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区丧葬习俗
1、临终支床 老人临终前,儿女给洗身、整容、穿寿衣、并搬到提前支好的床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老人绝气后烧倒头纸,点蜡烛,盖遮脸纸,大门贴上白纸,以示老人去世。
2、报丧 人亡后,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将噩耗报于亲戚,使亲属做好吊唁准备。
3、勾穴 请阴阳先生选择坟地,卜埋葬日期,动土挖墓,列“期单”,写“讣告”。“躲煞”(亡者灵魂回家)时,家里人和牲畜全部撤离,以防“惊煞”。躲煞后,家人回家。由儿女1人抱1只白公鸡,提上小锣,边走边打。随后家人慢慢步入屋内。
4、盛殓 盛殓前,主要亲人必须提前到场。男者必须是舅家人,女者必须是娘家人。族中主要男女亲属也要到场,穿白带孝,由族中年长者3至5人将遗体由床上移入棺材内,封盖,烧纸举哀。
5、开吊 挂门牌,围帐布,设灵桌,孝子守灵开吊。上午,同辈邻里亲戚吊唁(吊丧)。下午,晚辈亲友吊唁(烧纸),儿女陪同哀哭。
6、祭奠 安葬前1日下午举行隆重的集体吊唁仪式。一般请4乐或8乐,将灵位由乐工迎上,移至门外灵棚,所有的亲属黄昏前,担抬祭品、金银斗、筒纸、花蜡、祭亭、金童玉女、铭旌等前往。乐队奏乐,孝子列队远迎,俗称“迎祭”。晚上举行祭奠仪式,行“三献礼”,此俗延用至今。
7、出殡 出殡前,由族中1年长者扫墓,扫墓人禁忌与丧车相撞。出殡时,先是起丧,用8人抬的棺罩;棺罩前拴几丈长的白布,男孝子扯着布哭走,女孝子跟在灵柩后。礼宾、乐班走在灵柩前,铭旌、金银斗、金童玉女等紧随。十字路口摔孝盆,进行“路祭”。乐人奏乐,敲锣打鼓送至坟上。
8、埋葬 将棺材放入墓穴中,移正,封墓口,填土成坟(封土堆)。宾主举哀祭奠。
9、扶山 埋葬后,同一天中午饭前,孝子、宾客以乐先导,到墓前再祭奠,孝子执锨圆坟,俗称“扶山正穴圆坟”。
10、七期 死后每7天一祭,共7次,称“七期”。
11、百日 老人去世100天祭奠为“百日”。
12、周年 老人去世日,每年此日一祭,连祭三年,分别称做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建国后,丧葬习俗不断改革。逐步用开追悼会的方式代替吊孝,用遗像代替木主神位,用花圈代替金银斗,丧葬礼仪简便。80年代开始,提倡火葬,在机关、单位、工厂多实行,在农村逐渐推行。
陕西习俗,陕西文化,陕西丧葬,杨凌区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