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Dharma-samudraVihāra)(FahaiTemple)法海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北京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明正统四年(1439年)创建,五年建成。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本寺的宝贵遗产和主要特色,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壁画。
法海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1440年),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寺有“五绝”,即明代壁画、古铜钟、白皮松、藻井曼陀罗和四柏一孔桥。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今仅存大雄宝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据碑记记载,当时寺内建筑,中为大雄宝殿,左右列为伽兰、祖师二堂,环翼两底。后殿(藏经阁)之前,左为方丈之所,右为选佛之场。四大天王殿在大殿之前,另有钟鼓二楼。护法金刚殿又在四大天王殿之前。寺外有垣墙围绕。在距寺大约一里远的山下建有“远门”。法海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精美壁画中所绘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线条流畅,衣纹飘逸,色彩鲜艳,历经600多年而不变,实为我国古代壁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法海寺占地面积202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选佛场、钟鼓楼、藏经楼、云堂等建筑。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为明英宗正统皇帝的亲信大太监李童所主持修建。相传李童在梦中受仙人的指点,说在京西翠微山麓有一仙境可为佛门圣地。李童就率宫人前来寻找,果然在模式口村北找到蟠龙山麓和古刹龙泉寺。在龙泉寺东边的翠微山麓他们找到一块宝地,这里三面有山环抱。李童请示明英宗后,十分信奉佛教的明英宗下旨在这里修建法海寺。寺建成后,明英宗亲题“敕建法海禅寺”,所以法海寺为皇家寺院。法海寺的寺名“法海”,在《佛学大辞典》上解释为“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
法海寺坐北朝南,山门殿为天王殿,前院东西有钟鼓楼,院正中为大雄宝殿。法海寺内有著名的“四绝”。即大雄宝殿内著名的明代壁画,殿外的两棵明代的巨大白皮松“白龙松”以及铸有汉文梵文的大铜钟和曼陀罗藻井。
法海寺的古树名木很多,如在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小石桥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人们叫它们“四大天王柏”。
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特别是西边的一棵,比北海团城上著名的金代白皮松“白袍将军”还粗壮。法海寺这两棵白皮松是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们称为“白龙松”。这两棵白皮松为京城名松,白干绿冠与大雄宝殿相映相辉。白皮松自古就被我国人民视为“白龙”或“神龙”,多植在宫殿、园林、陵寝、寺庙中。
法海寺大雄宝殿的明代壁画是驰名于世的,堪称为“国之瑰宝”。得到了文物界和美术界的专家,如徐悲鸿、叶浅予、张仃、侯仁之、罗哲文、单士元等的一致认可。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壁画都是采用工笔重彩画法,笔法细腻,用色考究。殿内计有大幅彩绘壁画十幅,有“佛会图”二幅、“祥云图”三幅、“三大士图”三幅、“ 礼佛护法图”二幅。其中水月观音像被我国美术界认为是佛教绘画中的珍品。其画像面目端庄如月,显得大慈大悲。尤其是水月观音的披衫,线条精细,显得薄如蝉翼,给人以清新明净之感,更觉观音的慈悲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