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河渔鼓起源于巴山岚河流域,故曰:岚河渔鼓,距今千余年历史,濒临失传。
据相关资料记载,岚河渔鼓是古巴人祭祀岚河水龙王,祈求鱼米满仓、风调雨顺的原始宗教舞蹈形式,后经代代相传,成为巴人重大节日的喜庆舞蹈。
巴山深处居住的巴人,自古民风彪悍,崇军习武,在封建社会战火纷争的年代,巴人聚集险要山头,占山为王和腐朽封建王朝对抗。由于物资贫乏,巴人就地取材,舞蹈用鼓由圆形传统鼓演变成为竹筒鼓。也有一种说法,这是巴人在用竹矛习武过程中,自娱自乐想出的一个变通之策。
岚河渔鼓舞者,身披蓑衣、手持筒鼓、头戴斗笠、腰挂鱼篓、脚穿草鞋,伴随鼓点翩翩起舞。舞蹈中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的宗教色彩有迹可寻;强身健体、习武操练的彪悍之气时常出现;起锚捕鱼、田间劳作的劳动场面时隐时现;环绕篝火、喜庆丰收的热闹场景活灵活现。整个舞蹈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体现了巴人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独具一格的舞蹈形式再现了当时巴人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新时代巴人搜集整理挽救这一传统民间舞蹈,通过编排以后,面向游客演出,成了全民参与的广场舞蹈形式,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欢迎。
岚河渔鼓祝词
滔滔岚河,源远流长。
重振渔鼓,再祭龙王。
风调雨顺,鱼米满仓。
政通人和,国运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