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吃罢晚饭,隆尧一带,乡下人家家户户要在自家大门口外点起一堆火----烤大门火(也叫柏灵火、杂病火、大明火)这是正月里民间传统风俗之一。
烤大门火是有讲究的。其燃烧物大都是自己家里的草墩子、破篦子、旧笤帚、破扫帚、旧鞋帽等烂家什……但必不可少的是柏树枝。其意为烧掉旧的,换上新的-——辞旧迎新,据说,篝火中柏灵枝的香味可以驱除瘟疫、杂病,旧鞋袜的臭气可以熏鬼,而烧掉旧帽子,则意味除掉了“愁帽”,全年大吉大利。也有另一种涵义,人们说,烧个墩儿生个孙儿,烧个篦儿添个妮儿。如果家里儿媳妇怀孕,老婆婆一定会怀着自己的愿望,在火堆上烧想烧的东西。烧柏树枝则是去百病、驱百邪之意。
烤火也有说头。老人们说,烤烤腚不生病,烤烤腿能挑水,烤烤腰扭一遭,烤全身一年壮。烤得火越多越好,小孩子要烤够百家的火方可健壮成人。一堆堆的火在各家门口陆续燃烧起来了。大姑娘、小媳妇,一群群小孩子, 也陆续走出家门,这家门口烤烤腰,那家门口烤烤腚,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最馋人的在后头。柴火将要烧尽时,大人们还要拿来十五吃剩下的饺子,放在火堆里烧,说是吃后不冻耳朵。这时候,火苗越来越小,埋在火堆里的饺子热了,用柴火棍儿夹出来,吹吹上面的灰,闻一闻,面味儿中带有柴灰味—— 风味独特!咬在嘴里,好香啊 !
在隆尧一带,自古以来还流传着烤柏灵火的传说呢:说是古时候在一个集镇上有个扎扫帚为生的孤老人,因为不小心划破了手指,鲜血滴在扫帚上,扫帚吸人血而成精。老人去世后,人死院空。春节前一位卖花郎在集镇上遇到两个姑娘买花未付钱。正月十六集日,卖花郎发现了两个姑娘,尾随讨花钱,两个姑娘进入老人的宅院不见了。花郎发现他的花插在破扫帚上,他想把花摘走,突然两个妖怪向他扑来,在这紧要关头,在民间巡查的太上老君出手除掉妖怪救了花郎。为了不让妖怪藏身,黄昏时,花郎按照太上老君点示,请乡邻一起动手,把空院中的破烂笤帚、扫帚弄到门外,点了柏灵火烧掉。从此邪祟再未发生。于是,正月十六夜烤柏灵火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有人说,“柏灵火”因篝火中掺有柏树枝叶(俗称柏灵枝)而得名,“柏灵”一词,含柏叶具有灵气之意,古人称赞柏树说:“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麝食柏而香,皆为天齐长。”认为柏树为神异之木,其香可以去邪秽、疗百病。隆尧是帝王之乡,远古时候,这里生长着蓊蓊郁郁的柏树林,并且还留下了许多和柏树有关的村庄和地名,如柏舍、柏人城、柏乡等。可见这里是很盛产柏树的。每年的正月十六,人们随手捡来一些树枝、树叶,点燃篝火驱邪祛病,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正月十六的夜晚真美啊!天上的明月正圆,地上的焰火正红。当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烟雾升空,这时的乡村全部沉浸于温馨幸福了,火光把街头、村头的黑暗荡漾开,把寒冷驱散,把淫秽荡涤,歌谣声、欢笑声、风声、火的呼呼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部民俗文化交响曲。
深夜篝火燃尽,一家人充分享受了柏灵火的欢乐和温馨之后,就回家睡觉。每家的老太太便用灰烬撒一条弧线拦住家门口,意思就是把野鬼邪祟统统挡在门外。
烤火的人们怀着美好的期盼,迎来了新的一年。