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戏,早期叫唱师、跳师,亦称傩戏、尸公戏、道公戏等,主要流布于广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尤以河池、柳州、南宁、钦州、百色、玉林等地区为活跃。师公戏依民族、语言、音乐唱腔和流行区域有不同的分类。就民族而言,分为汉族师公戏,壮族师公戏,苗族、瑶族师公戏,毛南族师公戏和仫佬族师公戏等。
师公戏是从宗教祭祀活动的师公歌舞演变而来的。早期的师公戏大多配合祭祀酬神活动进行,是师公进行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师公戏大都是赞颂神祗的小戏,其表演沿袭了师公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融歌、舞、戏为一体,既有单纯性舞蹈,也有即兴念唱道白对话,有的还带有简单的情节。
近代以来,由于师公的宗教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师公戏遂与宗教祭祀活动脱离,演出的内容转向人物传奇,与此同时,在古典小说和其它地方戏种的影响下,师公戏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反映历史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小戏,其主旨亦由请神驱鬼和消灾祈福完全变为娱乐。但在表演形式上,师公歌舞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师公戏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早期的剧目大多歌颂历代宗教祖师或自然神,如《三元》、《北帝》、《雷王》等。师公戏中赞扬为百姓做好事而受到敬仰的土俗神的剧目有《甘王》、《莫一大王》等;以民间传说和传奇故事为内容的剧目有《孟姜女》、《董永卖身葬父》等;根据古典小说和地方戏改编的剧目有《陈痴闹海》、《薛仁贵征东》等;反映民间生活的主要剧目有《哭娘》、《坐家堂》等。
民间文化,傩戏,尸公戏,道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