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古城地处惠东最南端,东濒红海湾,南临南海,西倚平稔半岛,距著名的惠东港口海龟湾国家自然保护区9公里左右,是东江流域文化最为鲜明的古城。古城临海,城墙周围山岭环绕,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一个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军事要地。因此,它历来是海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研究岭南军事史的一块“活化石”。
平海古城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平海镇则具有广东省授予的“民间文艺之乡”称号。
徜徉在平海古城,心里有一种“富足感”一种痛饮民间风俗文化“陈年佳酿”的满足。站在十字古城交汇处,远眺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古朴雄浑、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站在西门城楼上,呈现于眼前的四通八达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华贵别墅式建筑,亦有饱经风霜依旧坚固耐用的老式房屋,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高低错落,让人不会觉得特别牵强附会,抑或不和谐。古今相融的建筑群见证这座历经几个世纪的边陲小镇的昨日兴旺和今日富庶。
明朝烽火铸就古城
元末明初,大亚湾、红海湾一带盗寇猖獗,民不聊生。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为抵御倭寇的骚扰,“靖海上烽烟,卫边疆社稷”,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守御千户所城。经过九年时间,平海古城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建成。“所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尺八丈,雉堞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
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形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位于东郊的大星山炮台至今保存完好,雄姿犹在。1982年,在古城南的葫角村海边还发现了两门清代铸炮。如今,在大星山的猪兜城,人们还可以看到清代建造的雄伟壮观炮台。炮台盘踞在山上,仿佛监视着三面临海的边防。据考究,整座炮台由麻石砌筑,周长295米,平均高3.5米、宽2.55米。
所城最初的建设者,及从全国各地调来的1000多名守城士兵和他们的家属成了古城最早的主人。各地来的人都有,平海又成了中国《百家姓》的汇集地。据统计当地姓氏多达120个以上,其中女性独有的姓氏就有13个,像贝、袋、观、蚁等僻姓,国内罕见。有不少姓氏仅有一人,足见其珍贵。
明初东南沿海建有60多个卫所,但岁月纷扰,许多城所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只有平海古城保存完好,并成为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古城里的人大都讲“军声”。“军声”又叫军话,是戍边将士流传下来的语言。平海军声的语音基础是明代广义的北方方言,同时吸收了粤语、客家话、闽南话三大方言,是全国少有的一种方言。可能由于军队出动与作战节奏快的需求,军声讲究抑扬顿挫,读音较短,语音十分动听,极富音乐性,给人以清新、亲切的感觉。
因为“军声”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因而被称为古汉语通往现代汉语的“走廊”。国家已把“军声”列为濒危语言,进行抢救。全国有十多个地方都有人会说这种方言,但人数很少,有的只有两三家人会说,只有平海,有一万多人还在说这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