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收拾
成语:不可收拾
拼音:bùkěshōushí
解释: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例句: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自: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佼佼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
注释:美好、突出的人物
典故:东汉初年,赤眉军首领樊崇得知光武帝刘秀不杀降将的消息后,就率领傀儡皇帝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万人前来投降,刘秀宽待他们,赏给他们饭菜吃,问他们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归顺,刘秀认为他们是铁中之钢、人中佼佼者。
马上得天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注释:喻指武功建国。
典故:西汉时期,陆生经常在人面前谈到《诗书》。高帝十分反感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生不服气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铁砚磨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注释: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典故:五代时期,桑维翰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第二次他写《日出扶桑赋》大赞扶桑,结果还没录取。朋友劝他想别的法子做官,他定制一块铁砚,说只有磨穿它后才会想别的办法去做官。最终还是考取了进士。
欲速则不达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在年轻时当过赶马的车夫,从御术中的“起乘转合”中悟出许多人生道理,如“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在周游列国的途中给弟子们讲述这些道理,子路笑他政治上到处碰壁,他用欲速则不达来推诿。
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注释: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典故:秦朝末年,丞相李斯被诬以谋反的罪名入狱,秦二世派宦官赵高去审理他的案子。赵高本来与李斯有仇,便乘机把他的家族和宾客全部抓了起来,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李斯在行刑前对次子说多想与他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去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