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鳌江迎龙,俗称“划大龙”。鳌江划大龙,是平阳县鳌江镇民众为求五谷丰登、鱼虾满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民俗文化瑰宝,其寓意深刻,兆吉庆祥和。鳌江大龙见证了鳌江的发展变化。《平阳县志》记载:清末鳌江划大龙在平阳盛行,民间流传其历史已逾400年。大龙游街时,宛如真龙腾空,巨龙神舞,吸引着十多万民众,场面壮观,气势非凡。
龙身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长十余丈,龙嘴中衔有龙珠。龙头旁边向后横,龙眼像盏灯笼。龙角在上,弯曲着像条蟒蛇,后面是龙头颈。由龙颈向上望,在龙的上唇的反面有一个亭子,里面站着红脸的杨老爷。
俗传每年春节划过大龙,这杨老爷会保佑人发平安,渔业发达。在龙头的后面,是一条长段波浪式的龙身,和龙头隔开五六丈。龙身分十六段,每段的背上有一盏灯。再后边是龙尾,大龙前后有百余人抬扛着向前移动。过村走巷,每停下就祭祀一番,有参龙者敲着大鼓演唱吉祥颂词。最后把龙整个捆在板凳上,用火烧掉,谓“送龙上天”。
鳌江镇是鳌江大龙(灯)的诞生地。温州平阳地区属江南平原水网地带。这里有一条全国著名的涌潮江,称“鳌江”。鳌江原称始阳江、横阳江、钱仓江,为什么后来要改称“鳌江”呢?据史载,是由于江口涌潮似巨鳌负山,故名。鳌江镇位于平阳县的东南端,鳌江港的北岸。这里是港口海鲜集散地,俗称“舮艚头”,又名“古鳌头”,鳌,是传说中的海中巨龟。该镇紧靠大江,世代居民以捕鱼为生,他们借物寓意,取“鳌惊震海风雷起”(唐刘禹锡诗)之义,并把对江鳌和海龙的信仰结合起来,创造了吒咤风云、气势磅礴的鳌江大龙,也创造了这一造型独特、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灯彩。由于“山川有殊,民性各异”,形成了我国绚丽多彩的民俗特色。鳌江大龙植根于海洋文化,诞生于东海之滨——古鳌头,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传,鳌江大龙始于明万历年间。当地渔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或庆祝丰年,在每年元宵节前夕,兴起划大龙活动。根据文献考证,至迟在清代,鳌江大龙已在平阳民间盛行:“古鳌头上下三步(埠),凡某步(埠)迎(大)龙,其余两步(埠)即扮抬阁、高跷、烟火等戏。”由于在划龙中发生斗殴和强索缘银现象,清光绪年间,平阳县令汤肇熙曾下告示,禁止划大龙(见《平阳县志》)。
但民俗自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很难一禁即止的。到民国时期,划大龙更加盛行。1916年,平阳人王理孚曾著文描述鳌江划大龙盛况:“(鳌江大龙)每逢旧历元宵赛展三日夜,用火化去。迎灯之夕,健儿数百负之以趋,绕市三匝,小孩三五成群,于道间拾得片鳞寸甲,即欢呼疾走,以表欢迎之意。金鼓喧阗,人声鼎沸,亦壮观也。”(见《王理孚文集》)
1936年4月5日,上海出版的《太白》半月刊曾发表平阳人项经川写的《捆龙夜的杨府殿前》一文,也详细介绍了当时鳌江划大龙的有关情况。平阳鳌江迎龙,俗称“划大龙”,远近闻名。其龙身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长40米,龙头有丈三四阔的房子那么大。龙的大嘴张开着,里边衔有一个龙珠。龙珠的斜前方是空出成半圆球形的上唇,上面用彩色画着八仙和刘海。龙眼像盏大灯笼。后面是龙头颈,弯弯曲曲,像一条巨大的蟒蛇颈。由龙颈向上望,在龙的上唇的反面有一个亭子,里面站着红脸的杨老爷。亭子后面的龙背上有“童子拜海”“八仙过海”“杨家将”等神话和历史人物,每一段的背上有一盏灯。再后边是龙尾,前半低下,后半翘起,也用竹竿支撑,大龙前后有百余人抬杠向前移动。过村走巷,每停下就祭祀一番,有参龙者敲着大鼓演唱吉祥颂词。大龙需迎3至5日,最后把龙整个捆在板凳上,用火烧掉,谓“送龙上天”(见《项经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