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后(名仙真,又称充华,为北魏妃嫔封号),安定临泾显杨里(今甘肃省镇原县郭塬乡)人。是北魏末期政治舞台上颇具深刻影响的女性,她从孝明帝元诩登基,临朝执政达十三年之久(公元515一528年),“位总机要,手握王爵”,对北魏末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她大力推行佛教,使北魏末期佛教的发展达到极盛,无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
一、胡太后与北魏末期佛教的繁盛
公元515年正月初十宣武帝患病,三日后宣武帝在式乾殿去世。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续位,胡仙真被尊为皇太后,因元诩年幼无知,不谙国事,胡太后“临朝听政,犹称殿下,下令行事。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亲览万机,手笔决断。”
胡太后非常聪明而且多才艺,自幼就与佛教结缘,略得佛经大义。据史乘记载,胡太后家族素崇佛教。如其父胡国珍兄胡真生有四男,其中,一男名僧洗,另一男名虔字僧敬。不难看出其敬佛心态。胡国珍的妹妹曾出家为尼,好谈佛事,精通佛理,是洛阳城内著名的尼姑,常出入禁中,为皇后、嫔妃及公主、贵夫人等讲经布法。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胡太后渐渐喜爱上了佛理,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胡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洁斋,自强礼拜。”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修建南北石窟寺时,其尚闲居安定临泾老家,时常去开凿现场查看。故其去世时,胡太后下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人出家。《魏书·胡国珍传》、《洛阳伽蓝记》中对胡太后崇佛及其为父母立寺祈福事的记载颇多。
民间文化,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