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古建筑与碑刻
清风楼
位于邢台旧城中心,原府衙前左侧,今仿古街北端。据府志记载“建自唐、宋……”后因战乱等故,惨遭毁坏。于明朝宪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邢州知府黎光亨筹资重建。楼高七丈余,下有石筑台,斗拱飞檐,庄严雄伟,具有明代建筑风格。
清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共分三层。每一层为砖石拱圈,圈下既可通车,又能行人,还是夏日消暑纳凉之佳期处;每二层四周青砖围栏,中间为正厅,前后两门对开,在厅内西南角的墙壁上镶嵌着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夏、秋、冬三景山水图石刻三块。(春景遗失),另有清风楼题记石刻十块。东墙边有楼梯,直通三楼。此处为木质地板,四面开门,可谓之“四牖洞辟”。黎光亨自我标榜:“皇风清穆,来自帝侧,我先宣之,播于八级”。三层顶檐下有一巨匾,上书“清风楼”三字,苍劲秀雅、镌刻精剔,该字为重建后明代一宰相所书,后遗失,今匾乃照前复制。沿四周凭栏,极目远眺,市肆栉比、山水在目,旧时邢州全景尽收眼底,故名"群楼远眺"。
明朝陈音的《清风楼记》对该楼形容的淋漓尽致,并以物敬人,堪称佳作。他这样写道:“政暇集客登埃,远近山泽之胜,举在指盼间,维时淑气方熙,群翎奏巧,嘉禾葱郁,远山如黛,画景舒长,云踪出岫,槐柳垂阴,芰荷散馥,玉霜方浓,银詹万里,雁鹜高飞,水天一色,疑寒互冻,竹松晚翠,积雪未消,列峰堆玉,四是万景,分萃毕陈,曷不一取,以名子之楼而独经清风名,公曰:‘风之来也,凭高者先者,有伉斯楼,凉飙四集,爽我襟裙,驱此炎烈,有耳者,孰不闻者;有之志,孰不夷怿此?吾所有有取于风乎。’客曰:‘吾子抱济物之志,非流连风月如庾,亮者岂羡风于斯楼。夫有声之风足以袭之外;无声之风足以感人之中。’周公告君陈曰:‘尔唯风’。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德之为风,入人也,深矣’。昔杨震、胡质、包拯、赵忭、李及诸贤以廉为吏,脱然不污,至今千百载之,下想其清节,犹使人兴起踊跃,如盛暑而御凉风也,今子之为郡,固扃私门,苞苴无路,污政溷淆,清风涤之。猛政酷烈,清风凉之。下吏承风,黔首戴德。有歌曰:三冬皓雪兮,我公之室;三春膏雨兮,我公之泽;君子之风兮,小人是则。故子以清风名楼,使后之人将指斯楼为伯夷之居”。
又传说,清风楼原为封建士大夫阶级乘凉闲叙,论功行赏,舞文弄墨,吟诗作画的地方。
据记载,清风楼历代曾有几次小修,光绪二十八年重修。解放初,曾进行过一次修缮。民国十七年,就畿卫戍总司令钟麟曾在此设“中山图书馆”。一九八二年,由省、市拨款进行了大修,并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八年,由邢台市人民政府重修。现在,清风楼已成为邢台市的游览名胜之一。
开元寺
俗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旧城东北隅,东围城路北段路西。该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开元寺原占地四十五亩,座北面南,气势宏伟。原寺门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滚龙团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飞龙姿态雄健、造型优美,且暴出影壁数寸,活灵活现,颇有欲跃欲飞的神态。雕塑之细腻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绝,均为北方所罕见。跨越雄伟的山门,便是头殿,即弥勒佛殿。此殿除有造型独特的偶像外,四壁皆字题刚劲的名人诗词。相传是钟离权为拜访该寺主持,有道高僧万安而作。其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佳个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另一诗云:“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见得清平有几人”。钟离权是否有其人无从考查,但借诗抒发当时人民的心声却是事实。
二殿为毗卢殿,之后为三殿,即释迦牟尼殿。该殿为硬山式建筑,巍峨壮观,结构精巧,殿前有四根石柱,门侧东西两面的四根石柱高达4.5米,柱围2.5米,柱上皆游龙石雕,数条游龙石柱蟠蜷。龙体龙首突出石柱之外20至35公分。俨似真龙游跃腾舞,其龙姿之矫健雄壮及巧夺天工之雕刻艺术,除我国孔庙石柱外几乎无与其匹。如此高超稀有之珍品,在“十年动乱”中幸被工人同志以泥土覆面而得保存至今,否则早被破坏。三殿正门龙柱两侧均系石雕花,工艺之精巧、细腻令人叹为观止。第四殿,是大雄宝殿,(又称三世佛殿),此殿规模最大,风格别具,因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塌坏,在省、市政府的重视下,现已进行彻底翻修。
开元寺为历代名刹,唐开元年间初建时,名声大噪,为我国北方香火鼎盛之最。五代时天竺(印度)高僧空本在后梁乾化年间(911年--915年)曾在这里翻译佛经,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建元帅府,安抚司等,忽必烈曾数幸开元寺,故寺建于唐而昌盛于元。明正德年间又重加修缮。据史料记载,自唐、宋、元和明初,该寺有僧数千,良田数顷,游僧、佛徒更是不可胜数。正如史料所云:“每当朝暾初上,暮烟缭绕,僧人唪经,撞钟之声远闻十里之外”。堪称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
开元寺内有一巨型铁钟,高二米七○,下沿围长七米二,钟厚半尺,重达三万多斤,堪称稀世巨“金”。该钟铸成于金大定甲辰岁(1184年),钟壁有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另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图象。含乾坤浑圆之说。钟壁还铸有文字数百,清晰可辨,多记载铸造、监制、资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贯等。该钟铸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虽历经风雨剥蚀,因铸造技术高超绝伦,铁质火候纯精,所以不但不显氧化痕迹,并且棕红色的钟体四周仍然荤荤发亮“十年动乱”中曾遭捣砸,但只闻嗡嗡声,不见钟破损,由此足见古代我国铸铁术的高超。该钟原在开元寺三殿前东侧钟楼内的铁钟架上,用以作课报时,每当以巨木击撞时,钟声粗犷沉鸣,声震远近。信徒僧众双手合十,异地同拜,因此成为邢台一大景,叫做“野寺钟声”。现该钟仍然完好如初存在达活泉公园内。
寺西有唐代的尊胜陀罗尼经幢,雕刻精细。今为不多见的浮雕珍品。寺后原有宝塔一座,造型新颖,名曰“圆照塔”,现不存。
该寺虽历经破坏,但雄姿犹存,特别是名震遐迩的声望一直铭刻在人们的心目中。1982年被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90年代末期由邢台市人民政府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