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至今,人们普遍把男婚女嫁当做人生大事,极为重视。正是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所以婚礼既繁琐又郑重。本县旧时婚嫁习俗大致有以下几种环节和仪式:
1、提亲
俗话说:“闺女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结怨仇。”过去男婚女嫁,大都偏早,女的超过十八岁不订婚或未结婚,不仅女方自己,连她的父母也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男的超过二十未结婚,也会招致种种非议,甚至影响到将来的婚事。所以,当父母的生出孩子以后,便留心孩子的婚姻。
提亲时,媒人向男女双方父母分别介绍对方的住址、生辰年月、家庭经济情况(特别是房屋、土地情况)、家庭成员。首先看双方家庭是否“门当户对”,而后双方各请阴阳先生算卦,如果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属相无“克”,则男方通知媒人约定时间“相亲”。
媒人一般先向女方父母提亲,女方表示愿意时,再到男方提亲。
提亲大多选择在农闲时节,特别是春节期间进行。
农村,孩子十二三岁就有人开始提亲了。如果父母与邻里间的关系不好,即便孩子不错也往往会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2、相亲
由媒人安排男孩与女孩见面,见面地点一般选择在媒人家或男女双方都熟悉的家庭。见面时,双方的长辈要陪同前往,男方准备些瓜子糖块。双方会面后,长辈先过目把关,觉得基本可以时,就让男孩、女孩单独到一间屋里谈话。谈完话,媒人会主动询问双方的意愿,双方在与孩子交流后,短期内答复媒人。这时候,话说得都含蓄委婉。比如,同意了,就说“我们孩子也没说出个啥,看看人家吧”;不同意,就说“如果人家有更好的,就让人家找吧”等。
3、传帖
传帖也叫换帖、传书等,是双方都同意后,择定日期换帖以示确定婚姻关系的仪式。日期一般选择阴历上半月的三、六、九日。
这一天,男女双方要交换帖子和信物。帖子用大红纸,男方的帖上写“敬求金诺 婚眷某某某拜 某年某月某日” ,女方的帖上写“谨领玉音 姻眷某某某拜 某年某月某日”
双方的出帖人应该是家中的最长辈男子,称呼上要斟酌好,以免出现错误。信物要准备双份,以应“成双成对”的吉言。媒人将男方的帖子和信物用红布包着,送到女方家中,换回女方的帖子和信物。
男方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摆酒庆贺。主食是糖烧饼、鸡蛋汤,吃饭时客人们都要小心,既不能打碎餐具、酒具,也不能把烧饼掰开。
4、传对月帖
娶亲之日的前一个月,男方用大红纸写好迎亲日期,让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其中的用意无非是提醒女方迎亲的日期快到了,应造作准备。
5、做新被
娶亲之日的前七天,男方家必须做完新被褥新枕头。做针线活时,忌用寡妇及怀孕妇女。枕头不缝口,被褥里放些大枣,取意“早子”;放些花生,取意“插花着生”,即又生男孩子又生女孩。做被褥至少做四被四褥,禁忌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