着身影,像小舟在大海里航行,乘着风,迎着浪。

骆驼的眼睫毛是双重的,当风起沙扬的时候,双重的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沙挡住,不使它吹进眼里。

太阳鸟的嘴巴生得十分奇特,很像一把锥子,又尖又长,略微有点弯曲。

太阳出来了,照在小鸟黄澄澄的羽毛上,全身变得金灿灿的,简直像神话中的金翅鸟一样。

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

金翅雀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这林子里的鸟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声调都有。

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细嗓的,简直是各种流派的、各种声调的歌唱家,在这里举行着歌唱大比赛。

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

只见一只花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孔雀飞起来就如同一朵绮丽的绿色彩云,从山顶上飘过。

只见花孔雀拖在尾后的长长的羽毛都挺直起来,围成一个圆圈,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花伞,又像一块圆形的彩缎。

孔雀开屏时,犹如一把碧纱宫扇,尾羽上那些眼斑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

那儿的孔雀多得出奇,路边上,野地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好像美人儿拖着翠色的长裙子,四处转游,根本也不避人。

那些天鹅用粉红色的脚掌划着湖水向前游,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只白色的帆船在水中荡来荡去,又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映在水面上。

白天鹅用红脚蹼使劲地划动着那绿色的湖水,身体就像一只小艇模型那样摇摇摆摆。

天鹅那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一对雪白的天鹅,像两朵硕大的白莲似的浮在水面上。

湖面上,当天鹅伸展着宽阔的双翼,引翅拍水行进时,犹如一叶叶的扁舟,一张张的风帆。

宽阔的湖面上,成群洁白的天鹅,在悠闲地游荡,像朵朵白絮在随风漂流。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天鹅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闲雅胜似仙子。

当白鹤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修长的双腿,那优雅的舞姿多么像杰出的“芭蕾舞大师”。

漫空飞舞的丹顶鹤如早开的芦花,绵软地、慢悠悠地落在了沼泽地区。

仙鹤是天生的舞蹈家。

它们头顶鲜红,脖项修长,羽毛洁白,双腿纤细,真个是形体秀丽,举止潇洒,神采飘逸。

丹顶鹤雪白的头上顶着鲜红的肉冠,像白金王冠上嵌着一颗夺目的红宝石。

仙鹤站立时总是高高竖起身体,伸直脖子四下张望,常常站立许久。

因此,人们常用“鹤立”、“鹤望”来形容戏剧舞蹈中引颈四望的优美姿态。

鹤群长距离飞行时,常常排成“V”形或“Y”等形。

远远望去,飘飘然呈现出一副轻逸而潇洒的风姿。

水面上黑压压一群野鸭子,灿烂的羽毛,在夕阳的余辉下,像浮着一簇簇花环。

这些野鸭子都生着一个金翠色的头,亮晶晶的眼睛,颈上有一圈灰白色的羽毛,就像是每一只野鸭都戴上一串珍珠项圈似的。

野鸭悠闲自在地浮着,一会儿跌入水底,一会儿又立在浪尖上,像孩子在打秋千。

远处的湖面上有几只野鸭在游动着,就像一只只无线电操纵的小军舰,那么英武,那么雄壮。

那五色斑斓的野鸡,挺着胸,迈步走出草窝,像骄傲的将军。

金鸡全身的羽毛色彩艳丽,油光发亮,就像披上了一件华贵的大礼服。

金鸡张开翅膀站在太阳下,就像凤凰朝阳,浑身金亮金亮的,美丽极了。

金鸡有匀称的体型,矫健的双脚,头戴黄冠,颈部装饰着金黄色的“项圈”,两肩有金光灿烂的披肩。

雄鸳鸯羽毛华美绚丽,背部褐色,腹部白色,头顶羽冠,眼后生有长长的白色眉纹,好像刚刚化过妆一样。

在苇塘里,鸳鸯常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两翅展开拍击水面。

一对对色彩斑斓、绚丽的鸳鸯在水中嬉戏、追逐、并肩畅游,时而发出“咕枣咕枣咕”的低沉而柔美的叫声,好像情侣在窃窃私语。

大雁的身体构造很像小船,一双带蹼的脚,像是两把船桨。

扁平的嘴有锯齿状的缺口,便于切断植物的嫩叶、幼茎和淘食水生植物的块根和种子。

一群大雁“咕咕嘎嘎”地叫着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成行的大雁,像胜利进军的队伍展翅南飞,互相呼应着一往直前。

群雁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悠然地从草地中飞起。

它们排着“一”字飞上天空,像出征的战士,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雁群排成整整齐齐的人字形,目标一致地向前飞着,它们在天空嘹亮地叫着,好像在庄严地宣告:它们的队伍是整齐的,它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翠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一只翠鸟忽地从柳树间飞出,掠过水面往另一个树丛中去了,它那美丽的羽毛带走了众人的眼光。

他轻轻一抖,慢慢拉起网来,就有一些鲜蹦活跳的鱼花花,在网里跳呀跳呀,像一兜银星星…… 灰白鲢子,游得就像一支箭,也许只有坐喷气式飞机才能追得上。

黑鱼呢,那是位大力士,比得过摔跤健将,你必须小心它鳃两边的硬刺,和像钢鞭一样的尾巴。

鲫鱼,长得胖胖的、短短的,游起来一摆一摆,装出很庄严的样子,活像个大老板。

鸡吃了虫子,食袋子鼓得像小皮球,走路都摇摇摆摆的了。

你看那些母鸡,脸巴下红红的,挺着大肚皮,“咯嗒咯嗒”,爬到草窝窝里生元宝去了。

羊都吃得咕碌圆,尾巴像个倒挂的大油葫芦,吊在屁股上,甩呀甩的。

那蜜蜂儿,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

来的蜂,毛茸茸的大脚挟着花团、花粉,乐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纱一样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风风火火的,就像要赶去上课似的。

各家的鸡都来了,啊呀呀,红背心,绿尾巴,黄裤腿,羊蹄花,等等,挤挤嚷嚷一大片,像数不清的活蹦乱跳的鲜花。

它们有的拍拍翅膀,在禾坪里赛跑;有的互相叩叩嘴,像多年不见面的老朋友一样。

有的啄一口菜叶,喝一口水,口里唧吧唧吧,还假充斯文哩。

成群的鸽子在路上啄食,频频地点着头,咕咕咕呼唤着,文静地挪动着脚步,它们不怕人,只是人们走近的时候,好像给人让路一样,哄的一声飞起,打一个旋,又唰的一声在远远的前面落下。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亮。

那只白公鸡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头上的鸡冠血一样红,像是戴着一顶小红帽。

大公鸡的冠子红通通的,像顶着一朵红花,嘴巴下的肉瘤耷拉着,像挂着一对耳环。

大公鸡身上长满油亮的花羽毛,像披着一件锦衣似的,它叫起来:“喔枣喔!”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金号手”。

白公鸡竖着鸡冠怒气冲冲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的向前冲去。

突然,怪叫一声,弓着腰,脖子上的毛像扇子一样散开了,腾空而起向花公鸡扑去。

邻家的公鸡逃走了,我家的公鸡却带着胜利者的姿态,看起来活像一个凯旋的将军,在院子里不断地兜圈子,显威风。

黄公鸡昂首曲颈,正在引吭(háng)高歌,犹如一位初次登台的男高音歌唱家,神采飞扬。

远处传来一片鸡啼之声,此起彼伏,一唱百和,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正在迎接着黎明的到来。

看鸡抢食的作风,令人厌恶,前蹬后刨,左挤右踹,唯恐自己不能独吞似的贪婪的心肠暴露无遗等打开鸡窝门,你看吧,这帮挣命的鸡,一点也不像鸭,不是谦让地文质彬彬地依次而出,而是挤挤擦擦,连飞带叫,各奔前程似的逃了。

只见一只鸡蛋慢慢地晃了一下,随即听到了“哔剥”的一声,蛋壳上面出现了一个小洞,接着从洞内冒出一个尖尖的乳黄色的小嘴,像蚕吃桑叶一般啄着蛋壳,慢慢从洞里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鸡头。

小鸡娃体态笨拙而又轻盈,走起路来像是在滚动,又像是在弹跳。

这几只小鸡绒乎乎的,羽毛短短的,密密的,一个个像小棉花团似的。

小鸭子的脚趾间各有一层很薄的脚蹼,把脚趾连在一起,两只脚好像两把小扇子一样。

小鸭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又扁又平的嘴巴,吃起食来就像簸箕收土一样。

小鸭子凫水的时候,两蹼轻轻往后一蹬,就像小汽艇一样稳稳地向前游动。

小鸭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叫着,好像在夸耀自己。

大公鸭在岸上走时摇摇摆摆,仿佛刚学走路的娃娃。

雌鸭像一个肩上披着家织褐色条纹披巾的拾掇(duo)得干干净净的农妇。

大白鸭长得很肥胖,走起路来尾巴一摇一摆的,活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每天中午,大白鸭总是一摇一摆地来到水池边,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洗起澡来,有时还把头伸入水中捉些小鱼、小虾吃,可真有意思。

白鹅走起路来,那秃秃的向上翘的小尾巴,不停地向左右摇摆,显得像醉汉似的可笑。

成群的白鹅浮在水面上,像开放的一片雪莲。

满河静静地浮动着白鹅,两只柔软的红脚掌像蝴蝶结一样拖在身后。

小白鹅睡觉的时候,小颈子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粘在上面。

鹅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那淡黄色的双脚和扁圆的嘴,像嵌在白玉上一样。

白鸽的翅膀和尾巴上长着又长又硬的翎毛,能像折扇一样张开。

这只鸽子的羽毛是灰色的,像披了一件银灰色的外套;颈上长着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就像少女颈上美丽而耀眼的金项链。

那只鸽子长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红褐色的小尖嘴,机灵的眼睛,细长的双腿,一双脚像鸡爪但却没有脚蹼。

站在那里,亭亭玉立,简直像一位高雅华贵的夫人。

小白鸽站在那里不动的时候,简直就像商店里摆的工艺品。

一大群鸽子密密麻麻栖(qī)落在屋顶上,咕叽咕叽地叫着,看上去像开放了大片银灰色的花朵。

微风吹动电线上两只小鸽那雪白的羽毛,这简直是两个刚出徒的小杂技演员在走钢丝呢,又像两个银色的音符镶嵌在五线谱上。

一群白色的鸽子在空中鸣啭,好像在碧空中忽然下了一场洁白的6月雪。

美丽的家鸽,每天按着固定的时间,像一片流动的霞似的在青天上飞舞。

这一群油黑发亮的鱼鹰,脖子上长着白色的细丝一般的羽毛,细长的嘴巴尖上有一个小钩。

鸬鹚捕鱼时,像一只鱼雷,在水中拼命地追捕着鱼儿,鱼吓得丢魂失魄,胡乱地逃窜。

鱼鹰飞行的时候,翅膀扇得特别快,发出“嗖嗖”的声音,好像生后怕下来似的。

小白兔的嘴是“丫”字形的,好像合不拢,露出两排碎玉似的小牙。

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小白兔的尾巴很短,活像一个小绒球球贴在屁股上,蹦跳的时候,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兔子躬着身子用后腿在地上使劲一弹,呼的一声直窜出去,像飞起了一团白雪。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猫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小猫有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这只天真可爱的卷毛狮子狗,小黑尾巴一摆动起来,像个滚动的小绒球。

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个很有身分的武士,威严、老练,一动不动蹲在那里,雄纠纠张开胸脯上绒样的长毛。

狗的叫声不像猫的咪咪声那样有气无力,也不像老虎的叫声那样恐怖,而是中气十足,使人听起来有雄壮干脆的感觉。

这头大肥猪,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这只猪吃东西的时候,两个耳朵像大扇子一样一扇一扇的,脑袋一颠一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食物。

猪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懒洋洋地躺下了,还不时地哼哼两声,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这匹马,全身皮毛黑发红,红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刚从油缸里跳出来似的。

这匹枣红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

刹那间,“千里雪”平稳地腾到空中,简直像滑翔一般地飞过了深沟,轻轻地落在对岸,继续前奔。

小毛驴是那样惹人喜爱,黑眼珠滴滴溜溜乱转,撒起欢儿来像一只小鹿。

“呱哒、呱哒、呱哒……”驴蹄声均匀而单调,像墙上那面挂钟的砣在摇摆。

那头骡子仰着头,皮笼头上的红缨,像是秋雨里一朵艳红的鸡冠花。

这些奶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这条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那黑牛性子暴烈、凶恶,两眼大如乒乓球,红如火焰,头上两只尖角,利如锋刃。

雪白的羊群撒在碧绿的草原上,像花、像云、像圣洁的哈达。

草原上游荡的羊群像是一堆堆滚动的白银。

暴风雪越来越猛,刮得羊群像棉花团似的滚动着。

一峰峰骆驼,在大漠的孤烟中慢慢移动着身影,像小舟在大海里航行,乘着风,迎着浪。

骆驼的眼睫毛是双重的,当风起沙扬的时候,双重的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沙挡住,不使它吹进眼里。

太阳鸟的嘴巴生得十分奇特,很像一把锥子,又尖又长,略微有点弯曲。

太阳出来了,照在小鸟黄澄澄的羽毛上,全身变得金灿灿的,简直像神话中的金翅鸟一样。

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

金翅雀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这林子里的鸟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声调都有。

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细嗓的,简直是各种流派的、各种声调的歌唱家,在这里举行着歌唱大比赛。

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

只见一只花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孔雀飞起来就如同一朵绮丽的绿色彩云,从山顶上飘过。

只见花孔雀拖在尾后的长长的羽毛都挺直起来,围成一个圆圈,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花伞,又像一块圆形的彩缎。

孔雀开屏时,犹如一把碧纱宫扇,尾羽上那些眼斑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

那儿的孔雀多得出奇,路边上,野地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好像美人儿拖着翠色的长裙子,四处转游,根本也不避人。

那些天鹅用粉红色的脚掌划着湖水向前游,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只白色的帆船在水中荡来荡去,又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映在水面上。

白天鹅用红脚蹼使劲地划动着那绿色的湖水,身体就像一只小艇模型那样摇摇摆摆。

天鹅那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一对雪白的天鹅,像两朵硕大的白莲似的浮在水面上。

湖面上,当天鹅伸展着宽阔的双翼,引翅拍水行进时,犹如一叶叶的扁舟,一张张的风帆。

宽阔的湖面上,成群洁白的天鹅,在悠闲地游荡,像朵朵白絮在随风漂流。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天鹅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闲雅胜似仙子。

当白鹤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修长的双腿,那优雅的舞姿多么像杰出的“芭蕾舞大师”。

漫空飞舞的丹顶鹤如早开的芦花,绵软地、慢悠悠地落在了沼泽地区。

仙鹤是天生的舞蹈家。

它们头顶鲜红,脖项修长,羽毛洁白,双腿纤细,真个是形体秀丽,举止潇洒,神采飘逸。

丹顶鹤雪白的头上顶着鲜红的肉冠,像白金王冠上嵌着一颗夺目的红宝石。

仙鹤站立时总是高高竖起身体,伸直脖子四下张望,常常站立许久。

因此,人们常用“鹤立”、“鹤望”来形容戏剧舞蹈中引颈四望的优美姿态。

鹤群长距离飞行时,常常排成“V”形或“Y”等形。

远远望去,飘飘然呈现出一副轻逸而潇洒的风姿。

水面上黑压压一群野鸭子,灿烂的羽毛,在夕阳的余辉下,像浮着一簇簇花环。

这些野鸭子都生着一个金翠色的头,亮晶晶的眼睛,颈上有一圈灰白色的羽毛,就像是每一只野鸭都戴上一串珍珠项圈似的。

野鸭悠闲自在地浮着,一会儿跌入水底,一会儿又立在浪尖上,像孩子在打秋千。

远处的湖面上有几只野鸭在游动着,就像一只只无线电操纵的小军舰,那么英武,那么雄壮。

那五色斑斓的野鸡,挺着胸,迈步走出草窝,像骄傲的将军。

金鸡全身的羽毛色彩艳丽,油光发亮,就像披上了一件华贵的大礼服。

金鸡张开翅膀站在太阳下,就像凤凰朝阳,浑身金亮金亮的,美丽极了。

金鸡有匀称的体型,矫健的双脚,头戴黄冠,颈部装饰着金黄色的“项圈”,两肩有金光灿烂的披肩。

雄鸳鸯羽毛华美绚丽,背部褐色,腹部白色,头顶羽冠,眼后生有长长的白色眉纹,好像刚刚化过妆一样。

在苇塘里,鸳鸯常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两翅展开拍击水面。

一对对色彩斑斓、绚丽的鸳鸯在水中嬉戏、追逐、并肩畅游,时而发出“咕枣咕枣咕”的低沉而柔美的叫声,好像情侣在窃窃私语。

大雁的身体构造很像小船,一双带蹼的脚,像是两把船桨。

扁平的嘴有锯齿状的缺口,便于切断植物的嫩叶、幼茎和淘食水生植物的块根和种子。

一群大雁“咕咕嘎嘎”地叫着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成行的大雁,像胜利进军的队伍展翅南飞,互相呼应着一往直前。

群雁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悠然地从草地中飞起。

它们排着“一”字飞上天空,像出征的战士,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雁群排成整整齐齐的人字形,目标一致地向前飞着,它们在天空嘹亮地叫着,好像在庄严地宣告:它们的队伍是整齐的,它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翠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一只翠鸟忽地从柳树间飞出,掠过水面往另一个树丛中去了,它那美丽的羽毛带走了众人的眼光。

他轻轻一抖,慢慢拉起网来,就有一些鲜蹦活跳的鱼花花,在网里跳呀跳呀,像一兜银星星…… 灰白鲢子,游得就像一支箭,也许只有坐喷气式飞机才能追得上。

黑鱼呢,那是位大力士,比得过摔跤健将,你必须小心它鳃两边的硬刺,和像钢鞭一样的尾巴。

鲫鱼,长得胖胖的、短短的,游起来一摆一摆,装出很庄严的样子,活像个大老板。

鸡吃了虫子,食袋子鼓得像小皮球,走路都摇摇摆摆的了。

你看那些母鸡,脸巴下红红的,挺着大肚皮,“咯嗒咯嗒”,爬到草窝窝里生元宝去了。

羊都吃得咕碌圆,尾巴像个倒挂的大油葫芦,吊在屁股上,甩呀甩的。

那蜜蜂儿,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

来的蜂,毛茸茸的大脚挟着花团、花粉,乐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纱一样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风风火火的,就像要赶去上课似的。

这只鸽子的羽毛是灰色的,像披了一件银灰色的外套;颈上长着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就像少女颈上美丽而耀眼的金项链。

那只鸽子长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红褐色的小尖嘴,机灵的眼睛,细长的双腿,一双脚像鸡爪但却没有脚蹼。

站在那里,亭亭玉立,简直像一位高雅华贵的夫人。

描写鸬鹚捕鱼时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