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大鼓书是小时候在乡下姥姥家,舅舅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早早吃完晚饭关灯睡觉。有一次,迷迷糊糊中听见舅舅家的大表哥对着我耳朵说,赶快起来,村子里来了说大鼓书的了!
刚入秋的夜晚,凉爽的风吹拂着村头池塘边尚未枯萎的树枝,大槐树下点着两盏煤油灯,只见那说鼓书的人摇头晃脑边说边敲着鼓。
说书人是个盲人,据说也不是一点都看不见,但说书时紧闭双眼,脸上表情十分丰富。他似乎知道人还没到齐,所以没有马上进入正式表演,而是先敲一通鼓,再哼几句,等待人群的聚集。
“东家小叔子好,西家大伯子凶。秃儿哭又号,叼到奶头不放松。急着往外跑,撒尿浇到脚后跟……忽闻胡琴响,小鼓声咚咚。鼓书现开始,开头说一通。”开场的顺口溜基本上都是随嘴乱编的东西。约莫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一手敲鼓、一手夹板,开始正式表演,大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之类。
大鼓书其实是民间俗称,它的学名应该叫安徽大鼓。关于其渊源并没有准确的考证。有一种说法是始于清代中叶,淮北大水,泗县灾民以打鼓说唱故事逃荒至南方乞食。起初是“见风采柳”,即触景生情编成故事,后来为了迎合听众,开始说唱历史故事。
历史上,大鼓书艺人队伍十分庞大,并分成门派。其发源地在淮河以北,为其首先流传之地,称为“淮北大鼓”;由淮北流行至皖东各县,因与地方俗曲、语言结合又称“皖东大鼓”;由淮北流行至皖西各地,因在演唱风格上有所发展,人称“皖西大鼓”。
我曾请教六安当地文史专家,据说“皖西大鼓”是清朝道光年间在六安、霍邱、寿县等地盛行,门派组织严谨。而皖西鼓书艺人,又分南、北路,南路是六安、霍山、舒城等地艺人,北路是霍邱、寿县等地艺人,南路说唱以“花口”为主。结合六安民间小调,民歌运用,又以六安方言说白;北路说唱带有淮北地方语言色彩。
大鼓书从淮北流行至皖中一带,大多遍布合肥附近各地和巢湖地区各县。但它首行之地,是蚌埠、怀远、五河、固镇等地,因这些地方与淮北、皖东接壤,其书艺也就互相影响较深。据说合肥最早的大鼓书是设摊演唱,后来一度在南边城墙根下游艺场相对固定下来,但时间不久,游艺场经营不善关了门,又只有走街串巷了。当时的大鼓书艺人基本上来自于周边东乡、西乡和寿县等地,也有少量芜湖、舒城等地的。
大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