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园位于揭阳市区梅云街道厚洋村,是粤东地区第一座私家园林。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四望楼、碧涟亭、药圃、东堂、书斋、武馆、水榭、假山等建筑物。以楼、堂、斋、馆、榭、舫配以松梅竹等名贵花木,构成宋代典型的文人园林景观。园主人为当时曾任大理寺少卿、潮州知州的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彭延年。
彭延年(1009—1095)字舜章,号震峰,江西庐陵(今吉安)人,进士,是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远房表弟。历任福州推官、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副卿、知潮州军事、大理寺正卿,任计30年。北宋熙宁元年2月至翌年7月,神宗帝命直秘寺丞,会修《英宗实录》。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故被贬来潮为州府。在潮为官8年,颇有政绩,他减赋税,修筑韩江堤,治水救灾,击流寇、海寇,身先士卒,断指而不顾,与民生息,救民如水火,“城内挖井36口,解困汲绝”。泽及潮民,有功于斯,民颂曰:“解结理絮,惟我彭公;复我生我,有我彭公”。
从边远的潮州回到京城任大理寺卿后,彭延年已年近古稀,本就有归隐之念,便于翌年即毅然上书辞职,告老归田。宋神宗遂赐紫衣金带,赏地百亩,让他致仕归潮。彭延年乃于海阳县浦口村建造了彭园。
据地方史志和彭氏谱谍载,彭园“轩有东堂,左竹右松,负面泽,有书在架,有鹤在庭,命车载酒,社友聚应于德星,牧唱渔歌,忘返适情于伏腊。”是榕江南河南岸一处风景雅致的私家园林。
该园布局依山面水,楼、堂、亭、阁、花木、药圃颇得自然真趣的境界,也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它引进和传播了中原地区的建筑、雕刻艺术,促进潮州营造技术发展,为繁荣潮州的私家园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园在北宋盛极一时,誉传中外,彭园、彭祠、彭墓,现被揭阳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切云架楼阁,依水植琅轩”,“东堂清泚处,待创碧涟亭”这些出自《浦口村居好》组诗的句子,都是环绕彭园的规划与建设而写。于是彭园作为实体文化遗存为榕城奠定了园林建设的发轫基石,而与彭园直接相关的《浦口村居好》组诗,则成为榕城也是揭阳最早的建筑文献。
彭延年逝于1095年,享年87岁。墓位于揭阳梅云镇林厝寮浮丘山,坐南朝北,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如今潮汕及梅县、大埔、兴宁、丰顺、汕尾市各县,惠州、东莞、广西、福建、湖南及香港、台湾和新加坡、泰国等地,皆有彭延年之后裔。彭园于2020年延年公逝世900周年由彭氏后裔筹资复建,馆内珍藏延年公遗像、真迹墨宝、诗句家训等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彭园主体建筑中的嵌瓷也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经典。嵌瓷是广东潮汕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主要材料是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现对象的瓷片,也称“饶”片。起初的嵌瓷主要用在祠堂、庙宇及民居“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物的屋顶装饰,后来随着欣赏价值的不断提高,艺人们将其制成便于搬运的艺术品小件经人们欣赏、陈列、收藏。
1994年,市政府将彭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