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江阴清清名言

写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介绍家乡

张华同学:你好!还记得我吗?我是南京市力学小学的明明。

去年“十一”我在大同旅游时认识了你,我们成了好朋友。

回家后,我一直惦记着你,你还好吗?我想邀请你今年暑假来我的家乡—南京做客。

你对南京还不熟悉吧?我先给你作个简单介绍,让你有些初步的印象。

我的家乡南京历史悠久,地位重要。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这你肯定知道;它还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哦,有“虎踞龙盘”之称;就像你们大同是山西省的重要城市一样,南京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喜欢体育活动的你一定晓得,南京是2015年第三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我的家乡南京景点众多,风景如画。

你来南京旅游肯定会不虚此行的。

你若想来次“六朝怀古游”,那么我带你去烟波浩渺的玄武湖和莲花盛开的莫愁湖;你若想来次“大明胜迹游”,那么我带你去傲然屹立的阅江楼和恢宏气派的明孝陵;你若想来次“民国风情游”,那么我带你去威严庄重的中山陵和建筑精巧的总统府;你若想来次“乡村休闲游”,那么我带你去林深叶茂的牛首山和闲云野鹤的将军山……南京的名胜古迹不计其数,每个景点都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我的家乡南京饮食丰富,小吃众多。

玩得辛苦,就要吃饱吃好,对不对?放心,保证让你大快朵颐。

南京的“四大名菜”——松鼠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你不可不尝;南京人特别喜欢吃鸭子,这在全国都有名,最受我欢迎的桂花盐水鸭和鸭血粉丝汤,是一定要和你这位好朋友一起分享的;我们南京的小吃琳琅满目,如汤汁鲜美的小笼包子、脆而香的葱油饼、香气扑鼻的鸡面干丝等等,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对了,你来南京,我一定会带你去熙熙攘攘的夫子庙品尝“秦淮八绝”,你问具体是啥,我陪你去吃你就知道了。

看了我的大概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心痒痒的啦?那就“心动不如行动”吧,暑假一定要来哦!我的邮箱是chuguoliuxuewang@liuxue86.com,来之前一定要通知我,我和家人一定会热情地欢迎你的!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快乐!你远方的好朋友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二亲爱的给远方朋友:我的家乡在临泽,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镶嵌在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也是名副其实的小枣之乡!远方的朋友,如果你来到这里,一定要来尝一尝这里的小枣。

秋天,枣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红灯笼——小枣。

摘一个放进嘴里,甜津津的,脆生生的,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从舌尖涌上心头,使你久久不能忘怀!啊,朋友快来吧!远方的朋友,在我的家乡最美的景色要属丹霞地貌了。

到了那里,你就会为之一震,整个山岩层理交错、岩层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像大地喷出的火焰,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幅风景名画。

那琉璃峰像一条金色的大鲤鱼躺在彩色的沙滩上;而七彩峡像七仙女织出的云雾;尤其是大扇贝,简直就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美丽动人。

啊,朋友快来吧!远方的朋友,一个地方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里有一个叫大沙河的地方,夏天臭气熏天,政府打算把那里建成一个湿地公园,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大玩一场!祝你学习进步你的朋友给远方表姐的一封信三亲爱的表姐:你好!你的来信我收到了。

在信中你给我介绍了你们家乡的水果和有趣的风俗,你说想知道我的家乡如皋有什么特产和风俗,现在我来告诉你吧。

我家乡的如皋火腿天下闻名,与浙江火腿一样历史悠久。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火腿了。

如皋火腿薄皮细爪、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香味美,吃下去给人一种美妙的享受。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私人承包的葡萄园。

一走进葡萄园,阵阵香气就扑鼻而来,一颗颗葡萄晶莹剔透,仿佛是一粒粒珍珠,又像一粒粒玛瑙。

我摘下一颗葡萄,吃下去,感觉酸溜溜的。

这时才发现,那是一颗青葡萄,还没有完全成熟。

我又摘了一颗紫葡萄,吃下去,感觉不同了,甜滋滋的,好吃极了。

介绍完吃的,再来说说玩的。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八是我们如皋九华赶庙会的日子,一大早,那里就人山人海,无数的摊贩占据在马路两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群里出来。

看着看着,忽然,我被一个小摊位吸引住了。

我打量着摊位的主人:长长的胡子,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充满了智慧和学问。

嘴里吆喝着:“名字作画,名字作画……”真是神了,只要你说出你要写的字,这摊主立马铺开纸,提起小刷子,为你写为你画。

你说作品是字吧,明明是一幅画;你说作品是画吧,分明又是一幅字。

我羡慕极了,让他写我的名字。

只见他拿起小刷子,唰唰唰几笔,一幅精美的字画就诞生在你的面前。

仔细一看,嘿!绝了!真让人惊叹不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和爸爸妈妈真诚地邀请你到我家来,我和家乡欢迎你。

祝你天天快乐,学习进步!你的表妹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四亲爱的给远方朋友:你好俗话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我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

你愿意吗。

不用说,你肯定愿意了。

想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吗。

别急,我慢慢告诉你。

我叫廖心月,是乐山市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今年11岁了。

朋友们都叫我拉登,他可是轰炸美国的犯罪分子哦。

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眼前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形象。

那你可就错了,其实啊,我是一个胖胖的人,一张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挺像“高原红”我的个子比较高,最后几排是我的专利。

我的优点很多,可是缺点也不少。

比如说爱生气,就是我最大的一个缺点,你可千万别学我哦。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其实这次来信的主要目的是想和你讨论一下“手拉手”活动的事儿。

我对这件事举双手赞成,因为我觉得交朋友是件好事,如果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我绝对是个忠实的听众,还可以帮你想一些“鬼点子”哦。

你见过乐山大佛吗。

它可是举世闻名的自然遗产哦。

没见过也没关系,我可以拍几张照片给你寄过去,我们也可以在网上聊天,交换彼此的学习方法,还可以种两棵小树,一棵叫“手拉手”一棵叫“心连心”,怎么样。

如果你要到乐山来玩,那我可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可以当你的免费导游哦……今天就写到这儿吧,老妈已经叫我睡觉了,记住回信哦。

祝: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远方的朋友:liuxue86给远方奶奶的一封信五亲爱的奶奶:你好!东莞你已经很久没有来了,这座城市的变化就变得如此之大。

才仅仅过了两年,就变得如此的美丽。

我希望你能过来看看。

下面,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崭新的东莞吧!说到改变,最最最最最大的变化就是河里的污水。

以前都是黑漆抹呼的,令人闻到就想掉头走。

可如今,河已经变得像山泉水一样清澈见底。

河里有许多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把这里的河当做自己家一样。

东莞的早晨,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树上清清嗓子,唤醒还在熟睡的人们。

一缕缕为微风逐渐升起,掠过大地,湖面被掀起层层涟漪,鱼儿像少女般在水中轻闲地舞动着婀娜多姿的身材,加上路边九里花香的诱引、清新迷人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东莞的早晨,真美。

还有那蔚蓝的天空。

以前啊,天空连黑夜还是晚上都分不清。

这都是因为那些黑心的工厂,整天排放一些有污染的气体。

还好,现在有关部门都做起了工作,把那些黑心的工厂都给封锁了,天空终于又再次的放出了微笑!祝:身体健康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六远方的朋友:您好!我的家乡是个文明的城市,这里风景优美,山河秀丽,我的家乡不但资源丰富,而且还盛产美味可口的水果,有香脆可口,清筋润肺的大鸭梨,一串串紫不溜丢,穿着一身紫外衣的大葡萄,还有清热降暑,甜丝丝的大西瓜……不过,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要数红石榴,它的外表长的黄里透着红,就像团团燃烧的大火球,石榴的顶端还戴着一个小花筒,就像一个小花帽。

我剥开皮,里面就露出火红火红的石榴籽,一个个长的鲜嫩饱满,就像红珍珠,摸上去光滑可爱,仔细一看,它们好像会说话一样,非常亲密,一个挨着一个,挤挤抗抗,好像在诉说着兄弟之情。

我摘一颗红“珍珠”,放入口中,哇!甜中带酸,而酸中又带着丝丝甜意,尤其是你用牙咬的一瞬间,那甜甜的石榴汁就钻进口中的每一个角落。

细细品味,这种感觉真叫人回味无穷。

我还听奶奶说:“石榴的全身都是宝,花有止血的功能,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

石榴皮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和止泻的作用。

石榴籽有健胃润肺的效果。

这就是我家乡的红石榴,如果你们来到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我们这里的红石榴哟!祝:身体健康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七王同学: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你的家乡风景如画,而那里的赛马也十分有趣,我很盼望去你的家乡作客,品尝一下那里的欢乐。

我的家乡江阴也很美的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坐落在长江之畔,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江阴古城暨阳,素有 “江海门户 ”之称,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

王磊,你可不知道,江阴吃的东西可是应有尽有,马蹄酥啦,黑杜酒啦,长江三鲜啦等等,听了你是不是口水早已落了三千尺了。

光这点还不够,我的家乡江阴可是个好地方,它既古老又现代,就比如兴国塔公园、华西村、黄山湖公园、刘氏三兄弟故居、徐霞客故居等等,王磊怎样,动心了吧!“不到华西村,就不算到江阴。

” 有这一句老话,王磊你知道吗?江阴华西村,可是 “天下第一村” 你你去了,保证让你看见的东西美不胜收,那时候,在你眼前的是一座座金光闪耀的华西金塔,周围围绕着一座座农民别墅,瞧!一行行整整齐齐的立在你的眼前,红艳艳的房顶白花花的墙,组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别墅。

可漂亮了!王磊,只要你放眼远眺,就可以看见“ 新农民大楼 ”高耸入云,你可不知道他有72层,250米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在前不久,华西旅游节刚刚举行,这时,你可以坐上直升飞机飞到华西村的上空,下面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你一定会赞叹不已!我的家乡这么美,你一定非常动心了,王同学,来吧!我和我的小伙伴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祝你生活愉快!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八远方的朋友:我的家乡在辽宁,这里的特产是苹果。

夏天,苹果是青青的,还没长熟,等到秋天,苹果就熟了,红通通的在你挤挤我,我挤挤你,象一个个胖娃娃。

非常可爱。

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有一个握紧的拳头大小,咬一口,脆脆的,酸甜的,非常可口。

苹果不适合在南方生长,最喜欢生活在北方,象陕西、山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苹果种植园,因为苹果喜欢气候凉爽的地方,所以我们家乡的苹果才这样好。

这样好的苹果自然也少不了农民伯伯们的精心培育,他们经常给苹果树浇水、打药、锄草,这里的苹果适当喷撒农药还是绿色健康的食品。

鲜苹果里富含蛋白质、钙、钾、磷、铁、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还有锌及山梨酸,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

我还告诉你一个知识,为什么有的水果上会有字出现?而且洗也洗不掉,擦也擦不掉呢?因为在苹果刚结果的时候,就拿黑纸剪吉利的字贴在上面,由于黑的地方受不到光,苹果熟了的时候,那个地方就变成黄色了。

我爱我家乡的苹果。

祝你生活愉快!

求常常出现在小说里的,我记到里面有个词是 白衣 什么什么的。

好像是秦朝的 。

反正在那些小说里常出现。

一天魔王抓走公主,公主一直叫 魔王 :你尽管叫破喉咙吧.没有人会来救你的 公主 :破喉咙,破喉咙 没有人:公主,我来救你了 魔王 :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 :魔王你叫我干嘛 魔王 :哇看到鬼 鬼 :*!被发现了. * :阿鬼,你看的到我喔. 魔王 :Oh,My God 上帝 :谁叫我 谁 :没有人叫你阿 没有人:我哪有

装蒜啊 蒜 :谁在装我 谁 :又说我

你们找麻烦啊 麻烦 :哪一个找我

哪一个:找你

我才没有...咦,这儿有好多人 好多人:我才刚到耶……你是谁 哪一个:我才不是谁 谁 :他才不是我 公主 :大家都是来救我的吗 大家都:我不是来救你的,是来看热闹的 热闹 :我有什麽好看的 上帝 :不关我的事,先走了 魔王 :你回答一个问题再走,为什麽这麽多人救公主

我这个魔 王怎麽演下去 下去 :你好好的魔王不干,演我做什麽 公主 :魔王若是没有人演,我就可以走了 没有人:若是我演魔王,怎麽会让你走 怎麽会:我才不让公主走,我要看热闹 热闹 :看我干什麽 什麽 :你居然要『干』我

流氓 你居然 :我哪有 我 :关我什麽事ㄚ 魔王 :*!我要疯了... *:喊我干什么!... 疯了 :你要我干啥

你要我 :我什麽都不知道ㄚ! 我什麽都不 :我哪知啊! 我哪知 :我在这里ㄚ!有人在叫我吗? 有人:我没有叫你啊! 我没有:谁叫他了啊? 谁:冤枉啊...我没有... 我没有:我可没冤枉你啊... 你:谅你也不敢。

谅你:谁说我不敢!? 谁:拜托啊...我什麽都没说啦 我什麽都没:你要我说什麽? 我什麽都不:你...你不就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兄弟吗? 我那失散多年的兄弟:拷...我名字取这麽长...也会被叫到 啊... 谁:...我要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是非:原来这里是我的地盘啊... 我什麽都不&没:你们别吵我们在讲话啦... 你们别吵我们:我没有在讲话啊... 我没有:我才没有讲话咧!... 我什麽都不:-_-\\\...走...我们到外面去聊... 走:人家不好意思啦...(扭捏) 我什麽都没:关你屁事啊...闪啦...(两兄弟生气的走出去) 关你屁事:呜...为什麽赶我走... 为什麽:我没有要赶你走啦...乖...不要哭 我没有:喔...又关我啥事了 关我啥事:啥?有人叫我吗? 有人:谁要叫你啊... 谁:我真的要走了...T.T 走:人家真的不好意思啦...*V.V*(\\\谁\\\不支倒地) 关你屁事:你不是我表妹吗? 关我啥事:表哥...好久不见啦... 好久:我不是在这里嘛... 魔王:你们有完没完

完没完:他才没有我 你们:我才没有他 我才:谁说的

谁:叫我干吗

吗:你居然要干我

你:我才不会干他 我才:谁说我不会

谁:冤枉

我没说…… 说:叫我干吗

吗:你们俩真不要脸

你们俩:我要

我要

脸:谁要我

谁:我不要啊 魔王:快一点,再说我可要撵人啦 人啦:赶撵我

找K K:谁找我

谁:aaaaaaa

别提我的名字,再提我也K他

他:别K我 我:谁要K我

谁:终于让我逮找一个啦,杀呀………… 一个啦:别逮我 我:我也受够啦,谁再提我的名字,我决不放过你

谁:看我的降龙十八掌

我:看我的九阴白骨爪

降龙十八掌:我有什么好看的

九阴白骨爪:我有啥好看的

什么好看的:兄弟,我终于找着你啦

有好看的:哥,咱出去聊。

魔王:天哪

这是认亲大会啊... 从此以后,魔王真的得了精神分裂症……

关于红豆的诗词

游恒山记第一段:,20060412222530.bmp第二段第一部分:,20060412223126.bmp第二段第二部分:,2006041222321.bmp第三段:,20060412223225.bmp第四段:,2006041222335.bmp-------------------------------------------------------------------以下是其它资料:作者简介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名弘祖,字振之。

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

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

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

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

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

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

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

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

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

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文章主旨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

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勘探实践的精神。

第一段交代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风翳净尽”,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澄碧如洗”是叙述中的描写。

向东上山,开始登山时比较轻松,“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简略叙述了登恒山之初的情况.第二段详写了上山登顶的经过。

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一步一景,描写生动,景物、地名,景物间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目之所见,都细致记录。

上山一里后向北走,看到山上有埋藏不深的煤炭,再走一里,看到土石都呈红色。

之后他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

每处景观写得各有特色。

如:写松,用了“松影筛阴”,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生动形象;写牌坊内,细致地写到了官房里的厨房、水井;写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对偶句式把殿的气势渲染出来;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如活现在目前。

登顶的经过写得最为详细。

先表明登顶的决心:“欲跻危崖、登绝顶”。

再写山崖的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

写攀登的艰难:“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入洪流中,没在急流里不能出来。

山崖险峻攀登艰难,可见登顶之不易。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退登山者,“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勘查地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登上山顶,重见天日,心情也愉快,“日色澄丽”,再回看来路,“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攀途险恶。

然后开始观察,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土山没有树,石山才有树,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后来有人解释,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

这是科学的分折。

徐霞客亲临实地,准确、细致地观察,为后来的科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山北的浑源城,一笔带过。

向南看,“南惟龙泉”;向西看,“西惟五台”。

两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

还有向西横贯的龙山,支峰与恒山相连。

这些对四围山峰的介绍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写得清清楚楚,整个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到飞石窟的情况。

上山难,下山更难。

找以前上山的路径,竟然找不到了。

俯瞰一片茫茫,不敢往下走。

“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

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向人求助,才找到上山的原路。

下山也细致观察,发现先前从山顶远望松柏林,“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感叹“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所见景物大有出入啊。

按照指路人的指点,下山很顺利,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到了飞石窟。

文章结构全文分四段: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写作特色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

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

再写登顶的艰难。

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

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

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

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

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徐霞客小时候对八股文、经书等不感兴趣,常读一些山经地志之类的书,渐受影响,立下了壮游山河的志向。

他的壮游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鼓励儿子“志在四方”,甚至“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

徐霞客的旅游勘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万历三十五年到崇祯八年(1607~1635),因老母健在,不宜远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先后西到华岳,南游九鲤(福建境内),北游盘山(今平谷、蓟县之间),又南访罗浮(广东境内)。

这一时期,出游的时间较短,所游之处也是交通较方便的地方,出游目的偏重于游览名山大川。

游恒山就是在这个时期。

第二阶段,是崇祯九年到十三年(1636~1640),这是他长途跋涉艰苦旅行的时期,足迹由浙、赣、湘、桂的平原、丘陵、山区,直到云贵高原的深山峻谷、人迹罕至的荒僻地区。

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志在探索自然奥秘。

这一阶段有了更多的科学考察因素。

徐霞客一生的成就,集中在他的游记里。

这部巨著内容丰富,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的沿革和风土人情等等,无所不记,而且详尽真实,分析精辟,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学文献和文学作品。

可惜,霞客所记散失较多。

他逝世后,他的朋友收集到部分遗稿,辑为《徐霞客游记》问世。

后来,他的小儿子又访得旧本参校刊行。

清乾隆四十七年编入四库全书。

近代更广为发行,版本较多。

据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三年版,全书十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实为二十卷,四十多万字。

它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民族风俗和游记文学的珍贵资料,为国内外所注目。

这部巨著,是徐霞客在旅途中用日记形式写成的。

他白天登山涉水,夜间握笔作文。

有时一天步行百余里,晚上野居露宿,在破壁枯树下点起油灯或燃起枯草,抖擞精神,把当天的考察收获及时记录下来。

在西南地区,环境日益艰苦,他的写作热情却与日俱增,坚持着“走笔为记”,一天中常有写千余字、甚至几千字的,可算得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了。

徐霞客的写作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

早年他曾经批评从前的地理书“多以承袭附会”;以后在《盘江考》一文中,又嘲笑有些人“不辨端末巨细,悍然秉笔”的轻率态度。

对于要写的事物,总要经过实地观察、弄清始末端详。

至于范围较广、比较复杂的问题,则调查得更加周密,并参阅前人论述,综合分析研究,反复推敲,悟出道理,然后落笔。

所以,他的记述,绝大多数做到无证不信,提出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

关于怒江、澜沧、红河的流向,他怀疑《一统志》的记载不准确,为了得到明证,他于崇祯十二年四月,从保山到腾冲。

再从腾冲到顺宁、云州,往返四月,沿途深入凋查,广博考证,并访问群众,最后证实了三江分流入海,才写入游记。

至于他写《江源考》、《盘江考》一类专文,则更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的精心之作。

徐霞客写书,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切详实。

他说:“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

”所以他下起笔来,朴质自然,不事雕饰,不讲浮泛的话,也无夸大之言,句句精细切实。

例如他描写地形,从不滥用词藻,总要精细分析各种地形的不同形态,选择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他在《鸡足山成》第二章“名胜分标”中,把鸡足山的所有地形,分作峰、岩、洞、台、石、岭、梯、谷、峡、菁、坪、林、泉、潭、瀑、涧、温泉等十七种,可见他观察入微、分析精细的功夫是相当深厚的。

他的文章,在真实的记述中又有丰富的想像和浓厚的感情。

他描写祖国河山,不是采取“隐士”式的超然欣赏的态度,而是处处流露着热爱、惊喜和向往的感情。

他在描写福建九祭的奇景时,就情不自禁地说:“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把自己的情感和祖国河山融为一体了。

正因为这样,他能深入到山川景物的本质中去,抓住它们总的特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特征,用秀整的词语,表现出景物的生命气息,创造了很多自然界的艺术形象。

所以,他的作品抒情性很浓,感染力很强,使一山一水一洞活现于读者眼前。

他的游黄山日记,以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千岩竞秀、松涛云海的壮丽图画;游雁宕山日记,则着重描绘了“峰峰奇峭,离立满前”的奇峭景象;而游天台山日记,写的是“荒草靡靡,山高风冽”的另一番景色;他在游九鲤湖日记中,清秀地描写了九漈之间“万马初发”、“澄碧一泓”、“玉龙双舞”、“瀑流交映”、“颓波突浪”等不同奇景。

他把广西桂林的江上奇峰比做“青莲出水”,称阳朔周围是“碧莲玉笋世界”,对石灰岩形成的圆锥形山峰则描写为“石峰离立、分行竟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即使所谓“不毛之地”的腾冲等地区,他也热情地、传神地加以描绘,把祖国河山勾画得壮丽妖娆。

因此,不少文学界人士认为,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书,而且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继承和发展了自《水经注》以来的游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课后习题解答(一)提示: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

在山顶上看见了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

这些山相互连接,形成整个山系。

(二)提示:可以看出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三)略。

满井游记《满井游记》译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冬寒还没有褪尽,经常刮起冷风,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

(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每次顶着风坐车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成排的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

这时河上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天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姿,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表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

游人还不算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以见到。

风力虽然还很猛,但走路就汗流浃背。

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儿,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我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教授」这种官职。

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

乙亥年二月。

赏析本文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

满井是北京安定门东三里外的一口古井,井中飞泉喷礴,冬夏不竭。

井旁苍藤丰草,掩映着清清的渠水,错落的亭台,景色优美,是当时京郊探胜的好地方。

开首点出时地节令。

燕地,指现在的北京和河北省北部,古代属燕国。

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五(一说为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

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

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百花还没有消息,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

下接几句承上文“馀寒犹厉”,着重写风沙的厉害。

风是“冻风”,有起冻结冰之感;而且时常刮,一刮风,就沙砾飞扬,简直没法出门。

一出门,冒风快走,不到百来步就挡不住要回头。

这是写渴望出游与不能出游的矛盾。

作者是一位喜游爱动的人,如今花朝节已经过了,也不知花事如何,因而探春出游之意早已按捺不住,但却被寒风沙砾所阻,不得不“局促一室之内”,其懊丧和郁闷可想而知。

以下,作者记叙了廿二日偕友游满井时所见的融融春光。

“廿二日天稍和”几句,状写天气和心情。

一个“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于是立即同几位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去。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是出郊所见;一个“局促室内,欲出不得”的人,忽然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芳香,心头不禁漾出一股春天的喜悦。

他四望郊原,一片空阔,快活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之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

“若脱笼之鹄”,鹄就是天鹅,这是着力描写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

“冰皮始解”几句写春水之美。

“冰皮解,波色乍明”,用对偶的句式,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泽。

“始”、“乍”二字扣紧早春景象,十分贴切。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是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清晨刚打开镜匣,反射出镜子的清光一样。

“镜之新开”、“冷光乍出”的“新开”、“乍出”,与“冰以始解,波色乍明”的“始解”、“乍明”,一是形容一天的起点,一是形容一年的起点,相互呼应,同一机杼,很有节候感,足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刻画的工巧。

另外,用新开匣的明镜来比喻明亮的春水,也显得优美熨贴;同时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晨妆对镜的美人,从而具有表里相关的两层意蕴。

“山峦为晴雪所洗”几句,是写春山之美。

山峦的积雪被晴日所融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试一般,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刚洗过脸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发髻。

“始掠”的“始”字,表明美人晨妆刚罢。

这个比喻,与上面开匣明镜的春水的比喻,虽然分别指山和水,却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这就把春山春水融成一体,给人以相互生发的和谐美感。

写水写山之后,转笔写植物。

杨柳是敏感的春天使者,也是春色的象征。

“柳条将舒未舒”,写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宛如朵朵蓓蕾,欲开还闭,别有一种风韵。

“柔梢披风”,则写出杨柳的动态美。

轻柔的柳梢,虽然还没有垂下万缕金丝,却已经迎着和暖的春风低昂而舞了。

用一“柔”字、“披”字,写早春杨柳的风姿,很传神。

这几句写杨柳,回应前面“高柳夹堤”一句,而作进一步的领略观赏。

“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前面“土膏微润”一句,视线由高而低:那一望无际的平畴上,浅绿的麦苗已经从芳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刚刚只有寸把长呢,整齐得像短短的马鬃一样。

作者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句都渗透着明朗而喜悦的感情色彩。

以上几小段,从初到野外的第一印象写起,进而逐层展示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苗之美,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这是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一大层次。

接着写早春的游人。

余寒刚过,盛春未到,游人也还不多。

但是春天毕竟来了,第一批郊游者也跟着来了。

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泉而茗者”,是饮泉水煮茶的,显得清雅而悠闲;“罍而歌者”,是边喝酒边唱歌的,显得豪爽而痛快;“红装而蹇者”,写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骑着毛驴缓缓而得,显得从容而舒适。

“亦时时有”,是说经常可以看到。

这一句反接“游人虽未盛”一句,说明游春者已颇有人在。

作者对这些最早到郊外来寻春的游人,显然是欣赏而怀有好感的。

“风力虽未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两句是抒写自己的感受,尽管郊原的风还很有点劲道,但徒步而游,从背上沁出的汗水中,却分明可以感到暖融融的春意了。

这一节从游人着笔,写出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异是一幅郊原春游图。

他们既领略着最早的春光,又给余寒初退、大地回春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暖意。

这一倒叙之笔,成为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二大层次。

“凡曝沙之鸟”几句,写大自然中的生物。

“曝沙之鸟”,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呷浪之鳞”,指在水波中呼吸的鱼儿。

曝沙,描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刻画鱼的自由天真。

作者通过鱼鸟一动一静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

他甚至发现和感受到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这真是体察入微,化身为鱼鸟的代言人了。

所谓“替山川写照,为鱼鸟传神”,作者以画工的手段、诗人的敏感,把早春景色写活了。

这一节着眼于大自然的生物,构成了春光描写的第三大层次。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描写,得出一个审美结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里的人还不知道。

辜负春光,岂不可惜

这几句与开头“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对照,可以感到作者由衷的欣慰之情。

他在郊田之外,呼吸领略到初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心头的郁闷荒寒到这时便为之一扫。

另外这与前面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的景象,也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是作者郊游满井的结论。

“始知”二字,得之于目接神遇的深切感受,也就是说,当他站立在郊田之外,沐浴着大好春光的时候,对于那些长期蛰居城内,感受不到早春气息的人,很有几分感慨。

辛弃疾《鹧鸪天》词中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袁中郎的感慨在这一点上颇有共同之处,因而其寓意似乎也不局限在感知春色上,而含有引发人们摆脱尘俗,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以上写景,写人,旁及鱼鸟,然后拍入到人自身。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这几句是说: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山石草木之间,而不至于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只有我这个官员啊。

当时他正在作顺天府学教官,是个闲职,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不怕耽误公事。

“惟此官也”的“惟”字,颇有自傲和自慰之感,他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为此深自庆幸没有那种庸俗的封建官场习气,流露出袁中郎独特的性情与个性。

结尾“此地适与余近”,从字面上是说此地刚好与我的住处接近,但这个“近”字,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山水也有性情,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这里就体现了物我交融、如逢知己之感。

“余之游将自此始”,表示这一次满井之游,将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开端,怎么能不记下这美好的第一印象呢

把感受化为文字,是为了巩固记忆,时时回顾,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眷眷珍惜之情。

事实上,作者在写这篇游记的前一年(万历二十六年),已经游过满井,而且写了一首诗;但他在这里却说“余之游将自此始”。

这大概是因为这一次的感受特别深刻,所以把它作为一个美好的开端吧。

最后点明写这篇游记的时间是“己亥二月”,也就是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

篇末记时,是古代游记的一种常见格式。

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达出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

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迥然有苦乐之异和天渊之别,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

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悠然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

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注释】(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4)[张怀民]作者朋友,也贬官黄州.(5)[相与]共同,一起.(6)[中庭]院里.(7)[空明]形容水澄澈.(8)[藻、荇]均为水生物.(9)[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鉴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一篇古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

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

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

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

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

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

“闲人”一词切合当时的情境,苏轼其时遭排挤打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张怀民也正谪居黄州,岂不是两个闲人

但作者是怀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愤之情也不难想见。

此外,在一副幽美的静物画中,平添两个人物的剪影,这是多么有意境,这样的结尾,称的上“如撞金钟”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1)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现在湖北黄冈南.

江阴清清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